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天津社会科学杂志

杂志介绍

天津社会科学杂志是由天津市社会科学院主管,天津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天津社会科学杂志创刊于1981,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社会类。

  • 儒学的普遍性与地域性

    关键词: 地域性  普遍性  社会结构  社会史研究  儒学研究  儒学思想  宋明儒学  文化思想  社会利益  学术派别  哲学研究  地方化  思想史  统一性  地方性  作者  强调  学派  

    针对把儒学"地方化"从而使对儒学的研究变成为地方社会史研究的倾向,作者对此提出了批评,认为在思想史领域强调或偏重儒学研究中的小单位地域性的重要性,而忽视儒学分布的统一性和儒学思想的普遍性,这是片面的.本文强调宋明儒学的主要学派都不是地域性的学派,也不能归约为某种地域的需要或地方社会结构的反映.作者指出,夸大地方性社会结构对文化...

  • 宋明新儒学“儒佛合一”说之检讨——兼论思想的兼容与创新

    关键词: 新儒学  兼容  合一  儒佛  宋明  检讨  本体论思维  修养方法  不求甚解  思维方法  学术研究  中国现代  思想发展  思想创新  心性论  新儒家  共识  佛教  盲从  诠释  必然  

    宋明新儒学实现了“儒佛合一”之观点是一种错误的“共识”,因为无论是就本体论思维、修养方法,还是心性论方面,都足以说明宋明新儒学没有达到“儒佛合一”;而宋明新儒家对佛教的态度,尤其表明所谓“儒佛合一”只不过是某些不求甚解者编织起来的一个美丽梦幻。这一错误的“共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在思维方法上的混乱和盲从...

  • 马克思思想中的意识形态批判和科学批判——评维尔默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关键词: 意识形态批判  科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思想  生产力发展  相互关联  早期思想  虚假意识  资产阶级  费尔巴哈  无产阶级  后期思想  法哲学  黑格尔  自由  背离  必然  统治  实践  

    马克思的思想中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意识形态批判和科学批判.在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中,意识形态的批判是在对于黑格尔法哲学的颠倒中完成的,是对资产阶级抽象自由的虚假意识的揭示.但是后来的马克思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背离了意识形态的批判,而走向了科学的批判.科学的批判把无产阶级的革命看作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意识形态的批判在马克思...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文化哲学沉思

    关键词: 中国化问题  文化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沉思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哲学范式  现代西方  中国文化  相互融合  局限性  简单化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讨论逐步深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本文认为,从文化哲学入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文化哲学范式下加以把握,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现代西方先进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任务定位在西方先进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进而创造出新的中国文化上,则可以克服以往在...

  • 思想的当代与当代的思想——读解汪信砚《当代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想  当代  汪信砚  视域  读解  柏拉图哲学  西方哲学史  怀特海  古人  

    怀特海说,一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脚.他说出了一种思想的事实:我们今天的哲学绝对无法如科学那样不断超越古人,而只能是不断超越"问题",或者说,任何一种哲学都绝对不会过时,过时的只会是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但遗憾的是,哲学与问题往往在我们手里被撕裂了:今天的学界,要么热衷于问题的新奇而忘记了思想本身,要么是以考古学家的态度...

  • 理解的张力——论文本解释的空间与限度

    关键词: 文本  解释  限度  空间  张力  认识发展  哲学研究  自身  哲学史  研究者  历史  

    哲学史不仅反映了人类思维和认识发展的历史,而且也是每一代哲学研究者通过对哲学文本的解读而不断获得自身理解的历史,因而对于文本的解释是哲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然而在文本解释与哲学的自身理解之间却始终存在一种理解的循环,一方面,文本的解释奠基于哲学的自身理解;另一方面,哲学的自身理解也有赖于对于文本的理解和解释.

