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学教育(上)杂志

杂志介绍

文学教育(上)杂志是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文学教育(上)杂志创刊于2005,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 国际刊号:1672-3996

  • 国内刊号:42-1786/I

  • 发行周期:月刊

  • 审美视野中的文学、影视与戏剧

    关键词: 艺术形象  影视艺术  审美特性  艺术魅力  戏剧艺术  文学形象  文学文本  媒介  特殊性  审美想象  

    文学、影视、戏剧同为艺术,它们都讲求审美,这无疑是相通的;然而在艺术这个大范畴之下,它们又分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各有其独树一帜的审美特性。这些不同的审美特性,从根本上讲是由其各自媒介工具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本文也将由此入手,通过文学与影视、影视与戏剧的比较,来阐明这三种艺术形态相互有别的审美特性。

  • 如火的八月

    关键词: 母亲  眼睛  石头  回头看  头发  声音  月异常  父亲  地方  冰激凌  

    1这一年的八月异常炎热,蒸腾的热雾绕在山间,昼夜不散,像黏附在空中的厚尘。山上的草木晒得翻卷着叶子,石头在日光下闪闪发亮。

  • 拿什么拯救底层——评张惠雯的《如火的八月》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现实与理想  爱情  底层  纯洁  快乐  心灵  痛苦  焚烧  金钱  

    八月如火,女主人公春光的内心也承受着炼狱般的煎熬。火是欲望的象征。正是贪婪的物欲与纯洁的情欲,时刻焚烧着春光的灵魂。在金钱与爱情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美丽的山妹子春光,她像一个孤魂野鬼一样在这心灵的两极之间来回游荡。她时而快乐,时而忧伤,时而痛苦,她在清醒中沉沦,但却无力拯救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一...

  • 乡间的和弦

    关键词: 无风  颠动  屁股  摆动  水波  八字  和弦  竹杆  紧握  合上  

    一字解:浪,水清无风也浪先跟你讲讲我们乡间有味的事,你要不要浪一浪哩?你别看他手持一根竹杆,一手紧握竹头,着力颠动,只见竹尾那端上下起伏似水波一样摆动。他一脸鬼笑地告诉你,这就是"浪一浪"!

  • 评周伟的《乡间的和弦》

    关键词: 和弦  新出现  语言  词语  生活中  人与人  文化个性  词汇  日常生活  字典  

    我们人,其实都是生活在语言的家园之中。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似乎更多的注意那些新出现的词汇,什么"酷"啦、"拽"啦、"闷骚"啦、"抓狂"啦;然而同时对一些古老的词语却失去了兴趣,于是这些词语的意义也就像没有浇水的花朵一样,干瘪了、枯萎了。看到这篇《乡间的和弦》,我仿佛看到了这

  • 会跑的村庄

    关键词: 村庄  发芽  掌心  阳光  方向  泥土  生育力  时间  眼睛  叶片  

  • 评唐德亮的《会跑的村庄》

    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  乡村生活  初步成果  变迁  农村社会  中国问题研究  农村生活  村庄  生命沉思  诗歌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引人关注,不少人从农村角度切入对中国问题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在诗歌写作上,关于中国乡村的忧思与歌唱,成为重要的诗歌主题之一。唐德亮组诗《会跑的村庄》,既没有表达一种歌颂也没有体现一种批判,似乎只是一种对中国乡村生活与民情风俗的比较客观的意象化的呈现而已,当然并不是说其中就没有情感的流动和倾向性...

  • 例谈戏剧的比较教学

    关键词: 哈姆莱特  戏剧  窦娥冤  教学目标  语文实验教材  引导学生  结构复杂  复仇  比较阅读  简化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第四册戏剧单元节选了《窦娥冤》和《哈姆莱特》两部名著,这两部戏剧同为悲剧名著,一者出自中国的元朝,一者出自西方,语言艰深,底蕴深厚,结构复杂,对初步接触戏剧的高中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合和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更深刻领会戏剧的特点,感受这两部戏剧的魅力。具体来说,从下列方面比较可简化教...

  • 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阅读  文本  教师  学习方式  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  语文课堂  主动探究  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于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了很多变化:有的教师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从文本中引出一个话题,然后抛开,把语文课上成了主题班会;有的教师围绕文本做了大量文章,

  • 审美是语文课的灵魂

    关键词: 语文课本  审美对象  字里行间  灵魂  语文教师  发现美  语文教学  学生  人物形象  阅读鉴赏  

    语文是一条河,绵绵流淌的是华夏五千年的智慧;语文是一座山,巍巍挺立的是纵横几万里的尊严;语文是一首诗,字里行间悸动的是情感的灵魂;语文是一幅画,色彩光影调和的是缤纷的世态;语文更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她闪闪的光芒招引我们与她同行。

  • 语文研究性学习浅说

    关键词: 语文研究性学习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  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  实践能力  必修课程  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  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必修课程,在高中三年的必修课程中共占15个学分,超过语文、数学、外语单科三年的必修课总学分数,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所谓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性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传统教学以"...

