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

杂志介绍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是由吉林省社科院主管,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杂志创刊于1978,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社会类。

  • 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三十年

    关键词: 中国社会思想史  社会学中国化  学术自觉  

    中国社会思想史作为社会学在中国特有的分支学科,在社会学得以恢复和重建的这30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梳理了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3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并评述了这一时期主要的热点问题,同时针对当下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所面临的尴尬境遇进行了学理上的反思,强调应通过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使得中国社会学在中西学术文化的交汇进程...

  • 荀子宗教观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礼有三本  神道设教  温和无神论  

    荀子不相信有鬼神,但他能够从社会菅理的高度,超出个人的信仰,把神道视为人道的一部分,使其发挥神道设教的功能。他提出“礼有三本”之说,把敬天祭祖看成是保持民族根源性意识的重要方式,使礼文化能回归价值的源头。他指出包含着神道的礼文化具有“化性起伪”的功能,丧葬祭祖有助于人们敬始慎终,养成忠信爱敬的情感,形成文明民俗。荀子...

  •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真理观念比较

    关键词: 印度哲学  婆罗门教  佛教  奥义书  真理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印度历史上的两个主要宗教派别。二者的哲学思想构成了古代印度哲学的基本内容。两教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对真理问题的探索。吠陀奥义书中的一些思想对印度后世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的真理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两教在真理观念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和相同点。研究这些内容对于了解印度哲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特征有积极意义。

  • 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综述

    关键词: 印度教  传统吠檀多  新吠檀多  神秘主义  理性主义  世俗主义  

    近现代吠檀多论,又称新吠檀多论,其特点是:变革传统,以适应时代需要;融合东西方思想;调和宗教与哲学;哲学与人道主义相结合等。它在现代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宗教倾向减弱,世俗化倾向加强;神秘主义色彩减弱,理性主义倾向加强;传统功能减弱,为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学习新吠檀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印度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有利于我们认...

  • 古代东方哲学的宇宙创世说

    关键词: 东方哲学  创世说  无  有  宇宙生成  

    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希腊文明都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其文明产生的历史年代和精神形态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甚至从人类思想发展史来看,大致都存在着一定的共同发展阶段。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一般都经历了相同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发展阶段,于是,经历过这些相同的物质发展阶段的人们,也会经历大致相同的思想发展阶...

  • 唯识学缘起思想刍议

    关键词: 唯识学  缘起  三性  业力  

    唯识学通过对小乘缘起学说和大乘般若性空思想的积极性改造,在本体论的层面,架构起具有自身内在特质的、以阿赖耶识缘起论为核心内容的唯识学缘起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确立,使早期小乘缘起学说偏于说有和后来大乘中观学派重于议空的倾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也使缘起说与般若中道之旨在本体论方面颇为合理地统一起来。

  • 论华严宗以“十”为美的思想倾向

    关键词: 一  多  十  圆  华严宗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一种追求“十全十美”的传统。这种审美理想和传统的形成原因固然很多,而隋唐间华严宗以“十”为关的理论和实践无疑是其中一大助力。华严宗的基本思想是色空相即、事理圆融、一多无碍。初祖杜顺主张“一切入一”,为以“十”为美奠定了思想基础。二祖智俨主张“一”“十”圆融,为以“十”为美作了重要铺垫和过渡。三祖法藏认...

  • 从社会规则到个人道德——论萨格登关于惯例的演化博弈论分析

    关键词: 惯例  演化稳定策略  合作原则  定言命令  道德信念  

    文章评述了萨格登在《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中关于惯例生成机制的分析理路。首先用一个日常的乘车故事重构了萨格登关于三类惯例——协调惯例、产权惯例以及互惠惯例——的生成机制,阐明了演化博弈分析的基本思想。然后把问题进一步深化:之所以特定的惯例会得到遵守,因为其符合我们所恪守的道德原则,由此萨格登的惯例分析从经济学领域...

  • 演化经济地理学:21世纪的经济地理学

    关键词: 演化经济地理学  主流思想  中国演化经济地理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家开始吸收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思想,经济地理学中出现的“文化转向”、“制度转向”和“关系转向”以及活跃的创新系统研究也都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做了较好的铺垫。演化经济学并没有获得经济学的主流地位,但是演化经济地理学却在欧洲开始趋向主流地位,可能成为演化主义获得主流地位的重要领域。在中国经济快速...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劳动价值论  科学技术  生产劳动  

    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值形成的源泉问题,我们面临许多需要理论回答的实际问题: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外延与内涵的发展变化,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与收入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这些,都提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的任务。

  • 科技创新在中低技术产业中为什么同样重要?