  • 解释与解构——丹尼特的心灵哲学及其意义

    关键词: 心灵哲学  解构  意义  解释主义  解释问题  解释学  实在论  反传统  哲学界  旨趣  

    最近二三十年来,英美哲学也表现出了对理解和解释的浓厚兴趣,并形成了所谓的解释主义。不过这种解释主义尽管也关心解释学的许多问题,但主要的旨趣则在心灵哲学方面,特别是心灵的解构方面。丹尼特提出的解释主义一反传统的实在论思路,将心灵问题看作解释问题,认为心灵是人们为解释的需要而构想出来的纯观念,在心灵哲学界引起了广泛而激烈...

  • 塞涅卡的突破:斯多亚的新政治哲学

    关键词: 塞涅卡  古典政治哲学  晚期希腊  政治涵义  理想精神  现代性  否认  伤害  价值  心性  失败  仁慈  宽厚  

    一般学者认为斯多亚哲学与其他晚期希腊-早期罗马哲学一样,在对象上否认政治所服务的一阶性价值,在主体方面否认入世的激情,是一种以磨炼失败与绝望中的人的"坚忍"和内心宁静自由为旨向的心性哲学,与政治哲学格格不入.但是,塞涅卡的思想突破了这一格局,他从斯多亚的"内圣"哲学中开出了一种以反对凶残、倡导宽厚仁慈为主题的"外王"之学.他倡导的...

  • 自我观和社会哲学的建构

    关键词: 社会哲学  自我观  建构  西方政治哲学  政治原则  政治价值  言说方式  哲学语境  现实政治  政治理论  合法性  道义论  目的论  政治观  道德  正当  当代  

    社会哲学包含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论证政治价值和政治原则的正当合法性或道德重要性的学问,而这种正当合法性或道德重要性一直建基于自我观之上.自我的本质是什么,自我过什么样的生活,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言说方式.本文对目的论自我观和道义论自我观进行了梳理,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语境中,揭示了不同的自我观与政治观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当代自我...

  • 大国治理与政治建设——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当代中国  战略选择  政治建设  大国  国家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  积累结构  基本特征  历史传统  时代使命  价值体系  核心内容  治理结构  制度体系  历史性  多样化  现代化  塑造  

    大国治理问题是中国长期延续的一个历史性难题,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如何寻求有效的资源积累结构,确保现代化的顺利推进,以达成有效的国家治理,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与关键.大国治理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战略选择深深受制于其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以及时代使命.因此,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

  • 制度变迁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学分析  动态博弈理论  不确定性  转型过程  变迁过程  选择行为  有限理性  理性选择  个体行为  制度环境  转型经济  重要意义  经济转型  均衡性  多向性  规则  

    本文利用随机动态博弈理论,阐明了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经由有限理性个体的选择行为作用于制度变迁过程的机理,从而在理论上阐明了制度环境中个体行为的规则遵循与理性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论证了转型经济中制度变迁的多向性(或多重均衡性),以及秩序对于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

  • 经济学研究中“唯定量化”的误区:以交易成本为例

    关键词: 交易成本  经济学研究  定量化  新古典经济学  企业性质  经济学家  研究范式  成本概念  批判性  科斯  

    交易成本思想源自科斯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性质的不现实假定的批判性思考.循此研究进路,众多经济学家广泛地涉入新古典经济学所忽视的制度领域,逐渐地形成了以交易成本概念为核心的一套别具风格的研究范式.

  • 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组织结构优化  产业组织形态  产业组织结构  社会福利水平  技术创新  动态过程  结构变迁  市场行为  结构演进  增长效应  产业绩效  消费选择  高级化  合理化  多样化  消费者  企业  

    产业融合的本质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对传统产业组织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是产业组织结构变迁的一种动态过程.产业融合通过推动市场结构演进和改变企业市场行为,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并产生新型产业组织形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同时,产业融合能够带来更好的产业绩效和巨大的增长效应,给消费者带来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从而增进社会福利水...

