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

杂志介绍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是由吉林省社科院主管,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创刊于1978,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社会类。

  • 无私方能勇 淡泊心自清

    关键词: 方能  无私  淡泊  优秀传统文化  政治运动  培养人才  人生旅途  共产党员  

    十年前那个多雪的冬季,父亲离开了我们。 父亲生逢乱世,命运多蹇。在他92年的人生旅途上,有大半时间是在战乱和动乱中度过的。政治上几经沉浮,三次被审查,两次被打倒,仍矢志不渝,始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共产党员的气节。作为一名学者,他治学严谨,把拯救和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己任,为培育人才呕心沥血,甘做人梯;作为一名有...

  • 语言意义的意义

    关键词: 语言的书面意义  语言的认识意义  功用意义  道德意义  审美意义  语言意  义问题  人生价值问题  

    语言意义理论中的“意义”一词,有两种意义:一是指书面意义;一是指认识上的真假、道德上的善恶、审美上的美不美的意义。本文的重点在于后一种意义。本文从人生在世的两种“在世结构”(即“主-客”关系式和“人-世界”融合式)出发,分析了上述第二种意义下的各种语言意义,认为,对语言意义理论问题的研家应当同人生价值和文化活动紧密结合...

  • 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论纲

    关键词: 科学哲学  科学文化哲学  范式转变  

    科学文化哲学是一种新型的科学哲学。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范式转变。这种范式转变包括四个方面的涵义:从知识论到文化论。科学文化哲学将彻底突破传统的科学哲学的知识论的框架,转向对科学做文化论的研究;从“小哲学”到“大哲学”。科学文化哲学将不再局限于就科学而研究科学,而主张不仅要在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来...

  • 当代美学对艺术真理性的几种理论与启示

    关键词: 艺术作品  真理  

    本文通过比较海德格尔、夏皮罗、詹姆逊与德里达对梵·高的名画.《鞋》的分析,揭示了当代美学对艺术真理性问题的思考,让海德格尔所代表的现象学的方法,和夏皮罗所代表的表现主义方法,以及詹姆逊的社会批判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方法展现他们关于艺术真理性的思考,并且围绕着海德格尔所犯的错误让这些观点展开交锋,进而揭示出这些艺术真理观...

  • 生命哲学美学的历史流变及其基本特征

    关键词: 生命美学  生成  体验  时间  潜意识  

    从最初的源头算起,生命哲学美学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典主义哲学时期的康德和席勒。再往后从发展期的莫里兹与施菜格尔,奠基期的叔本华与尼采,到成熟期的狄尔泰、詹姆士、西梅尔和柏格森,后续期的海德格尔与萨特等人,构成了一条清晰的脉络。生命哲学美学流派的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生成”与“体验”,与此相关联,时间性与潜意...

  • 中西方人格差异的实质及其整合策略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  人格差异实质  整合  研究策略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影射在人格上,形成不同的人格特质。从不同的文化渊源、文化理念两个层面揭示了中西方人格差异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探析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对于实现人格整合及塑造现代化人格的重要意义,从理论上提出了促使中西方人格整合的四种研究策略。

  • 论全球文化形成中的文化认同与冲突

    关键词: 全球文化  文化认同  文化冲突  全球文化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拓展,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趋势日益增强,以至全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全球文化是以各民族、各国家都认同的人类优秀的文化因素为骨干而构建起来的,既含有人类共同体的价值共性,又含有不同文化的价值特性,是一种具有“和而不同”精神的崭新的先进文化。只有...

  • 全球化视域中的文化本土化研究

    关键词: 文化  文化全球化  文化本土化  

    本文从全球化视角分析了文化本土化现象出现的语境,指出文化本土化的局限性及其对全球化的抗衡,以地球整体利益为核心、各个不同的本土文化相互依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文化本土化的实践不能脱离文化全球化而独自完成,相反,只有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才能实现。

  • 一个嵌入社会网络的市场经济:义乌案例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案例研究  秩序涌现  演化  创新  

    本文是一个从理论出发,最终又回到理论的“案例研究”。在特定的社会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习俗。习俗如果能够经受住不断发生的独僻性冲击,就可以成为传统。这是对梅纳德·史密斯的演化稳定策略概念的拓展。独僻性相当于变异或者突变,演化稳定策略只经受了一次独僻性的冲击,只有在随机地不断出现的冲击下保持稳定的习俗,才能成...

