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建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时代建筑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建筑类。
杂志介绍
时代建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时代建筑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建筑类。
关键词: 建筑教育体系 中国建筑 建筑学 教育体制 恢复阶段 建筑领域 教育改革 机制改革
1977级、1978级、1979级大学生这一批人是中国新旧教育体制交替的亲历者,被称为"新三届"。在建筑领域的"新三届"人经历了中国建筑教育体系的恢复阶段,与前辈建筑学人有清晰的师承关系;而且,他们是中国建筑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是设计机制改革的推动者,亦是新的学术体系的推动主体,对更年轻的建筑学人也有很大影响。这批建筑学人是改革开放后,中...
关键词: 高考 20世纪80年代 文化传承 新文化
"新三届"指""后1977年、1978年、1979年入学的三届大学生。文章认为,由于历史原因,"新三届"群体对""后社会文化的断裂起到桥梁作用,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同时,他们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新文化"的开创者,对日后的中国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持续的、久远的影响。考察这一群体在当代文化史中的地位,不仅对教育史具有重要...
关键词: 当代中国建筑生态 知识群落 生态位
文章着重在建筑生态语境中探讨"新三届"建筑学人的历史角色。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生态语境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复兴型知识群落,占据了优势"生态位"的"新三届"建筑学人承担了中国建筑"新启蒙"的时代使命,从建筑学的学科再造、建筑实践的疆域开拓及建筑界的系统组织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建筑生态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其历史贡献极为突出,而...
关键词: 东南大学建筑系 建筑学科 改革
"新三届"是中国历史转折年代的特定名词,文章基于数据整理和分析,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77-1979年入学的大学生的从业去向、地域分布等多个维度进行基本分析,进而以其中的代表人物为线索,对"新三届"在中国建筑教育、学术研究、设计实践等三个领域所产生影响和贡献进行了重点研判,指出这三届的东南大学学子是见证及推动中国当代建筑学科改革与...
关键词: 清华建筑系 清华建筑学人
文章从建筑教育、建筑学术思想研究、建筑设计实践三个方面归纳了清华"新三届"建筑学人(1978级、1979级)的成就,分析了改革开放及大规模城市建设背景下这三个领域中清华"新三届"的作用及影响力,总结了在清华建筑系教学思想影响下他们的共性及特征。
关键词: 同济大学建筑系 同济精神 同济学派 同济建筑教育
同济大学建筑系"新三届"群体既是新旧教育体制转型的亲历者,又是同济大学建筑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推动者。文章聚焦同济大学"新三届"群体在中国建筑发展中的传承作用,并从教育、学术和实践等多个角度进行梳理,以期呈现同济大学"新三届"建筑学人在学界与业界的贡献与影响。
关键词: 天津大学 入学背景 学习经历 职业发展
文章以天津大学建筑学"新三届"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采访,对其入学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对其所学课程、任课教师、竞赛获奖与国际交流进行阐述;对其毕业分配去向、现工作单位进行梳理,全面呈现这批天津大学建筑学人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亲历的建筑教育改革,及其为中国建筑设计、教育和遗产保护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中国现代建筑 新三届建筑人 建筑教育 华南工学院建筑系
新三届建筑人是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历届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得益于中央政府作出的恢复高考的决定,一大批在""中失去高等教育机会的学生及应届高中生在1977至1979年间考入华南工学院建筑系。他们在教学体系的调整、改革中接受了建筑学专业训练,并在随后开始的改革开放浪潮中成为后第一批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建筑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筑学 建筑教育
文章回顾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的历史及其深厚的积淀与传承为我国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所付出的努力,特别是"新三届"入学后的建筑人才培养。介绍了这所学校建筑学科的发展历程、教学体系、师资特点、办学特色,以及"新三届"的构成特色、培养过程和师承关系。
关键词: 新三届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设计竞赛 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本土性
"新三届"作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与群体特征。文章试图从教育背景、建筑实践与学术研究等方面,展现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新三届"的共性与特征。
关键词: 高考 西冶 建筑学 新三届 当代建筑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于1977年、1978年、1979年共招收学生90余名,他们带着""的烙印进入大学,并在全社会的瞩目、企盼中成长为当今中国建筑设计、建筑教育、建筑学术的中坚力量。文章通过回顾西冶"新三届"建筑学人的求学经历及其在建筑相关领域的工作状况,勾勒出这一特定群体30余年来的建筑历程和当代建筑发展的侧影。
关键词: 谱系传承 本土设计 价值主张 文化建构
文章回顾了"新三届"建筑学人崔愷院士30年建筑执业道路及其文化自觉与思考,完整呈现他在本土设计、文化传递和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的实践与成果;通过其本土价值主张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一代建筑师在现代主义影响之后的谱系传承、文化追问与体系探索的典型行为轨迹以及国际化背景下的本土话语建构。
关键词: 张永和 建筑教育 北京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海外教学
文章通过两种形式,全面回顾了"新三届"建筑学人张永和在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和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教学工作。在北京大学的相关章节中,几位建筑学人进行了电话讨论,从当年的学校教育及影响出发,对学科建设和教学结果进行评介;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张永和的改革措施当成是一项"城市工程",细致描述了他的教育思路与改革方法...
