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探索杂志是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管,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诗探索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诗探索 学术品位 袁可嘉 中国新诗 诗歌创作 九州出版社 诗歌理论 新月诗派 中国诗歌研究 诗歌现象
《诗探索》自2007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以来,一直每年出版两辑,每辑理论卷、作品卷各一册。由于出版的间隔较大,版面容量有限,一些时效性强的话题很难展开及时的讨论,不少很有学术品位的稿件也只能割舍。编辑部一直
关键词: 邵洵美 诗探索 新诗发展 李太白 三十岁 花一般的罪恶 徐志摩 陈梦家 诗评家
邵洵美一生对诗的探索,是他对美的追求。在这个殿堂里,李太白和乔治·摩尔平分天下。由唐诗启蒙的他三十岁时说过:"是乔治·摩尔引领我走进文学的宝库。"十七岁开始写新诗,几乎一生致力于新诗发展的邵洵美,晚年却以旧诗抒怀。就这一点,他自己在1968年的家信里说:"我的东西,只能起一
关键词: 诗论集 邵洵美 诗论家 外国诗 中国新诗 诗探索 卞之琳 诗评 意象派 中国诗歌
这本诗论集,英文的,中文的,合起来是相当厚实的一本,讨论了中国诗外国诗白话诗传统诗的各种问题。但是我按年代一排,发现邵洵美写这些诗论文字,前后只有5年时间:从1934年起断断续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1938至1939年似乎是邵洵美诗论的爆发期,他在《中美日报》上连载了近一年的《金
关键词: 集纳专栏 邵洵美 诗探索 诗评家 文学题材 象征派 新诗派 知者 梁宗岱 新感觉派
1937年邵洵美在上海,淞沪战役打响的前一刻,他方才携家眷细软匆匆逃离战区。在孤岛经过了艰难的一年,他拿定主意再拾笔杆,把累年积聚在心头的诗论写成《金曜诗话》三十一篇,连续刊登在上海《中美日报》的集纳专栏。现择九篇重刊以飨读者。
关键词: 袁可嘉 诗探索 诗歌理论 诗歌创作 文化教养 一唱三叹 作者手稿 港英当局 九叶派 未经人道
袁可嘉先生《诗三首》,指的是他发表于1948年10月2日《新路周刊》第1卷第21期上的《诗三首》,计:《香港》、《北平》、《时感》。《新路》是一批教授、学者主办的刊物,以时事政论为主,其倾向当时即
关键词: 袁可嘉 诗歌理论 袁先生 中国新诗 新诗现代化 九叶诗派 现代诗歌 诗探索 游友基 中国古典诗歌
一从中国新诗的发展史来看,袁可嘉先生的诗歌无疑是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的。总的来看,袁先生的诗歌主要涵盖了如下内容:
关键词: 诗歌批评 袁可嘉 新诗现代化 诗歌理论 中国新诗 现代诗人 现代诗歌 象征主义 唐提 诗探索
40年代,在中国自觉地遵循现代主义诗学原则从事诗歌批评的人寥寥无几。袁可嘉和唐湜可以说是其中凤毛麟角的代表人物。两人同是"中国新诗"派的主要干将,也被公认为是这一流派在诗歌理论和批评上的代言人。作为批评家,两人都竭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一场自觉的"与西方现代派不同的中
关键词: 论新诗现代化 袁可嘉 诗歌理论 新文学运动 现代性理论 人的文学 诗探索 意象派 诗歌创作 九叶诗派
袁可嘉40年代后期写的诗论结集《论新诗现代化》,于1988年三联书店出版。今天重读,仍然颇有新意,觉得其中蕴含着一些现代性的意义,蕴含着一种先行者的思想自觉。
关键词: 新诗现代化 袁可嘉 现代主义诗歌 诗歌批评 诗探索 冯至 卞之琳 蓝棣之 理论命题 论现代诗
作为4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批评家,袁可嘉诗歌批评体系的核心是"新诗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这一结论在当前的袁可嘉研究中已经达成共识。通过对瑞恰兹、艾略特等诗歌理论有选择的借鉴,袁可嘉建立了"新诗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并且以"现实、象征与玄学"的"新综合传统"为新
关键词: 第三天 诗探索 情感基调 童年经验 诗评家 蒋子丹 卞之琳 独特思考 我不知道 个人体验
在当代女诗人杜涯的诗歌中,有一首非常独特,名为《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诗人的一本诗歌集也是用此诗来命名的,足见诗人对她的钟爱。从表面上看,"风用它明亮的翅膀"似乎应该是情感基调比较欢快的诗歌,但是,字里行间却充满着不安和忧伤,"第三天,风用它明亮的翅膀/拍打山
关键词: 露出水面 张炜小说 诗所 诗探索 山水诗 张承志 禅意 青螺 灼灼其华 在路上
《桃花》:简约而深情的古典之作读杜涯的诗歌,让我想到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冰川理论"——文字和形象的十分之一露出水面,而情感和思想的十分之九是隐藏于水下的,因为杜涯的文字是非常简约的,很少形容词和华丽的比喻,但又往往在沉静而单纯的叙
关键词: 诗探索 宇宙精神 里尔克 秋兴八首 奥尔甫斯 赠卫八处士 四个四重奏 诗神 博尔赫斯 宇宙意识
