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

杂志介绍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是由吉林省社科院主管,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创刊于1978,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社会类。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不同阶段的任务——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三十年  历史进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新体制的大规模建立时期,其任务是进行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现代市场经济改革、现代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现代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另一个是新体制的磨合时期。涉及民生问题、科学发展观问题、社会和谐问题和公平公正问题。

  • 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方法论研究

    关键词: 史学方法论  史学理论  研究述评  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学方法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与唯物史观相关的方法论研究、多学科方法与西方史学方法的引入、实证史学方法的重新评价、社会史方法论的备受关注等诸多方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改善史学方法论研究,应当注意几个方面:方法论研究应该与具体实证研究相结合;要培养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善于从较为成熟的研究实践...

  • 论《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天之道  人之道  

    《易经》中含有我国最早出现的“天人合一”观念,孔子作《易传》深刻发掘和发展了这些观念并形成了系统的思想。《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包括四个主要内容,在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系统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 陈献章读经以求诸吾心的思想

    关键词: 陈献章  求诸吾心  心学经学观  

    陈献章的心学思想与其经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提出读经以求诸吾心的思想,强调读经的目的是为了求吾心,由此他批评汉唐训诂辞章之学,对宋学作出评价,提倡以我观书,批评以书博我,徒诵“六经“之言。体现了其心学的经学观,成为宋明时期联结陆九渊心学到王阳明心学的中间环节。

  • 从《松阳讲义》看陆陇其的《论语》学特点

    关键词: 陆陇其  

    陆陇其是清代初期尊朱辟王的重要思想代表,享有“醇儒第一”、“传道重镇”的盛誉。终其一生,以昌明学术、端正人心为己任。在《松阳讲义》中,陆陇其通过对《论语》章句的释读,揭示了他“尊朱黜王”、“崇实黜虚”的思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彰显了时代特点。

  • 近代思想家的平等误区

    关键词: 近代  平等  理论误区  

    为了救亡图存,近代思想家提倡平等,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他们的平等思想存在明显的理论误区,这主要表现在:抽象地理解平等,将平等的内涵抽象化;在平等的主体认定上侧重国家、团体,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平等;在现实操作上,将平等的实现推向遥遥无期的未来;将个人排除在自由的主体之外,这个做法与中国早已自由的断言一起钳制了...

  • 谈中西哲学的差异性与融通性

    关键词: 中西哲学  差异性  通融性  

    人与自然是哲学的两个最基本的范畴。西方哲学偏重研究个人或自我,偏重研究个人的权益与对自由的追求和维护,偏重研究自我的生命价值与对自我的本真状态的探索;而中国的传统哲学,特别是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主干的儒家哲学,偏重研究的则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西方哲学强调研究人对自然的利用或征服,忽视研究自然对人的制约或反作用;中国传统哲...

  • 古代中国、印度与希腊逻辑的社会文化功能比较

    关键词: 思维方式  古代三大逻辑  社会文化功能  普世价值  

    全球化的跨文化现象,提升了各民族文化对话与互动水平。尽管各民族文化存在着差异,但了解不同文化的缘起与特质,更能深入地知晓人类社会演进中,在理性、道德、自由等关系里,始终有一种普世价值。文章着眼于认识逻辑社会文化功能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论述了古代中国、印度与希腊三大逻辑传统的差异与三大逻辑社会文化功能的普世价值。

  • 论新英格兰超验主义与道家思想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 新英格兰超验主义  道家  天人合一  

    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来源是清教传统、德国唯心主义、新柏拉图主义和东方神秘主义。它与中国道家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崇俭抑奢、修身养性的人生观,个人主义和直觉的思维方式。

  • 奥地利经济学派:一个文献综述

    关键词: 奥地利经济学派  方法论  市场过程  商业周期  

    长期以来,国内普通读者对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了解基本限于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与边际革命有关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对于这一学派思想的研究也深受极左意识形态的干扰。文章提供了一个梗概式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奥地利经济学派思想的深入思考。

