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学刊杂志是由西安市教育局主管,西安文理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唐都学刊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杂志介绍
唐都学刊杂志是由西安市教育局主管,西安文理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唐都学刊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主管单位:西安市教育局
主办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国际刊号:1001-0300
国内刊号:61-1056/C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55.00
关键词: 全球化 道德教育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全球化引发的世界文化的发展态势是中国道德教育必须面对的严峻境遇。研究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德教育,没必要去谴责全球化,也不能一味渲染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可兼容性。超越文化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文化自觉意识,是推进道德教育本土化和全球化紧密结合的基础性环节。以文化自信引领道德教育,就要充分展示民族道...
关键词: 学校德育原则 人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 个性原则
学校德育原则是否正确明晰,关系到学校德育的优劣成败,关系到新一代人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和名望,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也关系到评价学校德育的尺度。学校德育原则主要有人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生活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个性原则。
关键词: 先秦儒家 教育伦理思想 仁 礼 和
教育伦理思想是教育范畴内关于个人的品德风范和社会的道德风尚的主张。先秦儒家教育伦理动力论、方法论与目的论的核心分别为“仁”(正性)、“礼”(循学)、“和”(致和),过渡的重要途径是“虚心”与“谦格”,因此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框架可以视为一个“仁”“礼”“和”三位一体模式图。应对“和”之变态的出现,解决办法可以诉求于动力...
关键词: 唐初三代 进士科
唐初三代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士子打开了仕进之门,但实际上进士科及第者同样要经过为官者的保荐才可成功,而家世背景更是被录取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唐初三代的进士群体依旧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门阀”特性,与宋以后士人社会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唐初三代进士科及第群体在地域分布、仕宦状况和郡望等方面体现了这一时期北方世家大族,尤其是...
关键词: 汉代 生态保护意识 法律实现
汉代统治者十分重视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的保护。汉代的生态保护意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上升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加以贯彻。汉代的生态保护意识,对新常态下的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唐长安城 唐昌观 玉蕊花景观 兴废
长安城安业坊唐昌观的玉蕊花景观在唐代十分有名,当时诗人多有诗歌歌咏。北宋以来千百年间,学者们对玉蕊的植物种名界定存在巨大争议,玉蕊遂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植物。唐昌观的玉蕊花景观初现于唐玄宗晚年,可能是玄宗之女唐昌公主或与唐昌公主同时代的人栽植,唐德宗大历年间花事始盛,引来众多诗人写诗描写。玉蕊花景观直到唐懿宗咸通年间依...
关键词: 李復 关学 文学思想 诗文创作
李復是张载的弟子,也是宋代关学学者中诗文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的一位,其文学思想受到关学浸润,形成切实务用的文学观念。他强调文学的内容,主张文学阐发义理,提出为文要追求语言的高古清新、讲求事实、整齐有法、意思分明。他的诗文质朴平易,切于实用,代表着宋代关学学者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关键词: 关学 刘古愚 通经致用
作为晚清关中理学复兴的代表人物,关学大儒刘古愚既是一位宗王学的理学家,也是一位经世致用的经学家。刘古愚的经学依托经典,试图发掘儒家思想中的优秀资源,嫁接以西洋思想,从而解决中国愚昧和积贫积弱的现实问题。总的来说,刘古愚经学极具现实性和实用性,它不是为经学而经学的书斋学问,它的最大特点是通经致用、会通中西、救亡图存。
关键词: 王心敬 李元春 贺瑞麟 柏景伟
清代关中学人对《关学编》的续补,并非单线进行,而是大抵经过一个由分趋合、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首先,王心敬—周元鼎(简称王系)、刘得炯—李元春(简称李系)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向续述了从冯从吾到李二曲的关学学人,并对原编做了补述。随后李元春的弟子贺瑞麟再次续入李元春等关学七人,与之同时的柏景伟则将冯从吾的原编、以上两系的关学续补...
关键词: 杨杨 世纪末思潮 人格面具 文化反思 自审意识
杨杨的“杞麓湖系列小说”,以颇具神秘性的悲剧命运书写,呈现出一个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迷惘,留下了浓郁的世纪末思潮印迹。这些作品从少年的视角出发,对成人世界的丑行进行了批判,萌发出强烈的反抗意识,并在充分融入自我体验的美丑分辨中,对于人格面具进行深入揭示,具有一定的文化反思意味。同时,小说还流露出明显的自审意识。“杞麓湖系列小说”...
关键词: 耿祥 方言
陕西籍作家耿祥的长篇小说《田韩堡》以方言为基础,展现“”时期陕西关中东部一个村庄的政治变幻、风土人情及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是一部艺术水准及史学价值较强农村题材力作。小说中的方言充分反映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地道的风土人情,为陕西乡土题材小说又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关键词: 庄园类型 封建贵族 豪强地主 门阀士族 富民社会
作为一种经济社会形态,庄园组织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西周时期的封建贵族庄园、西汉豪强庄园、魏晋门阀士族庄园和唐宋富民庄园。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变革与消长,导致了庄园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历史风貌。
关键词: 康熙 博学鸿词科 关中士人 文学活动 社会影响
康熙年间博学鸿词科既是清初的一项文化策略,也是一件政治事件,这次参加己未特科的在野士人近二百人,中进士者近五十人,它对于缓解当时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笼络在野的知识分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标志着清初统治者在文化统治方面的自信和成熟。参加此次荐举的十位关中士人大都在当时声名远播,对于此次荐举的态度和行为有别,其中李颗...