  • 天津工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

    关键词: 调整研究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战略性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行业  技术密集型  天津  产业产值结构  下降趋势  工业制造业  2004年  食品加工业  变动情况  轻工行业  部分行业  机电行业  比重  纺织业  内部  差别  

    一、天津工业结构调整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九五"以来天津工业结构调整状况分析 1.工业内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从1995~2004年工业制造业产值变动情况看,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的轻工行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石油、化工、冶金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中,除个别行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外,大部分行业的比重都...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研究

    关键词: 经济结构优化  可持续发展  调整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中国家  持续增长  环境恶化  资源问题  宏观经济  产业配置  结构性  不合理  突出  污染  

    一、结构性污染与经济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从产业层面来看,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突出表现在许多地区普遍存在的、因经济结构单一或结构不合理而导致的宏观经济结构性污染.此外,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配置,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结构性污染更为突出①.

  • 学习社会发展趋势及国际经验研究

    关键词: 社会发展趋势  经验研究  国际  发展中大国  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  技术资源  资本资源  治国方针  基本国情  科教兴国  全民学习  学习社会  终身学习  发展观  世界  中国  立国  人口  适时  

    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选择.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其最丰富的资源便是人力资源,而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则相对紧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治国方针应当是"教育立国"、"科学立国",舍此别无他途.在科教兴国方针指导下,我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了"创建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学习、灵活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社会...

  • 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

    关键词: 内部要素  文学经典  建构  文学作品  文化权力  艺术价值  期待视野  意识形态  文学理论  不可或缺  外部要素  

    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起码要有如下几个要素:(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3)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4)发现人;(5)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变动;(6)文学理论和批评的观念。本文认为文学经典建构中的内部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一味强调文化权力的外部要素的作用而忽略内部要素的观点是片面的。

  • 文学经典面临挑战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意识形态  制度的合理性  传统社会  人类精神  观念体系  社会秩序  自我调节  社会地位  主要功能  社会系统  乌托邦  合法性  永恒性  根本性  变奏  

    一在传统社会中,人类精神总是呈现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二重变奏.意识形态是为社会既定秩序提供合法性依据的观念体系,它以各种方式来证明当下现存的社会秩序具有永恒性,即使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认同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境遇,承认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从而使现存社会系统尽可能地不发生...

  • 文学经典与理论:变与不变的辩证

    关键词: 文学经典  辩证  文学批评  参照系  多样性  学者  

    一何谓文学经典?荷兰学者佛克马和蚁布思认为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提供参照系的作用",但他们同时认为,这个定义有一个缺陷,那就是遗留下了"谁的经典"这个未被回答的问题.所以,他们认为应该重视另一学者高拉克注意到的"把经典的文化和历史多样性简化为一种极端保守的经典的倾向"①.也就是说,应该努...

  • 当代经典问题与多元视角

    关键词: 多元视角  当代经典  文学经典  经典作品  后殖民主义  文学内涵  当代社会  女权主义  大学课堂  权力话语  文化研究  雅文学  文学观  

    经典作品和雅文学一直被界说为文学的基本外延,正是它们集中体现着文学内涵,即所谓"文学性".但在当代社会,这种文学观已越来越受到挑战,尤其是文学经典已经受到质疑.在西方的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看来,大学课堂上的经典作品,绝大部分都是一些死去的、欧洲的、白人的、男性的作品,文学经典只不过是权力话语的建构.在中国的大学和中学里,情况也同...

