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文杂志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外国语文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杂志介绍
外国语文杂志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外国语文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化类。
主管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刊号:1674-6414
国内刊号:50-1197/H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20.00
关键词: 民主 权力 异化
一般认为,《柯利奥兰纳新》的悲剧主要由主人公极度骄傲和暴躁的性格所导致。也因为这样的性格与剧中的罗马民主产生了直接而强烈冲突。而柯利奥兰纳斯的引狼入室行为更使他的“叛国”罪名铁定无疑。从剧本所表现的罗马民主的体制、实体、内容和实际运行等方面入手,分析平民、护民官和柯利奥兰纳斯本人在这一表面看来事关维护还是践踏民主的冲...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早期戏剧 症状阅读
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早期戏剧所体现的是人的主体性力量,表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但是,通过“症状阅读”可以发现,它们也体现出理性主义有限和自我拯救无望的一面,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有限性。具体体现为对各种非道德化色彩的展示,对基督教生存方式的眷恋。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莎学研究 历史与文本
受米歇尔·福柯对权力策略的影响,新历史主义重视历史和社会意识形态批评,从权力与话语结合点论述新历史主义在莎学中的实践,着力挖掘莎剧中隐舍的颠覆主导意识形态的内容。在莎学研究中,新历史主义认为不只是历史和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了文学作品,而更强调文学作品对它们的塑造作用。新历史主义的产生不仅是人类追求永恒精神家园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 种族迫害 现实性 偏见 驱动性 莎士比亚
通过对莎士比亚的三部戏剧中种族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种族迫害的各种范式及其对戏剧悲剧性的驱动作用以及这种驱动作用在情节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这种驱动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中国古典戏剧 女性形象 语言意象
以几部莎士比亚戏剧和中国古典戏剧中表现女性形象的意象为着眼点,分析意象的特征和它们在两种戏剧中的异同点。联系剧本的深层结构、相关社会背景,比较两种戏剧传统在表现感情题材时的不同侧重点和各自的审美特色。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 综述
近5年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在莎剧演出、中外戏剧与莎剧之间的比较、语言学、宗教和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研究者将重点放在中外戏剧与莎剧的比较、从语言学角度研究莎士比亚、西方现代文论下的莎士比亚研究等方面,显示出中国莎学研究的整体状况。
关键词: 现实 童话 外部世界 内部世界 二元对立
分裂是翟夫曼现实观的主要特征,他的二元对立的艺术观正是建立在这种现实观基础之上的。作为讽刺作家,霍夫曼描述了19世纪德国社会的不和谐与不成熟;作为哀歌诗人,他则以特殊的敏锐感悟井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现代人面对日益异化的现实时的惶恐与不安。《金罐》和《沙人》中两个世界的并存或者相互交织不是消解真实,而是一种阐释真...
关键词: 吉姆爷 原型 象征 意象
西方文学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人们在阅读欣赏西方文学作品时,也就自然与《圣经》联系起来。在小说《吉姆爷》中,作者康拉德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对书名、吉姆的家境、形象、言行等方面进行了“神似”的类比描写,而这些手法都与《圣经》相关,但是这些原型意象在使用上并非系统连贯。所以,探讨《圣经》对这些引喻的影响和作品的...
关键词: 大大方方的输家 叙述层次 嵌入叙事 常规 错位 后现代主义
叙述层次由框架叙事(或底层叙事)和嵌入叙事(或顶层叙事)构成,嵌入叙事与框架叙事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产生的效果一直是叙事研究的重点之一,违背叙述层次的常规也是作家制造“陌生化”效果的重要手段。早期后现代主义作品、加拿大作家伦纳德·科恩(L.Cohen)的《大大方方的输家》(Beautiful Losers)使用了多种手段突破叙述层次常规,取...
关键词: 自白诗 疯狂 精神病院
自白派诗人大都患有或轻或重的精神疾病,都有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经历,并公开描写过这些经历。他们的精神病院诗赋予了疯狂以内在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揭示了在精神病院环境中的精神心理现象,也揭示了自我在与它同社会和历史的关系中被不断地创造、损害、重新规定的过程。
关键词: 女性主义乌托邦 反乌托邦
乌托邦精神是女性主义的根本精神。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代表了每个时代女性最深切的愿望,表达了对既定两性秩序的批判和否定,对理想两性关系模式的肯定和追求。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为女性和人类提供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和坚定的价值归宿;女性主义反乌托邦小说中对未来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具有警世作用,促使人们不断反思。两者的共同使命是:对女性...
关键词: 女权主义
英国著名小说家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小妹妹安妮·勃朗特在其代表作《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中通过女主人公海伦·亨廷顿反映出女权主义特色。海伦不但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早30年的反抗女性,而且是道德型、理智型、理想型的反抗女性。同安娜和娜拉的激进反抗相比,海伦的反抗为女性追求个性解放、...
