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学教育(上)杂志

杂志介绍

文学教育(上)杂志是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文学教育(上)杂志创刊于2005,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 国际刊号:1672-3996

  • 国内刊号:42-1786/I

  • 发行周期:月刊

  • 与陈晓明先生对话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陈晓明  爱丁堡大学  对话  研究生院  1959年  

    陈晓明,1959年2月生,福建人,早年有过知青经历,后上大学(77级)和读研究生(1983年)。199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等职。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高级人文研究中心(I-ASH)、英国皇家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荷兰国际亚洲研究院(IIAS)、德国鲁尔—波鸿大学等地做研究和...

  • 《家》最初的几个版本

    关键词: 初版本  上海文艺出版社  八十年代  开明书店  图书馆  小说  

    我没有想到如今找一本《家》的初版本竟然是那么不容易,沪上的图书馆都查不到。我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新文学大系》编者要重印《家》时,巴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去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印《新文学大系》(第二个十年),在《小说专集》中收入我的《家》,他们一定要根据1933年开明书店的初版本排印,花了不少功夫居然找到了印数很少的初版本。...

  • 舌尖上的《金瓶梅》

    关键词: 世情小说  兰陵笑笑生  清明上河图  饮食文化  生活场景  西门庆  明末  

    诞生于明末的世情小说《金瓶梅》,对研究明代的饮食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兰陵笑笑生把视线集中于市井群体,描摹世俗百态,绘成一幅鲜明生动的明末"清明上河图"。它的显著特点便是:通过对西门庆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达到"描写世情尽其情伪"的目的。现举若干北方美食为例。

  • 梁实秋眼中的文人书房

    关键词: 梁实秋  书房  文人  日常生活  抗战期间  居室  著述  

    梁实秋这一生,除了留学美国的三年,大体是在大陆和台湾各过了半辈子。他留下的著述逾2000万字,据说在同辈作家或学者中,几乎无人可及。当中大量散文、随笔或小品写的是日常生活,是琐事,是细节,这些都离不开"家";他最有名的集子———《雅舍小品》———也是用抗战期间在重庆的居室来命名的。家是以房子为载体的,而居室来命名的。

  • 余华《活着》中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

    关键词: 宏大  个体  轻重  

    《活着》将福贵放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讲述了一个农民的生存史。先锋小说代表人物余华采取传统现实主义,将新旧中国的时代动荡与城乡的历史纪事作为宏大框架,同时,又用讽刺与黑色幽默的笔法,将主人公苦难一生的个人叙事摆在天平的另一端,溶解了重大的政治灾难,消解了严肃的历史话语。本该沉重的宏大叙事反被个体的叙事凌驾其上。本文试从...

  • 论《飘》的嗅觉叙事

    关键词: 现实性  嗅觉叙事  

    本文通过《飘》(Gone with the Wind,)中反复出现而且贯穿始终的不同气味描写,解读出围绕女主人公之一——思嘉·奥哈拉的四种气味,从自然清香、父爱混合味、母亲幽香、现实杂味四个方面来赏析小说中立体真实且具有生命野性活力的思嘉动人的文学形象。

  • 从阿毛《这里是人间的哪里》谈起

    关键词: 阿毛  捉迷藏  张力  

    阿毛的诗《这里是人间的哪里》表面是在写捉迷藏的活动,但它同时也是一种隐喻,可以从个体的成长、个人的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社会角色等角度进行多重的解读,有很强的艺术张力。而且,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关于诗歌本身的若干本质性特征,并能够映射、反衬出当今诗歌创作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 试析《战国策》中问对形式的特点

    关键词: 问对  战国策  语言形式  

    本文着重探讨《战国策》中问对形式的特点及其在这种形式下策士和君王独特的心理象征意蕴,通过与先秦以来的其他作品中的问对形式进行对比,阐述了《战国策》的语言对"问对形式"这种独特的行文方式的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用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评析了《战国策》的语言。

