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青海民族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青海民族研究杂志是由青海民族大学主管,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青海民族研究杂志创刊于1989,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社会类。

  •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青海流通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流通业  经济发展  青海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青海流通业呈现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体和业态多样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融合升级加快的趋势特点,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新的历史背景下,需重新审视青海流通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流通发展理论出发,结合青海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积极推...

  • 应正确解读雍正朝的改土归流

    关键词: 雍正  改土归流  漠西蒙古  土司制度  

    雍正朝的改土归流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改流活动,成为清代土司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点。那种认为雍正朝的改土归流是为了防止西南地方势力转化倒戈、策应漠西蒙古南下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的观点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另外,从制度层面考察,雍正改流后,不仅在土司职衔的设置、承袭制度、贡赋制度、奖惩制度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还...

  • 湘黔滇古驿道开通对元代湖广土官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湘黔滇古驿道  元朝  湖广行省  土官社会  影响  

    本文以区域政治总体史的视角对19年前所专门讨论的一宗有关明清时期新添葛蛮安抚司控制范围及其动因的学术迷案进行了再探讨。认为湘黔滇古驿道开通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通以后固然便利了西南边疆土司与京师的互动往来,但与此同时也对元朝各个时段的地域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影响是多方面的,当然主要是引发了湖广行省所控制的云...

  • 改土归流: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扩张

    关键词: 改土归流  国家权力  西南民族地区  乡村社会  扩张  

    改土归流不仅是明清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地方事务从间接干预到直接干预的转变过程,而且是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强烈扩张的有效途径。明清时期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扩张的特点有四:一是认识观念的差异性,二是国家决策的反复性,三是实施过程的长期性,四是具体处理的并重性。国家权力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扩张的途径是改土归...

  • 土司政权与民族关系——基于桑植白族本主信仰的口述史分析

    关键词: 土司政权  民族关系  本主信仰  

    桑植白族本主信仰口述史中有关"土司"记忆的叙事,是土司政治在民间社会影响的一种表述,反映出民族关系从"冲突"到"融合"的变动过程,这与桑植历史上土司政权发展与衰落的历史节律相一致。关注桑植土司司使的土家族族属,是破解桑植白族本主信仰口述史中民族关系不能忽视的重要密码。

  • 中国土司国家认同的逻辑起点与利益法则

    关键词: 土司  国家  认同  利益  

    土司是中国特殊的历史、政治事象,西南、中南和西北等地的历代土司认同元明清等朝的逻辑起点是王朝国家的存在,处于特殊的中间圈层。寻求与保有利益的工具性动机是历代土司认同王朝国家的根本原因,即经济利益是物质共赢,政治统治是权益交集,土兵武装是利益保障,文化变革是利益维系。

  • 试论土司的“地方化”与“国家化”——以鄂西地区为例

    关键词: 土司制度  改土归流  地方化  国家化  

    土司制度形成、发展的历史,始终渗透、交织着"国家化"与"地方化"两种面向。鄂西地区的方志、谱书等材料显示,当地土司先祖多为中原流官,他们有着模糊、乃至想象的祖先记忆与国家认同。后因政权更迭,这些流官先祖入土为"酋",开启了其"本地化"的历史。元明时期,土司制兴起,这些先祖获封土司,被纳入"王化"。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变土司区为...

  • 明代土司地区的宗族制度——以永顺彭氏土司为例

    关键词: 明代  土司地区  宗族制度  永顺彭氏土司  

    明代的宗族制度不仅在汉族地区有着长足的发展,亦在土司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土司作为王朝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正统代言人",对宗族制度的建立和推广也是十分重视的。土司建立和推广宗族制度的内容包括族谱的编写、宗祠的修建、族学的设立等方面。而这一过程在湖广地区的永顺彭氏土司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 明以来山西水利社会中的宗族——以晋水流域北大寺武氏宗族为中心

    关键词: 明代  晋水流域  武氏宗族  个案研究  

    北大寺武氏宗族进入晋水流域的时间大约在明初,其依据是族谱记载和族人口耳相传的"大槐树移民"传说。以嘉庆十六年武氏宗祠的修建为标志,武氏族人基本完成了宗族实体建构。从武氏族人历展来看,是一个耕读为主的宗族。作为晋祠泉四河之一的陆堡河之水利开发,则早在唐宋时代即已兴盛。明清以来直至二十世纪中期的时期,陆堡河水利资源长期为武氏...

