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

杂志介绍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是由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社会类。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8-2026

  • 国内刊号:13-1229/C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全年订价:¥255.00

  • 罗马对希腊文化的发展及其启示

    关键词: 罗马  文化  世界主义  混合政体  法律至上  

    罗马对希腊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产生并凸显了如下几个方面:一、世界主义;二、混合政体;三、法律至上。罗马的世界主义告诉人们:真正强大的共和国和君主想获得友情,靠的不是金钱,而是德行和强盛的威名。罗马共和主义的混合政体使官员们拥有足够的权力,杰出的人们的意见具有足够的威望,人民享有足够的自由。罗马的法律至上解决了权与法孰高孰低...

  • 独断理性主义:对话的障碍与民主的大敌

    关键词: 多元  对话  民主  独断理性主义  

    人类无力建构统一的、逻辑一致的知识体系,真理、科学、意识形态、信仰或文化的多元性是无法消除的。在一个多种意识形态、信仰和文化永远并存的世界,我们最好通过对话去谋求和平共处,去建构稳定的秩序。民主法治是与多元文化相配合的最佳政治形式,民主与法治是相互依赖的。独断理性主义是民主法治建设的思想障碍。独断理性主义者往往以真理垄断...

  • “非法证据”与“证据”的关系

    关键词: 非法证据  司法实践  事实认定  证据法学  司法证明  

    "非法证据"是否为"证据"问题的提出,是中国立法语境和司法实践环境之下的特殊产物。概括说来,起码可以从三个角度观察该问题产生的缘由,进而寻求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进路。首先,从中外法律交流和互为借鉴的视角,"非法证据"是否为"证据"这一中国式问题的产生,似乎折射出中外法律语境交叉错位,尤其是语言翻译造成误解的身影。如本期几篇...

  • 非法证据是证据吗?

    关键词: 非法证据  司法解释  刑事案件  证据资格  

    2017年10月27日,微信公众号"法学学术前沿"了张志铭教授《非法证据是证据吗——对现有证据概念的批判》的文章。文中,张教授认为"在法律上,非法证据不是证据",理由是"排除一个事物的证据资格、证明能力,就是否定其作为证据的存在,不是证据,证明力也无从谈起。"该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但我并不完全赞同张教授的观点。

  • 浅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证据概念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事实认定  证据采纳  

    一、证据、非法证据的定义证据,从字面上来看,是与案件事实相关的信息,用于证明所主张事实之存在的可能性~([1])。某些信息因为具有了证明作用而成为证据,因此证据可以是任何东西,但并非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证据。美国证据法认为,证据是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任何信息——由证人证言、文字材料、实物对象或者任何可以呈现于感官的东西组成,用于证明...

  • 证据合法性规则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关系——对“非法证据是证据吗”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取证主体  证据类型  证据合法性  

    在我国三大诉讼法领域,证据的合法性规则是证据取证、举证、质证及认证阶段重要的证据审查标准,其来源于我国传统证据属性的理论——"三性说"(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由法官依职权或者依当事人申请启动,通过对非法证据进行审查、调查,最终对非法证据进行排除的规定。然而,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非法证据不是证据".

  • 李维桢与王世贞交游考述

    关键词: 李维桢  王世贞  晚明文坛  复古文学流派  

    李维桢和王世贞为明代著名文人,两人相差二十多岁,但交往甚密。他们之间的交游对李维桢影响巨大,既扩大了李维桢的交友范围,也将他推到了中晚明文坛的中心地位。同时,李维桢也全盘接受和继承王世贞的复古文学思想,成为王世贞授意继位的最佳人选。王世贞去世之后,李维桢基于和王世贞的师承关系以及对王世贞个人的崇敬之情,继任晚明复古文学流派的...

  • 清初文人方象瑛传记文的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关键词: 方象瑛  传记  人物形象  特点  

    清初文人方象瑛的传记散文塑造出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包括忠臣循吏形象、文人学者形象、贞女烈妇形象等,他对这些人物给予了热情的讴歌与赞美。方象瑛传记人物的刻画也有着鲜明特点,如通过对话语言凸显人物、以细节描写刻画人物、选取典型事件展现人物、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等。

  • 刘宗周与王阳明“四句教”异同比较

    关键词: 异同  性善  知行合一  即知即行  

    刘宗周在王阳明"四句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四句教"。两者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异同点值得比较。就相同点而言,都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都主张"知善知恶是良知"。就不同点而言,在本体论方面,王阳明主张"无善无恶",而刘宗周主张"好善恶恶"。在工夫论方面,王阳明倡导"为善去恶",而刘宗周倡导"迁善改过"。通过比较,可以得知:刘宗周...