  • 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新发展——基于企业异质性和不完全契约的视角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不完全契约  国际贸易  对外直接投资  

    从企业异质性和不完全契约的视角来研究国际贸易与投资,是近十年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其分析重心在于贸易、FDI与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Melitz模型及其主要拓展、契约性投入品密度、匹配与市场厚度、制度质量对契约执行的影响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对完善和深化我国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劳动力流动决策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预期收入差距  相对贫困度  研究综述  

    文章简要阐述Lewis-Ranis-Fei模型、Todaro模型、人力资本投资模型、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等模型与理论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劳动力流动决策的经验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和评价预期收入差距、相对贫困度、初始收入(财富)水平、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社会资本等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及研究方法。并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决策问题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

  • 国内新农村建设研究动态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政策解读  路径探究  实践探索  研究动态  

    国内对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已经由政策解读、路径探究逐步走向更为务实的实践建设阶段,研究内容涵盖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方向、动力、机制和创新等各个方面。文章以这一时期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探索作为重点,对时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和讨论。

  • 多元视角下的《孔门理财学》

    关键词: 孔教会  公羊学  理财学  伦理学  

    陈焕章是20世纪初第一代赴美的中国留学生,受到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训练;又是康有为的弟子,笃信今文经学的世界观和伦理观。他的博士论文《孔门理财学》,坚持今文经学的“大一统”、“通三统”、“张三世”和“尊孔”学说,坚持并用孔历和公元纪年,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梳理出能与西方近代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等经济学家思想契合的内容,完...

  • 对史学史中“史”、“史官”认识之澄清

    关键词: 中国史学史  史  史官  甲骨文  金文  

    20世纪甲骨文、金文研究证明,对“史”、“史官”的认识,不可再信汉代形成的说法。本文从四方面作出说明:“史”不从“中正”之“中”;殷商之“史”非“记事者也”;西周之“史”名目虽多,均非“记言”“记事”官;东周之“史”,始指修史官、史书。

  • 时间与人的分离和空间与人的统一——对古代西方史学认识论的一种梳理与阐释

    关键词: 古代西方史学  认识论  历史时间  历史空间  

    把时间、空间与人三个要素寓于时间观念、空间观念的演进和主客体之关系这两条主线之中来阐述西方史学认识论的发展概况,可以看出在古代西方史学中,呈现出时间与人的分离和理论上的空间与人的统一这一特点。

  • 胡安国史学思想刍议:以《春秋传》为中心

    关键词: 胡安国  经史  义理  宋代史学  

    在宋代史学发展史上,胡安国的史学思想占有重要一席,其著作《春秋传》不但一举扭转了北宋中后期文人不重史学的学术风气,也同时改变了宋朝史学的发展方向。通过对胡安国史学思想的分析,可以深刻体会到南宋史家在史学观念上的独到见解,也能更好地揭示出南宋史学发展的义理化趋势。

  • 西欧崛起:经济与社会互动的历史及相关学科

    关键词: 西欧  社会转型  

    西欧社会转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人均产量的增长即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二是以富裕农民为主要依托的第三等级的兴起。社会转型的基本原因,不是一项工具或技术的发明,也不是某种资源的发现,而在于西欧社会本身,而且,是千百年社会生活的积累和积淀,既是物质积累的历史,也是精神积累的历史,一句话,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经济与社会共动和...

  • 古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

    关键词: 古埃及文明  法老  文化  经济  

    古埃及人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发展了其独具特色的古代文明。显著的政治连续性、固有的文化传统和法老对国家经济的严格控制是古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古埃及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宝库,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试析古希腊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会上的公民作为

    关键词: 古希腊  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会  城邦政治  奥运史  

    古希腊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会,为各邦公民们提供了集体认同和个性展现的公共空间。他们为寻求民族归属感和政治身份确证而群集圣地,为母邦的荣誉而竞逐于赛场,内心中却又各怀与本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动机。公民个体在公祭竞技会上的种种作为,生动折射出他们对于泛希腊世界、城邦组织和自我价值的一般态度,反映了城邦政治文化的“一体多元”特...