  • 冲突·调适·共荣——转型过程中新疆地区文化冲突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新疆  社会转型  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也有其积极因素,不仅能够推动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还能促进民族自身的发展。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客观结果。在合理、有序的范围内,民族地区文化冲突有助于民族地区意识的形成和文化整合能力的加强,并对民族地区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作为民族地区活力的温度计,文化冲突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应...

  • 西北民族人口的纵向变动与族际差异(2000~2010)——人口变迁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关键词: 西北  人口  纵向变动  横向差异  治理创新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本文对西北民族人口的纵向变动与横向差异进行了全面透视。研究发现,十年间,西北民族人口的结构和质量都有优化或提升的趋势,但与理想状态仍有差距。从人口结构的角度看,2010年时西北少数民族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初显,加之少儿人口比重高,导致总抚养比过大。从人口质量看,一些民族的文盲率还比较高;有些民族的农业人口比重偏高,超...

  • 华北地区缺乏宗族之刻板印象与文献的关系

    关键词: 华北宗族  文献塑造  刻板印象  语言世界  现实世界  

    长期以来,中外学术界认为,华北地区缺乏宗族现象。通过文献学的统计和分析证明:这一刻版印象是区域性宗族文献塑造的结果。其实,这只是一个学术语言世界,与事实并无多大关联。因为宗族文献的不同区域分布是学者们的宗族观念的学术实践的结果,学者的理论预设与由此制造出来的文献共同打造了人们对华北无或少宗族的印象,彼此构成了一个循环论证与...

  • 城市化进程中多民族社区治理研究——以天津市T社区为例

    关键词: 城市化  多民族社区  社区治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多民族社区治理中既存在传统农村治理模式的痕迹又有着现代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的特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多民族社区的治理的创新是城市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天津T社区是典型的多民族"城中村"社区,各治理主体在由农村向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发生着"缺位"、"错位"的现象,本文详细分析了T社区治理主体间的互动,...

  • 以农民工为实施主体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与改进方式探讨——以东莞代加工厂为例

    关键词: 农民工  企业社会责任  人类学  

    本文从农民工所处的背景环境出发,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实施中所相应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而它们能否得到解决就成为企业社会责任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人类学之研究方法,深入观察了本文个案东莞代加工厂-QL公司,观察其如何面对这些矛盾,让企业社会责任在这一条道路上发展得更远。同时藉此说明了以农民工为实施主体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并非...

  • 私权与公益:知识产权利益冲突及平衡的制度选择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私权利  公益需求  平衡  制度构建  

    重视知识产权私权利保护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法律课题。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及世界各国的内国法律制度在取得系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知识产权私权利与社会公益需求的冲突困惑。文章认为:知识产权利益保护既要重视个体创造价值,也要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在冲突与平衡中寻求最佳支点是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构建的首要选择。在构建知识产权私权与公益冲突...

  • 旗帜不变,稳住阵脚,调整思路,务实改革——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解读

    关键词: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民族区域自治  四个认同  

    近期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召开这次会议的背景是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不断恶化的民族关系和我国学术界关于民族理论与制度的大讨论。本文简略回顾了民族问题研究界相关争论的主要脉络,并对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与解读。指出在坚持原有政治话语的前提下,本次会议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改革思路,将会对...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百年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语言规划  语言政策  经验教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规划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近百年来,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但是也经历过极左思潮的干扰和破坏,走过一些弯路。总结近百年来这个领域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更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是有益的、必需的。文章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规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进行总结,是否恰当,有待于进一步讨论。总结的正反面经验教训也有待于学术...

  •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战略思考——以甘肃省为例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甘肃黄金段  空间布局  战略思考  

    随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与新一轮"向西开放"的不断推进,甘肃适时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自身跨越式发展。本文在充分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背景和总体战略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甘肃省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定位,并按照甘肃省整体发展战略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 民族关系特点新解——以耗散结构理论为视域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民族关系特点  民族关系发展趋势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研究议题,民族关系的特点是民族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科交叉和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在众多学科范围、领域内广泛应用,这也为民族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我国是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多民族国家,从多个角度把握、解读民族关系的特点有利于把握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以及社会转型期和...

