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农业类。

  • 贵州喀斯特区典型小流域坡面土壤侵蚀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

    关键词: 喀斯特  坡面土壤侵蚀  响应  影响因子  

  • 降雨强度对梯田边坡细沟侵蚀的影响

    关键词: 降雨强度  细沟发育  侵蚀速率  崩塌过程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梯田边坡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细沟侵蚀和发育特征,选取陕西安塞县纸坊沟小流域土壤为试验材料,利用自制的试验模型槽,采用人工分层填筑方法,模拟野外最常见的单级梯田形态,在室内模拟降雨的条件下,设计了5组降雨强度(1.5,1.75,2.0,2.25,2.5mm/min),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对单级梯田边坡细沟侵蚀和发育的影响。结果...

  • 模拟降雨条件下岩溶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

    关键词: 模拟降雨  坡耕地  产流时间  水文过程  产沙量  

    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开展了翻耕措施下不同雨强(63mm/h和100mm/h)对岩溶坡耕地产流产沙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雨强下,坡度越大,产沙量越大;同一坡度下,雨强越大,地表以及地下孔隙流产流越快发生,而壤中流在坡度小于5°时的63mm/h雨强产流较快,坡度大于5°时则100mm/h雨强产流较快;同一坡度时,不同的雨强下产流均以壤中流为主,...

  • 黄土高原坝控小流域土壤C,N,P计量特征解析

    关键词: 化学计量特征  沉积泥沙  降雨侵蚀力  

    研究采集了陕西绥德王茂庄流域埝堰沟流域内沟壁裸露地、荒草地及耕地3种利用类型的土壤及坝地沉积泥沙,分析了小流域土壤及沉积泥沙中的碳(C)、氮(N)、磷(P)的化学计量特征,结合泥沙量与降雨侵蚀力的阶段性变化,对流域侵蚀环境进行反演。结果表明:(1)坝控流域内土壤C,N,P含量均值分别为3.36g/kg,0.35g/kg,0.68g/kg,C∶N,C∶P,N∶P均值分别是9.3...

  • 水蚀风蚀交错区黄土抗剪强度敏感性分析

    关键词: 抗剪强度  干密度  含水量  敏感性分析  重力侵蚀  

    抗剪强度不仅是黄土重要的力学性质指标,还是控制重力侵蚀的内在因素。利用直剪仪进行快剪试验,研究干密度和含水量对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并用基于变量增长率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干密度是通过影响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来影响抗剪强度的,而含水量仅仅通过影响粘聚力来影响抗剪强度。含水量对粘聚力的影...

  •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地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关键词: 淤地坝  分层淤积  土壤水分  时空分布  

    为有效认识黄土高原淤地坝坝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王茂沟小流域2号坝坝地土壤水分长期监测,分析了坝地土壤水分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坝地各层土壤水分均表现为中等变异,表层土壤含水量的极差较大,0~2.40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变化范围为9.92%~23.70%,随深度的增加,土壤平均含水量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坝地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

  • 近60年大凌河中上游水沙变化特征

    关键词: 径流量  输沙量  水沙变化  水土流失治理  大凌河  

    辽西地区土壤侵蚀严重,一直是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大凌河是辽西地区最大的河流,对大凌河流域水沙关系进行分析,可为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朝阳水文站为大凌河中游控制站,采用1960—2016年大凌河朝阳水文站实测水沙数据,结合主要气象站汛期(6—9月)逐日降雨量,应用滑动平均和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了大凌河中上游近60年水...

  • 不同亚高山草甸群落类型的土壤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群落类型  土壤入渗  土壤物理性质  生物量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的典型亚高山草甸群落类型(嵩草草甸、狼毒草甸、糙野青茅草甸)的土壤入渗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草甸土壤入渗过程总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即入渗瞬变阶段(0—5min)、入渗渐变阶段(5—30min)和稳定入渗阶段(30min后)。在入渗瞬变阶段和渐变阶段,不同群落类型的入渗速率表现为嵩草草甸 >狼毒草甸 >糙野青...

