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探索杂志是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管,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诗探索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中国诗歌研究 新诗研究 中国新诗 台湾诗人 现代诗歌 诗歌创作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诗坛 石室之死亡 禅诗
2010年6月26日—27日,由北京大学新诗研究所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两岸四地当代诗学论坛"继2007年珠海会议、2008年澳门会议以来的又一次盛会。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
关键词: 中国诗人 中国新诗 艾青 诗探索 聂鲁达 十年 奥登 艾吕雅 马雅柯夫斯基 阿赫玛托娃
不知不觉,新世纪已经过了十年。动乱时世,不堪煎熬,岁月苦长。和平年月,声情并茂,人生恨短。记得十年前,我们满怀激情迎接新千年,有许多的憧憬,有许多的祝福,更有许多的期待。我们的期待是多方位的,首先是,期待着从此告别战乱,也告别"革命"。20世纪有过两次世界大战,亿万生灵惨遭灭顶。20世纪在中国还有过长达十年的"史无前例",造成了永远的伤痛...
关键词: 诗歌精神 个人化写作 诗探索 诗歌写作 中国新诗 网络诗歌 质素 诗江湖 王小妮 盘峰
当下诗坛究竟如何,是常态的运行还是虚假的喧嚣,是极度的繁荣还是空前的沉寂?它的命运牵涉着众多缪斯钟爱者的神经。很多人觉得新世纪的诗歌不过是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延伸而已,和上个世纪没什么本质差异,也没提供出什么明显的审美趋向和新鲜的思想质素,诗坛仍处于沉寂的低谷之中。
关键词: 总体趋向 生存境遇 个人化写作 八九十 十年 公共空间 现代性 现实关怀 空窗 中国新诗
新世纪诗歌是在上世纪90年代诗歌发展的基础上启动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标志着政治神话的终结和经济神话的降临,两者之间有一个历史空窗期。其间,学者从广场退回到书斋,诗人从社会公共空间折返到自我心灵。疏离政治的个人化写作,日渐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其意旨从理想主义维度转向现实主义生存境遇的揭示。由于市场经济的弥漫...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本质要素 抒情诗人 意象派 音乐性 诗探索 马拉美 象征主义 华兹华斯 弗罗斯特
西方现代诗歌的基本形式是抒情诗,这已是共识。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抒情诗逐渐代替叙事诗成为了诗歌的典型范式和诗歌理论的范例。这在西方诗歌乃至文学发展史上都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它更是归属于一个打击和破坏了占据西方思想核心地位两千多年的"知识即美德"传统的浪漫主义
关键词: 洛夫 现代诗 中国新诗 诗探索 叶芝 石室之死亡 诗论集 意象化 超现实主义 悲剧意识
艾略特在《叶芝》一文中指出:"一个有能力体验生活的人,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会发现自己身处于不同的世界;由于他用不同的眼睛去观察,他的艺术材料就会不断地更新。但事实上,只有很少几个诗人才有能力适应岁月的变嬗。确实,需要一种超常的诚实和勇气才能面对这一变化。"洛夫,就是这"很少几个诗人"中的一个。
