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创刊于1978,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社会类。
杂志介绍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社会主义研究杂志创刊于1978,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社会类。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1-4527
国内刊号:42-1093/D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20.00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深化 认识过程 方法论
在认识论的意义上,社会主义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固定概念.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在实践上表现为工人阶段政党及其领袖围绕着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而展开的一种认识活动.理论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历史范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真理性与非真理性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理论认识发展的两个显著特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
关键词: 文化专制主义 领袖真理化 群众性 民族性 开放性
作为一个与美国抗衡半个多世纪的世界强国,苏联几乎在一夜之间轰然倒下、红旗落地,应该说苏共无论是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还是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均有程度严重的背离.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文化上苏联长期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推行领袖真理化,排斥文化的群众性、民族性与开放性.
关键词: 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体制 教训
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上统制、政治上专制、思想上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建立完善经济上改革、政治上民主、思想上解放的社会主义新体制。
关键词: 经济军事化 苏联解体 原因
苏联自行解体和崩溃的原因一直是人们所感兴趣的.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历史文化传统、对外战略和军事思想、思想理论认识等方面梳理了苏联经济军事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原因,试图从经济军事化的角度分析苏联自动瓦解的原因.
关键词: 苏联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嬗变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列宁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开创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赫鲁晓夫把超越阶段的做法推到历史的极致.勃列日涅夫时期和安德洛波夫时期也没有走出超越阶段的迷宫.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全盘否定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发...
关键词: 执政方式 转变
本文从动态的视角阐述了苏俄建国初期俄共(布)执政方式的五大转变,即从多党联合执政向、从人民群众管理国家向党代表人民实行管理、从鼓励党内派别活动向保持党的高度集中统一、从以党代政向党政职能分开和从政令、号今式领导方式向遵守革命法制原则的转变,五大转变再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初在执政方式上的艰辛探索,研究这五大转变...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知识人才
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在关于科学技术与知识人才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观点.科技与人才对于苏维埃国家建设的意义:实现国家工业化离不开先进科技和知识人才;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先进科技和知识人才;先进科技和知识人才是战胜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重要条件.获取先进科技与知识人才的主要途径:引进西方国家的技术...
关键词: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 生命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特征,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必然结果.理解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并在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坚持贯彻这一原则,是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 人 价值内涵
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前提、变革途径和价值目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价值内涵即是以实践为基石,从现实的、完整的人出发,通过批判异化的人与人的异化,以消除人的异化了的生存状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最终结论.
关键词: 农民利益 农业 休养生息
认为农民问题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毕生致力于实现农民的利益.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同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这是农民利益思想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 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而又系统地概括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科学内涵,体现为多种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主义 思想发展 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基础,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提出新的科学依据、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新的任务;使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特征等思想在新的实践中获得发展;在新的历...
关键词: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的理论基础,坚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代表 先进生产力 实现途径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一个深邃的理论命题.深刻把握这一命题的内涵,要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理论及其实现途径上去思考.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实践规范 信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理性的健全目标,具有导示现实、指向未来的实践规范和信仰功能,能够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将引导人们全面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相信谁 依靠谁 为了谁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是我们党反思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必须把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邓小平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构想,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逐步认识、把握和深化的结果;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是对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政治文明 基本特征 发展路径
政治文明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内容的文明状态。只有把政治文明放到具体的时代和社会中才能考察它的价值和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特征与意义,由此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以民主宪政制度建设作为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使之提高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化程度,用民主宪政制度将政...
关键词: 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 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关键词: 行政改革 行政职能 机构改革 制度建设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职能定位科学、机构设置合理、制度构架完善是行政管理体制与政治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此为基本趋向.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民主 法制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是为社会各项事业顺利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方向规定,而且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功能,它本身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只有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人民政协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人民政协关系密不可分,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地位重要、作用重大.政协要抓住关键,坚持维护党的领导,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伦理实体 公德重建
当前道德问题的主要表征是公德的缺失,而公德缺失和中国特有的社会转型有着直接的关联.本文想从多学科的视野来对此加以分析.首先,经济体制的转轨,松解了原先的伦理实体;其次,社会结构的转变,使得道德的监督条件发生了变化;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的工具理性也在侵蚀着公德场域,使得公德场域出现了"集体的非理性".转型期的公德重建一方面必...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 有效执政
中国共产党在当今中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领导和执政的双重职能.改革开放以来,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渐从三位一体的格局向各自相对自主的格局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完成执政党的现代化进程,即党在本国现代化进程中,对自身的理念、行为、运作机理、组织结构,以科学化、法治化、民主化为取向进行的调整和完善.
