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部级期刊。

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创刊于1978,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674-0505

  • 国内刊号:31-1771/G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全年订价:¥220.00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以党的精神进教材、进课堂为视角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原则  与时俱进  因材择选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与时俱进原则、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因材择选原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改革过程中如何把握和落实好这两条原则,既需要作深入的理论思考,也需要作深刻的实践总结。本文以精神进教材、进课堂为视角,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同向同行  逻辑理路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政课应该发挥主渠道作用。其它各门课程也应向"课程思政"转变,把思政元素纳入专业教学体系,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于专业知识教育之中,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上海市推行"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1”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模式  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1+1"教学模式就是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分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实践多年,现围绕师生对此教学模式的认知,理论教学的内容、形式、师资,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影响因素、过程控制,理论讲授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以及考核机制等核心问题而展开专项调研,以期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重要借鉴。

  • 关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 提升  高校思政课教学  亲和力  针对性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政课教学,如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传播理论,加强信仰教育;在教学理念上,立足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教学机制上,改善师生关系,加强情感交流;在教学模式上,革新传统教学,实施对话式教学;在教学载体上,与时俱进,自觉运用现代新媒体,进而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

  •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为例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功能  获得感  体验式教学模式  

    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功能的实现,是长期以来学生获得感较低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探索构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致力于有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维功能,全面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 引入研究性学习范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研究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范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  

    研究性学习范式的本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基本特征是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中心。传统教学范式下学生能力培养的缺席、学生价值认同的缺位、学生获得感的缺失诠释了研究性学习范式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引入研究性学习范式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 切实推进党的“”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

    关键词: 概论课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使党的""精神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切实推动党的""精神和理论创新成果及时准确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能直接反映和体现""精神和理论创新成果的当属"...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思想理论课教学探析——以“概论”课为例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融入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面临缺乏融入意识、外在性挂搭以及过分专业性融入等问题,要实现二者有效融合,需要尊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的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两者融合的具体路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概论"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直接相关的内容,二是"概论"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间...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刍议——基于“反洋教运动”的考察

    关键词: 反洋教运动  历史唯物主义  实事求是  辩证的否定观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高校思政课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阵地。本文以"反洋教运动"为考察对象,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和"辩证的否定观"诸方面对高...

  • 关于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教学效果  改革创新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方面,教师要做到"改革创新多一点,传统依赖少一点",要坚持讲授历史与联系实际相结合、理论学习同社会实践相结合、问卷调查与专门访谈和课堂提问相结合、专业特色与基础知识结合、新旧媒介与网络用语相结合等方法和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听课学习的积极性。

  • 两嵌入视阈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 两嵌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问题导入式  专题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采取问题导入式专题改革是紧扣"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主题,解决教学中三个矛盾,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学性、精细化水平的有效方式。

  •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以扬州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为例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政课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作为研究生思政课的重要环节,能够引导学生面向实践,研究实践中的问题,能够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扬州大学通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和方法改进,基本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问题研究为引领,以课堂实践为平台,全面推进学生面向生活实践研究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达到立德树人思政课教...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研究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主体协同育人  机制创新  

    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背景下,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协同育人面临着育人理念"各自为政"、育人方式方法"各不相谋"、育人机制"各行其是"的困境。故此,需从横向维度构建政治性共塑、思想价值共引、成长心理共疏、成才之路共辅、人文关怀共给的"五维协同育...

  • 试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讲好故事  讲清道理  坚守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  

    现在的世界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世界,作为新媒体重要载体的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交流传播手段。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坚守中国道路,实现叙事、说理、信仰三位一体,满足学生的获得感、提升学生的认同意识、坚定学生的价值追求。

  • 论智育工作德育化的可能形式——“化理论为德性”的教育学诠释

    关键词: 德育  智育  知识  德性  

    在教育中,智育与德育是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但两者之间的贯通却一直缺少学理上的证明。本文试图通过讨论知识与德性的含义,论证智育与德育之间贯通的可能性。通过阐释冯契"化理论为德性"的命题,探索智育过程中实现德育目标的可能形式。正是在此意义上,智育涵养了德性,德育培养了智慧。两者构成了整体育人的一体两面,"殊途而同归"。

  • 高校青年教师分层一体化思想引领体系建构探究

    关键词: 思想引领  青年教师  认同  觉悟  信仰  

    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念、思想信念呈现出多样性、差异性,这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青年教师思想引领的核心主线,递进性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青年教师思想引领全过程,并与党建工作有机相结合,建立将"认同""觉悟"和"信仰"分别作为以全体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先进分子和青年教师党...

