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四川戏剧杂志

杂志介绍

四川戏剧杂志是由四川省文化厅主管,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四川戏剧杂志创刊于1988,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川剧要走到全国去——李长春观看川剧《巴山秀才》后殷切寄语

    关键词: 李长春  川剧  观看  近代史  唢呐  唱腔  

    绘着黑底白描巴山蜀水图的薄纱背景缓缓延伸,唢呐民乐陡然响起,“翻开近代史,回顾旧四川”唱腔中饱含沧桑,幕布忽然垂下又拉开.衣衫褴褛的百姓跪于县衙前求告赈灾放粮……

  • 我支持有成就的川剧人写书——贺《清言戏语》首发

    关键词: 写书  川剧  成就  原因  

    很抱歉,我迟到了,但原因不在我。为了参加今天的会,我十一时半吃中饭,提前午睡,一时半就在小区门口等车,在板凳上坐了半个小时。我是淋着大雨走进会场的,客观原因就不讲了。

  • 试论川剧关公戏

    关键词: 关公  川剧  地方戏曲  历史人物  演出习俗  表演程式  巴蜀文化  地方特色  

    在我国的地方戏曲中,因为演一个历史人物而形成独立系列戏名的唯有关公戏。关公戏不仅有众多的剧目.而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程式和前后台的演出习俗。通常认为,盛演关公戏的剧种当首推京剧和蒲剧,研究关公戏也集中于这两个剧种。笔者在研习中发现,川剧中关公戏不仅剧目丰富,著名演员也多,而且,在与巴蜀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浓郁而...

  • 《西京故事》创作感悟

    关键词: 戏曲创作  感悟  故事  西京  当下生活  现实生活  现实题材  

    我在创作完《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后,一直想转向古典戏创作,主要是觉得现代戏创作太累,太难把握,我们都生活在现实当中,由于人们对当下生活的谙熟,对现实生活深度、广度的切腹感知,而容易对现代戏提出更高更苛刻的要求,因而,现实题材的戏曲创作就尤其难以为剧作家所青睐。

  • 拳拳赤子心 浓浓地域情——陈彦戏剧现象评析

    关键词: 地域特色  戏剧现象  人物设置  形象创造  剧作家  剧本结构  时代烙印  创作个性  

    陈彦的“西京三部曲”,其浓郁的地域特色,剧本结构的巧思妙笔,富有鲜明时代烙印的人物设置及形象的独特性,以及戏曲文本中既有西北汉子黄钟大吕似的警言,又有从作家心灵中流淌出的景真性美的抒情唱段,即从作家所创造的属于自己的独特形式美的作品中,折射出剧作家的鲜明创作个性,从题材选择,主题孕育,到人物形象创造,都闪现着剧作家个...

  • 看陈彦的三部现代戏

    关键词: 现代戏  地方戏剧  碗碗腔  陕西  戏迷  秦腔  

    我一般对戏剧不敢胡说,毕竟还隔行着呢。但是我喜欢看戏,喜欢看陕西的秦腔、碗碗腔等地方戏,尤其是近几年来看了陈彦的三部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作为一个陕西地方戏剧的“半戏迷”(从我的忠诚程度还不敢说是全戏迷),

  • 灵慧附骨 笔墨与时——陈彦《西京故事》观后

    关键词: 故事  西京  笔墨  艺术的真实  文化意义  转型期  农民工  影像  

    这段西京故事,让我们想起房龙笔下那条小溪,虽然“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我们却不情愿“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罗天福的西京梦是转型期的社会中,许多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普通农民工故事的一段艺术的真实影像,宏篇画卷中的当代生活应当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 中国式的艺术思维——评苏州市滑稽戏剧团《顾家姆妈》