关键词: 范畴化 认知模型 命题模型 意象图式模型 隐喻模型 转喻模型
范畴化是分类的心理过程。作为人类思维、语言、推理等认知活动中的最基本能力,范畴化必然依赖于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和途径,遵循人类认知模型的一般规律。范畴化的认知模型可归结为:命题模型、意象图武模型、隐喻模型以及转喻模型。这四类模型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产生出原型效应,达到对认知客体系统而合理的类属划分即范畴化。
关键词: 博喻 功能 篇章
“博喻”是超越词句层面、形成“篇章隐喻”的主要手段。在博喻的元功能中,其概念功能在横组合中产生的综合特征形成“意指链”的基础,并以其语域成分在同一篇章中共现且作有规律的延伸,从而呈现出延展性和完形性等特征,并以此构成隐喻性篇章的语义框架;而在纵聚合中产生的级阶转换则可显示出一个变体的隐喻程度。其人际功能在“人际链”中...
关键词: 否定 篇章 语境 结构
传统观点认为否定句所传递的信息不如肯定句所传递的信息重要,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也不如肯定句使用广泛。否定旬和肯定句表达的意义相,同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句。不过一旦需要时,否定形式常常是话语产生时不可或缺的成分。主要原因是否定形式有其独特的功能:事物的不同处,不寻常处;使话语出人意料,增大吸引力;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获...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双重推理 文学语言 美学价值
关联理论是一个以认知科学为立论基础的有关言语交际的理论,关联理论对文学这一特定话语形式也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文学语言的特征与文学的美学价值均能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得到解释。文学欣赏的实质就是读者对文学文本进行阐释的明示一推理过程,旨在寻求与作者意图的最佳关联,该过程应涉及到双重推理(包括识别与推理),其间变量的作用至关重...
关键词: 间接言语 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 礼貌策略 文化特征 得体性原则
分析对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阐述故意使用间接语官的现象,并对礼貌策略的文化特征与语言间接性的关系进行了简单剖析,最后强调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原则。
关键词: 意义 嬗变 翻译研究
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意义的不同认识,以及这种认识的嬗变与翻译理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意义对于任何一种翻译理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关系,因而,每当人们对于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往往会诞生一种新的翻译理论,从而推动翻译理论一浪高过一浪地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 法律翻译 理解 诠释
法律文本的理解有其独特的规律特征,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是寻求原作意蕴的基础。本文从法哲学诠释理论的视角上,着重论述法律翻译过程中文本理解之原则、理解过程中的循环悖论及其辩证关系。翻译主体之偏见对于理解的影响以及翻译主体的创造性等问题,对法律翻译过程中的文本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异延 道 逻各斯中心主义
如《圣经》巴别塔的故事所表明的那样,人们一直深深向往着建立一种透明、单义的共同语言,将万物的起源和人的根本存在归为一种超验的逻各斯/道,人们不但不对此加以质疑,反而赋予理性的逻各斯/道以解释一切现象的绝对权威。体现在翻译中。便是以“对等”/“信”作为衡量一切译作的惟一准绳。但实践证明,这种基于原作中心的理论的解释力是...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忠实 文化干涉 文化语境
对女性的文化身份、女性主义的翻译策略、女性译者的政治主张的研究已经成为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中日益重要的课题。由于把语言看作是强大的身份政治工具,并把翻译行为看作文化干涉的手段,女性主义翻译实践实质上已成为以营造女性主义文化语境为目标的政治行动。
关键词: 翻译 文化差异 思维模式 文化取向 影响
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之视角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种《红楼梦》英译本的部分译例进行对比分析,阐释原语与译语的文化差异、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以及译者的文化取向等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 标示语 语用失误 言语行为
标示语是社会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示语的翻译应注重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在分析英汉标示语的语言特征基础上,讨论英译标示语出现的语用失误问题。
关键词: 词素 声音 形式 意义 构词 构形 对比研究
文章就词素的数量与来源、词素的长度与读音、词素的形式与意义、词素在词中的位置与意义、词素与构形等问题,采用图释法和数据进行了论述,揭示英汉语词素在诸方面的异同。认为语言中词素的不同表征反映出英汉语的本质特性,是语言研究和英、汉语言教学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汉语 英语 语言形象性 语言共性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在诠释语言的形泉性时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中国人重直觉与具泉而西方人重理性与逻辑,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的形象性和英语的功能性。分析语言形泉性的心理基础及形象语言的特点,可以看出形象性是语言共性,形象性上英语并不比汉语逊色。
关键词: 英语结构被动句 对比参数 翻译流程
以对比语言学与描写翻译学为综合理论背景,首先分析了英语被动句既有研究与汉译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重句式与翻译结果、轻语义与翻译过程的研究缺陷。然后通过英汉语对比,查找并设定了四组控制翻译过程与译文输出的参数,以流程图的方式描写了一个形式与语义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英语结构被动句汉译模式。
关键词: 翻译教学 翻译主体 翻译技巧
早期机器翻译研究的失败使人们意识到翻译不是一个机械操作过程,而是一个译者进行选择、取舍、协商和操纵的跨文化交际过程。译者作为交际过程的主体,具有主体性。然而,这一研究思路在中国翻译教学中未能得到贯彻。长期以来,翻译教学忽视译者主体的存在和译者主体性的发展,片面强调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作用,把学生物化为可以灌注的容器、...
关键词: 知识体系 课程设置 复合专业 外文化 内文化
英语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合理,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自身发展。而专业设置是知识体系的直接体现之一。通过对中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对比研究,从英语专业学生知识体系的现实应对性出发探讨发展方向和专业出路。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编辑部,邮编:4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