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诗探索杂志

杂志介绍

诗探索杂志是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管,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诗探索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诗探索杂志

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

  • 国际刊号:暂无

  • 国内刊号:暂无

  • 发行周期:月刊

  • 截句断议

    关键词: 李小龙  非传统  化繁为简  诗人  截拳道  文体  力量  

    李小龙写过诗没有,并不重要。在我眼中,李小龙的确是一个用速度、力量和怪叫写作的另类诗人,而且是一个化繁为简、技进乎道的大诗人。根据蒋一谈的相关回忆与记载④,正是在李小龙所创造的简捷犀利的截拳道的启示下,蒋氏想到了令他兴奋的一个词。不,是一种文体,至少他希望成为一种文体:截句——“简洁、直接和非传统性”。之后,蒋氏认为...

  • 也来谈截句

    关键词: 跨文体写作  非情节化  文学史  文类  张承志  

    最近几十年来,文学的文类界限不断松动。即以中国而论,也出现了像《前文化导言》(蓝马)这样的文论,像《内地研究》(萧开愚)这样的诗歌,以及像《黑山羊谣》(张承志)、《马桥词典》(韩少功)和《灵山》(高行健)这样的小说。文论的碎片化,诗歌的叙事化或学术化,小说的诗化、词典化或非情节化.都松动了既有的文类界限。跨文类写作—...

  • 两行诗的关键

    关键词: 诗  李商隐  杜甫  混茫  程本  

    神功接混茫——杜甫 疑来浪认香——李商隐 面孔的揭示过程就是语言的揭示过程本身。——吉奥乔·阿甘本

  • 暮色里的秋鹦与尘世之灰

    关键词: 诗歌文本  当代汉语  诗人  阅读者  批评家  诗学  夜色  

    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极少数的诗人让那些专业阅读者们望而却步。这一类别的诗人不仅制造了足以令人惊悸的诗歌文本,而且他们自身对诗学的阐释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多数的专业批评家。在当代汉语诗界,陈先发就属于这极少数之一。陈先发的诗歌总是让我想到沉沉暮色里的那只秋鹘,在冷冷的夜色里那些翅羽闪着微光。我更愿意把这看作诗人的化身...

  • 生活中那一道跳跃的风景--评陈先发的《秋鹮颂》

    关键词: 生活  风景  跳跃  修辞转换  出其不意  诗歌  性体验  乐趣  

    陈先发的《颂七章》,颂的皆是生活。生活给他的馈赠,他加倍地还给了诗歌,这样的互动,或许正是他这些年从诗歌与生活的较量中找到的乐趣。他记录下的那些细节,都是日常汇成的诗性体验,只不过他在娓娓地讲述,有时甚至是悄无声息的,而我们只需要感悟和领受那出其不意的修辞转换,并以合理的想象来对接他的记忆和良知美学。

  • “前世”之诗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爱情故事  审美空间  文学创作  社会因素  诗  凄美  无奈  

    “梁祝化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同时又因其浓郁的奇幻色彩,被传唱得最为广泛。然而,这种超高的传唱度在文学创作领域反倒成了无形的藩篱,过多的演绎、改编让故事本身的可诠释角度和空间都变得十分狭窄。陈先发的《前世》迎难而上,细致地描绘了“化蝶”的全过程:首句“要逃,就干脆逃到蝴蝶的体内去”,写出了梁、祝迫...

  • 即兴诗话

    关键词: 诗话  即兴  审美判断  想象力  非常态  想像力  语言  诗歌  

    即兴谈谈诗,切口很多。我眼中好的诗歌一般要满足三点。一是语言的精准度。这里所讲的精准,不是物理的、机械标尺那个意义上的,而是指审美判断与想象力的高度契合。我们读一首诗,察觉到某个词的不可替代、某种物象的不可撼动,这就是精准度的实现。即便是想像力奇崛的非常态表达,其微妙意味与语调、语速、语境也有个“最佳咬合度”问题,比...

  • 期待平淡之后的山高水深——论张巧慧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 诗歌创作  水深  平淡  期待  

    他轻易撕掉那张纸 撕开,团,扔到桌脚 她忍住那么多曲折 她变得白而柔软 仅仅止于一次失败的描述

  • 干瘪的乡村与现代性的悖论——《家春秋》简读

    关键词: 现代性  乡村  春秋  悖论  社会转型  文学表现  自然山水  城市  

    在社会转型的宏阔背景下,近些年中国的城市和乡村显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相应地,城市和乡村的文学表现也随之呈现出新面貌。过去,城市可能更多地象征着文明与进步,是现代性的重要体现,而现在,掩映、浮沉在城市当中“恶”的那一面则很受关注。乡村虽然一直意味着物质上的落后和精神上的蒙昧,但是这些缺点转而又常常被自然山水和淳朴的...

