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个人信息 网络隐私 网络安全 反通知 行业自律
摘要:与隐私权相较,个人信息权是一种网络环境中的新兴人格权,可以经由《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条文确立。我国可以采用机构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模式保障个人信息权。自律模式部分,网络隐私权保护组织以及第三方认证机构可以逐步独立。我国应当以司法途径与管理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网络安全,在线上身份证制度的构建上,应由《网络侵权司法解释》作出司法导向。现有的"通知—删除"规则可以改制为"通知一删除一反通知一恢复"规则,网络服务提供商并不应网民的要求永久性删除信息,而是需要等待反通知期间,以平衡提供者的经营自主权、网络用户的信息权、权利人的著作权等权利,以预测网络服务提供商收到通知后的行为后果。
网络法律评论杂志要求:
{1}所有来稿需注明作者名、省市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第一作者职称及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
{2}文中引用文献,首次列注时需标明全部出版信息,再次列注时方可简化。注释按照(作家,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第几页)的形式进行标注。
{3}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必须健康守法,积极向上。
{4}标题层次的划分不宜超过4节,4节不够时,可将层次再细划分。第一级标题用1;第二级标题用1.1;第三级标题用1.1.1;第四级标题用1.1.1.1;各级标题均顶格写,分级号后不用顿号,空1字后写标题。
{5}参考文献:作者年份制,正文中以(作者,年份)形式置于对应处;详细内容采用文后注形式,中文在前、英文在后,以音序排序,具体著录格式见附件。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