    关键词: 产业划分指标  中低技术产业  创新政策  

    在目前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中,流行的做法是把R&D投入作为创新的主要手段,高技术产业受到盲目推崇,而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问题却被严重忽视了。最近,“中低技术产业的创新与政策”(PILOT)研究项目对此提出挑战:R&D投入只是创新的众多源泉中的一个方面,而且并非是最重要的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R&D投入作为产业技术层次划...

  • 民营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构建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员工  心理契约  

    文章从进一步提升当代中国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视角,以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构建为切入点,论述了构建员工稳定的心理契约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剖析了民营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探讨了民营企业与员工心理契约的构建路径。

  • 创新是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 创新  民营企业  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缺乏创新能力是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关键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出路在于产权制度创新、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家素质。

  • 发展产业集群与提升东北区域经济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东北区域经济  竞争力  

    产业集群具有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产业集群对推动东北区域经济振兴具有关键作用,但需要政府角色的准确定位。

  • 近代国人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以严复为例

    关键词: 计学  翻译  国家主义  神秘主义  

    当前研究严复思想有几种不同进路。严复思想中存在相对紧张、对立的几个维度。严复在翻译《原富》的过程中,作出一些调整,又大量夹杂自己的批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斯密的经济思想,不能简单地从严复的翻译选择来判定他对经济学的认识。绕开西方经济思想史的传统框架,直接进入严复思想的内在体系,通过他早年的国家主义和晚年的神秘主义转变,...

  • 世界史视野下环境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世界史  环境史  环境问题  

    在国际环境史学界,环境史研究的主题和内容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入,新作迭出,其中世界史视野下的环境史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这是因为,它能够充分地揭示人类史与自然史之联结的史实,从而大大突破以往历史研究聚焦于人类社会的传统,更新了对于世界历史上许多事物的认识。它可以将其对象置于悠长的时间长河之中,从而能深入认识环境问题及...

  • 环境史在美国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美国  环境史  研究综述  

    环境史研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率先于美国兴起,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美国资源保护运动、西部史学及法国年鉴学派。环境史研究在美国发展成为一个正式的学科,可以1970年代中期美国环境史学会和《环境评论》的创建为标志。此后,美国学者在环境政治史、环境思想史、环境变迁史及环境社会史这四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从学术发展轨迹来看,美国...

  • 英国地理学家西蒙斯的环境史研究

    关键词: 英国  环境史  西蒙斯  地理学  

    伊恩·西蒙斯是长期从事环境史研究的英国地理学家。对其研究志趣变化的梳理以及环境史研究特色的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环境史研究的跨学科特点。文章通过对《环境史概说》等代表作的分析,力求把握西蒙斯的环境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对环境史研究中的历史学家进行再认识。

  • 《新青年》第八卷还是社团“公同”刊物——中国现代新闻传播史重要史实辨正

    关键词: 新青年社团  陈独秀  

    《新青年》第8卷第1号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织的机关刊物这种观点在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似已成定论。但研究胡适、周作人的日记及胡适、周作人与陈独秀等人的来往信件可发现,新青年社由新青年社团在京社员参股设立,是新青年社团的延续。陈独秀编辑《新青年》第8卷时,还时时致信胡适、周作人等人催促稿件,有意继续《新青年》趋重哲学文学的...

  • 边缘与中心: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言路”和“舆论”

    关键词: 言路  舆论  清末  预备立宪  

    “言路”是传统社会实现通达民情的一条最重要的制度化渠道,主要由言事官来执行。“舆论”之词虽古已有之,但在清末则获得新的政治与文化含义。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言路”遭遇合法性危机,而“舆论”则得到官方的认可。在此情况下,“言路”同“舆论”的共处凸现了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关系。

  • 解析西安事变善后阶段的《大公报》言论

    关键词: 大公报  西安事变  国家中心  

    西安事变的善后是真正实现全国和平、统一局面的重要保证。在西安处理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大公报》为其做了大量工作。先是为背信弃义扣押张学良行为辩护,又声援蒋对西北的军事善后和整饬,更是提出“国家中心论”重树蒋的权威。一贯号称坚持客观、中立立场的《大公报》是当时的舆论重镇,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它的宣传为将舆论导向拥护、国民党...

