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的一本统计源期刊。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创刊于1996,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医学类。
杂志介绍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的一本统计源期刊。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创刊于1996,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医学类。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国际刊号:1007-9610
国内刊号:31-1758/R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49.60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营养筛查 营养风险
由于疾病、年龄等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入院时即存在明显的体重减轻和(或)进食量减少[1],入院后检查及手术所致禁食、手术创伤、术中低温、疼痛、焦虑等因素,导致围手术期营养不良的发生和并发症风险升高[2]。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营养状况受损极易被忽视[3]。因此,临床外科病人易存
关键词: 外科重症 营养支持 能量
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是营养支持领域的难点。外科重症病人的治疗包括手术、感染控制、脏器功能障碍的纠正和维护,也涵盖营养支持。外科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与普通外科病人有很大区别,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分解代谢占主导,自身组织大量消耗。因此,外科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有其独特性。
关键词: 外科理论与实践 肿瘤外科学 征订启事 中国医学文摘 中国期刊网 中国学术期刊 会议报道 一本 全铜版纸 外科专业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编辑出版的一本外科专业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96年。本刊以普通外科和肿瘤外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重点,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研究报道、病例报告、综述、讲座、专题讨论、技术方法及国内外大型会议报道等栏目。
关键词: 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 动态
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营养支持是围手术期处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再赘述。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实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笔者认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一种动态营养支持,应根据病人疾病、代谢及功能等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包括营养支持的目标、能量、蛋白质、配方、方法及途径,并实施平稳过渡。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微生态免疫营养 围手术期 应用
近年来,围手术期营养干预在外科重症病人中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选择合理的围手术期营养干预将有助于提高病人预后。给予围手术期病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可保护病人肠黏膜、促进营养吸收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等,因此EN已成为外科重症病人围手术期一种重要的营养支持。不仅如此,在肠道微生态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微生态免疫营养的临...
关键词: 内科理论与实践 征订启事 全文版 内科医师 学术交流 诊治技能 全铜版纸 樊代明 吕传真 高润霖
《内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办,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内科医师的学术交流、讨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胃癌 肠麻痹 并发症
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关键措施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概念是1997年由Kehlet[1]首先提出,经过18年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骨科、胸心外科及乳腺外科等领域,并取得显著成绩,表现为减少手术应激,减少并发症发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并未增加再住院率。
关键词: 术后肠麻痹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术后康复
术后肠麻痹是腹部外科手术或其他大手术后不可避免的胃肠道动力暂时性损害。其主要表现为不能耐受食物、肠鸣音缺失、腹胀以及排气、排便减少[1]。术后肠麻痹进一步导致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支出[2]。目前,对术后肠麻痹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营养治疗由于其安全性和日益凸显的有效性,在术后肠麻痹的防治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加速康复外科 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肿瘤生长,病人出现腹痛、肠梗阻及全身症状等,营养状况往往较差。结肠直肠癌多可通过手术获得根治或缓解,然而常规结肠直肠癌手术后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关键词: 滋养性肠内营养 补充性肠外营养 肠屏障功能
目的:实验研究不同比例肠内(enteral nutrition,EN)联合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方法:6周SD大鼠夹闭肠系膜上动脉30 min恢复灌注,建立肠I/R模型。放置胃造口管和颈静脉置管,分别用于实施EN和PN。复苏12 h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不同比例的EN+PN:0...
关键词: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目的:评价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方法 :对188例收入我院外科拟行手术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于入院时应用病人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法(PG-SGA)和实验室检查(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其营养状况,比较PG-SGA与其他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应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雷帕霉素 门静脉高压症 肠系膜血管新生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肠系膜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部分静脉结扎制备门静脉高压症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干预组、手术对照组和手术干预组。术后1周起,假手术干预组和手术干预组给予2 mg/(kg·d)雷帕霉素腹腔注射,持续2周,而假手术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二甲基亚砜腹...
关键词: 小肠黏膜下基质 收缩 白细胞介素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能否通过激活JAK1/STAT3通路抑制小肠黏膜下基质(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收缩,为SIS更好地修复组织功能缺损寻找新思路。方法:大鼠背部植入2.0 cm×2.0 cm的4层SIS补片。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5):IL-10组、S3I-201(IL-10下游通路阻断剂)组、IL-10+S3I-201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术...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肿瘤转移 药物疗法 个体化治疗
目的:探讨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表达水平和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在转移性结肠直肠癌个体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胃肠外科接受结肠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转移病人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根据TOPOⅠ表达水平和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行个体化治疗,对照组随机选择化疗方案。观察其临床...
关键词: 脓毒症 肝损伤 自噬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脓毒症模型组、MMF预处理[10 mg/(kg·d),2 d]的脓毒症模型组。两组分别于造模后1 h、6 h和24 h及假手术后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并行肝脏HE染色及病理评分。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便血 腹腔镜手术 全结肠直肠切除术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结肠直肠内布满大小不等的腺瘤性息肉为特征,好发于青年,一般15岁开始出现症状,20-30岁最为明显[1-2]。随着生活和环境的改变,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如不及时治疗,至中年时几乎全部病例都将发展为结肠直肠癌[3-4]。因此,亟需作出FAP正确的诊治策略。
关键词: 结肠直肠息肉 高频电凝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息肉是形态学名词,泛指一切空腔脏器向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1]。任何结肠直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均可称为结肠直肠息肉。其仅表示肉眼外观,不表示组织学含义,只有经过组织学检查,才能证实息肉的性质及临床意义。我国大肠癌病理专业组将息肉分为肿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淋巴性息肉等[2]。尤其肿瘤性息肉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为癌前期...
关键词: 固有免疫 肠黏膜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遗传和环境因素均可导致菌群结构紊乱。肠黏膜固有免疫作为非特异性免疫的一部分主要参与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护。近年来有报道指出肠道菌群与黏膜固有免疫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与肠道菌群结构长期相对稳定密切相关。2010年,"Nature"和"Science"较早发表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肠道菌群的报道[1-2],此后,肠道菌群被称...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 结肠癌
近10年来,全球范围内结肠直肠癌发病人数持续增多,在男性癌症病人中发病率排名第三,在女性癌症病人中排名第二,平均每年有694 000人因结肠直肠肿瘤而死亡[1]。由于结肠癌与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诊治方法存在差异,两者的预后并不相同。过去,直肠癌病人即使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也容易局部复发,5年生存率较结肠癌病人低5%-10%,预后较差[2]。
关键词: 创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近年来多发伤的发生率逐年提高,严重程度逐步加剧,伤情也日趋复杂。创伤后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也随之升高[1-2],我国每年因创伤致死的人数上升至人口死因的第4-5位。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1997年由Asahara等[3]首先从外周血液单个核细胞中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邮编:2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