无论是就人类的整体或是个体而言,诗歌,这门我们今天已能熟练掌握的技艺,是否是无限地生长、滚动、延伸、发声的?在它无限上升的高处,是否应该有一个抵达之处呢?答案是肯定的。
关键词: 叶延滨 诗歌作品 诗学价值 诗探索 无限可能性 核心命题 创作个性 时代氛围 新诗史 诗美
在当今诗坛上,叶延滨堪称实力派诗人的代表之一。迄今为止,叶延滨已出版《二重奏》等20余部诗集,并获国内数十种重要奖项。叶延滨诗歌之所以备受关注并独具魅力,是有其艺术追求的内在深层原因的。纵观中外诗坛,凡是有深度的诗人都因其对某些具有诗学价值的命题的执着思考而构成他们创
关键词: 小时代 诗探索 荷尔德林文集 论俗语 散文化 我的母亲 自身分裂 创作方式 我不知道 兵车行
你手中是一把好琴,只是琴弦松了。——余笑忠《原音》我们这个时代的诗人,是的,我说的就仅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人,身处二流时代的诗人们,已经被这个时代的精神气候所限制,被这个小时代的习气所浸透,生产着大量低劣的诗歌,尽管这仅仅是一个过渡年代的产物,但我们的诗人们似乎还并没有超出和引导这个时代,似乎还并没有自觉地为这个时代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歌 禅思 悖离 中国诗歌 诗歌形式 诗探索 文学流派 中国古典诗歌 诗学研究 洛夫
禅思与统称为"现代主义"的各文学流派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有各自一脉极为深沉的流向。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禅"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禅宗虽然
关键词: 中国新诗 漫游者 诗学观 诗探索 都市文化 戴望舒 孙文波 传统人文精神 于坚 诗歌精神
"文化"这一词汇在中国语境中始终偏向"人文教化"之义,聚合着静态的人文精神,而承载"动之精神"的都市文化,本身便显示出中西联姻的融合姿态。城市带来的现代体验、特别是"视觉/观看"体验不仅丰富了诗人的器物层知识,还改变了其思维的速度感与时空观,使其将中国传统的静态诗学观
关键词: 柏桦 莽汉主义 陈东东 诗探索 李亚伟 地球引力 芒克 心灵史 海神的一夜 仙侣
近年来,随着经济齿轮的加速运转,思想与文学种族日趋边缘化。曾经如此负重的诗歌,放下了若干似乎不应该的"包袱",变得轻飘飘,如同一个从地球引力中解放出来的气球。诗人也已经被彻底看透,他们的"童贞"与"幼稚病"得到蔑视。于是,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出版社也敏感到某种变化并像魔
关键词: 新诗史 古远清 台湾新诗发展史 香港文学 古继堂 诗评家 新诗发展 余光中 诗探索 现代诗
《台湾当代新诗史》:一座动态的"新诗博物馆"台湾新诗史的写作和出版,已有近20年的历史。《台湾新诗发展史》的作者古继堂得风气之先,可视为这门学科的开创者。《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台湾当代新诗史》的作者张双英、古远清,为这门学科的接捧人。接捧
关键词: 诗歌批评 现代主义诗歌 诗学批评 诗学理论 诗评家 诗人群 诗潮 诗探索 盘峰 诗歌史
先锋诗歌从来就是缪斯圣殿中最为躁动不安、歧义丛生的一极,无论是对诗歌的解读还是批评,都极具难度,与先锋小说的受众面相比较,则更多了几分"墙内开花墙内香"的寂寥。先锋诗歌批评历来被看作是"十年磨一剑"的"苦修行",在当下一切都追求"速成"的时代,自然就越来越不受人们青
关键词: 后先锋 霍俊 诗歌精神 文学研究者 当代美国文学 布鲁姆 诗探索 社会性别 文学作品 诗歌写作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布鲁姆对当代美国文学研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他看来,那些哗众取宠的研究者,手捧克隆版的法德理论,喋喋不休谈论各种有关性倾向和社会性别的意识形态,倡导纠缠不清的文化多元主义,但是却恰恰忘记了文学的审美自主性。这些文学研究者阅读文学作品仅仅是职业的需要,
关键词: 穆旦 杜运燮 文艺副刊 诗探索 九叶派 中国诗坛 诗潮 九叶集 叙永 黄药眠
《布谷》副刊是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布谷》壁报社在《柳州日报》出版的一个文艺副刊,前后仅出8期。穆旦的《野兽》等三首诗,最早就发表在这个不起眼的副刊上。鉴于历史当事人对《布谷》副刊的回忆不尽准确,穆旦的生平史料又颇为难得,故略加介绍。
关键词: 希尼 美国诗人 西默 盖尔语 诗评家 语言写作 英美文学 诗探索 双语者
[译者前言]海伦·文德勒(Helen Vendler),哈佛大学英美文学教授,《纽约客》撰稿人,美国最好的诗评家,其对文本的洞察力达到一流诗人水准。主要著作有《发生的事物的音乐》、《当代美国诗人》等。本文译自《发生的事物的音乐》,标题系译者所加。本文探讨了希尼以移民语言写作的意义,作为爱尔兰诗人,希尼是英语中的双语者,他是听着盎格鲁-爱尔兰重...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邮编:100125。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