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口黑鲈 生长性状 分子标记 优势基因型 聚合
摘要:为了解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相关分子标记优势基因型的聚合效果,研究选择先前已获得的13个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位于PCK1、HSBP1、FOXO3b、MYH、HSC70-1、CTSB、HBP、POU1F1、PACAP、IGF-I、ghrelin、ApoproteinA1和MSTN基因上。在40尾亲本群体中对各标记的基因型进行检测,选择可聚合优势基因型最多的2对亲本分别构建家系。在9月龄时,从2个家系子代中分别采集305尾和266尾个体进行生长性状测量和各标记的基因型分析。家系1子代个体中含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的数量为0—6个,对应的个体数依次为8、26、75、74、76、35和11,对应的平均体质量依次为185.03、196.46、198.73、212.59、222.66、235.54和261.27 g。家系2子代个体中含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的数量为1—6个,对应的平均体质量依次为184.43、213.17、243.77、249.98、252.11和266.00 g。个体中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聚合数量多少与生长性状呈正相关,提示通过对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进行聚合可获得生长性状优良的大口黑鲈,为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水生生物学报杂志要求:
{1}姓名在标题下按序排列,多作者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收到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2}本刊强调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其中,只限专业领域通用词汇的表述部分,不能存在完整句子的复制现象,核心观点严禁有任何重复(含自引)。
{3}来稿请附中、英文的题目,其中,中文题目不超过20字,题目要能概括文章主旨,且须简明、具体、确切,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4}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按照GB7714-87要求格式编排顺序。
{5}正文前应有200字左右中文摘要(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研究目的、采用方法和主要结论等)。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