    关键词: 滑稽戏  苏州市  艺术思维  剧团  中国式  作品  演出  

    苏州市滑稽戏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滑稽戏《顾家姆妈》,是一出让人看着津津有味而且心生暖意的作品。而它之所以能够让人看着津津有味而且心生暖意,其实是因为这是一部符合人情常理的作品,没有阴暗的生理、心理展示,没有畸形的变态做派,一切的叙述都是自然的、熨帖于生活的,

  • 创造“美的感觉”——看大型现代青春川剧《鸣凤》

    关键词: 感觉  京剧表演艺术家  鸣凤  川剧  青春  现代  中国戏曲  歌舞形式  

    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认为:“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一种歌舞形式……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

  • 一部原汁原味的中国越剧——评越剧《海上夫人》

    关键词: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原汁原味  越剧  海上  参演剧目  2010年  from  易卜生  

    越剧《海上夫人》于2010年10月14、15日上演于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作为“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之一,该剧改编自易卜生的同名剧作《海上夫人》(The Lady from The Sea)。虽然是一部以西方话剧为蓝本的改编剧目,但该剧已超越单纯改编的范畴。可以说是一部原汁原味的中国越剧佳作。

  • 晚清民国温州乱弹昆腔演剧述论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温州  述论  演剧  昆腔  新中国成立  民国期间  戏曲舞台  

    晚清民国期间,浙江戏曲舞台乱弹戏繁盛。时有著名的四大乱弹,它们是绍兴乱弹、温州乱弹、浦江乱弹和台州乱弹。新中国成立后,绍兴乱弹改称“绍剧”,温州乱弹改称“瓯剧”,浦江乱弹和徽调合班演出,改称“婺剧”,台州乱弹没有改名,一直沿用至今。

  • 驳“桂剧出自靖江王府”说

    关键词: 王府  靖江  艺人  

    持桂剧“出自靖江王府说”的一些桂剧老艺人,说他们祖师是靖江王府乐师(有的说是王府中的两个教习),另外学界一些学者认为桂剧的源头当溯自靖江王府。

  • 关于《西厢记》的“失真”问题

    关键词: 艺术创作  爱情故事  故事模式  才子佳人  爱情理想  生活逻辑  

    王实甫《西厢记》一剧以“才子佳人”的故事模式敷衍了唐代德宗时期相国之女崔莺莺与书生张君瑞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爱情理想.长期以来,赢得无数人的喜爱与追捧。然而,撇开附加在《西厢记》一剧上的光环不论,我们不难发现,《西厢记》一剧中有关老夫人的年龄、缠足、琼林宴等问题明显与生活逻辑、历史真实相...

  • 梦里梦外都是情——以《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的比较研究为切入点

    关键词: 才子佳人  叙事文学  时代变迁  后花园  

    才子佳人,是中国叙事文学的核心母题之一。从《诗经》起,才子佳人的定义虽随时代变迁意义有所不同,然其男女婚爱基本模式始终没有脱离“私定终身后花园,公子落难中状元”的固有模式,《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均不出其右。三者在大的时代背景和题材的选取上,

  • 间离与融合:《霸王别姬》的表演艺术

    关键词: 表演艺术  间离  李碧华小说  楚汉相争  故事  京剧  

    “霸王别姬”讲的是楚汉相争的故事。本文并非论“霸王别姬”这个故事,而是分析李碧华小说《霸王别姬》中描绘的两个戏子程蝶衣和段小楼在由此故事改编而成的京剧《霸王别姬》中的表演艺术,以及二人在台上的表演与在台下的人生之间的关系。

  • 抗战·离乱与学术选择——陈瘦竹江安国立剧专的戏剧研究

    关键词: 戏剧研究  安国  学术  抗战  竹  马克思主义  戏剧理论  50年代  

    陈瘦竹先生的戏剧研究贡献卓绝,可以把他一生的戏剧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江安“国立剧专”的起步期:1950年代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戏剧研究从而形成新的戏剧理论体系期;1980年代戏剧研究的复出期。