关键词: 诠释 立场和策略 一体六面 本质赋形 原型 现实的未来再现 集体记忆
文章对"新三届"建筑学人刘家琨建筑实践20年进行了一次回顾性研讨,通过梳理他人和刘家琨本人对其人其作品的诠释,探寻其设计理念和策略的出发点,分析其代表作品,旨在从对刘家琨建筑实践的立场和策略的关注出发,反思处于转折时期的中国当代建筑。
关键词: 蓝顶美术馆 本土生活 乡间建造语汇 现实策略
文章记录邓敬等就成都蓝顶美术馆对刘家琨进行的访谈。访谈基于对蓝顶艺术村美术馆的在场体验,内容涉及美术馆的理念定位、设计立场、体量处理、空间体验、材料选择及施工等话题,对谈深入展现了刘家琨基于具体现场的处理策略。
关键词: 知识空间建筑师事务所 金安和 表皮 屏蔽 透明性 有容忍度误差
通过对德国柏林知识空间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金安和的访谈,文章分析了该事务所的设计作品保定职工食堂,阐述了建筑师对建筑表皮材料的认知和对建构逻辑的深入探索,体现了其设计把地方差异与整体相结合的理念。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小学建筑 屋顶跑道 向心内庭
文章介绍了浙江台州市天台第二小学新校区的设计。指出在面对中国城市更新中的典型问题时,设计如何以一种互联共赢的方式解决用地紧张的问题,让建筑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介入者,既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同时成为城市的区域中心。设计以此提供了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新模式。
关键词: 音乐厅 声学设计 城市性
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设计中,保证交响乐演出的最佳音质是设计的首要目标。与此同时,由于地处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如何融入城市也是建筑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设计中的城市策略以及声学设计的全过程,展示了音乐厅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城市中的盒子"的形象。
关键词: 证券 资本 建筑 城市 公共 未来
文章将深圳证券交易所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设计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贝尔拉格证券交易所相联系,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建筑外立面与灯光设计、室内设计、建筑使用者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论述了这座建筑所具有的城市公共性。
关键词: 剧院 形式操作 空间序列 材料渐变
如同万花筒一般将周围的光线导入,通过漫反射展现绚烂夺目的光影效果,剧院可提供一个人与自然、与文化碰撞的华丽而盛大的场所。上海嘉定保利大剧院就是由这一理念生成。由不同形体、空间、材料的多元碰撞与交叠,构成了纯粹而又具有丰富内涵的建筑。文章从保利大剧院由场地到建筑的形式操作、轴线及空间序列、材料渐变的隐喻三个层面对作品进行...
关键词: 垂直森林 米兰世博会 生态多样性 反人类中心主义
文章介绍了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斯坦法诺·博埃里设计的米兰垂直森林双塔。"垂直森林"是一个高层建筑的新概念,它使树木和人类得以在城市中共生。"垂直森林"是对创新建筑的鼓励和宣言,它邀请人们憧憬建筑与人类的和谐未来。"垂直森林"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能够提升周边环境质量,是一个适宜植入全世界各个城市中心的,竖向种植不同尺寸和种类树...