关键词: 司马光 礼仪文明
《书仪》是北宋司马光所撰的一部士庶通礼,该书是司马光对北宋礼乐不兴的社会现状所作之反思,意在满足北宋家族伦理建设之需要。司马光对前代的礼书颇为重视,特别是对于集唐代礼制之大成的《开元礼》多有评论。司马光还充分照顾到了北宋的风俗,当风俗合于人情、有益教化时,司马光则从之;当风俗不合人情、无益教化时,司马光则弃之。《书仪...
关键词: 电影声音 新时期 声音观念 录音技术
中国电影有声时代的到来及声音在电影中的推广应用,其进程与世界电影发展进程基本同步。因中国电影受国情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较之别国尤为深重,且观众接受习惯、市场因素及影片制作的科技水平都对电影声音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其中,带给中国电影声音创作影响最深远的因素,与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的因素基本一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政治...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网络文学 三国 审美趣味
近年来,网络文学界正在加速融合进主流文学界。不仅组织和人员出现统合交叉,文学作品的内容上也出现内在渗透的态势。在当代电媒与纸媒相互融合的媒介语境下,网络三国小说表现出人物的双重性、语言的现代性和随意性以及大一统“情结”,体现了当代网络小说独有的审美趣味。
关键词: 关中地区 民居石雕 艺术价值 特异性
关中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艺术底蕴丰厚。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形式,关中民居中的传统石雕艺术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对其研究也较广泛。但现有的研究多为对石雕艺术本体的描述和总结,缺乏对传统民居即石雕艺术所存在的物质环境的阐释与分析,割裂了石雕与其生存环境、物质基础的联系。对此应以传统民居的组成部分为分类依据对石雕艺术进行研究,进一步总...
关键词: 李敷仁 办报理念 编辑思想 百姓情节 成功启示
《老百姓》报是抗战时期在西安创刊并得到群众普遍赞赏的通俗报纸,它的“百姓”情节、群众情怀是制胜的法宝和成功的秘籍。具体而言,其浓郁的“百姓情结”体现在:坚持“人民办报、办人民报”、“一切为了老百姓、为了老百姓的一切”的编辑思想和办报特色;牢牢把握“依靠百姓,面向百姓,服务百姓,赢得百姓”的创刊理念和出版方针。该报坚守...
关键词: 慧能 禅宗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印顺、净慧为代表的禅门宗匠就提出过“敦煌本《坛经》为传宗简略本”的观点。结合禅宗史料与敦煌本《坛经》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敦煌本《坛经》文字简约、节略较多的特点是后人根据传宗需要省略的结果,并非古本原貌;考察唐五代禅宗史不难发现,正是神秀一系在南禅北传过程中基于与北宗较量和传宗的需要,才一再推崇《坛...
关键词: 梁济 自杀 殉清 儒家传统道德 社会转型
1918年11月,梁济沉湖自尽。他以“殉清”为名,以“存国性”为目的而策划的自杀事件,一方面展示了其对儒家传统道德的执著,另一方面反映了这种道德价值已沦为一种抽象存在,难以在社会生活里发挥整合作用。梁济之死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在传统政治与文化秩序解体的历史语境中,儒家传统道德与现实之间产生了“脱节”。面对传统道德沦丧,政治秩...
关键词: 金陵大学 基督新教 非基督教运动 金大精神
金陵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享有盛誉的教会大学,不仅其教育事业成绩斐然,而且它还是一所有爱国传统的学校。为何一所注重培养“基督化人格”的教会学校,却经常站在反帝爱国风潮的前列,从基督新教教义的包容性和世俗化的催生、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推动、金大精神和校风的孕育、中共地下工作者的组织和指导四个方面加以论述,可以藉此...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十周年庆典 创刊 党委书记 专家学者 省教育厅 教师代表
2015年11月29日,《唐都学刊》创刊三十周年庆典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校党委书记、《唐都学刊》编委会主任雷英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处调研员李梦泽、西安文理学院相关领导及教师代表60余人出席会议。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十周年庆典 创刊 优势学科 传承创新 主题报告 三十周年
《唐都学刊》主编王银娥编审作了题为《传承创新,努力提升学刊影响力——(唐都学刊)创刊三十周年回顾与展望》的主题报告,报告回顾了《唐都学刊》创刊30年来的发展历程、主要成绩及社会影响,介绍了《唐都学刊》的学术定位及主要栏目设置,总结了30年来办刊的基本经验,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努力的方向:要坚持“开放式办刊”理念,开发高层...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西安市科技六路1号,邮编:7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