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学教育(上)杂志

杂志介绍

文学教育(上)杂志是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文学教育(上)杂志创刊于2005,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 国际刊号:1672-3996

  • 国内刊号:42-1786/I

  • 发行周期:月刊

  • 大学从游十记

    关键词: 大学生活  文学教育  教育生活  艺术体验  

    文学教育在大学应该怎么做?我在大学里读书和教书已不觉31年。这些年的大学文学教育生活对我意味着什么?它带给我什么?回顾31年的大学生活,我不禁回想起一幕幕难忘的镜头,于是生出这样的念头:大学,正由于有了大学生和教师的相谐从游,一种活生生的交互传感的文学的艺术体验和学术兴味,才成其为大学啊!大学里有什么?大学里总有水,池水...

  • 最后一座木房子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张国增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三世因果经》最先冲开记忆闸门的是那座木房子。房门进开的时候,一驾花轱辘车披着纷落如雨的碎片,从脑海深处浮幻而出。拉车的关东牛仗着凶蛮的犄角,从颅骨的封结中挺出脖颈,把压抑许久的吼声播撤成一串无始无终的寂灭和空冥。于是,三十八年前那次出殡的场景,就像潮水一样从玄秘深...

  • 小说的神秘从何而来——评张国增的《最后一座木房子》

    关键词: 神秘色彩  小说  房子  宏大叙事  个体生命  李杭育  高建群  

    以“最后一个”命名的小说,如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等佳作,往往隐含了历史的挽歌意味。但张国增的这篇《最后一座木房子》,不是那种关于“文化寻根”的宏大叙事,它指向的是个体生命的神秘梦魇。这是一篇颇有神秘色彩的小说。小说中的神秘感,不仅仅来自于内容的神秘,如木匠锡昌破坏了锡福新房子的风水,并...

  • 日常物事的诗意

    关键词: 诗意  冷却  清明  词章  

    花瓶白底青花。一眼永远也不干涸的泉水,在白色的壶里煮沸,泡一掬清明前的毛尖。烟雨的词章和雾霭的道德,都在壶底翻腾。青气如花,泛上季节的眉额,江南顿时便春意迷蒙,隐隐可听到各种节气或匆忙、或悠缓的脚步声。在炽烈的窑灶里,汗水洗劫了春天最后的任性。缠绵的泥土被火的怀抱炼冶成坚硬的瓷,一种坚硬的脆弱在火工臻于化境的时刻炼成...

  • 用童心和玄思酿造诗意——评吴昕孺的《日常物事的诗意》

    关键词: 诗意  酿造  玄思  童心  作品  实在说  小众化  浮躁  

    这是一篇短章的荟萃,却有着统一的格调和韵味,气息浑然,贯通为一,可以看成是一篇连贯的完整之作来读。但我首先想说的是,这样的作品,现在能耐心地看下去,以至于看完后叫好的人,怕是不多的。因为什么?因为浮躁:人们的趣味变了,对于太优雅的减少了信任。浮躁是从读者这一面说的.如果从作品这一面来说呢?恐怕也有问题,实在说吧,这样...

  • 到一座小镇去

  • 评林莉的《到一座小镇去》

    关键词: 生活情趣  人生体验  个性气质  人生方式  画龙点睛  内心独白  抒情诗  性存在  

    《到一座小镇去》是一组饱含生活情趣与人生体验的抒情诗,具有深厚的生活底蕴与独特的个性气质,读来让人感动。并让我们思考人生方式与价值的问题。其间那些新鲜的意象与精致的诗行,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其最大的特点有三:一是其对于人间之爱真切体验的深厚表达;二是以不同时段有互文为基础的整体性存在;三是内心独白式诗句的画龙点睛...

  •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生存论构想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教学  中国  生存论  20世纪90年代  素质教育  人文教育  教学理念  

    自20世纪90年代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虽然有人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等层面为之开出了不少的药方,却依然难以打破其困境。为此,笔者认为,现当代文学教学不妨从“生存”出发重新设计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理念与思路。

  • 文言文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学生学习  新课程理念  教学难度  语文教师  精心设计  学以致用  创新能力  

    新教材中的文言文比例逐渐增加,教学难度相应提高,中考对文言文越来越重视。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创新?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架学习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注意课外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最终赢得教学的高效。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育的发展观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育  新课程改革  科学发展  理论与实践  教学发展  教学过程  教育问题  现代语文  

    中学语文教育能否科学发展,在于我们能否科学地认识,能否科学地认识其本性。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诸多关于语文教育的不同认识及争论,都在于没有科学地认识语文教育,并急于取得成效,结果不但没有使语文教育遵循其发展规律得以健康发展,相反却使其发生了混乱。历史证明,任何抛开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正确理念,仅从语文教学过程入手,通过教学...

