农业考古杂志是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农业考古杂志创刊于1981,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历史类。
杂志介绍
农业考古杂志是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农业考古杂志创刊于1981,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历史类。
主管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6-2335
国内刊号:36-1069/K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55.00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土壤学 聚落 胶东半岛 农业生产能力 人类社会 新石器时代 选址
农业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逐渐提高,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农业的产生和发展,这在各地区的考古资料中都有明显的证据。同时毫无疑问的是,人类在选择聚落位置时,必须综合考虑气候、水源、地貌等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政权控制、贸易网络、农业发展等各种社会因素。那么,在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产生和...
关键词: 鉴定 粮食 出土 墓葬 陕北 农业发展 社会活动 农业文明
1序言农业自古到今都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古代作物体现着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承载着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信息,是农业考古研究的重要对象。
关键词: 备忘录 福建 信阳地区 农业文明 工作者
二十年前在《农业考古》发表《河南信阳地区农业考古启示录》,二十年后的今天,把我调回福建后的农业考古即五千年农业文明探索做一个总结,定名《福建考古备忘录》,供年青考古工作者参考和未来考古新发现验证。
关键词: 稻作 栽培作物 人类生活 陕南 社会进步 野生植物 社会文明 育成
一、作物及稻作的重要作用 1、作物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最初栽培的作物,无疑来自采集的野生植物。时至今天,人们仍可以种植某些有益的野生植物,将其培育成新作物。自从人类开始培育野生植物以来,大量栽培作物出现,引起人类生活巨大变化。从此人类依赖栽培作物以维持生存,并从游牧生活状态解放出来,使社会劳动得以分工,并可得到一定闲暇,...
关键词: 旱稻 水稻 粮食作物 人类生活
稻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粮食作物,主要分为水稻和旱稻两类。关于"稻"的得名,黄金贵先生认为:"稻从舀得义,舀从爪臼,臼亦声,上古音臼、舀皆幽部,字义为挹彼注兹,挹彼用手,故从爪;挹注之处,必可盛物者,故从臼。然则臼有承受义。韬,剑衣,盛剑革袋;滔,水漫漫大貌,即盛水甚多。‘稻’则谓盛水之禾".
关键词: 科技文化交流 维度 农业 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 文化现象 历史 民族
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动力;与之同时,科技文化交流又是涉及2个或多个文明体系之间的接触与碰撞,包括了相当丰富的内涵,涉及这些文明体系众多的层次与方面,因此,从不同角度关注历史时期的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既有助于推进科技文化交流史研究本身的深化,也是认识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历...
关键词: 农作物 中国 别名 汉语 中华文明 输入 产地 农业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不断地创造出为世人所景仰的文化成果,而且也不断地加强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在把自己的文明成果与世界共享的同时,也吸纳了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事实上,世界上任何文明都不可能长期孤立地存在。考之于中国常见的农作物,不难发现,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十分活跃。本文拟从中国常见农作物的汉语别名入...
关键词: 历史文献记载 历史文献资料 耕作方式 耕种方式 中国历史 学术界 生产力 土壤
耦耕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耕作方式,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的缺乏,长期以来关于其具体形式众说纷纭。纵观目前学术界的解说,主要将其理解为一种翻耕土壤的耕作方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考古及历史文献资料,认为"耦耕"经过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最初的耦耕是一种与原始刀耕农业相适应的耕种合一的耕种方式,而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产活动 西安地区 先秦时期 渭河平原 植物生长 农耕文化 生活习俗 毛细管作用
西安所处的渭河平原,是由渭河及其支流冲击而成的黄土地带,地势平坦,黄土颗粒精细,富有矿物质的植物养料,土质疏松,雨水容易下渗,排水性好,土壤有立壁性,具有毛细管作用,干旱时地下水容易上升,适于植物生长,加上这里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所以早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在这里开垦种植。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以来,这里一直...
关键词: 庄园经济 东汉 商业经济 农业经济 经济实力 保护地 商人 土地
东汉政权建立之后,为了保护地主商人的利益,巩固统治,没有采取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反而对商业采取放任的态度。所以,东汉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与之相适应,出现了"里有公侯之富,邑有帝王之尊"的商人地主阶层。此外,贵族地主和官僚地主也疯狂兼并土地,采用庄园的形式来组织生产。东汉的农业经济中,庄园经济是其主要的经济形式之一。在星...