  • 打开戏剧文学研究的新视域——评刘家思《曹禺戏剧的剧场性研究》

    关键词: 曹禺戏剧  戏剧文学研究  剧场性  审美形态学  视域  曹禺研究  曹禺剧作  著名学者  

    刘家思可说是曹禺研究领域著名的专家。2003年他出版的专著《苦闷着的理想与期待——曹禺戏剧形态学研究》从审美形态学的视野对曹禺剧作了十分新颖的探析与解读,引起该研究领域诸多著名学者的特别关注。但他并没有因此止步,而是矢志追求,辛勤耕耘,大力开拓,

  •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西厢记》的不同审美风格

    关键词: 审美风格  爱情故事  莎士比亚  民主理想  民族习惯  主题思想  

    无论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王实甫的《西厢记》,都是中古以来源远流长、脍炙人口的爱情名剧,都是以反封建的自由爱情为主题,通过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反封建的民主理想。这两部作品虽然都是描写爱情故事,表达了相同的主题。但从它们所处的时代和民族习惯来看,无论是主题思想的表现、

  • 莎士比亚戏剧对《圣经》中“妒忌”的诠释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西方文学艺术  诠释  基督教  爱略特  

    基督教对西方文学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爱略特在谈到基督教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时说:“我们的艺术正是形成和发展于基督教中;欧洲的种种法律甚至时至今日也仍然植根于基督教。我们的一切思想也正是有了基督教的背景才有了意义。

  • 质朴戏剧的辩证法与内外部——浅析耶日·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观

    关键词: 格洛托夫斯基  戏剧观  质朴  辩证法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情感过程  表演  

    彼得·布鲁克在为英文版《迈向质朴戏剧》所作的“序”中,曾这样评价耶日·格洛托夫斯基:“格洛托夫斯基是个超群绝伦的人物。为什么?因为据我所知,自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之后,像格洛托夫斯基那样全面而深入地对表演的本质、表演的现象、表演的意义以及表演的心理—形体—情感过程的本质与科学性进行探索,这样的人世界上还未曾有过。”

  • 接受美学对戏剧翻译中异化策略的启示

    关键词: 接受美学理论  异化策略  戏剧翻译  读者反应理论  代表人物  接受者  罗伯特  

    一、接受美学“期待视野”理论 接受美学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以“审美接受者”为导向的读者反应理论,其理论先驱是德国“康士坦茨学派”代表人物沃夫尔冈·伊瑟尔和汉斯·罗伯特·姚斯。继两位开创入之后,接受美学理论不断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和讨论,迄今已发展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衍生出众多分支学派,应用范围不断扩展。

  • 隐含读者之于译者——以《婴宁》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关键词: 隐含读者  译者  英译本  隐含作者  真实作者  小说修辞学  文学理论家  

    一、隐含读者与译者 隐含作者的概念由美国文学理论家布斯在1961年出版的著作《小说修辞学》中提出,指“读者从作品中推导建构出来的作者的形象,是作者在具体文本中表现出来的‘第二自我”’。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在文本中展现出的意识形态、文化规约、价值观、审美趣味、性格特点、写作风格等。“隐含作者不同于真实作者:真实作者在不同作品...

  • 论当代好莱坞电影走向全球“霸权”的实然因素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两次世界大战  实然  霸权  当代  流水线生产  三次革命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和三次革命浪潮后,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雄厚资本、先进科技的共同作用下,美国被好莱坞电影“放大化”又“碎片化”地呈现在世界的眼前,人们从好莱坞输出的活动画面中获得了对它的认知,并给“美国”贴上“富足”“民主”和“自由”的标签。由好莱坞流水线生产的、

  • 生活化表演与性格化塑造——以电影《观音山》为例

    关键词: 电影发展  生活化  表演  性格化  观音  电影产业化  创作者  市场化  

    随着中国电影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影产业化、电影,创作市场化逐渐形成,随之涌现了大量成熟、有魅力,并且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演员。他们的表演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提高,甚至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在电影中那些逼真的展现中,演员掩藏了表演的技巧,完全生活在角色中,生活在剧本的规定情景中。这种“生活化的表演”创作,引起了表演...