  • 论高校社会思潮治理新趋势及其治理路径

    关键词: 高校  社会思潮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异常复杂。高校社会思潮呈现出表现方式的潜隐化、关涉领域的生活化、进场过程的散点化的新特点,高校社会思潮治理则出现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环境复杂化、治理方式扁平化的新趋势。面对这些新特点和新趋势,高校社会思潮治理应从完善治理主体结构、净化治理环境、改进...

  • 微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现实检视与创新路径研究

    关键词: 微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  现实性  创新路径  

    互联网技术以及手机等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网络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而微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状态,其在高校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与教育意义。基于对高校微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现状的实际调研,本文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社会学等知识对微文化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进行现状分析、理论反思以及对...

  • 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国王与天使”的应用为例

    关键词: 拓展训练项目  大学新生  适应性教育  应用研究  

    适应,是大学新生入学阶段的关键词。大学生入学后必将经历从高中被监督学习到大学自主学习的转变,以及适应新环境、扩大社交范围的过程。因此,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应以转变学习方式以及环境适应成为重点。在适应性教育中,使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有助于新生调适心理,培养社交技巧。

  • 高校辅导员领导力核心素养思考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领导力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是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贯彻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组织保证,也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政治观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政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领导力核心素养是高校辅导员领导力的具体表现。本文通过对领导力概念、领导理论和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分析,应用整合的领导力...

  • 基于高校外语专业特性视角的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探究

    关键词: 外语专业  大学生  党员发展  

    基于当前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所处的内外环境和专业特性分析,揭示影响外语专业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主要因素,进而探讨加强和改进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 中学政治学科知识学习再议

    关键词: 中学政治学科  知识学习  完全陈述知识学习  不完全陈述知识学习  

    中学政治学科的知识学习是"中义"的知识学习,包括完全陈述和不完全陈述知识学习。这一学习以马克思主义常识学习为核心内容,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要方式,是一种显性有意学习。

  • 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四个自信”的耦合发展

    关键词: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四个自信  耦合发展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四个自信"密不可分,它们紧密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政治学科课程立意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轴,以"四个自信"为"四维",以四个素养为"四梁"。"四个自信"是培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与动力,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生强化"四个自信"的基础和保障;二者统一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四个自信"为实现立德树...

  • “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实践与思考——以精神进课堂为例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生生活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不仅要有基础性的政治认知,也需要更高一级的政治认可、政治认定,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导,以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为主线。在教学中,开展理论学习,初步形成政治认同;关注学生真实体验,感悟政治认同;聚焦学生生活目标,坚定政治认同;鼓励学生自主行为,践行政治认同。

  • 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科学精神——以经济常识为支点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 经济常识  思维能力  科学精神  核心素养  

    当前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上海正在致力于全球经济、金融中心的建设,这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时代大背景。因此,学校教育以经济常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社会的科学精神、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既是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本文重点从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批判...

  • 思想政治课以活动促进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活动  核心素养  评价  

    思想政治课以活动促进核心素养培育,活动的设计可以从身边出发,用好家庭资源和学校资源;活动的开展可以与学校日常活动相结合,用好学校的常规和主题活动;活动的拓展可以从学生兴趣出发,用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活动的特色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用好中华传统文化宝库。

  • 试述思想政治学科培育科学精神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科学精神  理性精神  学科核心素养  

    一般来说,科学精神是贯穿于科学活动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重要思维方式,学生经历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特定学习方式后可以形成这样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科学精神成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让一线教师困惑不已。教师只有理解、把握科学精神内涵才能发挥好思想政治学科培育科学精神的特有的作用。通过梳理科学精神的历史演进过程可...

