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外国文学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外国文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外国文学评论杂志创刊于1987,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诗是理性化的梦”——《忽必烈汗》1816年序言刍议

    关键词: 断章  灵感  理性  

    对于柯勒律治《忽必烈汗》一诗,国内学界长期以来都聚焦于诗歌正文的解读,而对其1816年序言未予重视。本文采用史料考辨和文本细读的方法,首先对序言与“克鲁手稿”的附言进行比照,质疑序言所述事实的真实性,并寻绎措辞变动的理由;然后比照序言与诗歌正文,阐释两个文本在人物形象和主题上的诸多暗合以及潜在的龃龉。鉴于浪漫主义时期“断...

  • 《外国语言与文化》(中、英文双刊)创刊启事

    关键词: 语言与文化  外国  创刊  英文  湖南师范大学  启事  连续出版物号  广电总局  

    《外国语言与文化》和《外国语言与文化(英文)》是我国新增的两种外语类期刊,于2016年12月23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正式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分别为CN43—1536/H和CN43—1537/H。主办单位为湖南师范大学,主编为湖南师范大学蒋洪新教授。

  • “身着花格呢的王子”:司各特的《威弗莱》与乔治四世的苏格兰之行

    关键词: 司各特  花格呢  历史记忆  

    司各特于1814年发表的历史小说《威弗莱》描写了1745年斯图亚特王朝“摄政王”查尔斯·爱德华身着苏格兰花格呢服装在爱丁堡荷里路德宫同高地氏族首领举兵叛乱的场景。1822年,司各特全程主管了大不列颠联合王国汉诺威王朝君主乔治四世爱丁堡巡访之旅的仪仗安排,当时乔治四世也穿上了花格呢服装在荷里路德宫召见苏格兰高地首领,这个场景与《威...

  • 重塑“心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教育改革与来华西人眼中的儒家教育

    关键词: 儒家  西学  心智  通识教育  知识生产  

    从卡莱尔对中国士大夫的礼赞到来华传教士对清末儒家教育的激烈批判,欧美世界中儒家教育的形象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认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古典教育的衰微和现代通识教育的兴起改变了在华西人对儒家教育的看法。本文通过分析丁韪良、花之安、李佳白和约翰·巴罗等在华西人的教育论述与狄更斯、赫胥黎等人教育思想之间的关联,...

  • “皇国史观”与高群逸枝的“帝国女性主义”

    关键词: 高群逸枝  帝国女性主义  日本精神  皇国史观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特殊语境中,日本诗人兼评论家高群逸枝不仅出版了《大日本女性史:母系制的研究》等历史著作,同时构建了鼓励女性积极参与战争的理论体系。本文探究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具体内容,认为高群逸枝一直在通过“回归日本”的方式构建日本女性主义理论,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女性不单纯是被政府利用的受害者,她们也将战争看作争取女性...

  • “地球中空说”、南极探险与想象美国的三种方式

    关键词: 南极探险  航海叙事  美国扩张  种族偏见  

    十九世纪初,美国以官方组织的南极探险为标志,加入了列强的海上竞争。退伍美军上尉西姆斯提出的“地球中空说”虽显荒谬,却代表了普通美国人对海上探险与扩张的兴趣。作为西姆斯曾经的追随者,雷诺兹不仅促成了十九世纪美国历史上耗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南极探险行动,还在其国会演讲中以狂热的民族主义与扩张主义论调,重新定义了美国与海洋的...

  • 刘易斯的“巴比特文学地图”与美国城市的空间生产

    关键词: 巴比特文学地图  空间生产  

    本文将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作为其《巴比特》等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想象空间”的“巴比特文学地图”置于空间生产批评和文学地图学的研究视野中,考察其中的泽尼斯城、办公大楼和近郊别墅参与美国城市空间生产的过程,以此架构起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阶级化的空间生产之间的深层逻辑联系,进而挖掘刘易斯“巴比特文学地图”的特质及其文化意...