  • 耕作方式对旱地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关键词: 土壤物理  耕作方式  保护性耕作  红壤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旋耕(RT)、深松(SS)、免耕(NT)3种耕作方式对南方旱地红壤物理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重复三次,旋耕深度为20cm,深松深度为40cm。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旋耕和深松降低了土壤密度和硬度,增加了土壤孔隙度。旋耕主要减少了5~10mm风干土的团聚体数量,从而降低了大团聚体的稳定性,对土壤扰动较大。深松处理在0.2...

  •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效果分析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实施效果评价  灰色关联分析法  重点建设工程  脱贫  

    为了解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情况,在资料收集、典型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从工程管理、工程建设、实施效益3个方面共选取21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十二五”期间“革命老区”工程涉及的20个省区的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绝大部分省区工程管理和工程建设得分 >0.6,实施情况良好,实施效益得分多...

  • 隔盐方式对设施盐渍化土壤主要盐离子空间分布及酶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设施土壤  盐渍化  隔盐层  土壤酶  

    针对设施土壤盐渍化日趋加重的现状,采用土柱模拟试验,以无隔盐层为对照,设置了3种隔盐层类型:砂砾层(T1),复合有机物料层(T2)、砂砾+复合有机物料层(T3),探索不同隔盐模式的抑盐效果。结果表明:盐离子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就7种主要离子(Na^+,NH4^+,K^+,Ca^2+,Cl^-,NO3^-,SO4^2-)总含量而言,T3在0—10cm,10—20cm和20—30cm时分别...

  • 激光粒度仪与吸管法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比较研究——以不同退化程度栗钙土为例

    关键词: 土壤机械组成  激光粒度仪  吸管法  扫描电镜  栗钙土  

    激光粒度仪法作为测量土壤机械组成的新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的优势,但其适用性与可靠性尚未达成广泛共识。为探究激光粒度仪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的准确性与适用性,采集7种退化程度共21份栗钙土土样,使用激光粒度仪与吸管法测定土样机械组成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激光法测定结果黏粒偏小,而砂粒、粉粒偏大,且随粒径减小误差增大。将两种测定...

  • 喀斯特红壤盐基离子及硅铝铁随径流流失研究

    关键词: 喀斯特  红壤  模拟降雨  盐基离子  硅  临界碱度淋溶  

    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黔中喀斯特红壤区坡地盐基离子、铁、铝、硅和碱度随径流淋溶流失的特征,分析了由此产生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红壤中7种无机成分随径流流失的总负荷呈现Ca^2+ >Mg^2+ >K^+ >SiO2 >Na^+ >Fe >Al的趋势,其中Ca^2+,Mg^2+,K^+和SiO2流失较为严重,Fe和Al随径流的流失量非常小。当雨强为45mm/h时,红壤坡地开始产生地表径流,流...

  • 有机物料和氮添加对宁夏沙化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氮肥  碳矿化  沙化土壤  

  • GPM与TRMM降雨数据在黄河流域适用性分析

    关键词: gpm  trmm  降水  适用性分析  黄河流域  

    GPM(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是继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之后的新一代全球卫星降水测量计划。GPM扩展了TRMM传感载荷,提升了降水观测能力。以GPM和TRMM重合期(2014年3月—2015年4月)数据为对象,利用黄河流域内76个气象站点的降雨实测数据,探讨了两种卫星降水数据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并分析了流域内两种卫星降水数...

  • 1960-2014年祁连山南坡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关键词: 气温  变化趋势  空间分布  祁连山  

  • 全球变暖背景下松花江流域气温最新变化特征

    关键词: 气温  变化速率  松花江流域  

    利用1979—2015年松花江流域47个气象站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ann-Kendal检验、空间插值等方法对年及四季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79—2015年,松花江及3个子流域年、四季平均气温呈不同程度升温变化,松花江及松花江干流流域升温速率为0.29℃/10a,嫩江及第二松花江流域为0.31℃/10a,各地平均气温从20世纪80...

  • 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特征及其对小冰期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关中地区  干旱灾害  小冰期  

    整理明清时期(1368—1911)关中地区干旱灾害史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Origin 8.5,Matlab等软件,探讨明清时期关中地区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明清时期关中地区有193年发生干旱灾害,共计274次,平均每2年发生1次,轻度旱灾、中度旱灾、重度旱灾、特大旱灾分别发生了92次、124次、36次和22次;季节变化上,干旱灾...

