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物理教师杂志

杂志介绍

物理教师杂志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苏州大学主办的一本北大期刊。

物理教师杂志创刊于1980,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物理教师杂志

北大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苏州大学

  • 国际刊号:1002-042X

  • 国内刊号:32-1216/O4

  • 发行周期:月刊

  • 全年订价:¥408.00

  • 大学物理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 物理学史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专题研究  

    当前物理学史的教学和研究是物理教育改革趋势之一,为了发挥物理学史的素质教育功能,我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实践,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展示物理学史的教学内容,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物理学史专题研究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提高教学效率.

  • 在研究中开始 在讨论中延续 在经历中提升——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IYPT)及其教育功能

    关键词: 物理竞赛  物理学家  教育功能  国际  国立大学  莫斯科  高中生  前苏联  

    1 IYPT的缘起和理念 1979年,莫斯科国立大学组织了一项面向高中生的物理竞赛,每年在莫斯科地区举行.该项比赛从1988年起改名为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intetnational youngphysicst’s tournament简称IYPT),邀请世界各国参加.最初这项赛事总是在前苏联境内举行,参加的国家逐年增加,到1992年有10个国家派出代表队参赛.

  • 《一个典型的惯性演示实验的理论再分析》一文的拓展

    关键词: 演示实验  惯性  小球直径  中学物理实验  水平方向  圆筒  硬板  打击板  

    在桌面上竖直固定一个圆筒,在筒上放置一个硬板,将一个小球静置于板上并对准圆筒(小球直径略小于圆筒直径).沿水平方向用力猛烈地打击板,板被打出圆筒,小球落入圆筒内.这个“惯性实验”在大学、中学物理实验中是常见的一个简单实验,源于民间杂技表演.文献[1]对此作了颇为深刻全面的论述,笔者犹觉笔力未尽,在此再作拓展.

  • 物体稳度的原理探讨与教学建议

    关键词: 物体稳度  原理探讨  稳距  教学建议  

    分析了现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物体稳度问题,指出了存在的欠缺.根据物理概念性质讨论了分析稳度问题的势能法.通过物理模型详细探讨了看似简单的稳度原理,结论表明:(1)影响稳度的因素是重力、重心高度、稳距;(2)临界偏转角是比较稳度的近似依据;(3)临界偏转的重力势能变化量是比较稳度的准确依据.基于此,结合普...

  • 浅谈“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中的双线教育

    关键词: 科学思维方法  情景预设  问题开道  知识线  方法线  

    物理教学应教给学生知识同时也要传授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那么如何合理地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也需要一定的教学技巧.笔者在“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中采用“情景预设,问题开道”的方法,有效完成了“知识线”与“方法线”双线教学任务.

  • 物理尖子生是怎样“炼”成的?

    关键词: 物理尖子生  激发兴趣  培养  习惯  

    本文对重点高中如何提高学生物理成绩做了分析和思考,认为物理教师应做有深度和有亲和力的教师,使学生从“怕物理”向“爱物理”转变;同时认为教师应磨砺学生,“炼”就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作者从培养尖子生积极思维的习惯,缜密解题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阐述.

  • 电磁感应中的双动式导轨模型

    关键词: 电磁感应  导轨  双动  模型  受力分析  临界问题  极值问题  教学实践  

    在电磁感应练习题中,有3类重要的导轨问题:发电式导轨、电动式导轨、双动式导轨.导轨问题,不仅涉及到电磁学的基本规律,还涉及到受力分析、运动学、动量、能量等多方面的知识,以及临界问题、极值问题.双动式导轨问题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动态分析能力,它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特的意义.笔者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总结了...

  • 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卫星问题的通式及思考

    关键词: 万有引力定律  卫星  

    高中学生在学完万有引力定律这一章内容之后,普遍感觉知识点多、公式多、运算繁杂,但我们总结出一串公式,认真理解后,运用它可以处理本章大部分的题目,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将受益非浅.

