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工程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森林工程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农业类。
杂志介绍
森林工程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森林工程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农业类。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国际刊号:1006-8023
国内刊号:23-1388/S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172.00
关键词: 混交度 大小比 角尺度 竞争指数 红松阔叶混交林
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获得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单木竞争指数等方法对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优势树种主要为色木槭、榆树、水曲柳和红松等,占林木总株数的74.46%;优势树种的竞争指数较低(1.22~4.71),占据较多空间生态位;各...
关键词: 菊芋 吉林省西部 苏打盐碱化土地 引种
为丰富苏打盐碱化土地生态经济植物种,提供菊芋在苏打盐碱化土地栽植的理论支持,本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吉林省西部本地菊芋品种生长、生物量特点进行描述、分类,并在该区域苏打盐碱化淡黑钙土上进行"南芋1号"栽植试验,研究其适应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①本地品种菊芋均自然分布于pH≤8.05、电导率≤0.159ms/cm的土壤上;②主成...
关键词: 不同群落类型 惰性碳 积累 维持机制
为实现土壤碳的有效管理、科学评测中国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动态趋势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功能和地位,采用年代序列法研究小兴安岭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惰性碳含量与维持机制。研究表明: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惰性碳积累最高,其次是云冷杉林,蒙古栎林最少。土壤惰性碳含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毛管孔隙度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
关键词: 天然林 人工林 农田地 土壤理化性质
采用样地调查和土壤采样分析方法,对榛子(Corylus)人工林与天然林、榛子人工林与农田土壤养分进行分析对比,来探讨他们之间土壤养分特征,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人工造林和森林更新起指导作用,且为该区退耕还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榛子天然林土壤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保水蓄水能力强;榛子人工林与农田地物理性质差异不大...
关键词: 机载lidar 树高
为快速提取森林单木树高,提高单木树高的提取精度,本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提取单木树高。即利用内蒙古依根地区的野外实测数据和机载LiDAR点云数据,以各单木实测坐标为该算法的聚类中心,对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圆柱拟合聚类,将圆柱体内垂直方向最高的点视为该单木树冠最高点,利用提取的树高与野外实测树高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发...
关键词: 山杏 天然林 理化性质 坡位 土层深度
以山杏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山杏林木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不同立地条件下山杏天然林木生长和林地土壤肥力的差异,为山杏人工林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山杏天然林林下土壤成碱性,pH随坡位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随着坡位的降低,林木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逐渐好转,呈正相关趋势,同一坡位表层土壤肥力状况优于深...
关键词: 介质循环速度 干燥速度 干燥周期 风机能耗
木材干燥过程中,除介质温度、湿度外,介质循环速度也是一个影响木材干燥的重要工艺参数。通过改变干燥设备中风机的工作频率(50、40、30Hz),分析研究在不同含水率阶段,不同介质循环速度对木材干燥速度、干燥周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试材含水率(MC)在纤维饱和点之上,介质循环速度对干燥速度的影响显著,木材干燥速度和木材含水率偏差(△MC)随...
关键词: 紫苏叶 黄酮 微波辅助 响应面优化 最佳工艺条件
为研究紫苏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本研究以黄酮类物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紫苏叶中对其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面Box-Benhnken优化技术对紫苏叶中黄酮类物质的微波提取工艺加以完善。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30min、微波功率268W、液料比15∶1ml/g、乙醇体积分数80%,实际提取率高达7.833%,与理论推测值7.8...
关键词: 气压传动系统 pid控制 模糊控制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位置控制
气压传动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传动技术,近年来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通过研究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工作机理以及对各组成元件进行特性分析,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使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建立系统仿真模型。由于气压系统具有气体可压缩性、高摩擦力和阀口非线性等特性,故通过高增益PID控制对气动伺服系统进行了位置控制。为了使系...
关键词: 发动机 故障诊断 数据采集
发动机是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运转对驾驶员及乘员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传统BP神经网络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技术具有收敛速度慢、诊断精确度低等劣势,为了提高诊断准确度,本文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汽车发动机故障位置及类型进行诊断。通过元征X-431汽车故障诊断仪采集发动机在多种不同工况下故障试验的数据并做归一...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城市隧道 驾驶行为 综合风险 风险度函数
城市隧道出入口路段照度差异大,内部环境单调,对驾驶行为有显著影响。本文拟对城市隧道路段的驾驶行为综合风险影响因素开展研究,以期降低驾驶行为风险,提高城市隧道交通安全。城市隧道路段驾驶行为综合风险主要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风险指驾驶人自身条件如驾驶人心理和生理负荷、驾驶人风险认知水平,客观风险指道路环境条件如隧道照明条件、...
关键词: 低温 路面 喷涂 tio2 降解 汽车尾气
为探究低温环境下路面喷涂纳米TiO2降解汽车尾气效能,模拟低温环境,设计汽车尾气室内降解试验,观察有害气体(CO、HC、NO)的降解效能。将纳米TiO2浆料喷涂至车辙试件表面,放入自制密闭的低温试验仓,通入汽车尾气,达到设定的初始浓度时,开启仿太阳光灯,每隔10min开启尾气分析仪吸气装置6s,记录对应的气体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10℃时,在0~40m...
关键词: 联络通道 南宁地铁 人工冻结 加固方式 盐水降温
结合南宁地铁三号线东滨区间联络通道人工冻结加固工程,对盐水去回路温度及土体温度场分布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在这一区域范围内进行隧道开挖采用的加固方法,重点介绍采用人工地层冻结技术进行加固时土体的温度场发展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人工地层加固法对联络通道周围土体进行加固时,施工现场盐水去回路温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在盐水降温...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动稳定度 施工工艺
为保障浇注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升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性能,依托南京长江第四大桥钢桥面浇注沥青铺装工程,通过动稳定度、流动度、贯入度和低温弯曲等试验对升温搅拌时间、流动度和碎石撒布等几项施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关施工技术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浇注沥青混凝土升温搅拌时间以3~3.5h为宜;提出并实践的折线熨平板摊铺工艺,可...
关键词: 行人感知 步行交通 服务水平 评价模型
为了从行人感知的角度提高城市主干道步行服务系统的服务水平,建立以畅行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一级评价指标,以街道环境因素和交通特性因素作为二级评价指标的步行服务水平评价模型。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周边10条主干道为研究对象,对模型参数的相关性进行拟合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行人步行速度、机动车速度和机动车道总宽度与一级评价指标的相关系...
关键词: 香蒲活性炭 双氯芬酸 吸附
以香蒲为原材料在550℃条件下制备大孔活性炭,并用比表面积分析仪和红外光谱仪对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然后采用批量吸附实验研究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pH、温度和初始浓度对双氯芬酸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氯芬酸溶液初始浓度20mg/L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活性炭投加量0.4g/L,pH=4,温度25℃、反应时间120min,此时双氯芬酸去除率最大为96.0...
关键词: 污泥基活性炭 改性 阿莫西林 吸附动力学
抗生素废水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威胁,是需要亟待解决的。本文以脱水污泥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污泥基活性炭(SAC),并用纳米二氧化钛对SAC进行改性(T-SAC),研究投加量、pH、吸附时间和初始阿莫西林浓度等因素对T-SAC吸附去除阿莫西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后,T-SAC的比表面积比SAC增加了约6倍,相应的平均孔径从10.425nm降低至...
关键词: 森林工程 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林学会 万方数据库 学术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来源期刊
《森林工程》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林业大学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中国林学会的刊物之一。1985年创刊,一直被评为全国核心期刊,先后成为中国知网(CNKI)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期刊、万方数据库(Chi...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邮编: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