  • 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关系之再检讨——兼论国内货币供给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历史演变

    关键词: 鸦片贸易  白银外流  国内货币供给  

    1830年代清朝政府体系内部爆发了一场有关鸦片贸易与白银外流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的实质从现代经济学观点来看是如何看待国内货币供给稳定性与对外贸易平衡的关系。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这场讨论未能上升到理论水平,而且一些参与者在若干重要的具体问题上的判断夹带着大量错误和偏差。本文的重新估算表明,因鸦片贸易而引起的白银外流...

  • 清代“广东十三行”的贸易制度演化

    关键词: 十三行  朝贡体制  贸易  制度  经济史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视角对清朝的“广东十三行”贸易制度演化历史作一简要梳理。清朝的贸易制度在中央政府、地方官吏、行商、散商、外商、外国政府等多个主体的持续博弈中不断演化,最终完成了制度变迁:朝贡体制变成国与国对等的贸易体制。

  • 清末民初中朝边境商埠及其国际贸易研究

    关键词: 中朝边境  商埠  国际贸易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内外双重动因驱动下,中朝边境形成商埠区,其国际贸易呈现新的特点:中朝边境进出口贸易额整体处于上升态势;国际贸易取向发生变化;但同开埠前相比,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明显。中朝边境开埠亦产生重要影响:它使东北亚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在争夺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中,日本最终压倒俄国开始占据上风;同时推动了区域贸易近...

  • “新国学”建构与中国现代文化——关于王富仁先生《“新国学”论纲》的思考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化  中国文化发展  

    “新国学”是对章太炎的“国学”的发展,是以中国现代文化为根基建构起来的。五四开启的中国现代文化是在中西文化整体比较中产生的,体现了中国文化自身的真正发展,从章太炎到鲁迅更为突出表现出寻求中国文化主体精神发展的要求。

  •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

    关键词: 方法论  时空结构  发展动力  精神文化深度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这个题目主要是用大文学观来考察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文学本质和它的总体特征,以此来弥补以往文学史所存在的某些缺陷。重绘中国文学地图,要处理好三个关键性的学理问题。第一个学理问题是文学的时空结构的问题,要在以往所注重的时间维度上强化空间维度。第二个学理问题就是发展动力体系的问题,我们要进...

  • 非程度性的文学观念

    关键词: 否定主义  文学观  对象化  过程化  生活化  

    中国当代文学观和艺术观的建立,局限于中西方既定文学观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把文学“对象化”、“过程化”和“生活化”的倾向,从而不能面对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无论怎样变化都存在着“文学性程度低”、“教化和快感遮蔽文学启示”的问题。这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一直找不到自己的问题,提不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也不能生产出自己的文学...

  • 文艺存在的存在性分析

    关键词: 文艺存在  存在性  纯存  混存  

    文艺以意义要素方式和意义合谋方式存在,所以我们必须具体地梳理诗性、神话性和审美性以及这些意义与更广阔意义空间的混存事态。传统知识学风格的任何简单定义方式都程度不同地损害了对文艺人类和人类文艺的解读有效性,而对文艺存在的存在性分析,可以视为对这种损害的修复方案。

  • 对浪漫主义思潮的一种解读

    关键词: 浪漫主义  自我  政治价值  情感  自由  

    浪漫主义通过在认识论层面把行动的“我”由启蒙的“不在场”状态移至原点地位,从而把自我概念从启蒙的既定存在转化为活生生的、自己决定自己的意志创造活动。以此为出发点,浪漫主义认为政治价值来源于自我的创造,而非启蒙思想设想的由共同人性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由此带来全新的、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关于政治价值性质的观念:把人联结...