  • 有限旅程 无限风景——从电影叙事理论看《阿甘正传》

    关键词: 叙事理论  有限  电影  风景  青年人  音乐  影集  

    一、引子 一片诗意而洁净、柔软的白羽,在蓝天白云、绿树重楼间飘飞而过,美妙的音乐从极弱开始,渐渐清晰,仿佛一位天使缓缓飞临人世。白色的羽毛最后飘落在一位独自坐在长椅上的青年人脚下,青年人弯下腰轻轻捡起了这片白羽,又把它郑重地夹在了影集里……

  • 励志的疑似与命运的虚拟:《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主题变奏

    关键词: 宝莱坞  变奏  虚拟  励志  乐观态度  祝福语  印度人  

    “一切顺利!”这是印度人对亲友常用的祝福语。“一切顺利!”也可以对自己说,“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伙计’。”这一解释,“一切顺利”和中国的“车到山前必有路”、“命中注定”等谚语很接近,都是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的写照。

  • 由《蜗居》看剧作家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

    关键词: 创作过程  想象力  剧作家  社会生活  2009年  追踪报道  生活状态  21世纪  

    2009年12月,电视剧《蜗居》陆续在全国多家电视台播出后,反响热烈,各媒体追踪报道和评论,在当时创出收视率新高。在众多对《蜗居》的评论中,认为其“反映21世纪大都市人真实的生活状态”者为多,这充分说明《蜗居》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主要得益于这部连续剧撷取的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表现的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矛盾和冲突。

  • 电视哑剧的创作元素探微

    关键词: 广东电视台  20世纪90年代  元素  创作  南方电视台  四川电视台  电子媒体  系列节目  

    电视哑剧是舞台无声戏剧与大众电子媒体联姻的产物。BBC在20世纪90年代制作的电视哑剧系列节目《憨豆先生》从英国出发,风靡全球245个国家,十余年而不衰就是最好的诠释。我国一些电视台近年来也纷纷开办了电视哑剧栏目,如广东电视台的《肥佬笑事》、南方电视台的《开心吧》、四川电视台的《门童》等。这似乎表明,哑剧一度在伴随无声电影式微...

  • 科学之翼与文明之殇——宫崎骏动画影片的一种解读

    关键词: 宫崎骏  动画  解读  影片  文明  科学  手冢治虫  

    宫崎骏,是继日本动画之父手冢治虫之后被公认的又一著名的动画大师,在日本被称为“动画界的黑泽明”。虽说有关他的研究已经很多了,但我仍想不揣简陋的从“现代”角度说说个人的理解。

  • 跨文化交际主题的深入——从《功夫熊猫1》到《功夫熊猫2》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功夫熊猫  艺术表现方式  社会学家  电影产业  文化生活  文化交融  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际(Transcuhuration)”,是古巴社会学家费尔南多·奥尔蒂斯于1947年创造的一个新词。用于描绘文化的融合与趋同的现象。而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影产业,便是各国进行跨文化交际、增强文化交融与趋同的重要媒介之一。它能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消融各国之间的民族对立与文化冲突,使不同的文化可以在近乎真实的环境下进行沟...

  • 鄂东民间黄梅戏“水戏”探究

    关键词: 黄梅戏  民间  鄂东  时尚元素  草根文化  文化元素  演出样式  原汁原味  

    鄂东民间黄梅戏班坚持草根文化和时尚元素相结合,在挖掘老戏潜力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文化元素,通过“水戏”,不断创编、改编剧目,创新演出样式,让观众既耳熟能详,又有新鲜感,既保持了浓郁的原汁原味.又在表演上、剧情上更贴近群众和时代乡土气息,深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喜爱。

  • 三峡地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与特征分析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峡地区  艺术类  表演  分类  族群文化  非物质遗产  