  • 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温度和春玉米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关键词: 秸秆覆盖量  耗水量  土壤温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春玉米  

    为研究秸秆覆盖在春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适用性,试验以不覆盖(CK)为对照,设置秸秆覆盖量为5t/hm2(JF1),7.5t/hm2(JF2),10t/hm2(JF3)和12.5t/hm2(JF4)共5个处理对比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春玉米耗水规律、土壤温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春玉米阶段耗水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棵间土壤蒸发量则与之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且二...

  • 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在小样本区域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降水量  空间插值方法  小样本区域  插值精度  

    针对降水量观测点数量少的小样本区域,寻求适合本区域的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采用已知观测点降水量数据对待估点降水量进行预测,得到可信度较高的降水量预测结果,对指导当地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美国Upper Sangamon流域9个站点的72个月月降水量数据的基础上,比较了基于ArcGIS的普通克里金法、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法、趋势面法4...

  • 3种干旱指数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适用性分析

    关键词: 干旱指数  宁夏中部干旱带  适用性  spi指数  spei指数  k指数  

    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中宁、同心、海原4个站点1960—2015年共56年的气候资料月值数据,计算了各个站点春、夏、秋、冬及作物生长季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K干旱指数,并比较了3种干旱指数的评估结果。结果表明:(1)除冬季外,3种干旱指数在其他时间尺度上相关性均较好,SPI和SPEI,SPEI和K指数在冬季的相关性较差。(2...

  • 利用de Martonne方法对我国20世纪干旱化趋势的研究

    关键词: 干燥度  气候变化  干旱化  荒漠化  

    利用de Martonne干燥度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20世纪我国干燥度的动态变化。利用GIS软件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插值计算,并做出了干燥度分布的数字化地图,从而对干旱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从计算结果看出:我国湿润气候面积在逐步减少,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和干旱气候面积在增大,特别是半湿润半干旱气候面积增幅较大。在20世纪,我国陆地自东南地区到西北地区,...

  • 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周期变化特征及其对最大风速的响应

    关键词: 春季  沙尘暴  最大风速  周期  

    利用1971—2013年中国北方沙尘暴资料,分析了近43年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最大风速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71—2013年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日数基本呈现出一致的逐渐减少趋势,其中1970年代初到20世纪末出现明显的减少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沙尘暴日数略有增加,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中国北方春季的最大风速与沙尘暴日数呈显著正相...

  • 基于随机森林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以江西省为例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风险评估  随机森林  gis  

    依据流域灾害系统理论,以江西省山洪灾害的特点为基础,从触发因子、下垫面孕灾环境和承灾体3个角度确定影响山洪灾害的9个评价指标。将历史发生山洪灾害点的正样本集和5组随机采样点的负样本集组成不同的总样本集,并进行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随机分组。通过训练样本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的模型,并通过测试样本对模型进行检验,平均精度为86.26%,表...

  • 长株潭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关键词: 长株潭地区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土壤  环境质量  评价  

    为了解长株潭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质量情况,以长株潭地区6处具有代表性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为监测对象,对采集土壤样品中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及典型污染物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中pH值、阳离子交换量及有机质含量存在差异;30个监测点位土壤中Cd,Pb,Zn,As和N...

  • 基于CA_Markov模型的天府新区土地时空变化预测

    关键词: 遥感  模拟预测  天府新区  

    基于天府新区1988年、1997年、2003年、2009年LandsatTM和2014年、2016年LandsatOLI影像,结合土地利用动态指标研究了近30年来该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CA_Markov模型,模拟预测了研究区2019年、2024年和2029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988—2016年,天府新区土地变化率达52.35%,变化总面积为826 km^2。其中,变化面积最多的用地类型是...

  • 1990-2014年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时空变化  长江中游经济带  

    基于1990—2014年长江中游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参照“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采用Costanza的计算模型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4年间,长江中游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113.84亿元,年均增长0.016%,总体呈“山区 >丘陵区 >平原区”的空间分布格局,上升区集中于江汉平原南部及...