  • 古代东北亚海上交流史分期

    关键词: 桴筏漂流  舟船漂流  陆标导航  天文导航  

    通常以历史朝代作为海上交流史的分期,这比较简便但并不切合实际。本文以船舶制造和航海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不同海上交流方式变化作为分期的主要依据,把古代东北亚海上交流史划分为桴筏漂流期、舟船近海航行(远海漂流)期、船舶跨海航行期三个阶段,同时阐明了三个阶段不同的海上交流方式及特点所带给东北亚各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

  • 略论中华文化在晚清时期的外传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东学西传  西学东渐  双向文化交流  

    晚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来华的外国传教士、学者、外交官以及少数中国学者,充当了向世界各地传播中华文化的媒介。中国古代典籍、文学作品以及中国人的风俗习惯通过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介绍到欧美、日本等地,使中华文化的外传出现了新的局面,取得了超越以往的成就,揭开了中国人自己向世界介绍祖国文化的新的一页,...

  • 中国东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 中国东北文化  俄罗斯文化  交流  

    历史上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广泛而深远的,当代中国及中国东北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应当加强。对东北而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迫在眉睫,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文化交流已得到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中俄两国东部边疆地带的文化交流对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美国大众文化的传播与欧洲的“美国化”——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为例

    关键词: 美国化  欧洲  大众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美国进入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美国大众文化迅速向境外传播,形成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历史上“美国化”的第一次高潮。欧洲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限制这股引起欧洲精英十分恐惧的“洪水”的进入,但最终收效甚微。欧洲的“美国化”归根结底是以美国大众文化为媒介的“美国生活方式”向境外的大规模蔓延,这对于固守传...

  • 作为俄罗斯特殊性基因的东正教论析

    关键词: 东正教  特殊性  普世性  白银时代  

    中古时期,拜占庭文明是西方文明同质性的异类,是后来与西欧现代性的普世性相对峙的俄罗斯特殊性的精神发生学源泉,源于拜占庭的东正教是俄罗斯特殊性的神圣基因。在沙皇俄国时期,特别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的“白银时代”,由东正教体现的俄罗斯特殊性与基督教孕育的现代性的普世性,形成了极具内在张力的宗教哲学思潮,索洛维约夫是这一思潮...

  • 石油战: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苏德战场

    关键词: 卫国战争  苏联  德国  石油  

    苏德石油备战上的反差,是苏军在卫国战争初期作战失利的重要原因。遏制与反遏制,是贯穿苏德石油之争的一条主线。苏德石油发展空间的差异,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 “冥王星”计划与美国对古巴的军事打击

    关键词: 古巴  猪湾入侵  

    本文以美国对外关系解密文件为基础,探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古巴的军事打击计划——“冥王星”计划的制定、实施及影响。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美国政府对古巴的敌对政策。

  • 文化性格:越地文人从政行为论说

    关键词: 越地文人  从政者  越文化  

    越地文人的从政行为表现出硬、拗、狂的特性,具有较强烈的追求独立人格的倾向。其次,表现出精明善治,多谋善断,贯穿着励精图治的传统,少有迂腐儒生的形象。再次,幕僚(师爷)参政,在仕途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也集中地体现了越地文人从政行为的特色。

  • 越国崛起: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范本

    关键词: 越国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  两宋  现代化  

    越文化意涵多重,其最早享名于世的形态,乃是先秦时期的越国文化。越国文化的建树甚多,就政治层面而言。通过灭吴崛起,它创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范本,成为缔造中华民族精神的元典范型之一。南宋在民族危亡的胁迫之下能延续一百五十年之久,远超过东晋、南朝的任何一个朝代,其建都越国故地,受到这一优秀政治文化范型的更多浸染,不能...

  • 《盛京时报》广告所见日本对东北的奴化与掠夺

    关键词: 近现代东北  奴化  掠夺  

    《盛京时报》是近现代东北地区一份有影响的大型中文报纸。它是由日本人中岛有雄于1906年在奉天(沈阳)创办的。在该报存续的38年中(1906—1944),不仅反映殖民统治者的意志,而且亦成为日本殖民当局在中国东北不折不扣的代言人。因此《盛京时报》所保存下来的资料对于研究日本在东北殖民时期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温州地域文化中的生态环保理念

    关键词: 生态文化  乡规民约  宗教禁忌  民俗风情  

    良好的生态保护离不开环保法规与生态文化的双重规范。温州自古以来许多有见识的官员,都鼍时其生存环境的各方面给予关注,制订了许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政策法令。村民百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也从切身的感受中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种朴素的传统生态文化往往以各类成文或不成文的乡规民约、宗教禁忌或民俗风情为载体。充分...

