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滇金丝猴 全雄单元 相互理毛 卫生功能假说 社会功能假说
摘要:2016年6-8月,对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人工辅助投食的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中的全雄单元个体采用焦点动物观察法和全事件行为记录法观察其相互理毛行为。记录理毛双方性别年龄、时间、回合数和理毛姿势等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共记录理毛回合数1099次。滇金丝猴全雄单元个体间理毛的平均时间为5.5min。在整个记录的过程中,最长的理毛时长为10.4min,最短为0.2min;在整个相互理毛行为过程中,相互理毛主要集中在自身不能自理的部位;相互理毛以同向而坐为主,趴和躺也是它们相对喜欢的舒适姿势。就新迁入全雄单元的个体而言,由于等级地位低下,相对来说为理毛发起和回报都较少。滇金丝猴全雄单元个体之间相互理毛行为在理毛时间、理毛部位和理毛姿势上存在的显著差异,表明其相互理毛行为符合卫生功能假说与社会功能假说。
普洱学院学报杂志要求:
{1}论文为科研课题、项目成果的,需注明课题、项目名称,并在同括号内填写课题或项目编号,如为多项课题、项目成果应依次列卅,以分号分隔。
{2}作者应保证对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本刊不承担由于作者的著作权纠纷所带来的任何连带责任。
{3}文章标题:简明扼要,主题突出,一般不超过20个字。有副标题的,副标题隔行起排。
{4}参考文献的引用应遵循合理、正确、充分的原则,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应把握参考文献引用的相关性,把好量和度,鼓励优先引用近5年内公开发表文献。
{5}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关键词数目一般 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