  • 论民间文学教学的新视域

    关键词: 民间文学  艺术想象力  大中学生  文化传承  文学作品  价值实现  教学实践  教学观  乡土文化  人类  

    我们面对民间文学时总有一份古老而简易的认识,朴素的稚拙,甚至得不到文学史的认可。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民间文学也疏远了大中学生,他们最平面的认识是:民间文学简单、朴素,同时也就是过时与无用的代名词,这严重阻碍着民间文学的当代传承与价值实现。在当前加强乡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如何真正拓展民间文学的教学,以吸引大中学生...

  • 诗歌教学随想

    关键词: 诗歌教学  生活态度  引导学生  阅读  情感  创造力  想象  人类生命  教师  生活中  

    诗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每个诗人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我们能从他们瞬间情感与感悟定格的诗歌中感受到人类生命中的种种美好。在诗意的生活中,人就更能成其为人,灵魂就可以更清澈,而抵达诗意的生活的捷径,就是阅读诗歌。

  • 试论语文的感受教学法

    关键词: 教学法  语文  教学方法  艺术性  感受  思想性  语言文字  审美过程  相适应  特点  

    语文作为一门寓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课程,它以其基础性和综合性而倍受人们重视。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学生学好这门课呢?这就需要我们从语文这门课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 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

    关键词: 学生  导语设计  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导语  具体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语文教育  课文  设计新颖  课前导入  

    新课标提倡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而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序幕",是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如何设计新颖、别致、精彩的"开场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导语在课堂一开始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把学生的思维聚拢起来,进而提高课堂的效率。语文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极富情感的,导语设计得当,可使学...

  • 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教学环节  古今异义词  学生  流水线  兼美  老师  题型  文质  虚词  

    由于考试中文言文题型的单调,文言文教学在师生眼中也成为让人生厌的鸡胁——"学之无味,弃之不能"。于是,读一遍,译一遍,背一遍就成了老师固定的教学"流水线";于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传世佳作就被"肢解"为枯躁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整个文言教学沦为一潭死水。

  • 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师劳动  吸引学生  最佳效益  教学语言  规范化语言  语文教师  教育对象  语言艺术  创造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会讲"话",而且要把"话"讲好,讲的漂亮。教师天天讲课,但要做到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就不那么容易了。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在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都要伴有取得沟通教育对象心灵最佳效益的语言。

  • 地方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 地方文化  语文教学  黄石  语文教师  教学生  语文课堂  文化氛围  渗透  联系实际  石文化  

    很多到湖北黄石发展的外地人有一个感觉:黄石缺少文化氛围,外面流行什么黄石就流行什么,很少有自己的特色。即便是土生土长的黄石人,被问及黄石有什么地方好玩时,大多数会毫不犹豫地说"没什么地方好玩"。求学也好,就业也好,黄石人想的更多的是走出黄石。难道黄石这块土壤天生缺少文化?笔者认为,不是黄石缺少地方文化,缺少亲和力凝聚力,而是黄石...

  • 浅谈新教材的整合教学

    关键词: 新教材  工具书  汉语言  整合教学  理解  阅读  探究性  知识  学得  学生  

    作为国语的汉语言,无论你学得多好、用得多活,甚至是成果不少,论著成山。可世界的名流、专家、学者,有多少人能阅读,能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用时代的要求去警示。即便你全身都是能,遍体皆为宝,可知识偏科,语言单一。面对世界,就连交流都办不到,又有何用呢?这就要

  • 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关键词: 学生  语文课  演出  戏剧节  重点高中  音乐剧  学习热情  老师  创造能力  构思  

    近日,我有机会观摩了一所省级重点高中举办的校园戏剧节的汇报演出活动。我很惊讶于学生的精彩表演,我也慨叹于这所学校语文老师的眼光与努力。小品、话剧、戏曲、音乐剧,这些,学生是什么时候学会的?他们是怎么懂得如何编剧,怎样排演的?他们又是怎么策划、构思整个演出的呢?这些学生与我所教的众多学生并无不同,他们是如何突然"长大"的呢?我更通...

