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戏剧杂志是由四川省文化厅主管,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四川戏剧杂志创刊于1988,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杂志介绍
四川戏剧杂志是由四川省文化厅主管,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四川戏剧杂志创刊于1988,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主管单位:四川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3-7500
国内刊号:51-1087/J
发行周期:月刊
全年订价:¥340.00
关键词: 书信 李致 中共四川省委 川剧艺术 地方文化 改革开放 先生 曹禺
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生前对四川地方文化尤其是川剧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亲撰文章,将中共四川省委发出的“振兴川剧”号召比拟为“空谷足音”,在全国戏剧界影响深远。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特别刊发曹禺先生给李致同志的39封书信,以兹纪念。
关键词: 文艺事业 创作题材 四川省 规划 形象 第九次党代会 宣传思想工作 宣传文化系统
这次全省重点文艺创作题材规划会.是我省宣传文化系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我省文艺界集中力量.凝聚智慧.为繁荣发展四川文艺事业规划道路.为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绘制蓝图的一次重要会议。
关键词: 编纂工作 四川省 川剧 修志工作 相互交流 编委会 文化厅 工作者
为了全面启动《四川省志.川剧志》编纂工作。保证修志工作的顺利进行.专门举办这次培训工作会。在此,我代表省文化厅、《川剧志》编委会,对莅临指导的省志编委会的领导及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地修志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并预祝大家在这次培训中认真学习.相互交流,为把《川剧志》编写成精品良志.做好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
关键词: 社会基础 川剧 环境 民俗 保护 地区文化 四川人 日常生活
如果要问什么是四川人、什么是四川文化、四川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标志是什么.恐怕除了四川话以外,就是川菜、川酒、川茶与川剧了。这五样东西是根植于四川人日常生活之中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四川人、四川文化区别于其他任何地区的人和文化的标志。可以说,近几百年来,
关键词: 音乐改革 中国传统戏曲 川剧 三维世界 伦理道德 才子佳人 表现对象 表现手段
中国传统戏曲是一门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为一体,共同演绎社会(天上、人间、阴间三维世界)美、丑、善、恶的综合性特别强的艺术。戏曲往往多以惩恶扬善、伦理道德、礼仪廉耻为题材,以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市井小民为表现对象。以唱、念、做、打为表现手段。在戏曲的诸要素中.音乐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
关键词: 川剧 理性 折子戏 传统 代表作 改革创新 文化遗产 艺术家
川剧在历史长河中.通过历代艺术家们的不断努力和改革创新,留下了极珍贵的文化遗产,因而在生旦净末丑各行当中.都形成了不同的的代表作和看家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当冷静下来.客观地看待前人留下的这些代表作、看家戏,经过我们的理性思考.对历史上形成的这些经典和代表作进行梳理,作出新的诠释。
关键词: 川剧艺术 美学意蕴 经典剧目 艺术个性 历史进程 故事情节 剧种
古老的川剧.在三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从艺者们沿着川剧艺术轨迹承传渐进.创造积累了一批有剧种艺术个性的经典剧目.《白鳝观景》就是其中的一折。该剧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大意是白鳝仙姑趁兄长夔龙赴东皇寿筵之机来到人间.一路上被山川美景以及渔樵耕读之乐趣所吸引.决心不再到青海山庄修道,而愿长留人间.
关键词: 中国歌剧 中国当代 印象 艺术成就 作品创作
中国歌剧从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展到21世纪初的今天.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纵观当代整个歌剧的发展.其间有过五次发展高潮:《白毛女》《江姐》《原野》《党的女儿》《木兰诗篇》等五部歌剧分别成为五次高潮的代表作.五部作品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每部歌剧在艺术成就上都有其突破与创新.它们对中国歌剧的发展产生了巨...