关键词: 河湟地区 农业政策 青海 明清 西北大开发 调整 社会经济状况 湟水流域
青海河湟地区是指今日月山以东、同仁以北的黄河、湟水流域一带,系由龙羊峡以下的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共同构成的河谷地貌。作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河湟地区地势较低,气候温暖,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故适于农作以及盛产优良牧草。河湟作为历史上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冲击、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地区,势必成为政府安稳民心、巩...
关键词: 自然生态环境 老虎 广东 清代 变迁 经济开发 生态灾难 自然环境
关于清代广东虎患问题,刘正刚教授认为:虎患是人类过度的经济开发活动破坏了老虎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是人类无休止的扩大山区垦殖规模而引发的生态灾难,这与马立博(Robert Marks)把虎患看成人类入侵和破坏自然环境的晴雨表的观点是相同的。
关键词: 农业 江西 熟悉程度 林则徐 盐政 经济
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原籍安徽泾县,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他曾游历诸省,结交林则徐、龚自珍等名流。利用长期做东南大吏幕僚的机会,他搜集到不少实际材料,研究农政、漕政、盐政、河工、钱法、鸦片贸易等重大问题。因此,巫宝山等援引《清史列传》的说法,称他"善经济之学"而熟悉程度"胜于魏源"。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改土 中央政府 开发经营 研究成果 贵州
乌撒地区地处贵州西北,素以经济落后,交通闭塞闻名于世。元代以前之贵州,大部分地区尚属"化外",中央王朝之控制比较松弛,未引起重视,更何况乌撒之地。然滇黔一路开通,中央政府便积极经营并逐渐成为内地与云南之间的重要通道,乌撒作为滇黔道上之重镇,有其探讨之必要,以求窥一斑而见全豹,还历史脉络之清晰。但是,据我所知,关于明清对乌撒地区开...
关键词: 农业投入 近代中国 湖北省 区政府 地方政府 农业系统 价格支持 中央政府
农业投入,是现代政府为实现经济的发展目标,对农业系统的资金注入行为。它通常以财政、信贷和价格支持等形式作用于农业。有关近代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农业投入,学术界尚无专文分析。笔者不揣浅陋,选取1927-1937年的湖北省为个案,试图探讨为支持农业的发展,国民政府及湖北地方政府采用了哪些方式对农业注入资金,其政策取向及成效如何,以求...
关键词: 农业政策 调整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条件 南京国民政府 农业科学技术 抗日战争 农业发展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面对如此之大变局,南京国民政府在国统区对原有阻碍农业发展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通过减轻田租、部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等措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国统区农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的有效抵抗奠定了物质基础。
关键词: 玉米种业 种业发展 中国 杂交玉米种子 种子产业 历史进程 发展演变 现代化
一、种子市场形成的历史进程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相关科技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促使玉米种业亦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为大规模的现代化产业。在此过程中,杂交玉米种子的培育和推广起着关键作用。根据玉米种业发展演变的特点,可把中国玉米种子产业分为三个时期。
关键词: 古代埃及 农业 罗马 经营方式 标准形式 租约 土地
罗马统治时期的古代埃及,留下来大量的土地租约,为我们研究古代埃及的农业经营方式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正如其它的法律文献一样,土地租约也采用标准形式,使用一定的套语,人们认为这对于确保土地租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必要的"。下面是来自法尤姆的提图尼斯村庄公元后二世纪的一份土地租约,
关键词: 农学思想 农业科技 日本 传统 水稻种植 农业生产 弥生时代 植物物种
早在绳文时代末期日本原住民就开始了烧荒陆耕的原始农耕生活。弥生时代由于集团性渡来人的到来,水稻、高粱、荞麦、大豆、胡麻等食用植物物种也一并从大陆传入,使日本原始农业生产迅速进入了高级阶段——水稻种植阶段,并出现了专事农业生产的阶层———农民。八世纪,政府承认垦荒私有化以后,
关键词: 农业文明 图形 艺术展 农业生产活动 绘画 自然环境 生产力水平 史前时期
一、图形与原始农业生产、生活关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图形,在史前的岩石壁画和洞窟壁画中,清晰地记录了那时的原始生活状态。史前时期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对文化面貌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文化 南丰县 三国时期 嘉兴 江淮
据方志记载,江西南丰县始建于三国时期,因县境内常产嘉禾(指一茎多穗之稻),故初名丰县,别号"嘉禾",后改为南丰县。浙江嘉兴原名由拳,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因"野稻自生",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后又易名为嘉兴,故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李翰《屯田颂》)之誉。湖南郴州嘉禾
关键词: 宗教信仰 长江中游地区 文明 文化 祭祀 文物 自然崇拜 马克思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马克思摘录约.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的原始状态》一书,对宗教发展表达为七个阶段:"(1)无神论;(2)拜物教;(3)自然崇拜;(4)萨满教;(5)偶像崇拜或拟人观;(6)神成了造物主;(7)道德和宗教联系了起来。"(1)较高等级的宗教及祭祀文化是文明要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文明化程度。世界各地的...