  • 语文教学中评价小议

    关键词: 课程评价  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  全面评价  语文学习  发展目标  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教师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评价已成为是否能够使素质教育获得突破性的进展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所在实验区的一些做法,略谈几点拙见。

  • 阅读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人文素质  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  培养学生  引导学生  工具性  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  语文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篇就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特点"。

  • 桃花源的另种解读

    关键词: 陶渊明  桃花源记  象征意义  思想情感  现实与理想  字里行间  细读  代名词  作者  花林  

    提起桃花源,人们马上想到陶渊明,桃花源仿佛就成了陶渊明的代名词。说怪不怪,当我们细读《桃花源记》的时候,我们不仅从中感悟到陶渊明的思想情感,而且从字里行间中还可以看到陶渊明不朽的大名,及其象征意义。

  • 在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观察事物  写作素材  学生作文  作文教学  观察生活  教师  积累生活  双重转化  生活中  

    作文,是先将"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意旨),然后再将"意"转化为"文"的一个双重转化的过程。但作文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害怕写作文,往往感到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注意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造成的。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

  • “物·意·文”作文训练规律浅说

    关键词: 训练规律  全过程  读写结合  引导学生  写作教学理论  作文教学  作文训练  双重转化  学生作文  静态分析  

    我们传统的写作教学理论,是以写作活动的终极产物——文章为研究对象的。重视对文章结构与技法的静态分析,重视读写结合,把读文到写文的过程,视为作文训练的全过程。于是就形成了在摹仿的基础上,以文体知识和写作技能知识为主轴的传统作文训练体系。这种体系把学生写作局限于表达的局部过程,切断了学生作文与生活的直接联系,

  • 写好作文开头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开头方法  作文  写文章  介绍  比喻  凤头  人生  定调  读者  引用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作文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有如唱歌定调,一定要先声夺人。下面介绍几种作文开头常用的方法。

  • 论迟子建的小说创作

    关键词: 迟子建  小说创作  新时期  女作家  现代女性作家  叙事作品  小说风格  个性鲜明  童年视角  儿童视角  

    从白山黑水间走出来的现代女性作家迟子建是新时期女性作家中的佼佼者之一,她的小说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其作品大多以东北农村小镇乡土故人为追忆和书写的对象,用小说将独特的体验构建出一个异彩纷呈的瑰丽世界,描绘一幅幅奇异的北国风情画卷。如倍受人们注目的作品——《北极村童话》、《树下》、《晨钟响彻黄昏》、《日落碗窑》、《雾月牛栏》...

  • 苏轼“自是一家”论的偏失

    关键词: 苏轼词  以诗为词  词风  词论  偏失  柳词  宋人  豪放词  革新  柳永词  

    一、苏轼"自是一家"论的内涵苏轼词论散见于有关的题跋、序引、书信及宋人所撰的一些诗话、词话、笔记中,约有十余则,言语颇简约,不如其诗论文论丰富系统。后人将苏轼的词论概括为"以诗为词",而苏轼自己打出的旗号是"自是一家",且这一旗号显示出了苏轼革新词风的目的和信心,显示出了苏轼词论的特征和意义,故而笔者赞同用"自是一家"论来概括苏轼...

  • 论郭沫若的抒情短诗

    关键词: 郭沫若  浪漫主义色彩  诗歌  短诗  形象  创作个性  风格特色  想象  抒情诗  冲淡  

    我国几千年的诗坛,好似广漠而灿烂的星空。星空中有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便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人郭沫若。他的诗歌,一贯反抗黑暗,追求光明;建国以后,对新中国纵情歌唱。读着那些闪光的篇章,好像捏着一团熊熊的烈火,给我们增添了热力和勇气,给我们增添了奋勇前进的力量。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热情奔放,浪漫主义激

  • 丰子恺散文中的佛教意识

    关键词: 丰子恺  中国文学史  现代作家  系列散文  李叔同  风格独特  弘一法师  周作人  梁实秋  主要原因  

    丰子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令人景仰的地位。他不仅是位画家,其漫画脍炙人口,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家,其文风格独特,集儿女情趣与人生哲理于一体,显示出淡泊平和,雍容恬静的大家风范。丰子恺是20年代后期以画家身份客串文坛的,当时散文大家林立,如周作人的平和冲淡,梁实秋、林语堂的隽永幽默,鲁迅的冷峻深沉,而丰子恺的系列散文《缘缘堂随笔》之所以...

  •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张爱玲小说  旧上海  文化背景  小说作品  现代文明  十里洋场  封建文化  曹七巧  主旋律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是纷繁驳杂的,但是却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具有很多的相同和相似的,因为他们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最终走向一段悲剧。在她的作品中,主要刻画的是旧上海的都市女人,她们都是古老与繁华不太协调的糅合,她们的命运一般以悲剧收场。对张爱玲的小说作品进行考察,我们能够发现,"欲的自由"和"生的苦闷"是她自己作品的主旋律,描写的是"香...

