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ugt1a1 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UGT1A1*28/*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毒性和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对其进行UGT1A1*28/*6基因检测,随访记录患者行伊立替康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UGT1A1*28基因型患者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Fisher's exact test,P=0.013),3~4级迟发性腹泻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联合UGT1A1*28/*6两位点分析,野生型、单点变异型和双点变异型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且呈逐渐升高趋势,趋势有统计学差异(2.27%、17.65%、62.5%,趋势检验P=0.001)。UGT1A1*28和*6基因型对治疗有效率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无显著影响。联合UGT1A1*28/*6两位点分析,野生型、单点变异型和双点变异型患者RR、DCR均有统计学差异(RR:P=0.007,DCR:P=0.016),且呈逐渐降低趋势,趋势有统计学意义(RR:38.64%、8.82%、12.5%,趋势检验P=0.005。DCR:90.91%、79.41%、50.00%,趋势检验P=0.006)。结论联合检测患者UGT1A1*28/*6基因多态性对于伊立替康个体化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要求:
{1}基金项目论文: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2}稿件投往本刊3个月后未被采用,作者可另行处理。
{3}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
{4}摘要应反映论文主要论点及创造性内容,包含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要素,以300~400字为宜;关键词5-8个,反映论文实质内容,便于检索。
{5}一律使用电子文档投稿,稿件后附作者简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等信息。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