  • 论晚明僧人视域中的多维《庄子》

    关键词: 僧人  多维  

    当面对相同之《庄子》,同为晚明僧人的释性、觉浪道盛、俍亭净挺却解读出了不同之相状,即"庄皆本于老子""庄为儒宗教外别传""庄为释家教外别传"。无疑,其中之因既与僧人们各自不同的观念系统、意图、视角等存有很大的关系,但亦与《庄子》文本的复杂性有着较大的关联性,特别是寓言、重言、卮言等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为后人的解读提供了多方位,...

  • 小令之“小”——论宋代令词的“省略”艺术

    关键词: 留白  跳接  省略  

    篇幅短小的令词不擅长描摹、铺叙,却能蕴藉无穷,以无言而尽无限之言。这得力于作家对令词的巧妙剪裁,即令词中"省略"的艺术。按照省略的方法,可以概括为"留白"和"跳接"两类。所谓"留白",是在抒情的当口作省略,留下抒情的空白,是有意以"不言"而言之;所谓"跳接"表现为词中人物视角的跳接和时空场面的跳接,从而造成丰富的抒情维度和表...

  • 顺世论的认识论及其学说特点

    关键词: 顺世论  认识论  四元素  量论  

    顺世论是古印度的一个思想派别,与耆那教、佛教合称为印度哲学的三大非正统流派。顺世论以地、火、水、风四元素为根本,不承认永恒不变的灵魂的存在,不承认一切业报轮回、天堂地狱、苦行解脱、吠陀祭祀等宗教性的神圣事物的存在。顺世论的认识论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使得它在哲学与宗教普遍结合的古印度哲学中独树一帜。该文通过对顺世论...

  • 中法文化-学术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以《拿破仑法典》在中国的传播为例

    《拿破仑法典》自19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一直受到中国法学界、史学界的高度重视。晚清迄今《拿破仑法典》在中国的翻译、研究等传播历程,深化了中国人对域外法典的认识;汉语世界对《拿破仑法典》的专题研究,构成中法文化-学术交流史的重要篇章。

  • 清源正本 重塑诗神——从药汀《屈原赋辨译》学术研讨会综述

    关键词: 从药汀  清源正本  

    从药汀先生的《屈原赋辨译》共4卷,近80万字,由故宫出版社分别于2012年、2013年、2016年和2017年出版。该书仅参考文献就达70多种,近260条辨,匡正了前人的许多谬误,澄清了大量重要的问题。作者在辨译的基础上尝试全文叶韵,并以步屈原原韵为主体做了新译。在2017年11月18日召开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书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任文...

  • 坚守自我·做黑马 挑战自我·求真理

    关键词: 幼儿园生活  真理  1959年  滨海县  小学生活  响水县  上海  县城  

    黑马初奔路途起伏在18岁之前我的名字是顾海滨。因为1959年11月我出生的时候,响水县还没有设立,那时叫滨海县,又因为父亲在上海的空军工作,所以取上海的海和滨海的滨作为我的名字。当然我曾经在上海的幼儿园和滨海县城的幼儿园生活过。从1966年开始,因为响水县设立,我随着父母来到响水县城生活,并开始了我的小学生活。因为是长子,所谓长子半个家...

  • 王谢世家与“洛生咏”传奇

    关键词: 洛生咏  晋元帝  洛阳城  

    "洛生咏"是中原经典雅音,上国衣冠所用的精致语言。从公元3世纪到公元5世纪,"洛生咏"从洛阳传到南京,向江南腹地深入,跨越千山万水,最后扬威异域,助人绝境逢生。张融、谢安"四两拨千斤"公元5世纪的一天,吴人张融前往交州(约今越南北部、中部,中国广西一部分)就职。张融一路走来,过了岭南,山高路险,巨木蔽日,一连好几百里山路,不见一个人...

  • 清华校史钩沉(之四) 雷海宗:清华史学的“失踪者”

    关键词: 雷海宗  蒋廷黻  陈寅恪  历史系  

    赵俪生的《篱槿堂自叙》,很生猛,很鲜活,很原生态,但也很有些意气用事。赵俪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有多方面的兴趣,但两位通史老师的课没有听进去。一位照本宣科,赵俪生说只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资料;一位天马行空,赵俪生说类似于单口相声。口味这么刁钻也就罢了,几十年以后还这么说,赵俪生作为史学家肆意宣泄个人的感受,忘记了持有同情的理解和温情...

  • 中国中古时期与近世之初“家”的礼法演变

    关键词: 家礼  中古时期与世之初  礼法  

    从"汉型家庭"到"唐型家庭"再到"联合家庭"的结构演变;从"家国公私"的礼制纠葛到"门第家法"的观念维系再到"敬宗收族"的制度探赜;从"核心家族主义"到"大家族主义"再到"宗法主义"的哲理表达,"家礼"在中国中古时期与近世之初的演变进路中,既强调应将家庭礼法体系渲染家国儒学一体化的"复古"色彩,又同时宣称家内秩序的具体构...