  • 康熙《泰山山脉自长白山来》一文的历史学解读

    关键词: 康熙  长白山  

    清圣祖康熙的《泰山山脉自长白山来》(习称《泰山龙脉论》)一文,曾经被人们看做是地理学、堪舆学或者是地质学的文章,但从历史学的视角看,这篇文章首先是一篇安邦定国的政治论文,是一篇充满智慧的倡导民族和谐的“统战”文章,促进了泰山文化与东北区域文化的交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 先秦时期赵国的兵种

    关键词: 先秦时期  赵国  兵种  军事史  

    影响战争的诸多因素,随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各个兵种的兴衰递嬗,即是其中极为敏感的一项。战国时期的赵国,其兵种按出现的早晚依次为:车兵、步兵、骑兵和舟兵。车兵是赵国早期的劲旅,步兵继之而起成为赵国军事实力的象征,赵武灵王创建骑兵,开辟了中国军事史上的新纪元,舟兵则终赵国之世只处于萌芽状态。

  • 从边缘人到成功者——评杜格尔德的《奉天三十年(1883~1913)》

    关键词: 杜格尔德  清史编纂  

    杜格尔德·克里斯蒂所著《奉天三十年》,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出版的“编译丛刊”之一。从文化史来看,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代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变迁,由此促进对民族性格的反省和完善。

  • 研究清代新疆经济史的一部新著——评《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

    关键词: 清代新疆  准噶尔汗国  社会经济  

    《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选定贯通时空的完美体例和结构,对清代新疆经济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解决了清代新疆史中的诸多疑难问题,澄清了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成为真正意义上全面、系统研究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的第一部专著。

  • 影响与超越:希伯来神话的文化品格与民族特质

    关键词: 希伯来  神话  影响  异质  创世叙述  文化超越  

    希伯来神话在世界各民族神话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的产生与闪语族系的其他民族神话有着密切联系,但经过祭司文士的加工,其最终的文本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就希伯来神话所流传下来的文本而言,这种联系只是表层的素材借用而不具有对其自身的构造性功能。伴随着古代以色列民族独尊耶和华宗教信仰的确立,希伯来神话最终超越了异教神话的...

  • 神话与历史的对应——美索不达米亚神话意象在大卫王权崛起中的回响

    关键词: 神话  历史  大卫  马尔杜克  

    《撒母耳记·上》对大卫在以色列王权崛起的描述,与《埃努玛·埃利什》对马尔杜克宇宙神权崛起的描绘,存在着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观念、主题和文学表现上的一致性。同时《圣经》在对大卫的塑造上显示了更为普遍的美索不达米亚王权意象。可以证明,在某种情况下,古代神话与历史之间的区分似乎只是一种人为的、学术上的建构,更多的是现代性的假想...

  • 一束绚烂的无果花——冯至《十四行集》的本事与风格新解

    关键词: 生命  本事  体验性  存在主义的浪漫主义  

    此前的研究都认为,无论就冯至本人还是就新诗史而言,《十四行集》都是一部很重要的诗集。论者的关注点都偏向于它的转折性、断代性和思考性,忽略了它对于冯至早期诗创作的一脉相承性以及所发生的真正变化。李广田先生关于“沉思的诗”的论断,非常精彩,俨然成了经典论断,但却掩盖了冯至诗创作的真相。本论文着重探讨了《十四行集》的体验性...

  • 网络文学的题材类型

    关键词: 网络文学  题材类型  题材特征  

    网络文学题材广泛,主要有言情、都市、幻想、类别。作为网络时代文化新变化的反映,幻想性、内在性、更为注重文学书写的内在心灵表达,同时也具有潜在商业、文化的大本营,一个趣味通俗的文学领地。军事、推理、游戏、历史、同人耽美、竞技9大消费性、衍生性等网络题材新特征表明网络文学市场写作倾向。网络文学正在成为一个当代大众

  • 比较文学作为文学批评:学理、范例和批评

    关键词: 比较文学  文学批评  学理  范例  学风  

    比较文学的学科实践和学科理论,虽然一直处于文学研究的前沿,但与任何其他相关学科相比,也存在其他学科几乎从未有过的疑惑和辩难。就与国别文学的比照而言,比较文学本土批评和比较文学理论建构,即正向的范例批评和反向的反例批评,对于比较文学就同样重要,以之配合比较文学的个人化、独创化、中国化理论及其实践范例的树立,有望实现比较...