  • 基于新疆民生问题视阈的调查分析与理性思考

    关键词: 新疆民生问题  调查分析  理性思考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经济、政治、社会问题。通过调查了解新疆各族群众对民生问题的反映,有助于把群众诉求与民生问题解决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新疆民生的改善。

  • 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关键词: 青海省  文化产业  发展模式  

    青海省具有独特的高原自然和人文优势,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多彩。本文从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文化产业区域联动、文化产业国际化等方面探讨了青海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青海省文化产业走向市场化、国际化,推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有力促进青海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名省迈进。

  • “民族数学”及其对我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民族数学  少数民族  数学教育  教育公平  

    在当今的数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已经形成共识,当前国际数学教育的改革充分体现了民族和文化的特点。"民族数学"要求人们能超越对数学一致性与确定性的认识,关注不同民族与文化中多样的数学形式。"民族数学"能帮助人们思考在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中合理有效地处理好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正视"民族数学",挖掘少数民族数学资...

  • 高校学生组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适应性  学生组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高等教育实业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越来越大。少数民族大学生除了选择民族类的高校之外,目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到普通高校就读。对于在民族地区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突然离开熟悉的民族聚集地进入到汉族文化为主的普通高校就读,就存在一个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过程。...

  • uj ur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和指谓

    关键词: 含义  指谓  政体  族体  

    uj ur一词的含义和指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最初为部落集团的泛称;后发展为封建世袭制性质的汗国(εl)名称;1921年用作统一的民族称谓,自1934年开始汉译为"维吾尔"三字并沿用至今。鉴于维吾尔文等突厥语文历史著作中不加区别地使用uj ur一词极易导致混乱,而该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发音形式,建议根据突厥语历史音变的特点另造若干...

  • 丝绸之路上的近现代苏非派多维度考察

    关键词: 近代  新疆  苏非派  

    近代随着白山派与黑山派的衰落,兴起了诸多小教派,这些教派使当时和以后的伊斯兰教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结合文献和调查材料对这些教派作一梳理,并简要述及其脉络,以期对了解这些教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裨益。

  • 丝绸之路上的撒拉族与土库曼人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撒拉族  土库曼人  

    撒拉族先民约800年前从中亚迁徙至今天的青海地区,因此,撒拉族与中亚民族有着紧密的历史文化联系。根据现有文献材料、在土库曼斯坦的实地考察及对相关人物的访谈,本文简要叙述了撒拉族与土库曼斯坦的交往史,分析了撒拉族与土库曼人的往来缘由和他们之间的历史文化联系,以期能对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信息。

  • 以民族走廊的研究成果论中国西北边缘社会的文化边界

    关键词: 民族走廊  边缘社会  文化边界  联通性  

    基于对中国西北地区"边缘社会"的研究成果,本文着力于阐述"民族走廊"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该研究依据2009年至今实地调查中所积累的资料。首先,本文概括了中国的主要民族走廊理论、总结了其基本功能和相互间的勾连,同时阐释了它们的发端、演变和当前格局的形成。其次,论述了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地位和对本学科整体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尤其关注其...

  • 从“抚纳氐羌”到控御秦州:东羌校尉与魏晋陇右政局

    关键词: 东羌校尉  陇右  秦州  

    东羌校尉是魏晋以来中原王朝设立军府统治陇右氐、羌之首例,其设立及发展,与魏晋陇右政局关系密切。三国时期魏、蜀陇右之争,促使曹魏设置此官招附陇右氐、羌,争取他们对魏军陇右防御战的支持。西晋设立秦州后,东羌校尉在履行治理陇右氐、羌的基本职能外,进一步涉入秦州地方政治。特别是在西晋后期,东羌校尉作为隶属秦州的重要军事武力为各方势...

  • 近代甘宁青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启示

    关键词: 近代  甘宁青地区  民族关系  主要特点  启示  

    作为我国西北腹地一个十分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甘宁青地区的民族关系历来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近代国内外局势风云变幻之际,其民族关系的发展更是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重的地域性特征。了解近代历史上甘宁青地区的民族关系,为今天我国正确制定民族政策、处理地区民族关系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清代士人非常时期的日常生活——以窦克勤丁忧时期为例

    关键词: 窦克勤  丁忧  日常生活  非常时期  寻乐堂日录  

    丁忧时期是士人生命中的特殊阶段。清代士人窦克勤丁忧前期沉浸在丧亲的痛苦中,中后期逐渐有空闲专注于自身志趣所向,并寄情山水之间,心情转向愉悦。丁忧制度对士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巨大。一方面朝廷为了加强统治而提倡的孝道,在这一制度上强调并得到落实。另一方面,窦克勤科考成功并在朝廷拥有身份之后返乡长期居住,增强了个人对地方事务的影响力...