  • 反乌托邦思潮之后的可能性探索

    关键词: 反乌托邦  出路  人  阶段性乌托邦  终极乌托邦  

    通过对"乌托邦→反乌托邦→反乌托邦之后的出路"这条线性逻辑的探讨,以"反乌托邦"为中心,往前推及"乌托邦",往后推及"反乌托邦之后的出路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并最终得出"反乌托邦之后的出路"的三个可能性特征。

  • 我国高校校训句型研究

    关键词: 校训  句型  结构  原因  民族心理  

    校训是一个学校历史文化的积淀,教育理念的呈现,不同学校的校训有同有异,在词语或者用语的选择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论文在收集我国各高校校训的基础之上,对校训语言的句型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校训是没有标点的句子,大多没有主语和连词,对称句型、二言式、四言式句型居多,发掘出校训语言的独特魅力。

  • 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略谈

    关键词: 古代诗歌  意象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以其形象性和具体性著称于世,这种形象性和具体性的形成,主要体现在诗歌意象的使用上,意象可以完成各种诗歌的功能:表现感情、描写景色、创造气氛、揭示言外之意。意象鲜明,使中国古代诗歌成为世界上最形象最具体的诗歌之一。

  • 《白鹿原》的叙事话语

    关键词: 家族  启蒙  革命  

    《白鹿原》从传统儒家道德文化的角度切入,塑造了极具儒者风范的人格典范白嘉轩,确立了家族叙事话语的权威地位;接着从性文化话语这一启蒙叙事的角度,展开了家族叙事话语在启蒙叙事话语冲击下的有力反击;最后从政治文化话语这一革命叙事的角度,展开了家族叙述话语在革命叙述话语的冲击下最终溃败的过程。

  • 《错误》中古典意象的现代性抒写

    关键词: 古典意象  现代性抒写  孤岛意识  郑愁予  

    《错误》是"浪子诗人"郑愁予的代表作,以往学界对它的关注多偏执于其传统性或者现代性。但是笔者却认为,本诗是诗人运用了古典的意象,抒发了孤岛意识,表现了郑愁予现代性的思考。本文主要从分析意象出发,试着探寻其现代性的抒写特点。

  • 散文中明月意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关键词: 散文  意象  明月  现代性  传统性  

    散文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本文通过考察石评梅、丽尼和苏青散文中"明月"意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探索散文的诗性思维方式与独立品格。寻求拓展散文研究的新领域,促进散文写作发展的新价值。

  • 《夜访吸血鬼》的人性探索及象征意义

    关键词: 吸血鬼  人性  哥特式小说  

    美国当代作家安妮·莱斯的作品《夜访吸血鬼》,为读者展现了一部迷幻的吸血鬼文化史。本文将从不失人性的吸血鬼路易的内心剖析、《夜访吸血鬼》的象征意义两方面予以分析,以便于我们更深刻的感受现代人面对的精神危机。

  • 《脏手》中雨果的悲剧研究

    关键词: 伦理身份  伦理困境  伦理选择  

    《脏手》演绎了一代青年雨果被毁灭的悲剧,其悲剧的根源在于有着资产阶级出身的他对于作为共产党员的伦理身份的过分执著和未受到正确引导而得以成功摆脱的成长中的困惑。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围绕主人公伦理身份的诉求,回到特定的伦理环境,探讨主人公面临的伦理困境并重点阐释其伦理选择的意义,以对我们的现实人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 西方《铁皮鼓》研究综述

    关键词: 铁皮鼓  西方  述评  

    君特·威廉·格拉斯被广泛地视为德国最有名的在世作家,1999年凭借《铁皮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梳理西方对《铁皮鼓》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供研究者参考。

  • 用统计的方法看《选集》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 统计  语言风格  

    用统计的方法从语汇、语用两个角度研究《选集》的语言风格发现,《选集》语言通俗易懂又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语体方面,以现代汉语书面语体为主,同时也掺杂一些文言性、口语性因素。