  • 晚清民国时期的徽州宗族与地方社会——黟县碧山何氏之《族事汇要》研究

    关键词: 徽学  黟县  民间文献  

    《族事汇要》二册,1928年冬安徽屯溪科学书馆石印本。编者何宗愈字卫侯,黟县三都碧山(何村)人,自号惜抱居士,是位曾在苏州从业的徽商。从《族事汇要》可以详细地了解何氏宗族的宗族经济运营及祭祀等事务详情,它保存了一个宗族的重要文献,对于研究晚清民国时期徽州宗族与地方社会的诸多侧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史料。

  • 论天津静园的历史文化价值

    关键词: 静园  溥仪  乾园  九一八事变  

    静园是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在天津的旧居,它见证了溥仪“静以养吾浩然之气”的政治理想,见证了溥仪的婚姻生活及九一八事变久有蓄谋等日本图谋侵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

  • 文艺理论:工具性的还是反思性的?

    关键词: 文艺理论  阐释的有效性  思想前提  

    现在我国文艺理论界不少学者受实用主义影响,把理论看做是工具性的,看做只是一种分析和评价作品的法规,并以所谓“丧失对现今文学的阐释能力”为理由来否定理论的存在价值。殊不知理论就其性质来说是供反思的,使我们评价文学现象就有了一种立场、一种视界、一种思考依据。这个问题关系到怎样理解文艺理论以及我国的文艺理论应如何建设、应朝...

  • 从解构到营构:后现代主义在中国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中国  解构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后现论在新时期初传入中国,可以说,从来没有一种主义像后现代主义这样充满理论的悖论与张力,也没有一种主义,有如此复杂的争论与接受心态。西方语境中的不同意见,赋予了后现代主义新的、解构的、开放的特色。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接受,从解构到建设,体现了中国文学理论界的心态逐渐平和,眼光逐渐宽广,可以作为西方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典型案...

  • 鲁迅传统的形成及其当代命运

    关键词: 鲁迅  文学传统  当代命运  

    鲁迅的理论倡导与文学创作共同造就了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传统,这种传统后来被乡土文学、社会批判文学乃至关注个人命运与内在精神的文学等几个不同流派的作家共同承传着,但是这一文学传统却在大抬鲁迅文化地位的语境中,被高贵地悬置起来,那些试图延续鲁迅传统的作家、批评家如胡风、冯雪峰、萧军等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批判或批评。到了改革...

  • 现代出版与现代文学的生存方式

    关键词: 现代出版  传播方式  文学机制  生存方式  

    现代出版对现代文学运行机制的建立与整体格局的形成具有深层次的和结构性的作用。中国出版业的现代转型,引发了现代文学生态格局的变动,并由此带动了文学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以及作家地位、读者性质、文学思潮等多方面的演进,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逐步呈现出来。

  • 价值中立和学术自由神话的幻灭——美国左翼政治学者言述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学术自由  价值中立  美国左翼政治学者  

    美国一些批判性学者认为,韦伯所提倡的学术研究“价值中立和专业化”,在美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价值与事实分离”成为行为主义科学的口号,而他们的技术性的微观研究却被权力和资本工具化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十分明确:是政府和财团拨付的科研经费。大学和学术机构也官僚化了,与教化知识分子、专业知识分子联手来挤压真正批判性的人...

  • 论知识分子的专业性与公共性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专业性  公共性  

    知识分子是兼有专业性与公共性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专业性和公共性不可或缺,如果只有专业性,没有公共性,那是学者,如果只有公共性,没有专业性,那是社会活动家。虽然知识分子同时备有专业性与公共性,但专业性与公共性又不能两相妨碍,我们不能以知识的专业性为借口而非难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怀,也不能因公共性的利益考虑而...