  • 日常生活的智性思考——读张巧慧《拓碑记》

    关键词: 日常生活  碑记  智性  女性诗人  女性身份  思维方式  女性主义  诗作  

    其实不愿意在这里指出诗人张巧慧的女性身份,刻意的指认好像多少会带有歧见的成分从而引起人们的不满,但不得不说,张巧慧的诗作区别于女性诗人通常对内心感悟的抒发,而多在看似日常的叙事中蕴含“智性”因子。如果我们用已然习惯的思维方式,继续借西方的“女性主义”或“女权”等理论符码分解标签张巧慧,恐怕除了陷人性别争议的怪圈,并不...

  • 悖论

    关键词: 悖论性  明晰化  矛盾  绝对性  专家  词语  人性  

    喜欢使用悖论,是我的写作特点之一。悖论性语言,最早是哪位专家给我指出来的,已记不清了。那次研讨会,似乎好几位专家都提到了这个词语,使我本来并不刻意的倾向明晰化,令我自己也重新做了审视。诗歌中的悖论,是词语层面或技法层面的。但我以为这个世界本身就充满着矛盾,并且在矛盾中获取平衡。而人性本身也充满着悖论,凡人如我,也是一...

  • 感到生命冲击石头的力——关于段光安的诗

    关键词: 诗句  石头  生命  胡应麟  深沉  夕阳  杜甫  

    乌鸦鸣叫向夕阳冲去面对收割后的土地我思念亘古…… 这样的诗句不免让我想起先人,想起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想起“无边落木萧萧下”,“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是秋日的寥落和肃杀,也是苍茫与悲怆的心像。两者面对的景致应该是相似的,但心境却有差异。明代的胡应麟称许老杜诗意,谓之“词调稳契,使句意高远...

  • “和墨一起坐在黑暗中”——读胡弦的诗

    关键词: 诗人  弦  创作心态  刘勰  文思  妙悟  

    一黑暗之奇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这样强调“虚静”:“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巧焉动容,视通万里”,“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胡弦是深谙虚静之道的诗人,长诗《寻墨记》中那句融入绝世之境的妙悟便是很好的证语:“和墨一起坐在黑暗中,/我察觉:墨已完全理解了黑暗”。在胡弦这里,虚静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创作心态,

  • 诗到语言为始——轩辕轼轲诗歌论

    关键词: 诗歌  语言  垃圾堆  批评家  互联网  少数人  事物  诗人  

    关于轩辕轼轲的诗,聚讼已多,挺的人视他为诗魔、怪杰,倒的人欲将他踩人历史的垃圾堆而后快,还有人宣称目前尚没有批评家有能力对轩辕轼轲的诗发言。其实用不着大惊小怪,在“王纲解纽”的今天,在轰然纷杂的互联网语境下,一切事物都陷入了混沌和混乱中。这个时代,我们对事物认识的根基全都失去了承载它的地壳,陷落到黑暗的熔岩中,我们正...

  • 雾霾与道风——论岛子

    关键词: 两个维度  基督教文学  诗歌写作  当代中国  道风  汉语诗歌  基督徒  意义  

    谈论岛子的诗歌写作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当代汉语诗歌的维度,一个是当代中国的基督徒文学之维度。这两个维度会衍生出三个问题:对于当代汉语诗歌,岛子的写作其建设性是什么?对于基督教文学,岛子的写作又提供了怎样的意义?当然,最值得关心的问题可能是两个维度的结合点:作为一个基督徒,岛子的诗歌写作对当代汉语诗歌有意义吗?

  • 高迈而辽阔的诗性情怀——诗人刘燕创作简论

    关键词: 女诗人  刘燕  诗性情怀  创作  简论  新闻文学  时代精神  世界化  

    近年显露头角的女诗人刘燕,曾被诸多诗人和评论家誉为“新闻文学两栖人”。她是一位富有很强冲击力的诗人,她的创作注重大境界、大视野、大题材和大襟抱,走出了女性温婉抒情的基本常态,营造了张扬伟大时代精神的诗意天地。作为一个女诗人,刘燕的文字虽然不无精致与柔软,但她善于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化为一种直接进入公众世界大天地的情感和动...