  • 中国唯美主义思潮的演进逻辑

    关键词: 唯美主义  中国语境  现代诗学  为艺术而艺术  

    现代中国语境中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与西方文艺思潮之间具有影响与接受关系。中国的唯美主义文学观念是西方文艺思潮、中国现代文化语境和古典诗学传统诸因素互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它才获得了区别于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古典诗学中同类观念的话语特征。

  • 从康梁之说到徐悲鸿的写实主义

    关键词: 绘画  真实  写实主义  徐悲鸿  

    中国绘画发展到晚清,已经过于智性化、程式化,远离生活与自然。康有为、梁启超都认为中国近世的绘画不如古代绘画,特别强调和提倡画面的“真实”;曾经是康有为学生的徐悲鸿,对西方的写实技法情有独钟,改变中国绘画的现状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徐悲鸿的写实主义观是定位在文艺复兴以来建立在透视、解剖及明暗法基础上的写实传统,而并没有完全...

  • 《汉语大词典》失收《南齐书》诸词举例

    关键词: 词条  义项  

    《南齐书》虽然卷数较少,仍然为是汉语史上的一部词汇资料,却被《汉语大词典》所忽视,其中失收的词条或义项为数不少。

  • 公共管理的历史嬗变:马克思主义的视野

    关键词: 公共管理  马克思主义  民主化  社会化  

    公共管理根源于人的劳动生存所必然发生的利益关系的内在需要,起源于氏族社会组织的政治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以公共权力的特质为主线,阐述了公共管理历史嬗变的三个重要阶段:原初的公共管理、政治的公共管理和公民的公共管理。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认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活动,突破了传统狭隘的公共管理观念,有利于全面准确把握公共管理...

  • 当代全球行政改革视野中的公私伙伴关系

    关键词: 公私伙伴关系  行政改革  公共问题  公私合作  公私共谋  

    当代全球行政改革中的公私伙伴关系,是人类历史上政府与民间合作关系的全新模式。它与民营化思潮及其运动有一定的联系,并具有自身鲜明的目标、特点与治理结构,是民营化运动遭遇阻力后产生的替代方案。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公私伙伴关系存在着诸如隐合的双重、公私共谋、价值与行为方式冲突、缺乏监控资源与能力、增加管制、无法充分促动创新...

  • 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论纲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政治人  社会人  

    文章对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探讨,对政治社会化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基本主题与内容、研究方法与困境进行了具体分析。着重分析了西方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学科特点与内在局限,以期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社会化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 德与民:中国古代政权合法性之根据

    关键词: 敬德  保民  政权合法性  

    政权合法性是政治权威获得服从的内在理据,是政治秩序之被认同的证明。殷周之际政权合法性思想是在“天命”的表面形式下对德与民的实质关注。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以德与民为政权合法的终极根据,形成明德、亲民的政治传统。“敬德保民”政权合法性思想在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亦有其消极的方面。

  • 学校中的族群融合与交往的族群隔离

    关键词: 族群融合  交往隔离  学校组织  同化  多元化  

    本文研究的是学校的族群异质性形式与学生日常交往中的实际隔离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分析影响学生交往隔离的学校特征。大多数人认为只要将不同族群的学生们吸收到一个大环境中(如同一所大学),使学生的族群结构具有异质性,就必然会推动种族融合。然而在对校园实际生活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跨族交往和友谊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环境内部...

  • 底层视角:单向度历史叙事的拆解——印度“底层研究”的一种进路

    关键词: 底层研究  底层史观  底层视角  

    鉴于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形塑下的精英主义史观及底层民众在历史的叙事中的缺席,印度底层研究学派开创出一种“重读”精英主义历史书写并将被遮蔽的历史还原出来的“底层史观”。但这种纯历史的研究方略对于当代正在发生的底层的日常行动往往具有滞后性。回到底层缺席的精英主义的历史缝隙中去窥见或重塑底层的历史形象,这种被动逻辑的再生产本...

  • 社会资本情境及其差异性建构分析——东北国企干部、职工社会资本情境差异性原因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干部  职工  社会资本情境  

    社会资本情境是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干部、职工的特殊社会基础。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干部、职工职业群体所形成的社会资本情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导致行为模式等表现出较大的不同。从影响社会资本情境核心建构的因素分析入手,考察相关因素所起的差异性作用,可以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干部、职工的社会资本情境差异性根源获得更深刻的认识,理解特定的...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邮编:1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