关键词: 禅诗 诗禅 审美效应 洛夫 缘情 赞诗 宗教意识 禅意 诗探索 生存状态
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诗歌与宗教之间似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最早的的"祭诗"之类,实际上形同"诗"与"教"的合一。因为都只是处在萌芽状态,所以赞诗与巫语是一回事。后来的诗歌之所以独成一支文化脉流,则是同它的"言志"与"缘情"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分不开的。
关键词: 石室之死亡 现代诗人 洛夫 结集出版 诗探索 总标题 诗节 穆旦 首原 九首
《石室之死亡》是洛夫作为一个现代诗人被确认的标志。其首辑发表于1959年《创世纪》第12期,结集出版时除了总标题之外,并无子标题,而是标上1-64的序号,每首十行、两节,每节五行。然而,其中某些诗节在之前陆续发表时却有着独立的诗题。这就造成一个矛盾的现象,一些论者包括洛夫自
关键词: 于坚 诗探索 深潜 蒙太奇手法 平安夜 生活本质 智性 生命经验 如水 驰骋想象
阿毛的诗淡然如烟,却意境幽远,潜藏着震撼力,恬淡如水的语言背后深潜震撼力的震源便在于其诗歌张力的建构。如果把她的诗比作一座漂浮于水面的冰山,冰山的晶莹剔透便是其诗歌外在景观,而构成和支架冰山的内在肌理却蕴涵深厚,阿毛诗歌中的张力就是架构其诗歌景观的内在肌理。
关键词: 诗歌思想 诗探索 春天来了 中国诗歌 别诗 一朵花 我不知道 理想生活 诗行 气场
0我们曾经奔跑在诗歌的大道上,道路宽阔到目光所达之处都是诗,都是歌。现在,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声音愈来愈内敛,文字愈来愈谨慎,心境愈来愈豁达。阿毛的诗歌,在舒缓轻柔中,携带着慵懒下午阳光的气味。
关键词: 诗歌作品 迷人的风景 诗探索 秋风辞 活着 自恋 复沓 我自己 灵与肉 女性美
摇曳在诗歌中的爱情是怎样的爱情?一株纤柔却坚韧的芦苇,一棵明亮而脆弱的白杨,一个知性优雅而自怜的爱者,它们生机蓬勃,绿意盎然,兀自飘摇出一片迷人的风景!
关键词: 月光下 新诗集 诗探索 诗歌写作 告诉我 鲁迅文学院 就这样 专业作家 诗行 渗进
"哐当,哐当哐当……"一列火车以一阵紧似一阵的速度,奔驰在银色的月光下。而此时,我也在月光下,追随着列车,趔趄着奔向了远方……如果此时,你也在月光下,你看到了什么?是的。只有铁轨。不,这么说并不确切。我能看到的,都已尽收你的眼底;我不能看到的,也已被你欣然收在风景里。
关键词: 诗歌作品 海蓝色 爱情诗 霍俊 诗探索 教育诗 女性诗歌 俊明 一个女性 写作时间
霍俊明:在北京接连不断的大雪中阅读你的诗歌是一番特殊的感受!首先祝贺你的诗选集《变奏》即将出版。此前你的诗集《为水所伤》、《至上的星星》、《我的时光俪歌》以及诗文选集《旋转的镜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女人辞典》、《爱情教育诗》、《午夜的诗人》、《多么爱》、《取暖》、《如此不忍》及《当哥哥有了外遇》等诗歌更是选入各种...
关键词: 诗歌写作 诗探索 苦吟 炼金 熬制 诗学问题 诗所 我不知道 令人 我将
只有极少数人被选中,这个年代你是幸福的病人苦。这纯粹的浓度不用一滴水稀释她"提炼"着,她"熬制"着,充满着"炼金术士的秘密和狂喜",她制作着自己的苦药——活命的营养,自戕的毒汁,也是自救的良药……尽量使她自己安静下来。
关键词: 齐鲁文学奖 生命实践 诗探索 元诗 张清华 自我反省 精神氛围 人能 白银时代 阿赫玛托娃
曾在网上看到几篇写诗人寒烟的文章,有两篇文章几乎是用了相同的开头——大意是在某日宁静的午后,独自坐在书房中,手捧一杯浓浓的香茶,翻开寒烟的诗集……为了适合音乐的氛围和情调,另一篇的开头将香茶换成了红酒……那份优雅、那份从容、那种把寒烟的诗当做"作品"来欣赏的悠然心
关键词: 诗探索 诗歌写作 自传性 互文关系 郑笺 地理方位 俄罗斯文学 精神历程 白银时代 在黑暗中
