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卜辞之“蔑”

胡其伟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100875

关键词:卜辞 蔑 形体 含义 

摘要:殷墟甲骨中有关于“蔑”的若干卜辞,对该字的考释历来颇多争论。早期其字形的某些部分或从“人”、从“戈”、从“女”、从“■”,相配使用。第一期之后其字数量不多,可见形体似渐趋稳定,在商周之际及西周的金文中有不同的用法与含义。该字在商代卜辞作先臣名、微茫小雨、攻灭击杀使用,商周金文中则与“历”字相配,表懋勉嘉美之义,为铭文常用语。

石家庄学院学报杂志要求:

{1}作者简介(出生年份、性别、学历、所属单位、职务职称、当前研究课题及研究方向等)以及详细通讯方式(包括邮政编码、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传真电话及E-mail)。

{2}所有稿件请投编辑部,勿寄个人。

{3}稿件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最多20字。在标题能恰当表达意义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副标题。

{4}参考文献:列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文献。

{5}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用3~5个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词组或术语。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家庄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关注 6人评论|0人关注
服务与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