  • 漫谈诗歌教学

    关键词: 诗歌教学  中国文学史  高中语文教材  诗词作品  传统文化  社会风貌  唐诗  

    诗歌,自《诗经》始,延展至唐诗、宋词与元曲,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串璀璨的珍珠。《高中语文教材》始终将诗歌教学设为重要的一页,意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了除作品本身之外的更多的东西。我们从诗词作品中了解了千年前的社会风貌,洞察到了围运兴衰的规律,学到无数做人的道理。一首首诗词的背后,...

  •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学生培养  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  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同志指出:“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知识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首先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因此,...

  • 例谈古代文学教学之法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医科院校  学生群体  文学课程  课程内容  时间跨度  专业学生  

    在医科院校,文学课程尚未普及,只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开设。古代文学课程内容繁复、时间跨度久远,面对医科院校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面对课时量少之又少的现实,如何授课,如何授好课,确实是一个难题。针对课时量少的情况,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也不能对中国古代文学史进行蜻蜓点水的流水式讲述,这样必然不能激发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兴趣。我...

  •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初探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新课标  语言学习过程  精神世界  学生主体  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  教育阶段  

    一、具有培养和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多年以来一直被忽略了:我们学语言,其实就是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而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该是培养学生主体的人文精神,解决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向大学教育过渡性的教育阶段。然而,纵观当下我们的语文教育还是在以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标准答案、同样的...

  • 语文教学中情感互动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情感互动  语文教学  传授知识  交流艺术  师生交流  教育学研究  情感交流  教学艺术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交流艺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伴随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以说是在师生交流情感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交流情感。情感是语文教学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语文教学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陶冶学生。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表明,情感在教学中不仅有动力功能...

  • 追求诗歌的意境美

    关键词: 诗歌意境  意境美  语言媒介  和谐统一  思想感情  情景交融  作品  

    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描写的是空明澄净的月夜竹林之境,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安闲自得,尘虑皆空。情景交融,语言自然,使意境显得特别深远。教学古诗,如何通过语言媒介,去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

  • 浅谈语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 语文素质教育  中专语文教学  人类社会  学习能动性  教学方法  模式教学  创作特征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中专语文教学几乎被单一的、枯燥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占去了所有时间,每次总是按照:“作者、作品简介——分段——讲解大意——总结创作特征”的老模式教学。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潜在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和思维想象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人才市场越来越大,而中专生就业的机会却是越来越...

  • 语文教学与一课一歌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修辞  有意识  甘露寺  夸张  学习  桥梁  学生  

    歌曲包含词和曲两方面,曲主要属于音乐,这里不作深入探讨;词属于文学的范畴,可以作为语文的内容,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简述。一.唱什么1.“唱”修辞歌词典稚、生动,大都使用了修辞,如比喻、排比、夸张、反复等。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修辞学习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唱歌手段。如学习夸张,可以唱京剧《甘露寺》中的一段戏文:“当阳桥前一声吼...

  • 从品味语言来深入文本

    关键词: 文本解读  品味语言  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  语言文字  语文素养  外在形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一座充满生命力的桥梁。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呢?对于文章的外在形式即语言文字的品味可以说是深人文本的一个重要抓手。只有细细品味,...