  • “孤之旅”与“蝶之殇”——围绕美华诗人王性初先生汉语诗歌的对话

    关键词: 汉语诗歌  王性初  诗人  对话  创作方式  美国  海外  荒林  

    荒林:刚刚过去的四月是美国全民读诗月,希望来谈谈海外的汉语诗歌,尤其是北美的诗人。我最近读到美国《中外论坛》总编王性初先生的汉语诗歌,感觉他是美华诗歌界一个特殊存在,在某种意义上,他的那种完全个性的创作方式在海外诗坛非常有代表性。

  • 黑夜素歌里的三重世界——翟永明组诗《十四首素歌——致母亲》的一种解读

    关键词: 翟永明  世界  素歌  母亲  组诗  解读  诗歌写作  女性生存状态  

    我只想说:男人在思考问题,女人同样在思考。——翟永明《完成之后又怎样?》 在翟永明的诗歌光谱中,1990年代的诗歌是更为绚丽多彩的。组诗《十四首素歌——致母亲》便是其诗歌写作中难以绕开的有力吟述,无法磨灭。在这首组诗里,诗人摒弃了缤纷的色彩语言,还原为朴素的返璞归真的黑白色调。透过这种黑白色调,我们不仅能看到诗人远离世俗...

  • 视觉思维与独造新颖的意象——细读高建刚的诗《那是藤椅中的我》

    关键词: 视觉思维  细读  意象  诗  大自然  树叶  钻石  

    春雨清洗了树叶上的粉尘,雨珠在树叶上、草茎上晶晶闪闪,那是天空赐给大地的最圣洁最美丽的钻石。雾霾消失了,我打开阳台的玻璃窗,深深地吸着清新的空气。细雨润湿的春风轻柔地滑过我的面颊,像母亲的手亲昵的无比温柔的抚爱。细雨没有声响,春风悄然滑过不留一点声音,满树满地的钻石静静地闪亮着、晶莹着,听不见些许响声……大自然展示出...

  • 新诗的考古——评1980年代以来刘福春新诗史料整理与研究

    关键词: 史料整理  80年代  新诗  中国现代诗论  考古  中国社科院  研究者  参考书  

    在1980年代的诗歌研究者中,身在中国社科院从事史料工作的刘福春相对安静。虽然他与同人杨匡汉合编的《中国现代诗论》《西方现代诗论》为新时期以来诗学研究者必备的参考书,而他更像一个日日练功却不参加正式演出的票友,不管诗坛论争如何轰轰烈烈,他都保持着一贯的姿态:诗论家们建构宏大体系或指点诗歌江山的时候,他在全国各地翻阅故纸堆...

  • 三十年,一位诗评家对“诗魔”的跟踪研究

    关键词: 诗评  三十年  跟踪  2001年  超现实主义  创作手法  诗歌创作  

    洛夫(1928-),台湾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式人物,被誉为“中国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而洛夫本人自称“诗魔”,既是指创作手法新颖独特,近乎魔幻,也指对诗歌创作的极度热爱。至今,洛夫已出版了四十多本诗集、五本诗论集,另有散文、译著多本。2001年还以七十三岁高龄推出三千行长诗《漂木》,震惊华语诗坛,近年来又在超现实...

  • 《晶石般的火焰》:管窥叶维廉的诗论

    关键词: 现代诗论  叶维廉  火焰  现代汉语  诗歌评论  台湾大学  两岸三地  两岸四地  

    一美学的建构 回望2016年的现代汉语诗歌评论书籍,毫无疑问,当代华语诗人兼评论家叶维廉的两大册《晶石般的火焰:两岸三地现代诗论》(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6),是重量级的力作,立下两岸四地和海外汉语诗评界的一座丰碑。

  • “云端诗学”的整合之作——评吕周聚《网络诗歌散点透视》

    关键词: 网络诗歌  散点透视  吕周聚  整合  诗学  传播方式  文本传播  互联网技术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键盘写作与网络发表逐渐在诗人中普及,进而成为诗歌生成与传播的常态。从写作生态来讲,相对更为开放的文化大环境为诗人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便于他们驰骋文思;就传播方式而言,网络化写作被诸多文学操作者所接纳,诗论坛、诗博客乃至新兴的微信诗,都将诗文本传播纳入到信息化的广阔平台,...

  • 当代诗学观念的深度解析与立体呈现——评张大为著《当代诗学的观念空间》

    关键词: 诗学观念  张大为  当代  空间  立体  解析  文化思维  1975年  

    张大为无疑是一位有着浓厚理论兴趣的学者,对他了解较深的同门张立群曾在文章中如此写道:“在许多人眼里,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哲学家。经过三年的硕士,据说大为师兄已经将西方的哲学和文艺理论看得融会贯通。”这一特点在张大为的著作中体现得也比较明显,出生于1975年的他到“不惑之年”的2015年出版了四本专著,分别是《元诗学》《理论的文...

  • 从玄学派诗人到现代主义——艾略特与约翰生《考利评传》

    关键词: 玄学派诗人  约翰生  艾略特  现代主义  johnson  评传  十八世纪  二十世纪  

    艾略特(T.S.Eliot,1888-1965),一位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而约翰生(Samuel Johnson,1709—1784)未能享有十八世纪最伟大诗人的荣称,却是英国十八世纪最有影响的诗人、作家、批评家、词典编撰家①。两人隔世一百零四年。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邮编:100125。本站仅做历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