  • 西方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演进及其现代化的困境

    关键词: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问题  社会角色  现代化困境  

    随着现代化的日益深化,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知识分子扮演的社会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也正因为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转变,关于知识分子的讨论与反思也在西方世界兴起,围绕知识分子定义、知识分子职业化、知识分子和大学、知识分子和公众、知识分子与政治和意识形态以及知识分子与新阶级几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 两种民主形式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论析

    关键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发展  

    在中国,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既有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的基础。这两种民主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特色所在。坚持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政治发展道路,并以两种民主形式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的民主模式,为世界贡献政治文明的新成果。

  • 从选举民主到协商民主:近年来乡村民主建设的新发展——以浙江为个案的思考

    关键词: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乡村民主建设  

    近年来,协商民主逐渐成为乡村民主建设的发展重心,各地乡村出现大量形式多样的协商民主创新实践形式。乡村协商民主治理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但自身也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局限。只有在政府和公民的共同积极行动中,从多个层面着手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共生式发展,才是乡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路径。

  • 斯大林的国际关系理论述评

    关键词: 斯大林  资本主义危机  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  和平共处  世界革命  

    斯大林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有: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理论;关于“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理论;关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基本矛盾和战争不可避免的理论;关于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可能性理论;关于世界革命的理论。斯大林的国际关系理论影响深远,认真研究斯大林的国际关系理论,吸取其经验教训,无疑具有重大...

  • 集群促进战略绩效评估——CIPM模型及政策启示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群促进  cipm模型  绩效评估  

    CIPM模型是《集群促进绿皮书》中引进的用以分析和评估集群促进战略绩效的最新模型。文章追溯产业集群理论发展轨迹,重点介绍集群促进战略和CIPM模型及应用,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实际,指出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基于AHP法的非公有制林业制度体系构建

    关键词: 非公有制林业  ahp法  制度体系  

    文章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内涵加以界定,并运用AHP法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认为产权、采伐、税费等制度是当前影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非公有制林业制度体系框架。

  • 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以人为本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理念  

    综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对人性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怎样认识人性及其本质,是贯串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的理念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认识的深化,以及人性理论在内容上不断丰富、方法上逐步严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以人为本”是对以往人性观的丰富和发展,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

  • 无缝隙环境监督管理模式

    关键词: 无缝隙政府理论  环境监督管理  顾客导向  

    为克服我国现行的环境监督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许多弊端,环境保护部门应该根据无缝隙政府理论,按照环境问题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无缝隙环境监督管理模式。为此必须完成两个整合:一是区域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整合;二是要素环境监督管理职能的整合。

  • 土地的生态价值与制度安排——论人与土地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 土地功能  生态价值  制度安排  和谐共处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地生态价值观的缺失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安排困境是导致我国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以土地的生态功能和制度安排分析为切入点,寻找人与土地和谐共处的路径,并反思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 出没风波星——30年学术生涯回顾

    关键词: 学术生涯  风波  改革开放  

    在应约写小传的时候,忽然想起即将到来的2008年不正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吗?就写这30年的历程该多好哇!况且这小传说不定要从2007年写到2008年呢!

  • 存在之谜新解

    关键词: 存在语句  满足说  跨界说  语境预设  

    哲学史上存在之谜由来已久,在近代有“满足说”和“跨界说”这两种解答方案,但是它们要么有些不符合人们日常语言的直觉,要么就是把可能世界中的东西实体化。而日常用语中使用存在语句的合理性首先应该是实践意义上的,在于“存在”这个词本身是作为一个语境索引词而出现的,它具有预设语境之功能。

  • 论罗钦顺的理气观

    关键词: 气论  理论  理一分珠  理气关系  

    “气”和“理”是罗钦顺哲学逻辑结构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对“气”与“理”及理气关系的深入分析构成了罗钦顺哲学的理气观。罗钦顺批评程朱理学把“理”视为宇宙的精神本体和本源,认为物质之“气”是宇宙万物唯一的本体和本源,并鲜明地提出了“理气为一”、“理在气中”、“理者气之理”等气本论、气一元论的哲学命题。罗钦顺的理气观,从程...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邮编:1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