  • 17世纪晚期传教士眼中的中国——评《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

    关键词: 基督教  传教士  神父  

    《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之一种,是17世纪晚期法国传教士李明在清朝传教的感言,也是西方传教士汉学著作中影响很大的一本著作。全书由十四封信件组成,对清代社会做了细致的描述,为解读清代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素材。

  • 一部晚清信史——读《恽毓鼎澄斋日记》有感

    关键词: 恽毓鼎  澄斋日记  晚清史  崇陵传信录  

    《恽毓鼎澄斋日记》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之一种,作者恽毓鼎曾在清延居官二十三载,是当时的皇帝近臣之一,举凡晚清历次重大事件,他均为重要的目击者甚或亲历者。本文主要以其自身视角对、己亥建储、庚子国变、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观察,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些难得的史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该《日记》称得上是一部...

  • 论族阈共同体的秩序追求

    关键词: 家元共同体  族闽共同体  创制秩序  统一性  

    关于人类社会的解读,可以从共同体的视角出发。在农业社会,家元共同体是基本的社会整合方式和途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产生了现代族闽共同体。族闽共同体在社会治理上所追求的是一种创制秩序,而创制秩序的哲学内涵则是形式统一性的追求和社会的中心一边缘结构。在国际秩序方面,族阅共同体为了实现世界的一体化而孕育了霸权主义。从...

  • 论廉政评估体系

    关键词: 腐败  廉政  廉政评估体系  

    廉政评估体系是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相关机构对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评估的系统工程,它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从地方到中央,从各个部门到整个党政系统的廉政评估体系,对反腐败与廉政建设进行综合的评估,从而使我们对反腐败与廉政建设有一个精确、科学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反腐败与廉政建设提...

  • 政府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府法制  略析  

    政府法制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文明管理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建设,不仅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转型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政府法制建设的相互关系及其致力方向和重点,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略作分析。

  • 论我国政府应对风险社会的全球治理策略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后工业社会  全球治理  治理失灵  全球化  人造风险  

    伴随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社会风险也日益全球化,并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化增加了风险的来源,并将风险放大。现代社会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可计量性及治理局限性导致政府治理风险的失灵。风险的全球性迫使各国政府寻求新的解决方法,风险的全球治理就是其中的一种解决方法。我国政府的全球风险治理方略应包括三个方面:建立以政府为主...

  • 当代社会风险问题的凸显与理论自觉

    关键词: 发展  风险社会  和谐社会  

    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危机的时代,风险已渗入了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伴随着当代风险问题的凸显,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必须把握的重大问题。风险社会理论是从风险整体转型的视角审视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风险社会的理论研究时揭示全球化的矛盾及深入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背景有着重要价值。本文认为...

  • 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现实道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施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和逻辑结果;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针,揭示和规定了其构建的现实道路。

  • 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转型与对策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社会转型  控制模式  

    社会发展正在推动中国社会控制模式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从依附型向自主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人治型向法治型、从强调稳定型向强调和谐型转换。然而,由于转型社会是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交织并存、共起作用的社会,中国社会控制模式的转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呈现出二元性,即控制主体、控制规范、控制手段及控制方式的“二元”,社会控制模式转...

  •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当下,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的急速发展与繁荣,是以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社会道德观念的日益淡薄、人的发展的片面化与物化为巨大代价的。这种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必然要被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所取代,科学的发展应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发展,是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一致的发展。

  • 商业贿赂犯罪及其刑事实体立法规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

    关键词: 商业贿赂  刑事立法  比较分析  

    商业贿赂是对在商业领域发生的贿赂行为的统称,分为商业行贿和商业受贿两种基本类型。中国现行刑法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可以说外形上基本完备,但内涵上存在严重缺失。在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对象及其他构成要件和刑罚配置等方面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关规定存在较大差距。打击商业贿赂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 《劳动合同法(草案)》争论解读——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视角

    关键词: 价值决定  价值实现  生产和消费  

    当前学界在《劳动合同法(草案)》的讨论中分成尖锐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劳动合同法》应向劳动者倾斜,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导向;另一派认为,劳动标准过高必然提高企业的劳动成本,降低企业的竞争力。综合来看,两派的观点都有现实的针对性和立论基础,但两派都忽视了全面的理论分析,特别是在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很容易激化...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邮编:1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