  • 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的探讨

    关键词: 两等量异种点电荷  电场强度  电势  

    两等量异种点电荷中的电场强度及电势高低是高考中常见考点,也是电场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它们可借助电场线定性描绘,也可用点电荷电场强度及电势的决定式定量计算.数形结合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电场的力和能的性质.

  •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教学中的“STS”模式

    关键词: sts教育  物理教学  生活  社会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资源开发  课程改革  物理知识  

    新一轮的物理课程改革中,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将物理知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新目标,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多留心、多用心,对物理学科中STS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组织形式等...

  • 巧画圆解动态受力平衡问题

    关键词: 平衡问题  画圆  矢量三角形  受力  中学物理  

    在中学物理中,有一类三力动态平衡问题,即一力确定,另两力有一力或两力大小恒定或夹角不变.此类问题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若巧画圆来解题,则能使问题直观明了.运用此方法的关键是巧画圆构建力的矢量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的变化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 “物体颜色”探究性教学设计研究

    关键词: 物体颜色  探究性教学  前概念  

    调查发现,有高达99%的学生没能正确理解物体颜色概念.针对此学习难点,本文设计了一个探究性教学活动:首先提出一个有关物体颜色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预测。暴露出他们有关物体颜色的前概念,再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在实验事实面前产生概念冲突,引发探究欲望.在不断猜想、实验检验和质疑、反驳交流中,最后确定出一种合理的对物体颜色...

  •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包括了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为了更好地为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服务,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努力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2)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师中的课程资源;(3)充分利用和开发多媒体和网络课程资源.

  • 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编写建议

    关键词: 凸透镜成像  编写  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  课外实践  www  折射  学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属苏科版8年级上册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中第3节内容,该节内容共设“意外的发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小结与交流”和“www(课外实践与练习)”5个板块.笔者和身边的同事按照该节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大家都觉得课比较难上.细细剖析,笔者发现该节内容编写有一些不合理之处,特提出和...

  • 紧扣原理 比较异同 突破迁移——解答测电阻设计性实验题的思路

    关键词: 设计性  实验题  迁移  原理  异同  电阻  解答  学生实验  

    设计性实验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它的设计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一般含有课本中学生实验的影子,经创新设问、缜密改编而成,求解这类试题要求学生从方法上进行迁移,运用所提供的器材创造性地进行实验设计.那么,此类实验题的设计思路应如何打开呢?“紧扣原理、比较异同、突破迁移”是一种重要思路.

  • “反常规”电学实验

    关键词: 电学实验  反常  电阻值  乳胶管  盐水  限流  导电  

    1分压与限流 例1.某学习小组为探究导电溶液的电阻在体积相同时,电阻值与长度的关系,选取了一根乳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VI,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进行了如下实验.

  • “科学批判”在一道实验题分析上的应用

    关键词: 科学批判  实验题  应用  创新思想  科学活动  传统教学  分辨能力  知识  

    所谓科学批判是批判地怀疑地考察已有的知识,在科学活动中,科学批判的态度是创新发现的基本保证,但科学的批判不是无根据的乱怀疑,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才可称为科学批判.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和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从来不需要怀疑,也不需认真地去考证知识的结论是否真正有道理,长此下去,造成...

  • 2011年江苏高考电学实验试题赏析

    关键词: 实验试题  电学  高考  江苏  伏安法  替代法  电阻  

    2011年江苏高考电学实验试题考的是测电阻,试题一改伏安法测电阻的常规思路,取代以“替代法”,设计新颖、精巧,难度适中,不偏不怪,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 天宫1号两次“抬腿”所需能量的计算

    关键词: 计算  能量  载人航天飞行  最大直径  空间站  中国人  飞行器  实验舱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空间站——天宫1号飞行器奔向太空,中国人朝实现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迈出意义非凡的一步!空间站长约9m、最大直径3.35m、重量约8.5t,采用两舱结构,分别是实验舱和资源舱.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及其动力学应用

    关键词: 惯性系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动力学  

    本文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出发,根据时间间隔、空间距离在不同惯性参考系相同的结论,得出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体的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表达式相同,进而得到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动力学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均相同.并分别举例说明更换惯性参考系后,可以明显简化动力学问题的解答过程.