  • 阅读教学的创造思维训练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创造思维训练  学生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训练  阅读活动  创造性阅读  原作品  阅读基础  

    创造性阅读,是建立在理解阅读基础上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它不单是一种解读,更主要的是创新,它不完全是追索,甚至有时根本就不顾及作者的原意,而是在理解作品的同时,对原作加之联想、比较,甚至逆转,从而达到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活动。这种阅读活动,不但能加深对原作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 阅读教学与想象力的培养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想象力  培养  知识进化  想像力  爱因斯坦  学生  

    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流动阅览室与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 学生  阅读兴趣  阅览室  作文过程  尴尬现象  阅读积累  课外书籍  学习过程  

    古人云:无诗转为读书忙。鲁迅先生也说,写不出来时不硬写,“随便翻翻去”。可这对于作文常有时问限制的学生来说则是很难做到的,于是学生作文过程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可见在平时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去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

  • 浅谈学生作文的再次利用

    关键词: 学生作文  利用  学生写作  学生素养  情感教育  学生资源  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  

    新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因而有效的利用学生作文,达到积累知识、情感教育、指导写作的目的,既可解决农村学生资源的难题,又可切实有效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纵观平时作文教学流程,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评讲,师生双方都可谓煞费苦心,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学生只是单纯为了写作而写作。其实学生的作文中也蕴藏了无穷的...

  • 作文评讲原则及策略初探

    关键词: 作文评讲  引导学生  写作教学  自我修改  写作实践  写作能力  自由表达  教学实践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特别是在提倡“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时代,如何正确“重视引导学生相互修改”,充分发挥评讲的作用,提高作文评讲的实效,是值得探讨的一...

  • 文章写作中的顶针与回环

    关键词: 顶针  文章写作  回环  修辞手法  句子  八年级  语文版  拟人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巴东三峡》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仔细品味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同学们全都答成了“顶针”、“拟人”。当我问他们哪个句子是顶针?理由是什么?都齐声...

  • 写作应诱导学生生成创新

    关键词: 学生习作  诱导  写作  习作教学  个体差异  脑力劳动  独立自主  创新内容  

    习作是个体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一个独立生成的过程。习作的难处,在于既需要创新内容,又需要创新形式。习作教学的难处,在于老师面对的是个体差异较大的群体,某一种或几种方法难能适宜所有学生,难能“教会”学生习作,比较高明的策略是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生成创新。

  • 《边城》中翠翠的爱情心理

    关键词: 爱情心理  翠翠  高中语文第二册  乡土情怀  沈从文小说  中篇小说  30年代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其中第十三、十四和十五节选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以翠翠的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

  • 《京华烟云》的翻译研究视角

    关键词: 翻译研究  长篇小说  文化内涵  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  人生哲学  林语堂  

    《京华烟云》是旅居巴黎的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该书不仅是部描写几个大家庭在时代大变迁下动荡命运的历史性作品,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也是一部风俗小说。作者在该书中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许多文化特色,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赋诗作对、求道成仙之类的中华民俗文化。(林东宣1998:26)另外,该书也体现...

  • 周大新小说中的复仇意识

    关键词: 复仇意识  新小说  南阳盆地  复仇故事  传统文化  周大新  作家  

    南阳盆地作家周大新在文坛上口碑非常好,他为人善良、谦逊,曾被很多的朋友、作家称作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作家,“他性格平和,脾性温婉.与世无争,恪守中庸,重然诺,重友情,与这种人交往作为男人安全,作为女人幸福。”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位性格温婉、善良的盆地赤子却用自己手中的笔给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盆地子民之间血淋淋的复仇故事,同时也展...

  • 在人性和生活之河中流淌的晓苏小说

    关键词: 生活态度  短篇小说  人性  中流  现实存在  写作态度  

    晓苏的短篇小说,总是往两个向度用力:人性和生活,或者说,他的小说都是在人性和生活之河中缓缓流淌的。作家以一种限制性的视角来审视它们,决不以自己的某些立场去粗暴干涉一种可能的现实存在。这是一种认真而诚实的写作态度,也是对笔下人物的一种尊重,或者说是对人性和生活的尊重。能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作者对生活细致人微的洞悉与睿智达...

  • 沈约的心灵世界

    关键词: 心灵世界  沈约  人生经历  时代风气  佛教思想  兼容并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沈约(441-513),字休文,仕历宋、齐、梁三朝,是南朝颇有影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被称为“一代辞宗”。沈约的一生都贯彻着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同时,家世传统、时代风气以及个人的人生经历又使得他兼怀道家、道教、佛教思想,儒、道、佛兼容并蓄,构成了沈约独特而复杂的心灵世界。儒学经由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大盛之后,到了魏晋...