  • 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之争——对2004年一种学术现象的中国症候学研究

    关键词: 2004年  文学理论  文化研究  学术现象  中国学术  世界学术  学科建设  中国文论  学术机制  学术体系  新时代  演进  传统  

    2004年的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之争,蕴含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呈现了在中国学术演进中,世界学术新潮的横向影响和业已成为现代新传统的学理演进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国文论传统性格中学科建设与文化先锋两种功能在新时代的分裂;三是中国学术体系对文学理论的命名错误和学术机制的相对僵化对这场争论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 文学感受与现当代文学评论(笔谈)——缺乏感受性的文学评论

    关键词: 感受性  当代文学评论  文学理论批评  20世纪初  笔谈  理论概念  批评实践  理论建构  现代转换  古代文论  先验性  中国  缺憾  

    这里所说的缺乏感受性的文学评论,是指中国20世纪初以来的文学理论批评领域存在的一种现象,即某些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不是从文学感受出发而是从理论概念出发,明显缺乏文学感受性,其先验性实践便留下了不小的教训和缺憾。不可否认,经过几代人的努力,20世纪初以来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确有一定的建树,对外来文学理论的高度重视与借鉴运用成为...

  • 文学感受与现当代文学评论(笔谈)——当代文坛文学批评中的几种偏向

    关键词: 当代文学评论  文学批评  当代文坛  笔谈  感受  小说创作  鲁迅  幼稚  

    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在回顾他小说创作的经历后,居然愤愤地说:“还有一层,是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因为那时中国的创作固然幼稚,批评界更幼稚,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倘将这些放在眼里,就要自命不凡,或觉得非自杀不足以谢天下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鲁迅当年所指出批评界“举...

  • 文学感受与现当代文学评论(笔谈)——审美生成与本土化特征

    关键词: 审美生成  当代文学评论  本土化  感受  笔谈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中国文学  全球化语境  艺术创新  民族特色  外来文学  审美意识  外来文化  

    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研究如何才能有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探寻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术创新之路呢?我们以为,最重要的便是警惕那将中国现代文学仅仅当作外来文学“影响物”的批模式,努力寻找现代中国文学的“审美生成”过程,然凸现作家个体文学感受与审美意识的价值,而事实上,这一过程与其说是外来文化与文学的“植”,还不如说更具有...

  • 文学感受与现当代文学评论(笔谈)——现实的感受与文本的感受——胡风文学理论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 当代文学评论  感受  意义  胡风  文本  笔谈  现代文学理论  经验与教训  思想建设  中国文学  发展过程  独特性  

    今天,讨论“感受”的发掘与提升之于中国文学思想建设的价值,我以为重新回到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重新梳理和总结我们曾经有过的经验与教训,应当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以为胡风文学理论的独特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 18世纪晚期欧洲对于中国的认识——欧洲进步观念的确立与中国形象的逆转

    关键词: 中国形象  18世纪  进步观念  晚期  认识  16世纪  启蒙时代  批评态度  时代精神  借古讽今  思想家  颠覆性  欧洲人  

    16世纪以来,欧洲社会上流行的是正面的中国形象,启蒙时代中国更成为多数思想家讴歌的对象.但是,18世纪晚期欧洲许多思想家都对中国持批评态度.中国形象发生颠覆性的转变,归根结底是欧洲人看待中国时的坐标已经斗转星移,从尊敬古代变为肯定当今,从崇尚权威变为拥戴理性,从谨慎地借古讽今变为大胆地高扬时代精神.

  • 20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历程与走向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史研究  80年代后期  回顾与思考  发展潜力  发展历程  研究历程  历史学  新时期  

    1980年代后期开始走向复兴的社会史学无疑是新时期历史学最具学术活力、发展潜力和挑战气息的领域.近年来对社会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一直伴随着社会史学的发展①.笔者着眼于自身对中国社会史研究历程的考察,将20年来的社会史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反思既有成果,以为社会史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 论汉代“敬老”道德的法律化

    关键词: 汉代  敬老  张家山汉简  道德法律化  社会现象  法律发展  考古资料  历史文献  出土  江陵  

  • 一部论述知识如何转化为创新的著作——评《科学、技术与创新经济学》

    关键词: 创新经济学  科学  技术  山西人民出版社  著作  转化  2004年版  创新活动  国家竞争力  人类社会  知识经济  企业  产业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7号,邮编:3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