  • 关于摩擦力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摩擦力  固体表面  文艺复兴  接触面  意大利  机械论  

    1摩擦力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对固体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的实验研究,早在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就已开始,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达·芬奇.在此后的一个世纪中,不少人从纯机械论的角度去解释摩擦,提出了“凹凸说”.这种学说认为由于固体表面总是存在着凹凸不平,

  • Webcamera在液体粘滞系数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 液体粘滞系数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视频捕获速度  图像传感器  应用  测量  数字图像信号  电脑相机  

    1 引言 Webcamera(如图1)又称为电脑相机、电脑眼等,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景物通过镜头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图像传感器CMOS表面上,然后转为电信号,经过A/D(模数转换)转换后变为数字图像信号,再送到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中加工处理,再通过USB接口传输到电脑中处理,通过显示器就可以看到图像了.目前Webcamera捕获画面的最大分辨...

  • “数学王子”桂冠下的物理学家——高斯

    关键词: 高斯  高斯单位制  高斯定理  高斯光学  

    高斯(Gauss)在数学上有着卓越的贡献,人们赋予其“数学王子”的桂冠.大多数人是由于高斯的数学成就而了解他,鲜有人了解其隐藏在数学桂冠下的物理成就,本文就高斯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中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四个方面作一简介,并且阐述了高斯的治学态度,为人处世等方面对后人的启示.

  • 备课“给力”事半功倍

    关键词: 备课  课堂环境  学生发展  教学工作  学生参与  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  教师  

    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一堂好课是从备课开始的,教师备课时要目中有人,一切从学生发展出发,要千方百计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以最大的热情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有效探究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智力、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生成.教师如何备课才能“给力”物理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高效的精...

  • 由“最美妈妈”勇接坠楼女童的感人事迹编写的物理题

    关键词: 物理题  编写  事迹  粉碎性骨折  住宅小区  滨江区  杭州  坠落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刚好从楼下经过的杭州市民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吴菊萍因此手臂粉碎性骨折,被网民称为“最美妈妈”.坠楼女孩也因吴菊萍这位伟大女性的壮举而获救.

  • 浅谈能源有效利用问题

    关键词: 能源危机  利用问题  现代科技知识  社会发展  泄漏问题  安全使用  安全可靠  利用能源  

    能源危机是制约现代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一切能量来自能源,对能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见证,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近期因地震引发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在强调对核能安全使用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未来安全可靠的能源是什么?如何充分有效利用能源?

  • 赏析2011年高考物理估算题

    关键词: 物理情境  估算  高考  生活经验  物理模型  课程目标  物理规律  数据利用  

    建立在一定物理情境上的高考物理估算题,旨在考查考生的生活经验,建构相应物理模型、根据已知数据利用物理规律对未知量进行一种大致推算的能力.估算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目标,受到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本文将对2011年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的估算题进行分类赏析.

  • 关注探究 突出方法——对2011年江苏高考卷第15题赏析

    关键词: 高考  江苏  突出  理想模型  加速器  极板  

    题目.(2011年江苏高考卷第15题)某种加速器的理想模型如图1所示,两块相距很近的平行小极板中间各开有一小孔a、b,两极板间电压Uab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

  • 2011年江苏高考物理选做题引发的思考——兼议选做题的复习策略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材  复习教学  江苏省  高考  引发  选修模块  考试  试题  

    对于高中物理教材中的“3—3”、“3—4”、“3—5”3个选修模块,江苏省高考只要求学生选修其中的2个.201i年的《考试说明》中,3个模块全是Ⅰ级要求,该要求的具体含义是: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2011年的江苏省物理高考卷选修部分的试题应该说是紧扣《考试说明》的,但相当一部分考生反映选修模块...