关键词: 古代 三星堆 考古学 历史
《史记·封禅书》云:"管仲谓桓公曰:'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这种茎有三棱的茅草第一次被提及。而今人庞永臣先生认为三星堆文明有这种"一茅三脊"的神器是一种分为上中下三脊,中间有放茅之处的祭祀礼器。
关键词: 白虎 习俗 少数民族 西南部 分布区 起源
巴族是我国古代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之一。它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习俗——崇拜白虎,这种崇虎习俗在巴族分布区极为盛行并影响后世。本文试探讨巴族崇虎习俗与后世崇虎现象之间的联系。 巴族的崇虎习俗由来已久,追溯起来大概与其民族的起源有着莫大的渊源。关于巴族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其中比较具体的一种是关于“廪君”的传说,《后汉书·南蛮西南...
关键词: 唐代 文献记载 民间 艺术形式 南北朝 文化
一、歌舞戏 中国的乐舞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对当时以及后世都有深刻的影响。唐代的乐舞文化是在南北朝及隋代乐舞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统一后的隋朝继承了北朝和南朝的文化,其中包括民间歌舞戏文化。歌舞戏是兴起于汉朝,而发展于唐朝的一种艺术形式。
关键词: 唐朝 风俗 体育活动 体育项目 娱乐活动 活动项目 群众性 对抗性
一、唐朝以前拔河戏拔河 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体育活动之一,现在是一项颇普及的群众性体育项目,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以比较力量的对抗性体育娱乐活动。其历史已很悠久。唐以前叫“钩强”、“牵钩”、“施钩”(拖钩)的,唐以后称为“拔河”。现在我们把拔河看做一种民间体育活动项目,而在古代却把它看作是种“技”或“戏”,
关键词: 戏剧 社会功能 庙会 江南 文物 宗教信仰 中华民族 渊源关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她所创造的许多艺术样式,则是她各种智慧的结晶。而戏剧,则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有关戏剧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戏剧与宗教信仰有着很深的渊源,这是毫无疑问的。"世界文化史上一个绕有趣味的事实,是几个文明发祥地古老戏剧的产生都和宗教有关"戏剧自宋元形成以来,除了在“勾栏瓦舍”中演出外,寺庙也...
关键词: 地方戏曲 活化石 民间 河南 乡村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抢救
河南民间乡村罗戏,文献记载称其为"罗腔(戏)"、"逻逻"、"锣戏"、"猡戏"等,民间有称其为"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大乐戏"等。罗戏在河南戏曲发展史上曾盛极一时,影响较大,哺育过很多地方戏曲剧种,有中国戏曲"活化石"、"戏曲鼻祖"之美誉。2008年同卷戏一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民间剪纸 文化内涵 中国 存在状态 人民群众 衣食住行 地理环境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与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中国是个幅面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的差异,历史上文化中心的几经聚散和位置变迁,使得地域、民族之间出现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既有各自封闭独立的稳定存在状态又有流传融合变异的变化发展状态,民间剪纸艺术因此容纳了多...
关键词: 民俗 保护体系 乡村 艺术 古代 风俗习惯 社会生活 中国铁路
一、乡村民俗与民俗艺术 乡村民俗是指民间的风俗习惯,是社会生活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对于民众具有约束力。《韩非子.解老》:"府仓虚则国贫,国贫而民俗淫侈,民俗淫侈则衣食之业绝。"《史记.循吏列传》:"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宋代范仲淹《睦州谢上表》:"然后上下同心,致君亲如尧舜;中外有道,跻民俗於羲皇。”清...