关键词: 鹿特丹 城市更新 新地标 室内集市 住宅
由Provast开发的鹿特丹集市大楼是荷兰首座带顶盖的食品集市,由荷兰MVRDV建筑与城市规划事务所设计,并由J.P van Eesteren公司、Mobilis公司和Martens en Van Oord公司共同承包建设。这种将集市和住宅相结合的新模式在鹿特丹是首创。集市大楼的落成将为周边的劳伦斯广场注入更多的活力,使其成为鹿特丹市中心一片热闹繁华的街区。
关键词: 科德菲尔建筑规划事务所
以教育2.0为背景的教育建筑设计对建筑师的空间创作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介绍了科德菲尔建筑规划事务所(CAAU)在法国图尔宽市完成的卢西·奥布莱克中学项目,建筑师尝试从不同视角探讨教育建筑应向城市开放、与社区融合、技术为人服务,以及如何在可持续的生态与低能耗理念下创造人性化的现代教学环境。
关键词: 王大闳 密斯 中国庭园 中国合院 现代性
文章试图梳理台湾"光复"后最重要的建筑师王大闳如何思考华人住宅现代性的问题,借由他最早的自宅重建,我们有机会深入一个不曾走过的构建过程,不只是表面的形式,而是形式、构造都捆绑在一起的建筑语言,其中涉及密斯的语言、中国庭园与合院,还有王大闳个人对揉合后的东西方的独特想象。
关键词: 王大闳 建国南路自宅 装置
文章通过描述都市实践设计的一个用来解读王大闳建国南路自宅的装置,来探索建筑专业知识在公共艺术平台上和大众交流的方式。
关键词: 香港建筑 公民抗命 转型带 金融贸易 工业城市 海内外媒体 中国建筑 经济发展 大学校园规划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香港的话题经常占据海内外媒体的头条。在香港民众急切的民主化诉求和激进的公民抗命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而又难以摆脱的残酷现实:贫富差距的悄然扩大。在过去的60多年中,香港由一个殖民地转口贸易工业城市逐步发展成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全球化的浪潮给香港的转型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从而使其一跃而起成为所谓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关键词: 太平洋群岛 太平洋岛屿 热带风情 科纳 旅游热潮 度假胜地 库克 建造方式 旅游经济 设施带
南太平洋群岛,向来以丰富和多元的海洋景观热带风情著称。与自然风景和热带风情相比,南太平洋群岛上的建筑并不为人熟知。澳大利亚的两位学者詹妮弗·泰勒(Jennifer Taylor)和詹姆斯·科纳(James Conner)将目光聚焦在这片充满活力又神秘陌生的南太平洋群岛,历经数年的调研和著述,完成了这本《南太平洋群岛建筑》。这是首部关注和研究南太平洋...
关键词: 话语流变 群体更迭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 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小组 现代中国建筑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作为全国性的民间建筑团体,自1984年成立以来,以平等、自由、纯学术的特色,推动中国建筑创作的繁荣,活跃建筑创作的气氛,对中国建筑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借助"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这一窗口,以历年主题和代表人物为线索,探讨建筑师的话语流变与群体更迭现象,从而一窥中国建筑30年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创意性定制 溢价价值 全球协同 转型 品牌基因
当建筑汇集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福祉,串联起人们与场所、城市的关系,品牌便因此成为了促进文化与经济转型、提升产品与服务、凸显创新与价值的催化剂。文章聚焦中国建筑品牌的成长价值,简要回顾了《时代建筑》杂志在2014年主办的"品牌·价值·创意"高峰论坛。
关键词: 崇明 文化 生态 在地性 当代性
文章简要回顾了2014年11月6日由上海市崇明县规划与土地管理局、同济大学《时代建筑》杂志主办的崇明新城地区和陈家镇地区生态建筑发展研讨会,并对嘉宾的发言和讨论进行了摘录和总结。论坛邀请了业界、学界以及崇明地区政界的多位嘉宾,对崇明新城地区和陈家镇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本土设计 峰会酒店 新节能技术
北京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设计理念,创造出与山水共生的独特建筑形态。在当下众多标志性建筑为国外建筑师设计的风潮下,该项目作为北京新地标完全由本土建筑师设计显得尤为珍贵。同时,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与技术工艺环节,进行了多种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尝试和实践,力求从场地设计、建筑布局、建筑形态、...
关键词: 建筑师 多功能剧场 文化中心 空间设计 社区中心 结构组织 声学设计 展览空间
卡达莱文化中心(Kadare Cultural Center)建筑师:Chiaki Arai地点:日本秋田这是一个由多功能剧场、图书馆和社区中心组成的综合文化机构。建筑内部通过一条内街整合串联起各个功能,阳光可直接从上方洒入建筑内部。建筑师为当地的学生和儿童设置了专门的场所,在空间设计上致力于人性化处理。建筑的结构组织如同红树林般有机多样。具有完美声...
关键词: 大学建筑 同济大学 学院 论坛 报告厅 副校长
《时代建筑》杂志"建筑与媒体"论坛暨专刊成功举办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时代建筑》杂志主办的"建筑与媒体"论坛子2014年12月11日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B楼钟庭报告厅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城市规划学刊》主编董鉴泓教授、同济大学出版社社长支文军教授出席论坛并...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邮编:20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