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刘师培 陈澧 清末民初时期 汉儒 汉学
摘要:本文以陈澧、陈汉章、刘师培和章太炎对于汉儒之学和宋明之学关系的评骘为基础,从“心”、“性”两个概念切入,试图描述清末民初时期,受“汉学”风气影响的一些学者,如何在思考“宋学”的义理。本文认为,这四位学者对汉、宋学关系和义理之学的思考,在一定意义上是不断深化的。而章太炎在其“主观之学,要在寻求义理,不在考迹异同”思路下写作的《康成子雍为宋明心学导师说》,对“汉学”学者思考“宋学”的学术史颇具总结性意味。
诗书画杂志要求:
{1}多作者文稿署名时必须排序,应注明每位作者的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第一作者还须提供性别、出生年、学位、职称、是否为研究生导师等方面的信息。通信作者应注明联系电话及其电子信箱。
{2}独著稿件优先于联合署名稿件进行录用,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3}文题一般不宜超过30个字,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主要的特定内容。避免用副标题。文题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
{4}参考文献著录必要的、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建议著录本刊前期发表的相关成果。文献按出现先后排序,并在文中相应处标出。参考文献一般不得少于8篇。
{5}摘要须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经有的信息,一般不分段落。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