  • 近代中国革命中以土地为中心的政治动员

    关键词: 近代革命  政治动员  土地政治  

    在近代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以土地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动员。通过对这一过程进行考察,可以阐明土地是如何成为政治动员之抓手和工具的。具体而言:在制度动员层次上,学习借鉴列宁在俄国革命中的动员技巧和策略,以先进的土地纲领建构革命领导权。在观念动员层次上,在农民中塑造土地均平是为正当的秩序观念,以调和阶级框架与传统乡村的观念形态...

  • 学术社团(学会)成为社会智库可能性探析

    关键词: 社会智库  功能培育  

    学术社团又称学会,历来有"社会智库"之称,而且民间社团由于它的组织架构、运营机制和功能的独特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社会智库,或具有智库性质的社团。但是,在我国刚刚具有"智库意识"不久的学术社团,真正作为社会智库功能发挥其作用,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对学会的智库性功能进行大力培育,如学术研究性、问题导向性、管理独特性以及...

  • 1938年冀东大暴动胜利之组织制度因素剖析——兼与1944年华沙起义的国际比较

    关键词: 冀东大暴动  华沙起义  胜利原因  组织制度  

    1938年冀东大暴动和1944年华沙起义是二战期间东西方两场影响重大的民众武装反法西斯起义。冀东暴动是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民众武装起义,1944年华沙起义是二战末期影响最大的起义。二者在成败原因、起义规模与时机、历史地位与影响等方面呈现较大差异。冀东大暴动由于拥有了团结高效的最高核心领导力量、正确的战略和策略、一...

  • 城乡、底层与私人化:论范雨素文学书写的空间意蕴

    关键词: 城乡空间  底层经验  私人化写作  范雨素  

    范雨素的文学书写具有着丰富的空间意蕴,这至少体现在三个具体方面:介于城乡之间的地理空间,来自底层经验的生存空间以及作为一种私人化写作的话语空间。它们内部构成了一种实践关系,呈现出一种多样性和丰富性,它对于未来是敞开着的。从空间视角对范雨素的自传性文学书写进行解读,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

  • 儒家·女性·生态:多元现代性语境中的儒家女性伦理何以可能?——国际学术工作坊会议综述

    关键词: 女性  儒家  生态  

    当代女性伦理的研究不断发展,面对全球化、多元化的实践,研究也出现了新的方向和挑战。在多元现代性语境中的儒家女性伦理何以可能的问题则是中国社会建构的重要投射。该文就学者对多元现代性语境中的儒家女性伦理何以可能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呈现中国学者对"儒家·女性·生态"的关注与思考,明了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和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

  • 契约型私募基金治理结构问题初探

    关键词: 契约型私募基金  契约型私募基金管理人  治理结构  

    在契约型私募基金治理结构中,基金份额持有人虽享有基金财产的剩余收入索取权,但基金管理人拥有对基金财产的剩余控制权和支配权。为避免基金管理人通过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等不正当行为转移基金财产的利益,从而严重损害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基金管理人的准入制度尤为关键。为此,特提出如下两个具体建议:第一,出台法律,确认契约型私募基金管理...

  • 版本考镜源流 内证揭秘演易——评夏威夷大学马幼垣教授《水浒二论》

    关键词: 马幼垣  水浒传  夏威夷大学  

    马幼垣先生1940年生于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学士,耶鲁大学博士,后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任教逾四分之一世纪,1996年荣休后为该校荣誉教授,2006年彻底退休,以治《水浒传》和海军史闻名学界。马先生自1980年始研究《水浒》,二十余年,遍访中国大陆、欧美和东瀛,寻访罕本以为己任,至1985年,天下罕本未聚于书斋者仅百十五回出像本和李玄伯藏本,二十年之后终如...

  • 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技术化型塑——评《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与法治化治理研究》

    关键词: 社会治理模式  社会矛盾纠纷  社会矛盾化解  治理研究  基层治理  技术化  法治化  

    基层稳则社会安。党的十八以来,国家治理重心进一步下移,着眼于建构政府、社会组织、民众等多元主体协同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激活、用好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夯实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治理的重点是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对于基层社会治理而言,亦是如此。

  • 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点与“人学”本质——从文学史角度评杨程著《新感觉派的身体审美研究》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人的意识  中国传统文学  文学史  身体审美  新感觉派  

    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中国文学,它与中国传统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呢?学界同仁曾基于不同的层面进行过相应的论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判断与看法。有的基于文学形式的层面认为,两者的区别主要就在文学的用语形式与体裁范式的不同;也有人基于文学的取材层面认为,两者的区别主要就在传统文学是"贵族的文学","才子佳人"的文学.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7号,邮编: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