  • 静电场高考命题趋势的探究

    关键词: 静电场高考题  命题趋势  启迪  

    从近年全国各地静电场高考题的回眸、比较、分析和归纳,窥视命题专家独具匠心的命题风格和意图,探究今后的命题趋势,旨在研究它给高三复习的导向作用.

  • 对2011年高考物理海南卷第15题的几种解法和结果讨论

    关键词: 物理解题  解法  海南  高考  平抛运动  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  物理规律  

    新的课程标准教科书的一个特点是强调过程和方法.强调过程和方法,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体现在物理解题中.今把笔者对2011年高考海南物理卷第15题的几种解法和结果讨论的过程奉献给大家.这是一道关于平抛运动的题目,本来不难.不难在物理规律上,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而已.要说难也难,难在能力上,体现的是“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 对一道2011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物理题的商榷

    关键词: 水平考试  学业  物理题  广东  物理试题  科学性  单选题  

    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6月的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中,笔者发现单选题Ⅰ第7题的科学性、难度、效度等方面值得商榷,撰此拙文,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 2011年高考试题中应用开普勒定律解题赏析

    关键词: 开普勒定律  高考试题  应用  解题  开普勒第三定律  行星运动  归类分析  中心天体  

    17世纪二十年代,开普勒这位身材瘦小、高度近视的科学巨人,面对模模糊糊、叠影重重的天象,聆听到了天字的和声,揭示了约束行星运动的法则,给天庭立了法,把人们从盲目的对“天”的崇拜引向对天的探究.开普勒第三定律揭开了天文学研究的新纪元,为人类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本文归类分析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卷中应用开普勒定律解题...

  • 微元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数例

    关键词: 物理解题  微元法  应用  物理问题  数学知识  素质教育  物理思想  数学方法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很多物理问题需要数学方法和物理思想的巧妙结合来解决.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灵活地渗透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在高考中常会有体现微分思想的题目出现,因此,有必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微分思想的教学.

  • 对一道易出现隐蔽错误习题的分析

    关键词: 隐蔽  习题  综合题  学生  

    笔者在最近的期末测试中,批阅两道“力电”综合题时,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单从两道题的最终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一样,但当仔细检查学生的解答过程时,则惊讶地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某种巧合而出现了一种极其隐蔽的错误,让笔者颇有感触.

  •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北京卷)第24题赏评

    关键词: 北京  理科  高考  电场方向  折线  

    原题.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1所示的折线,

  • 利用“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分析物理问题

    关键词: 气体压强  微观解释  物理问题  利用  单位面积  分子作用  气体分子  平均作用力  

    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及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分子密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速度就越大,气体分子越密集,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就越多,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 从一道电磁感应问题的几种解法谈平均值

    关键词: 电磁感应问题  平均值  解法  水平面  

    电磁感应的问题中有一道比较常见的题.如图1(甲)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

  • 一道高三模拟题目引发的思考——点斜率和切斜率的区别

    关键词: 模拟题  高三  斜率  滑动变阻器  引发  发生变化  动触头  电流表  

    日前笔者在高三复习中遇到这样一道模拟题:在如图1(甲)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图1(乙)中三条图线分别表示了三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气象学中的雨量与物理学中的流量是什么关系——对一道竞赛题的分析

    关键词: 竞赛题  物理学  气象学  流量  雨量  物理竞赛  屋顶  中学生  

    1试题 第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12题:一座平顶房屋,顶的面积s=40m^2.第一次连续下了t=24h的雨,雨滴沿竖直方向以v=5.0m/s的速度落到屋顶,假定雨滴撞击屋顶的时间极短且不反弹,并立即流走.第二次气温在摄氏零下若干度,而且是下冻雨,也下了24h,全部冻雨落到屋顶便都结成冰并留在屋顶上,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苏州大学《物理教师》编辑部,邮编:21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