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天府新论杂志

杂志介绍

天府新论杂志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天府新论杂志创刊于1985,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天府新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 主管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4-0633

  • 国内刊号:51-1035/C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全年订价:¥190.00

  • 马克思“自由”概念的批判维度

    关键词: 自由  劳动  社会批判  异化  真实共同体  

    在马克思的研究视域中,自由概念兼具建设性与批判性双重意蕴,不仅是一种理想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社会批判的规范性构思。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劳动是实在的自由的实现中介,并将自由概念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重要手段,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个人自由的虚假性、片面性,强调真实的自由建立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

  • 困顿与出路:互联网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关键词: 互联网  共产主义  生产力  交往  世界历史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的扩大化是世界历史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明证。在互联网时代,人类虽然掌握了新技术范式、建构了宏大的互联网社会、呼唤出了强大的生产力,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人类却发现自身的真实本质丢失了。这催逼着人类去反思生产力发展本身,寻找失落的人的真实本质。在互联网社会中,基本...

  • 重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维度

    关键词: 生态主义  生产  资本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共产主义  生态世界观  

    西方主流生态主义思潮将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思想截然对立,批判历史唯物主义肯定“支配自然”的物质生产运动,具有鲜明的人类中心主义特征。事实上,这种看法根源于脱离人类历史的抽象自然观。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人类历史就是“现实的个人”的生产史。以“生产问题”为视角,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入剖析,能够更为清楚地...

  • 为何资本积累先于原始积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性的双重批判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主义  正义  资本积累  原始积累  

    资本的原始积累作为资本积累的历史前提,有着时间先在性,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却将资本积累的论述前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正义性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深入考察了资本积累和原始积累两条论证路径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资本积累过程中工人自由的丧失是资本主义非正义性实质的现实表现;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

  • 天命与人生的互贯互通及其实践取向——儒家“天人合一”观与“知行合一”说发微

    关键词: 天命下贯  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德行践履  生态伦理  

    天人合一”观与“知行合一”说,乃是传统儒学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命题。与现象界形形色色分殊的事物对应,所谓“合一”之“一”,乃是指有着巨大统一性的“本体”;“本体”与“现象”不即不离的关系,实即“一”与“多”互摄互涵的关系,可用“一本万殊”或“理一分殊”来加以概括。超越的天道可以下贯于现实的人生,宇宙论与心性论亦可互释互诠,因而...

  • 儒家立志说的伦理内涵与时代价值

    关键词: 儒家  立志  伦理  自由  德性  

    立志为历代儒者极端重视与不厌申言而在儒学中成为一种学说与传统。基于内涵的深入考察,儒家立志具有“‘心’之‘道’而成‘德’”的内在逻辑,统摄儒家至为重要的“心”、“道”、“德”三概念,同时构成儒学的基本逻辑。通过一种现象还原的方法诠释“心—道—德”三位一体的儒家立志,“心”、“道”、“德”三要素分别指对特殊的个体、普遍的群...

  • 全球化时空下儒家思想的脱域与重组——美国历史教科书话语的广义互文研究

    关键词: 儒家思想  脱域  重组  美国历史教科书  广义互文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儒家思想,集中体现了西方话语体系下的中国文化。儒家思想从中国社会历史时空层级中“脱域”,“重组”进美国历史教科书文本,成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下的知识生产和价值阐释体系,“话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广义互文为视角,分析儒家思想如何“脱域”并“重组”进美国《世界历史》教科书,通过章节框架、内容编排及叙述话语三个...

  • 阅读史视域下纂修《四库全书》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阅读史  书籍史  

    从阅读史视域探讨《四库全书》纂修的书籍史意义可知,清代统治者以政教意图及政治权力的主动介入,通过纂修《四库全书》确立彼时阅读的“官定”文本,限定阅读活动的文本、内容、传播渠道及意义指向,促使阅读活动靠向彼时的政教意图,试图以此实现“稽古右文、聿资治理”的目的。这就限定阅读者对文本意义的个性化“体验”,使阅读者被迫全方位接受...

  • 从隐匿到实显的身体——对胡塞尔纯粹意识具身化维度的一个理解

    关键词: 胡塞尔  纯粹意识  身体  亲身被给予性  感知直观  

    通常认为,胡塞尔关注的是意识意向性,到了海德格尔、梅洛-庞蒂那里才创造性地将意识意向性转化为身体意向性。即便一部分学者将目光转向了胡塞尔手稿中的身体问题,也倾向于认为在他那里纯粹意识和身体是分裂的,身体处于从属地位。本文试图从纯粹意识的本质、亲身被给予的直观行为和物感知的侧显特征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说明纯粹意识内在包含了身...