    在峡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族群混融杂居的地区,随着不同族群文化在这里的长期交融与互摄,形成了三峡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表演艺术类非物质遗产是其主要代表之一。

  • 浙江上盘花鼓的舞蹈文化内涵探析

    关键词: 浙江省  文化内涵  花鼓  舞蹈  东南沿海  中国象棋  民间艺术  文化古镇  

    上盘镇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台州湾北岸,整个地形背山面海、山水相连,形成了一种得天独厚的区域性气候。素有翼龙之乡、中国象棋之乡、西兰花之乡和“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花鼓)”的美誉。可以说,上盘镇是一座具有亚热带风情、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

  • 河阳花鼓戏艺术探究

    关键词: 艺术魅力  花鼓戏  河阳  戏曲文化  河南省  剧种  

    中原大地有着古老的戏曲文化,除三大剧种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濒临绝迹的稀有剧种,他们曾以灿烂多姿的艺术魅力在舞台上熠熠闪光,河南省河阳花鼓戏就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 论20世纪藏弦胡艺术及其发展策略

    关键词: 弦鸣乐器  20世纪  艺术  方言区  说唱音乐  甘孜州  四川  西藏  

    藏弦胡在藏语中亦称“比汪”,是一种与二胡相似的擦奏弦鸣乐器,主要流行于康方言区,以四川巴塘、西藏芒康、云南德饮一带最为盛行;在卫藏方言区及安多方言区虽有少量流传,“但主要由热巴艺人及演唱‘宣肯’说唱音乐的流浪卖艺乞者使用。各地藏族对此乐器有多种称呼,西藏称‘比汪’,四川甘孜州称‘比庸’.

  • 湘西北龙舟赛锣鼓经音乐考述

    关键词: 民间音乐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锣鼓经  龙舟赛  湘西北  民族音乐学  考述  普查报告  

    音乐学界对于湘西北地区民间仪式音乐的关注与研究.起始于杨荫浏先生于1956年带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考察组对湖南民间音乐的大面积普查。此次考察的成果,不仅编写了在民族音乐学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湖南音乐普查报告》,更由此引出了对湖南民间“音乐会”的长期综合性探讨。

  • 论南坪弹唱的结构特点及传承保护

    关键词: 传承保护  结构  音乐艺术  九寨沟县  自娱性  城关镇  河谷地  演唱  

    南坪弹唱是南坪县(今九寨沟县)群众自娱性演唱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曾有“曲子”或“小调”的称谓,主要流行于南坪县城关镇、双河尾、王瓦区及松潘县城关至镇江关的岷江河谷地区。

  • 维吾尔民俗活动中的驱邪逐疫性表演及其发展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民俗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表演  田野调查工作  戏剧文化  30年代  20世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其地方戏——“维吾尔剧”也成为中国戏剧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维吾尔剧”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形成,在形成期,维吾尔剧就相当成熟,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对此,本人做了近六年的田野调查工作,初步认为:在维吾尔民间,

  •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表演艺术论

    关键词: 白马藏族  艺术论  傩舞  表演  陇南  艺术特点  艺术本质  现实生活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蕴藏的稚拙热烈、纯朴真挚、色彩饱满的艺术特点和浓厚的平民从善向上心理,蕴含了对真、善、美追求的艺术本质,其核心可以概括为:白马人傩舞戏就是动作的艺术,是“动作着的人”。“池哥昼”表演中的动作,虽然步法固定,仪轨较严,但同现实生活中人的动作有相同或相通之处。

  • 白马藏族音乐研究述评(1980—2010)

    关键词: 白马藏族  音乐研究  述评  1951年  80年代  民族区域  少数民族  

    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藏彝走廊”的民族区域和概念后,引起了各领域专家持续的关注。白马藏人就是其中一个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族群,居住在今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和阿坝州九寨沟县、甘肃省文县这样一个狭长地域。在1951年的民族识别中被暂定为藏族。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下汪家拐街22号,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