关键词: 公开审判 审判方式改革 司法伦理 舆论监督
公开审判是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诉讼公正的重要途径.公开审判有利于实现诉讼公正,有利于提高执法水平,提高法官素质,搞好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当事人诉讼积极性,搞好法制教育.公开审判具有民主的价值、法制的价值、市场经济的价值、公正的价值和提高法官素质的价值.完善公开审判制度要求做到实质公开,提高执法水平和法官素质,搞...
关键词: 信息公开 目标模式 程序价值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例来看,政府信息公开立法有权利模式与行政模式两种,分别以美国和德国为典型.从信息的所有权实现、我国轻权利的法律文化传统、上升的程序价值等角度来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应当采用权利模式.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变革 趋势 对策
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给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研究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趋势,制定应对措施,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家族制企业 家族化管理 现代企业制度
本文认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选择家族制模式是根源于特定的制度环境.而家族化管理与家族制企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人治"行为明显,是一种较松散的,不稳定的非正式组织,不利于大型现代企业的建立、专业经理人员的选择、产权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公平、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因此,只有突破家族化管理,采用虚拟经营以降低家族制变革...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按劳动贡献分配 生产要素 劳动边际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是生产要素,按劳动对社会的贡献分配是客观规律,劳动的贡献与收益可通过市场实现.贯彻按劳动贡献分配,必须走出按潜在劳动分配、按流动劳动分配和按凝固劳动分配的误区.
关键词: 新保守主义 新保守派 安全观 安全战略
本文阐述了9·11后新保守主义在美国的重要作用及其对当今美国安全观和安全战略影响:在世界上传播美国的民主自由价值观;为美国勾划美国的霸权战略;继承了寻找对手的冷战思维;明显的武力倾向;在地区安全问题_上的民族倾向.美国政府会打上新保守主义烙印,但从长远看新保守主义不会永远居于主导地位.
关键词: 社区建设 政府改革 民主自治 制度创新
城市社区建设是在"单位制"解体背景下重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过程,这是涉及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发育社区自治、发展社区服务、扩大居民参与、健全法律制度的社会系统工程;城市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社区民主自治为目标、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以扩大居民参与为动力、以健全法制为保障,全面推进城市基层社会管...
关键词: 社区 中介组织 居民参与 社区发展
社区中介组织是介于社区主体组织与居民个体之间的群体性组织,社区中介组织是居民参与和社区发展的客观需要;社区中介组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它们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虽然社区中介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都属于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
关键词: 城市社区 治理理论 社区治理
运用治理理论审视和分析中国城市社区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拓展目前正在兴起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实现社区治理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城市社会的进程引起了社区治理的巨大变革.治理理论为此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指导和分析范式.观照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着手于治理主体、治理过程、治理组织体系、治理关系的转换是社区走向善治的理性取...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城镇化 中国特色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我们党十分关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农民工阶层 社会地位
农民工是一个既缺乏保护又缺乏约束的弱势群体:进城就业面临着种种人为设置的门槛;在同城市劳动者竞争中面临行政性和市场性的双重歧视;缺乏劳动、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待遇;难以公平地享受应有的城市社会福利;日常生活受到群体性的偏见与歧视等.改进的主要对策是:继续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培育并完善一体化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秘密投票 乡村社会 选民行为空间
在元民主传统的乡村社会,秘密投票原则改变了村庄中公共权力与村民的关系,确认了村民作为个体的权利;暂时"悬置"了村民间日常社会关联,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场景,为村民按照选民角色思考和行为提供了空间,从而接近民主选举的目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际关系 中国 资本主义国家理论 对外政策 反对资本主义 外交战略
2003年11月20日至21日,由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高层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期间召开.研讨会吸引了近30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外交学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参加,其中,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还有一批立志从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青...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园区2号楼,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