  • 感官地图上的灵魂朝圣之旅——中古英语长诗《珍珠》的空间结构

    关键词: 中古英语  朝圣  

    以中古英语西部方言写作的十四世纪“珍珠”诗人是与同辈文人乔叟并肩的语言大师,凭借出色的架构能力和解经能力,他对拉丁文通行本圣经进行了极富创造性的文学演绎。本文将其头韵长诗《珍珠》放入同时期朝圣叙事传统中进行解读,并试图论证诗人将叙事主人公的梦中旅程构建在典型的“T-O”中世纪地图的空间范式之上,通过对主人公感官体验的重...

  • “我把人造得公平正直”——谈《失乐园》中弥尔顿对人类堕落的再现

    关键词: 弥尔顿  上帝的禁令  理性  堕落  

    弥尔顿在《失乐园》中特别强调上帝把人造得“公平正直”(just and right),这意味着人在被造之初就获得了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对正义与不公的感知以及对正义/正当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正当”的自然倾向中也隐藏着一个陷阱:人对正当性的需求会引导人借助理性审视上帝的禁令本身,但由于上帝的禁令具有完全独断性,其正当性无法通过...

  • 让无声的古瓮发出声音——济慈《希腊古瓮颂》的艺格敷词与想象

    关键词: 艺格敷词  空间  再现  

    济慈的《希腊古瓮颂》被认为是艺格敷词的经典范例,引发了众多批评家的分析和研究。斯皮策、克里格和赫弗南的三篇文献分别从视觉艺术向听觉艺术的转换、时间艺术向空间艺术的转换和视觉艺术再现之文学再现的角度对该诗作展开了批评。笔者认为,三位批评家提出的艺格敷词中的艺术转换和再现均为济慈的创造性想象提供了可能,而想象又是这三者存...

  • 罗马中心主义抑或种族主义——罗马文学中的黑人形象研究

    关键词: 罗马文学  黑人形象  种族歧视  罗马中心主义  

    古罗马文学中对黑人的贬损性描写常被现代种族主义者视为现代种族歧视的古典渊源和传统之一。本文通过比较发现,罗马文学对黑人身体特征的描述既有贬损性,也有褒扬性,并未偏向一方。罗马文学对黑人在罗马社会关系中的角色的定位,其实质是为了维护罗马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罗马最初的社会等级划分是以血缘关系而非种族特征为基础的,罗马民众...

  • 《褐姑娘、褐砖房》中开放的场所精神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在《褐姑娘、褐砖房》中,非裔美国女作家葆拉·马歇尔力图通过人和场所的并置重新探讨场所精神。一方面,她承认场所精神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人们对于存在意义的追求,她尤其通过敏感多思的黑人少女赛琳娜的经历凸显了具有离散背景的巴巴多斯裔美国人对于场所精神的探索;另一方面,她又质疑单一、封闭以及静止的场所精神,借女主人赛琳娜在不同...

  • 文学作品“历史解读”的机遇与陷阱:以莎士比亚《辛伯林》的研究为例

    关键词: 历史解读  文学性  

    在英国文艺复兴文学研究领域,结合史实进行文本解读已是基本模式,但近年来此研究范式被认为抹杀了文本的文学特征,因而不断受到质疑。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历史解读”原则本身无可指摘,文学的“文学属性”与“历史属性”并非二元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应该纠正的是在错误的“历史解读”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具体文学研究实践。本文以莎剧《辛伯...

  • 《外国文学评论》投稿说明

    关键词: 文化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投稿  外国文学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  文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  

    《外国文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核心刊物,主要刊发中国学者在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尤其欢迎融经验性与理论性于一体、在整体的历史关系中研究文学个案的论文,以推进国内学术。常设栏目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外国作家一作品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一文化理论研究、文学的社会史研究、文学的文化...

  • 编后记

    关键词: 编后记  文学研究  外部批评  莎士比亚  历史解读  政治学研究  文学作品  外部研究  

    本期刊登的《文学作品“历史解读”的机遇与陷阱:以莎士比亚〈辛伯林〉的研究为例》一文是对文学研究的“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这个半个世纪以来将文学研究者撕裂成两个曾经争吵不休而如今似乎彼此不太搭理的圈子的话题的重提,作者以莎士比亚《辛伯林》的研究史为例,指出作为“外部研究”的“历史解读”的确可能给文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但...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