在我所读到的寒烟作品中,《前夜》并非是最杰出的,却是我首先想到在这里推荐的。为什么?就因为它写了"前夜":一个人的,也是许多人的,或可能是许多人的"前夜";有所经历的、尚未经历的,或曾经经历却又被归于遗忘的"前夜"。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诗歌精神 诗探索 当代诗歌 诗歌文本 性别身份 我不知道 诗歌领域 殉道者 自我救赎
问(李双,下同):我们开门见山吧。我从你的诗中清晰地读到两个字:疼痛。你能详细谈谈疼痛的来源吗?答(寒烟,下同):疼痛是事实呀。只要一个人睁开眼睛看社会,只要一个人还不太自欺与麻木,只要一个人真正用心去感悟,只要人与生俱来的爱和悲悯有着丰富的内涵,那就有疼痛。当美的事物以悲剧的方式触动人的心灵,
关键词: 刘登翰 李元洛 诗歌批评 艾青 意象分析 何其芳 新诗史 诗歌写作 中国诗歌 诗探索
很高兴能参加骆寒超先生诗学文集出版的研讨会。骆先生是我敬佩的学者。我们是同辈人,都出生于30年代,他年长我几岁。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喜欢新诗,在座的谢冕、李元洛、晓雪、孙绍振、叶橹,和因事没能出席这次会议的孙玉石、刘登翰,都是50年代大学期间开始涉足新诗批评、研究。不过,
关键词: 古远清 诗学研究 台港 诗歌理论 诗歌研究 余光中 当代诗歌 古继堂 诗歌史 诗探索
在1980年代的诗歌研究者中,古远清的研究环境多少显得有点"专业不对口"。多数专业研究者在大学中文系从事本专业教学,有的在文学研究所,有的在出版社文学编辑部,有的在文艺机构主管文学。古远清自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一直在湖北一所财经大学任教。单位没有诗歌研究同道,也没有本专业学生与之展开教学相长的互动,这一切并未影响他对诗歌研究...
关键词: 沈奇 现代汉诗 幼狮文艺 禅诗 禅意 诗评家 诗探索 纪弦
沈奇的现代诗体诗话《无核之云》,是其多年从事现代汉诗研究及创作中,渐次积累成型的一种别有所得的现代诗话。作品曾先后分别在台湾《创世纪》诗杂志、《幼狮文艺》、《联合报》副刊和大陆《山花》文学月刊、《名作欣赏》、《扬州诗刊》等报刊刊出选辑。无论是从诗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诗论的角度来看,这一近二百节的现代诗体诗话,都堪称优秀之作,...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 吕周聚 多维透视 文体形式 诗歌文体 诗歌语言 现代诗人 新诗研究 诗探索 自由体诗
众所周知,新诗在诞生之初就面临着诸多问题,来自诗歌自身的调整和反思,与外部对其合法性的质疑始终伴随着它的成长,从未停歇。这些纠结、缠绕的诗学纷争,在推进新诗前进的同时,也间接遮蔽了诗歌真实的存在状态,
关键词: 艾青 内蒙古周报 中国现代诗 征稿函 冯至 萧三 诗探索 百年诞辰 短论 萧军
2010年的3月27日,是诗人艾青的百年诞辰。诗人的家乡金华的父老乡亲们,没有忘记他们骄傲的诗人,正在筹办《艾青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或许是因为我曾经写过半篇论艾青的文章(《精深的冯至与博大的艾青——中国现代诗两大家叙论》)吧,会议的组织者也给我发来了征稿函。其实,我
关键词: 中国新诗 漫游者 王小妮 诗探索 李少君 诗学研究 文中 文引 文本资料 类时
《诗探索·理论卷》2010年第1辑在"诗学研究"栏目下发表了卢桢的《论中国新诗中的"漫游者"视角》。此后我们接到了李少君先生发来的短信,内称:"理论卷卢桢的文章中,引用王小妮的两首诗,都是杨键所写,最好更正。"我们把短信转给了卢桢,请他核实一下是否有把王小妮与杨键的诗弄混的情况。现已收到卢桢的来函,承认在《论中国新诗中的"漫游者"视角》...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邮编:100125。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