关键词: 喜剧小品 诙谐幽默 滑稽 品特 80年代 现实生活 艺术品 独幕剧
喜剧小品.顾名思义是指以反映现实生活为题材.手法上多诙谐幽默、讽刺滑稽,比独幕剧更为短小精悍的戏剧艺术品。我国当代喜剧小品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它吸纳、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二人转、小戏等剧目的优点。如果采用陈孝英在《喜剧小品20年》一文的说法:“从80年代初王景愚、游本昌的哑剧小品和陈佩斯、朱时茂的喜剧小品算起,
关键词: 戏剧艺术 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道德内涵 创作实践 参照系
从道德层面来探讨分析戏剧艺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戏剧艺术道德内涵的实质与特征.提升戏剧艺术道德内涵的品位与水准.从而使戏剧艺术更好地为道德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都将提供理论思考与创作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 戏剧舞台 关怀 社会底层
《在底层》是高尔基的著名剧作.我国戏剧家黄佐临先生曾以《夜店》为名推出该戏。戏剧在表现社会底层方面可以达到比影视更惊心动魄的效果.但这需要深刻的关注现实,尤其需要现实的批判精神。2007年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获奖剧目在京展演,其中豫剧《程婴救孤》、湘剧《古画雄魂》、花鼓戏《十二月等郎》、陇剧《官鹅情歌》、歌仔戏《邵江海》...
关键词: 曹禺 话剧 重读 五部 改编本 戏剧作品 巴金小说
数十年来,根据巴金小说《家》改编的戏剧作品不计其数,但许多《家》的改编本,经过时间的严峻考验,早已在舞台上销声匿迹,只有曹禺改编的《家》能在舞台上历演不衰.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深思的艺术现象。我们经常在报刊上、会议上呼唤大作、力作,呼唤精品。那么什么才是力作、大作、精品呢?曹禺的《家》早已为我们作出了响亮而有力的回答,曹...
关键词: 巴金 吴天 改编 曹禺 得失 心态 创作心理
巴金的代表作《家》,在1940、1942年先后被吴天和曹禺改编成同名话剧。吴天版的《家》忠实于原著.在上海沦陷区上演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曹禺出于感激回报的创作心理去改编好友巴金的作品.却令人费解地抒写起了自己的情感困惑和体验。为此.他对巴金心存愧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巴金却予以充分地理解和体谅。
关键词: 繁漪形象 抗争 古希腊戏剧 命运悲剧 单行本 人物 曹禺
众所周知,《雷雨》中公开出场的人物只有8个,然曹禺先生在当年出单行本时,曾写过一篇序,序中称除了这8个人物外,还有第9个角色,并称其为“第九条好汉”.而这条好汉正是古希腊戏剧里面就已存在的“命运”。从某种特定角度而言,《雷雨》就是一部命运悲剧,作家让所有角色都深陷于命运泥淖中不能自拔.
关键词: 战争年代 仪式 国家 话剧史 历史情境 黄金时代 创作热情
重提《屈原》,我们不得不回到1941年10月到1942年5月的重庆首届“雾季公演”的历史情境中去。“雾季公演”创造了重庆话剧运动.也是中国话剧史的黄金时代。四届“雾季公演”共有28个剧社、团、队参加演出.共演出大型话剧110多台。“雾季公演”的盛况.大大刺激了剧作家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一时间.重庆成了剧作家的丰产地。
关键词: 历史剧 修改 版本 郭沫若 出版社 抗战时期 后记
《虎符》是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写的历史剧之一。它于1942年2月11日写毕,10月由重庆群益出版社初版。1948年.郭沫若对此剧进行了修改。1949年8月上海群益出版社出版《虎符》,书后收《校后记》一文,这个剧本我们称为群益本。1956年郭沫若再次修改这个剧本,并写了《校后记之二》,此后《虎符》再无改动,剧本再版重印都是依据的这个版本.这个版...
关键词: 表现形态 题旨 重叠 表演工作 话剧
1986年.赖声川及其表演工作剧坊在台湾推出了14场话剧《暗恋桃花源》。这个戏当即取得极大成功,连演23场,场场爆满。并于1991年、1999年先后重演,引起广泛关注。
关键词: 亨德尔 创作 清唱剧 演唱 生活状况 音乐大师 歌剧院
1735年.定居英国年过半百的作曲家亨德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他的歌剧在英国已经不再受到重视:亲手创建的歌剧院也不得不被迫关闭.这一变故致使他的创作成果一再付之东流.曾经无比风光的音乐大师此时生活状况异常窘迫.成了负债累累的潦倒汉。就在这生活与事业的最低谷.