  • 从西藏会议到西防会议:国民政府解决西藏问题的初步尝试

    关键词: 西藏会议  西防会议  西藏问题  

    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即计划召开西藏会议,力图通过内部协商解决西藏问题。为此,蒙藏委员会积极筹备,拟定覆盖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方案,恢复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正常关系,解决康藏纠纷和班禅返藏问题。由于西藏会议召开的意义重大,代表如何产生值得考虑,国民政府最终确定由达赖、班禅两系统、前后藏、西康、青海、新疆回部以及有...

  • 近代循化厅藏区寺院竞争的文化策略及影响

    关键词: 近代循化厅藏区  寺院竞争  文化策略  身份认同  

    近代循化厅藏区的两大宗主寺,即拉卜楞寺与隆务寺在宗教竞争中,采取积极的寺院教民身份认同知识制造与宗教仪式强化的文化策略,强化了信众对寺院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随着寺院教民身份认同超越世俗的身份认同,区域社会的权力结构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宗教权力超越部落权力。政教合一制对国家权力介入的阻碍背后,隐藏着国家权力在区域社会中身份认...

  • 论纳西学和藏学的关系

    关键词: 纳西学  藏学  

    随着藏学研究及喜马拉雅-藏彝走廊区域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全新拓展,作为国际上该区域研究中居于显学地位的纳西学和藏学关系的重要性日趋突显,研究纳西学离不开藏学,同样,研究藏学也不能忽视纳西学理当成为共识。纳西学和藏学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对喜马拉雅-藏彝走廊区域各民族历史文化及现实问题的研究同样有重要的参证价值。本文试从纳藏两族的历史...

  • 民国时期边政的窘境:西北种畜场与夏河藏区社会

    关键词: 西北种畜场  畜牧改良  夏河藏区  冲突与协作  

    抗战前,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浪潮中,鉴于畜牧业在西北及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为了改良落后生产方式及提高经济效率,全国经济委员会于甘肃省夏河藏区设立西北畜牧改良场,作为改良西北畜牧实验基地。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无暇顾及西北种畜场,将其拨交甘肃省地方接管后,办公经费缩减,再加上管理不善,与地方社会纠结迭生,业务开展困难。经人事调整及...

  • 藏区公民基层政治参与的特征、趋势和理性目标——以青海等省区的藏族聚居区公民基层的政治参与为例

    关键词: 青海等省藏区  政治参与  基本特征  发展趋势  

    在我国藏族聚居区的社会发展中,政治参与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青海等省藏族聚居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公民基层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和理性目标及其实现等方面,对藏族聚居区政治参与问题作一分探析,希望对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决策有所裨益。

  • 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探索——以尖扎县吉利藏族移民社区项目为例

    关键词: 移民社区  社区社会工作  实务模型  

    本文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吉利藏族移民社区工程项目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典型藏族移民村近十八年来的社区变迁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的两个主要模式:经济发展模型和心理慰藉模型。

  • 青海藏区外汇管理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 青海藏区  外汇管理  涉外经济  短板  战略取向  

    青海藏区作为我国除西藏以外藏区面积最大、藏族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近几年来,随着青海藏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涉外经济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但总量依然很小,跨境收支总额占全省的比重不到15%,且外汇管理在全省藏区几近空白;而全省非藏区的外汇管理与服务则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种外汇管理在青海藏区与非藏区间呈现的"此长彼短"不平衡现况,对...

  • “族群”与“边界”所延伸的断想——[挪威]弗雷德里克·巴斯(Fredrik Barth)主编《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评介

    关键词: 族群边界  文化差异  社会组织  德里克  挪威  主编  culture  

    挪威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Fredrik Barth)以其在族群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而闻名于世,由他主编的《族群与边界一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Ethnic Group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1969年)是研究族群的奠基之作,他提出的族群边界理论(ethnic boundaries)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成族群特征...

  • 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循化道帏螭鼓舞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中路3号,邮编:8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