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产品质量 议价能力 合约选择 质量筛选 消费者福利
摘要:零售商通道费的产生机理和福利效应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而零售商现有货架上的在售商品对潜在厂商交易条件的影响却少有研究。文章在货架稀缺的视角下,以包含产品质量的经典效用函数为起点,基于现实中零售商普遍采用的预付费合约和相应商务谈判过程的实际,建立了量化零售商产品质量和议价能力的渠道博弈模型,考察了通道费的产生条件、作用机制和福利效果,并探讨了预付费合约本身的现实基础和例外情况。结果表明:当预付费模式是一种刚性的制度安排时,通道费是否产生取决于零售商的议价能力和现有产品质量,只有议价能力和产品质量都很低的零售商才无法收取通道费;当零售商有能力在预付费模式和买断模式之间选择时,预付费一定实现为通道费,费必然不会产生。对生产商而言,通道费迫使低质量厂商退出市场,客观上起到了产品质量筛选的作用。这一筛选机制也决定了消费者福利的损益。
商业经济与管理杂志要求:
{1}本刊欢迎各类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投稿,省级以上立项的课题(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
{2}投稿须遵循学术规范,文责自负。
{3}图、表应有顺序号和名称,图表宜少而精,切忌文字表述与图表重复。
{4}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序号在注释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①②等表示。
{5}论文如系资助项目,在文末说明。多个资助来源的,只选一项。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