  • 李清照词的愁情艺术

    关键词: 李清照词  赵明诚  我国古代  女词人  太学生  女作家  字里行间  词论  词作  婚后  

    在作者如林、名家辈出的我国古代文坛上,李清照是一位才华出众、成就卓越的女作家,她以词闻名,也工诗、善文、并有词论流传。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一对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的恩爱夫妻,本可白头偕老,长作学问,但命运多舛,婚后不久赵明诚出守莱州,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死于建康(今南京),李清照从此颠沛流离,孤零零地走完了她的后半生。读罢李清...

  •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之比较

    关键词: 陶渊明  谢灵运诗  田园诗  袁行霈  山水诗派  大地主  真我  永嘉  游赏  自然景物  

    在中国繁盛的诗坛上,曾出现两位泰斗,一个是田园诗派的奠基者陶渊明,一个是开创了山水诗派的谢灵运。袁行霈先生认为,"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而谢灵运出身于士族大地主家庭,他为永嘉太守时,每次游赏山水,从者动辄数百,以致被误解为盗贼。正如《宋书》所记载,"故自出任永嘉太守...

  • 李白诗歌中的想象艺术

    关键词: 艺术想象  李白诗歌  艺术手段  诗歌创作  宇宙  唐代  现实世界  莲花山  极限  超越  

    唐代大诗人李白是艺术想象的行家里手,艺术想象独特,想象的范围广阔。过去、现在、未来、天上、人间、地下,艺术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如果说,宇宙以及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极限的话,那么,艺术想象却可以超越一切时间、空间的限制,是无边无沿的。

  • 评李遇春的《权力·主体·话语》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历史年代  当代作家  文学研究  话语  权力  文学活动  战争心理  意识形态领域  阶级斗争  

    上个世纪40至70年代,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颇为特殊的历史年代。这个年代的特殊性,就在于,这期间的文学不但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深受战争心理的影响,而且在战后的和平环境中,又因为整个国际冷战背景的关系,被纳入到一个高度政治化的体制之中。在这样的体制中,文学必须接受高度统一的规范,必须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甚者在有些时候还难免要充当...

  • 论晓苏的新校园小说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校园文化  新校园  大学文化  校园生活  知识分子  视域  大学校园  女学生  成年人  

    当下的校园小说创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视域。一种是青年人的视域,以一批"80后"为代表,将校园小说的青春梦幻和时尚特质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校园小说,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样式小说,针对着特定年龄段的读者,在带给他们阅读亲切感的同时也带给他们各式各样的白日梦。另一种则是成年人的视域,如近年来活跃于校园小说创作的孙春平、阿宁、...

  • 《金锁记》悲剧形象与悲剧根源探析

    关键词: 金锁记  悲剧形象  张爱玲  女性形象  人性需求  衰落  雄性  人物形象  男性形象  小说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受关注也是最成功的一篇小说。在这个蕴涵丰富的文本世界里,作者以同情的眼光注视着笔下的人物,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把人性的渐失揭露得淋漓尽致,并以冷峻平淡的语言,塑造了雄性衰落的男性形象和难逃命运枷锁的女性形象。本文在分析《金锁记》这两组性别不同但同属悲剧的人物形象基础上,试图探寻产生悲剧的内在根源。

  •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女性形象价值

    关键词: 王琦瑶  王安忆  长恨歌  历史变迁  女性  女作家  人到中年  悲剧底蕴  生命  旧上海  

    《长恨歌》是女作家王安忆的经典作品,它的魅力在于对生命悲剧底蕴的苍凉体悟,这种悲剧与苍凉与书中的主人公——王琦瑶无关,但通过王琦瑶表现出来,王琦瑶只是故事的载体,串起了作家对生命、人性、人生的理解。王安忆之所以看中王琦瑶这个人物,写她,是因在她身上看见了一份苍凉,一份逼人的、摆脱不了的苍凉。这份苍凉与其说来自命运、来自历史变...

  • 迟子建《逝川》的内蕴解读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作品  人生  生命状态  幸福  读者  当代作家  木盆  唯美  人性  

    世上的好作家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位都能令人体验到阅读的幸福;世上的好作品也不少,但并不是每一篇好作品都能令人怦然心动。迟子建的《踏着月光的行板》、《逝川》等篇什,却总能让读者读之欲罢不能、品咂回味,然后陷入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和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反观,久久难以自拔。

  • 王安忆《小鲍庄》意蕴解析

    关键词: 王安忆  正负面因素  女作家  仁义  艺术化  文化意识  小说创作  民族文化  里程碑  寻根小说  

    《小鲍庄》是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这篇小说给作家带来了不少殊荣,使她有幸步入80年代中期涌现出的"寻根小说家"之列。在《小鲍庄》之前,这位女作家的创作大都是她做知识青年以及回城后的体验和感受,是她从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宝库中提取出来的艺术化反映。赖有《小鲍庄》的问世,才使得这位女作家具有博大辽阔的文化意识,从而开...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