关键词: 宁波市 金银 木雕 产业创新 地域特征 传统工艺 文化积淀 河姆渡
宁波历史悠久,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就发祥于此,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孕育而成的各色宁波传统工艺用材讲究、手艺精绝,宁波的传统工艺品"三金"——金银彩绣、泥金彩漆、朱金木雕在当地享有盛誉。朱金木雕又称漆金木雕,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上贴金漆朱,它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中心,延及慈溪、余姚、奉化、
关键词: 历史演变 古建筑 艺术 乡村 中国 农村乡镇 高科技发展 历史文脉
一、农村乡镇的古建现状 跌宕几千年来的广大农村、市井、城乡,还幸运地耸立着一些古建,它在今天白驹过隙多样文化渗透的高科技发展的当下,以及在高楼林立的社会里,尤为显得凸兀古老、沧桑稀奇。尽快地保护它,继承并发扬这些华夏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是我们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是作为饮水思源旅游的古村、古镇、古城,还是城乡宗教信仰尚...
关键词: 文化心态 客家人 节日 农业 传统文化 生活方式 伦理道德 审美情趣
岁时节日作为客家人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反映出客家民系的传统习惯、伦理道德、信仰心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俗特色,是了解客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那么在客家丰富多彩的岁时节日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传统文化心态呢?众所周知,客家人"根在河洛",
关键词: 妇女服饰 苏州地区 江南地区 农村 包头 文化 稻作 服饰搭配
苏州水乡农村妇女服饰主要分布在苏州城东吴中地区甪直、斜塘、车坊及周边六七个乡镇的一种独特的江南民间服饰,其中甪直镇的农村妇女服饰尤为亮丽,堪称代表。苏州水乡农村妇女服饰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包头、肚兜、拼接衫、绣裥衤蜀裙、束腰带、卷膀、大裆裤、百纳绣花鞋。而包头是整个服饰搭配中的首要部分,它既有独特的形制和色彩特征,又要与整...
关键词: 建筑装饰 山陕会馆 社会背景 农耕 心态 民俗 吉祥图案 农村经济发展
在豫西南的社旗古镇上,保存着一处目前全国范围内较为完整的清代商业会馆—社旗山陕会馆,它是清代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民间商业活动的一个成功案例。其建筑装饰了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琉璃等,在这些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吉祥图案,是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吉祥观的具体体现。本文着重对社旗山陕会馆建筑装饰与农耕社会背景下产生...
关键词: 人文价值 山歌 客家 赣南 传承 文学艺术 可持续发展 民族音乐
赣南客家山歌是我国山歌中的一朵奇葩,在民间民族音乐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日益丰富,人们的艺术旨趣和欣赏风味也在不断变化。赣南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老、土著的艺术,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赣南客家山歌蕴含什么人文价值?怎样保护与发展赣南客家山歌?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壮族 保护 膳食 食用色素 糯米饭 植物提取 烹饪方法
花糯饭是一种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的食用色素将其染色、按传统烹饪方法加工而成的彩色糯米饭。在壮族聚居的地区,花糯饭俗称为五色饭、花米饭、花饭或乌兰饭等,是非常重要的壮族节庆食品,其颜色通常有黑、红、黄、紫、白五种。在不同的地区,由于人们的喜好及生活习惯不同,色彩往往会有一些变化。比如增加绿色、青色或其...
关键词: 农耕文明 博物馆 综述 现代农业
近年来我国研究农耕文明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农耕文明的起源、发展及衰落研究;二是古代农耕文明思想、内涵的研究;三是农耕文明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关于农耕文明在博物馆传播的研究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对农业在博物馆陈列中的研究上。
关键词: 农事 诗词 宋代 种花 桑叶 麦苗 禽
东必曾① 春日田园杂兴② 噀绿郊原春事深,治生幽趣豁尘襟。声声禽语耕人意,种种花开老圃心。桑叶渐舒梯欲整,麦苗暗长路难寻。日长虽有荷锄倦,薄暮归来常醉吟。(一)
关键词: 农具 辽东半岛 演化 命名问题 演变问题 犁
目前,学界对石"耜"的称呼有多种,如"石铲"、"石耜"、"石犁",至今仍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赞同阎万石的观点:"命名古代器物,应尊重历史事实,以当时的赋予的名称为准,而不应凭现在的臆断去判断。"[1]文中所涉及的农具的名字以考古报告为准,不在讨论熟是熟非之问题,也就是说本文不专门研究农具的命名问题,论证的主要是农具的演变问题...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邮编: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