  •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之实践探究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课  教学有效性  

    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对国民素质和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1),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政治教师责无旁贷。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下,坚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

  • 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策略的高中政治翻转课堂模式初探

    关键词: 自我导向学习  高中政治翻转课堂  学科素养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1)自主发展能力离不开由责任感驱动的自我导向学习策略的运用。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由翻转课堂模式助推,改进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让学...

  • 在成己达人中增进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

    关键词: 公共参与  自身利益  成己达人  

    当前社会的公共生活在广度和深度上已经远超过去,尽管个体独立性比过去显著增强,但同时个体生存与发展更加紧紧依赖于社会,所以个体应比过去具备更强的公共参与素养。只有理解公共参与与实现自身利益的关联性,在利己与公共参与之间建立纽带,才能使学生意识到公共参与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从而为学生公共参与提供坚实的情感支撑。通过课堂教学,教...

  • 紧扣教材现实,构建适合课堂——以《文化生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教学为例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学习兴趣  

    近年来,高中政治课教学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漩涡,忽略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本身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和自主探究,也疏离了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致使学生对政治课"想说爱你不容易"。要"唤醒沉睡的潜能、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政治课教学就必须落实"三维"目标,贴近真实生活,引导体验感悟,构建"适合"课堂。惟有如此,政治课...

  •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微课的开发和制作

    关键词: 微课开发制作  高中政治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使信息技术与社会各领域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发挥领域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当今时代所面临的新课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时刻关注着并思考着,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与学。近几年,"慕课"、"微课"等"互...

  • 谈谈青少年法治课教学串词及其撰写——以“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为例

    关键词: 青少年法治教育  教学串词  教学语言  教学设计  

    教学串词是穿插在教学素材之间,用来衔接上下、补充信息,从而使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语言片段。串词的主要价值有:展现教学语言的审美性,紧扣教学主题的针对性,丰富教学内涵的思想性。撰写法治课教学串词应该坚持整体性、连贯性、灵活性原则,要精准把握串词的语言风格,巧妙融入教师的自我经验,适当增添串词的人文含量。

  • 政治课有效进行时事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时事政治教学  政治课堂  有效实践  生活  渗透  

    政治课需多维度渗透时事政治教学,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并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增强时事政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效性。日常教学可以在新课导入、知识讲授、学案编制、实践活动中渗透时事教学,以使时事政治教学规范化、常态化。

  • 试析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机制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养成对策  

    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教学目的和最终落脚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联系。以思想品德课为依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机制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被动接受机制、主动认同机制、巩固强化机制和渐进影响机制,四类机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架构起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基本机制。本文在四类机制基础上,从队伍建设、教学方式、...

  • 新形势下对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若干思考——基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征分析

    关键词: 法治教育  青少年  中小学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我国中小学全面启用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对依法治国战略的积极响应。本文分析该课程对当前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正面影响,提出学校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建立依法治理的机制,发展学校制度的民主、平等以及契约精神,有效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及能力,最终完成法治...

  •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协作,预防校园欺凌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预防治理  校园欺凌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在中小学屡有发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不断发生的原因并积极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角度去分析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探求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途径是当前教育工作中面对的现实课题。以实践为基础,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入手,发展核心素养是预防校园欺凌的根本途径。

  • 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基于小学生家校德育现状的思考探究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家庭教育  融合策略  

    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是从新时期立德树人出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家校德育现状的探究思考,探究了小学德育家校融合的策略:开展家长工作坊,创新家长会形式,坚持正面导向,推动学校家委会建设,建立家校互动网络平台,家校在融合中共育共进,全面实现小学生德育目标和水平的不断提升。

  • 上海电力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上海电力学院  马克思主义  大学  社会科学  政治理论课  基层党组织  上海市  教育系统  

    上海电力学院(教育部已公示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社会科学部一直是独立建制。2017年3月,在社会科学部基础上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党建、工会等各项工作中成绩突出,先后获得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委员会“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等多项...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思想政治课研究》编辑部,邮编:2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