关键词: 中国古典悲剧 悲剧结局 悲剧观念 中国文学 悲剧艺术 近现代 朱光潜
关于悲剧的结局.西方历来主张以大悲结尾,讲究悲彻全篇,一悲到底的风格。与此相反.中国古典悲剧中最常见的是“大团圆”结局形式。近现代以来“大团圆”的结局遭到了胡适、鲁迅、朱光潜等的批判和抨击.认为中国文学缺乏悲剧观念.甚至以此否定中国古典悲剧的存在,同时也有人认为“大团圆”的结局具有优于其他民族悲剧艺术的独特性:浪漫奇...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文学叙述 文学作品 语言文字 叙事作品 排列组合 时间顺序 逻辑关系
叙述从广义而言.即是一种交流或通讯.指传送者通过某种媒介向接受者传递某种信息。文学叙述的媒介则是语言文字.其传递的信息即为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许多大大小小的虚构事件。由此我们可以说.通常人们所谓的“故事”,便是由从叙事作品中提取出来、并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如因果律等)和时间顺序重新排列组合的一系列事件构成的。
关键词: 潘之恒 艺术评论家 戏曲理论 戏曲表演 60年代 研究著作 戏剧
自20世纪60年代路工先生《潘之恒——明代戏曲表演艺术评论家》一文,发表在《戏剧报》(1961年第十四期)上,首次对潘之恒的生平及戏曲理论做了热情洋溢的介绍.并将其定性为“当时戏剧界的权威评论家”。此后.陆续有学者对潘之恒的戏曲理论进行了深入、详实的探寻.或有专门文章.或在自己的戏曲理论研究著作中特设章节.分析潘之恒的戏曲理...
关键词: 经济文化 宋代 民间歌舞 综合发展 歌舞伎艺 社会风气 商业市场 杂剧
宋代戏剧的戏文是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杂剧、唱赚等综合发展而成。其表演主要源于民间歌舞伎艺和杂剧.是一种新兴的市民艺术。市民艺术的兴起与发展,与宋达的商业市场以及当时享乐的拜金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伦理学 价值分析 戏剧文学 艺术文本 伦理本质 社会学 艺术学
作为戏剧艺术文本的戏剧文学.对其赏析与研究.可以有社会学、艺术学、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等不同的视角,而以伦理学为视角的,并不多见。所谓“伦理学”,顾名思义,是研究伦理现象、揭示伦理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而所谓“伦理”.即人伦之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与准则。伦理与道德密切相关.
关键词: 元杂剧 元代 无名氏 关汉卿
元杂剧中.完整保留下来的杨家将戏只有两部.即无名氏所作《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以下简称《谢金吾》)和朱凯所作《吴天塔孟良盗骨》,仅存剧目有王仲元的《私下二三关》和关汉卿的《孟良盗骨》两种。
关键词: 元杂剧 下层文人 日常生活 俚俗 质朴 宾白
元杂剧产生于北方.反映的多是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作者也多为下层文人.宾白大多质朴俚俗.因而元杂剧中多有詈辞。所谓詈辞,就是骂人的话。元杂剧中常见的詈辞有一个特点——多带“驴”字。
关键词: 元杂剧 小人物 艺术功用 真戏剧 俗语言 院本 异域 市井
金元之际.元杂剧从金院本中脱胎而出.标志着中国“真戏剧”的形成.元胡祗通《赠宋氏序》云:“近代教坊院本之外.再变而为杂剧。既谓之杂.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性.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
关键词: 元杂剧 简论 人物形象 社会生活 平民 主人
元杂剧反映社会生活广泛,塑造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涉及。市民中的店小二形象在元杂剧中出现较多,值得研讨。店小二是客舍、饭店、酒馆的主人或雇用的伙计,又有许多别称,如小二哥(或小二)、店家、店二哥、店都知(尊称)。在元杂剧中,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昆曲 北方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审美范型 艺术含量 代表作
21世纪初,作为人类审美范型的昆曲,以蕴含丰富的艺术含量.被联合国确定为首届“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由此带来了昆曲传承发展的新机遇。历史上昆曲从南方传人北方后,所形成的北方昆曲,与江南昆曲总体艺术风格上有无差异?回答是肯定的。这种差异是怎么形成的?
