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等高反坡阶 生物量 碳储量 碳增量 分配
摘要:通过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布设等高反坡阶后滇中云南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进行估算,并分析了8 a后生态系统各层碳增量及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布设等高反坡阶后云南松林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分别比对照高出9.07%,9.29%,8.17%和13.24%,各层高低依次表现为乔木层(75.65 t/hm~2)>凋落物层(23.69 t/hm~2)>灌木层(4.68 t/hm~2)>草本层(1.80 t/hm~2);等高反坡阶处理下云南松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比对照高出27.10%,各层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土壤层(132.09 t/hm~2)>乔木层(35.32 t/hm~2)>凋落物层(5.94 t/hm~2)>灌木层(2.11 t/hm~2)>草本层(0.74 t/hm~2),分别占总碳储量的72.12%,22.26%,3.86%,1.31%和0.45%。等高反坡阶处理下云南松林生态系统的碳增量显著高于对照(29.68%),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和土壤层分别高出31.76%,28.21%,27.17%,15.54%和34.92%,说明等高反坡阶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被层及土壤层碳储量积累,因此人工造林时可因地制宜适度应用一定的等高反坡阶措施,加快当地碳库及生态环境的恢复速率,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要求:
{1}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物,应在正文中引用处以右上角标的形式顺序标出。
{2}请勿一稿两投,自投稿之日起,凡三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书,作者可自行另作处理。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3}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不分段,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缩写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全称。摘要全文不超过400字。
{4}文中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称、邮寄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5}来稿内容涉及国家、省级科研基金资助者,请附基金复印件,我刊将给予优先发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