  • 根治“霾气候”的社会经济学方式

    关键词: 霾气候  生境法则  生境经济  资源限度论  可持续生存发展方式  

    霾污染的形成和扩散,与以高增长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方式正相关。治理霾污染的根本之法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这需要经济学的引导。为此,经济学应遵循生境法则,使之成为引导经济活动促进“自然、社会、人”共生的生境经济学。以资源限度论为认知指南,生境经济学引导社会采取经济方式治理霾污染,应以减排为起步,以恢复大地自净化功能为重心,以建构可持...

  • 反腐败协作:一种博弈型机制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关键词: 反腐败  博弈  协作  权威  经济主体  竞争  

    反腐败协作的博弈型机制,就是反腐败主体与协作机构之间就调查客体信息存在利益关联,由此导致整个过程处于博弈状态的协作机制。博弈型协作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于反腐败主体与经济主体之间。博弈型协作机制的不确定、对抗、谈判、妥协等特征,明显区别于职能型协作与关联型协作的稳定、平和色调。根据2013—2017年的实证调研,博弈型协作机制在行动...

  • 社会冲突生成过程的角色分析与行动逻辑——以两起“暴力执法”事件为分析样本

    关键词: 社会冲突  社会治理  暴力执法  基层治理  

    本文以2016年发生在重庆和2017年发生在上海的两起被社会舆论指责为“暴力执法”的事件为样本,对在场人物进行角色分析,进而剖析各当事方的行动逻辑及舆论场的转向,得出结论是:社会冲突的发生是当事各方“合力促成”的,事件由现实性冲突升级为非现实性冲突是引发全国性舆论关注的主要原因。社会冲突的本质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局部失效。只有完善社...

  • 全球碳博弈格局的演进与我国碳教育的推进

    关键词: 碳博弈  ipcc  unfccc  碳教育  全球气候变化  

    IPCC的评估报告是全球碳博弈格局分化重组的规则依据。本文在剖析全球碳博弈规则演进的基础上,归纳了全球碳博弈格局呈现的三大特点,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激烈冲突、发达国家内部争夺气候谈判主导权、发展中国家内部立场分裂风险凸显。站在全球碳博弈格局的新起点上,在发展和排放矛盾日趋尖锐的今天,中国务必主动确立自己的立场,在国...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法治化研究

    关键词: 全球贸易规则重构  贸易法治化  多元化治理  

    目前,全球贸易秩序正在经历着重大变革,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发展世界经济,必须消除贸易障碍,需要各国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化,致力解决全球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促进世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范围极广,实现贸易法治化对于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促进全球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

  • “濯足”书写的唐宋转型

    关键词: 濯足  唐代文化  宋代文化  语义流变  文学批评  

    “濯足”书写具有丰赡的文化内涵。先秦至晚唐,“濯足”经由儒、道语境的阐释而进入文学领域,历经虚实相与的语义发展后,凝定了典雅高致的精神主题。两宋之际,“濯足”书写生成了趋向市民审美的新特征,建构了以对适身体验的智性追逐来化解生活动荡的美学策略,从而完成语义书写的宋代转型。“濯足归隐”在唐宋诗叙中的变迁,产生了“主体强调”与...

  • 网络时代的名人文化、“粉丝”消费与情感劳动——我国网红现象研究的三重议题

    关键词: 网红  网络治理  情感劳动  名人文化  

    网红即网络红人,这一群体是由市场经济与互联网媒体共同催生的产物。网红的出现见证了我国名人文化的市场化和媒介化变迁,在线“圈粉”的逻辑一方面让新媒体变成了制造名人的数字化机器,另一方面也使得网红的“非法兴起”问题愈益突出。另外,作为新名人的网红还引发了“粉丝”消费的转向,“粉丝”不仅能透过网红去消费真实,更能在此过程中凭借对...

  • 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的文化反思与道德审视

    关键词: 网络游戏  手机游戏  青少年  数字化生存  道德审视  

    以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为标志的信息、数字技术革新,使21世纪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重点自觉不自觉地由现实世界向数字世界转向。互联网、智能手机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大多数年轻的“网生代”来说,网络、智能手机所营建的虚拟想象性世界成为其自我表达的新阵地。由新技术与新媒介合谋催生的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对文化和意识形态强...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大石西路科联街19号,邮编:6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