关键词: 东北二人转 艺术 辐射力 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 出新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东北二人转.本身就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改革开放以来,二人转焕发出新的艺术青春。尤其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更兴起了一股“二人转热”.二人转艺术不仅走向大江南北.走进每个人心中。而且走向了世界。
关键词: 小调 山地丘陵 文化渊源 民间音乐 民间文化 物质财富 太行山
豫北地处黄河北岸、太行山南麓的东部.除了部分山地丘陵.主要为开阔的平原。这里的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古往今来有着数不清的风物人事。豫北的父老乡亲.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劳苦耕作、繁衍生息.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民间文化.而民间音乐尤有特色。
关键词: 民间音乐 艺术创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唱 连云港市 平民艺术 歌唱形式 地方民歌
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海州五大宫调,是明清以来流传于海州一带(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传统俗曲,亦称海州牌子曲。海州五大宫调仍然保留着自娱、群乐的群众性歌唱形式.保留着平民艺术的“原生态”。在地方民歌集群中,海州五大宫调曲目之丰富.声乐艺术之鲜明特色,是十分少见的。.
关键词: 草原文化 蒙古族 音乐 三弦 森林生态 发展空间 文化财富 中华文明
在内蒙古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独特的地貌和草原、森林生态,使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不仅创造了区别于中原的光彩夺目的草原文化.而且也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为共同创建和繁荣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文化财富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 传统服饰 京剧 色彩 艺术欣赏价值 戏剧文化 艺术手段 装饰性 生活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文化的代表.它除了有其独特优美的唱腔外.还有五彩斑斓的戏剧服饰.京剧的服饰因其具有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享誉中外。 京剧服饰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服饰.行话称之为“行头”。它来源于生活装又不同于生活装.更注重装饰性和整体性。在设计上运用了象征、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段.色彩的使用也是大胆而鲜明。
关键词: 戏曲脸谱 艺术特征 戏曲艺术 别具一格 艺术特点 青阳腔 老百姓 唱词
青阳腔是一种平民戏曲艺术.主要流传于赣北。它唱词通俗,曲调高亢.艺术特点别具一格,真实地反映民风、民俗和民生.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青阳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艺术.它孕育了大半个中国的戏曲剧种.是国粹京剧的“鼻祖”。它传承了明代古戏曲遗风,
关键词: 记忆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个人 总编辑
在我的记忆里.四川人民出版社并无校长的编制.而李致任总编辑时确有这个“头衔”.则出自大院孩子们的封赠,其实是对他的昵称,可能喊来亲切顺口,后来成人之间交往有的也这样称呼了。
关键词: 传统戏曲艺术 艺术发展 现代传媒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科学技术 信息传播技术 传承方式 传播手段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戏曲艺术不仅一直在民众中广泛流传。而且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媒体的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使戏曲艺术的生存空间和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关键词: 电影事业 先锋派 现代主义思潮 二三十年代 娱乐方式 群众性 通俗性
一、先锋派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后.其通俗性和群众性使得人们一直都把电影视作一种低级的娱乐方式。因此.执著于电影事业的人们开始想办法打破这种僵局。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特别是德、意、法等国掀起了一场电影创新运动.于是.先锋派电影诞生了.
关键词: 韩国电视剧 叙事模式 生活时代 心理需要 喜新厌旧 文艺作品 观众 环境
观众的心理总是受到当下时代环境的影响,观众的生活时代环境决定着他们的欣赏内容、格调和偏好。因此,他们总是喜新厌旧,不断需要着与当下时代环境所造成的心理需要相契合的“新”文艺作品。不少观众和研究者认为韩剧拖沓、冗长,动辄上百集,不像我们的电视剧三、四十集,一般不超过五十集;观众快节奏的生活.
关键词: 泰戈尔 郭沫若 外国作家 诗风 原因 清新 冲淡 散文
在《郭沫若接受泰戈尔心因探微(之一)》中.我们已分析了究竟是哪些原因使郭沫若在众多外国作家中.率先对泰戈尔情有独钟的。日本“泰戈尔热”的感染:泰戈尔“清新、冲淡、醇粹”的诗风与“平易径直”的“散文式”.以及由泰戈尔诗感悟到诗之“内在律”与“音乐的精神”等等.都是郭沫若结缘泰戈尔的重要原因。尤其强调剖析了“异乡情结”、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下汪家拐街22号,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