  • 李白诗散论

    关键词: 李白诗歌  散论  诗歌体裁  近体诗  唐代  诗体  胡应麟  

    一、关于李白诗歌的体裁有唐一代是诗体的大发展和完备时期。胡应麟在《诗薮》中有这样的感叹:“甚矣,诗大盛于唐,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诗歌体裁发展到唐代,可谓是一次集大成。而且唐人还开创出了自己的独特诗体——近体诗。近体诗自“沈宋”二人的倡导和实践,至初唐后期定型,成为唐代占有统...

  • 王维诗歌意境小议

    关键词: 诗歌意境  王维  诗中有画  山水田园诗  亦官亦隐  东坡论  诗画  

    王维这位亦官亦隐的诗人,擅长于山水田园诗,诗画成就俱高。后人称赞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无我之境”表现得很充分,其诗意境深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论摩诘诗画之语,常被解作:摩诘诗入画三味,而其画则入诗三味。

  • 《诗经》中郑卫之诗民俗文化略论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宗教信仰  殷商文化  爱情诗  诱惑力  诗旨  

    《诗经》中的郑卫之诗多数为爱情诗,这些情诗又总与水相连,诗中出现大量的鱼、舟船、水鸟、匏等与水有密切关系的意象,与殷商文化及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本文试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这一地域的“风诗”进行透视,探讨其成因,解读诗旨。郑、卫(邶、都)之诗,多桑间濮上、投桃报李之作,其音乐柔糜曼渺,“其细已甚,民弗堪也”,充满诱惑力,因...

  • 《长恨歌》主题浅谈

    关键词: 双重主题说  爱情说  杨贵妃  讽喻说  长安  

    《长恨歌》主题有三种说法:一是爱情说,一是政治讽喻说,一是双重主题说,而我认为爱情说更好更切题。一、杨贵妃杨贵妃的美,如花倾国,她迷倒了一个君王,迷倒了一个长安,迷倒了一个国家,迷倒了一段历史。“杨家有女初长成”,她如亭亭玉立的荚蓉,尚含苞待放,便名动长安,她水袖飞扬,眉目生辉,眼眸里水光点点,愁肠百结,柔情千转,梨...

  • 《醒世姻缘传》因果报应思想略论

    关键词: 因果报应  世情小说  姻缘故事  明清之际  武城县  白话  

    《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明清之际一部重要的白话世情小说。它以因果报应连接两桩恶姻缘故事,并穿插许多小故事,组成一部百回世情大作。小说前二十二回讲述山东武城县晁源与妻妾的矛盾纠葛。晁源在家庭暴富之后,嫌弃发妻计氏,娶娼女小珍哥为妾,并纵妾虐妻,致使计氏被逼自杀。且在一次围猎时,他又杀害了一只仙狐,种下了孽缘的...

  • 《清平乐·年年雪里》赏析

    关键词: 赏析  清平  李清照  女词人  婉约派  梅花  

    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在其饱尝甘苦的人生中,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给后人留下了一系列咏梅佳作:“红酥肯放琼包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玉楼春》)写梅花含苞欲放时瓣如凝脂、幽香袭人的美好形象;“寒梅占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渔家傲》)描绘梅花初绽时的形象,...

  • 《九张机》赏析

    关键词: 赏析  无名氏  桃花  宋  

    在一个旖旎明媚的春日里,一位少女身着春衣,到田头路旁去采桑。眼见桃花灿烂,耳闻莺啼婉转,不觉心荡神移、如痴如醉。这是宋无名氏词《九张机》中的一个美丽画面。它的全文如下: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 浅析《史记》中项羽的悲剧性格

    关键词: 悲剧性格  项羽  人物形象  纪传体通史  悲剧氛围  悲剧人物  客观叙述  

    《史记》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一部以人物为线索的纪传体通史。太史公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完成了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由于太史公自身不幸的遭遇,使得整部书透露着浓郁的悲剧氛围。特别是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除了对史实的客观叙述与评价,他更是融...

  • 霍尔顿:实用主义美国的另类典型

    关键词: 霍尔顿  美国  实用主义  长篇小说  课外读物  高等学校  中学生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写过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自1951年出版以来,对美国几代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美国许多中学和高等学校把这本书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或列为教材。在我国大街小巷的书店里,它也是常销不断。一部十几万字的小说,不仅一直畅销而且日益经典化,令人叹为观止。它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小说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