  •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与分析

    关键词: 遥感与gis  价值当量修正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模型  时空演变分析  黄土高原  

    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演化性,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修正,降低由于社会发展、资源稀缺度变化及同一生态系统位于不同地理位置导致的价值当量变化。建立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开展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评估,分析了...

  • 南昌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stirpat模型  南昌市  

    理解和把握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其自身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以南昌市为例,依据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4期的遥感影像,运用RS和GIS技术对其处理获得了各期土地利用数据,然后通过修订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对近15年南昌市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STIRPAT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

  • 基于地形梯度的冀西北间山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

    关键词: 地形梯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敏感性指数  怀来县  

    为从地形梯度上对怀来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利用2003年、2013年土地动态度和DEM数据,定量分析了怀来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并对怀来县敏感性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怀来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2003—2013年共增加了0.38亿元,其中园地和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7077.63万元、4331.36万元,水域和耕地的生态...

  • 基于InVEST模型的甘肃白龙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分异

    关键词: 生境质量  时空分异  invest模型  甘肃白龙江流域  

    基于1977年、1990年、2002年、2014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运用GIS和InVEST模型,分析了甘肃白龙江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分异特征,旨在为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77—2014年,林地和草地是该流域的主要土地覆被类型,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增率为0.4%,0.36%和3.7%,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的减少率约为0.5%。...

  • 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的地形梯度效应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生态服务价值  地形梯度  洞庭湖区  

    从数量变化和垂直分布两个层面分析了洞庭湖区1990—2015年期间生态用地及其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化的垂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洞庭湖区生态用地由1990年的17215.77km^2增加到2015年的17258.28km^2。其中湿地数量增加,林地、草地数量减少。(2)生态用地生态服务价值由1990年的856.7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393.28亿元,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明显...

  • 都江堰龙溪河流域典型泥石流物源演化特征遥感监测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动态演变  遥感监测  

    2008年“5·12”汶川地震致使都江堰龙溪河流域产生了大量的碎屑体,为震后暴雨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源物质。2010年8月14日,都江堰龙溪河流域暴发大型泥石流,堵塞龙溪河致使河水改道,威胁城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研究泥石流物源的演变特征,选取5条泥石流及覆盖其范围的5期高精度影像,结合野外详细调查,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发现,地震...

  • 高寒草甸土壤贮水量对封育措施的响应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土壤贮水量  封育  土壤容重  

  • 基于熵权TOPSIS法与ARIMA模型的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动态预测预警

    关键词: 耕地生态安全  预警  改进的topsis  arima  四川省  

    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能够有效引导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四川省21个地市州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DPSI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进行警情分析,并运用ARIMA模型模拟未来5年警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ARIMA模型拟合度高,能够较好地拟合2015—2019年四川省耕地生态安全发展趋势;(2)总体而言,2005—2019年四川...

  •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关键词: ndvi  时空变化  极端气候指数  相关分析  陕甘宁地区  

  • 基于ANP-GIS的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用地  生态适宜性  网络分析法  gis  长春  

    基于城市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对建设用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开发利用是缓解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有限性矛盾的根本途径。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耦合评价模型,并结合长春市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特点对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进行案例研究,最终获得了可视...

  • 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的地形梯度效应

    关键词: 地学信息图谱  地形梯度  分布指数  滇池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的地形梯度效应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地区,以2000年、2007年Landsat TM和2014年Landsat8 OLI为数据源,从土地利用结构和地学信息图谱两个角度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和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图谱总趋势、土地利用图谱的地形梯度效应及成因。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

  • 交通可达性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交通可达性  超效率dea  协调性  深圳市  

    围绕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交通可达性为切入点,构建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城市化发展后期的深圳市为研究区,探索了城市土地—交通综合系统的协调关系,并量化分析了影响系统协调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深圳市道路网络呈现西密东疏、南密北疏的空间形态,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和功能分区契合,相...

  • 人工湿地植被净化水质效果及其氮磷累积研究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植被净化  氮磷累积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陕西省杨凌区西农路26号《水土保持研究》编辑部,邮编:7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