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松材线虫 细菌 杀线虫活性 鉴定 培养条件
摘要:为了对松萎蔫病进行安全、无污染的生物防治,从青岛大学校园内采集的样品中分离出120株菌。采用浸渍法从中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杀线虫活性的细菌G8-1。杀线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上清液48h后的杀线虫率为90.81%。通过16SrRNA的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Flectobacillus rhizosphaerae。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实验对该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培养条件:最适初始pH为8.0,最适培养温度为35℃,最佳接种菌龄为9h,最佳培养时间为3d,菌株G8-1发酵上清液的杀线虫率可达到96.31%。对菌株产生的活性物质的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活性物质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在弱碱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杀线虫活性稳定性。本研究为松材线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微生物学杂志要求:
{1}文稿中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要前后一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SI单位)。
{2}编辑部对拟采用稿件有删改权。
{3}文稿题目及各级标题要求简短醒目,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即按照1;1.1;1.1.1……统一编号。
{4}论文必须有:中英文题名、作者、作者工作单位及所在地和邮编、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参考文献。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学位、职称)。
{5}注释:采用脚注(当页注,“每页重新编号”),使用小5号字(由word软件自动生成),注释序号使用右上标的“①”。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