  • 徐訏早期的文学创作倾向

    关键词: 时代主流  亲近  疏离  

    抗战时期徐訏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与其时代的主导文学由亲和到疏离的过程。抗战开始之前徐訏的创作左翼文学特征明显,与时代文学保持着亲近的关系,受左翼影响比较大。抗战之后,徐訏的创作受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影响而与时代文学保持着疏离。

  • 徐訏和无名氏小说的雅与俗

    关键词: 徐訏  无名氏  雅与俗  

    很多学者把徐訏、无名氏作为通俗小说家评论。但他们作品中表现出的对个体独特生命感受的书写;对爱与美的追求,对人生、生命的哲理化思索……不是通俗小说所能达到的高度。本文主要就他们小说中的雅与俗展开阐释,揭示它们通俗外衣下"雅"的底蕴。

  • 《战国策》中“为”字作动词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 战国策  为字  动词  使用情况  

    《战国策》中"为"字的多种用法,即动词、介词、副词、连词、语气词等。本文着重在对"为"做动词进行数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同时举例分析,试图探究"为"做动词时语法特点和表义功能,以期窥探战国中期"为"字做动词时的使用及特点,使得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战国策》文本。

  • 纳兰性德悼亡词浅析

    关键词: 纳兰性德  悼亡词  爱情  

    纳兰性德笔下的文字凄凉优美,令世人所动容。他的悼亡词给我们昭示着一种关于生命细节"哀感顽艳"的苦情咏叹。用生命演绎的凄美,注定要用更唯美的方式展现。本文通过对纳兰不同时期的悼亡词进行分析,探究出这是源自纳兰的心中的"真",源自他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他以爱情的咏叹来彰显对俗尘俗事的抵抗。

  • 《雨巷》的古典情怀与现代意绪

    关键词: 古典情怀  现代意绪  

    戴望舒以《雨巷》成名,这首诗的价值并非在内容与形式的完满融合上,而在于古典外衣包裹下的现代意绪,它是戴望舒走向现代诗艺高峰前的先声。

  • 现代性与中国生态伦理观夹缝中的《鬼恋》

    关键词: 鬼恋  回归  现代性  传统性  平衡  

    在现代性的外衣下,从容的描绘自己的人性之光;在中国传统伦理观的笼罩中,别具一格的谱写非常态的爱恋之曲。夹缝中的《鬼恋》,浪漫风格下,最为本真的东西悄然回归,叹为观止。本文从人与鬼之间、无家可归的现代性以及人性的栖息三个角度切入,着重与这些矛盾中产生的悖论和张力,力图进一步剖析徐許《鬼恋》的精妙之处。

  • 贾平凹“商州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

    关键词: 贾平凹  商州小说  地域文化  

    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寻根"的道路上,贾平凹以"文化本位"的审美价值取向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商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商州小说"。其中,《古堡》以商州独特自然风貌的描写、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神秘巫风土俗的再现以及方言土语的运用等,成为"商州小说"中最具地域文化特征的代表作品之一。

  • 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 古诗词  审美内涵  

    古代诗人非常擅长设置"柳"意象,他们通过借柳写景,或借柳喻人,或借柳抒情,或借柳讽时,充分揭示了"柳"意象的审美内涵。

  • 中职语文立体式教学初探

    关键词: 中职语文  立体式  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对中职语文"立体式"教学的涵义、背景及原则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中职语文"立体式"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教学过程"立体式"——建立"五位一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阶段的"立体式"——做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层次的工作;教学方式"立体式"——多渠道、多手段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会说话能力。最后结合自己的探索经验...

  • 语文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弹性预设  个性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理解,多一点欣赏,多一点等待,多一点智慧,理智对待每一个课堂动态生成,才能创设出充满灵性之花的课堂。

  •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初探

    关键词: 现代诗歌教学  诵读  多角度品读  实践活动  

    本文力求从三个方面总结笔者新诗教学中的教法尝试。一是真情诵读,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教会学生欣赏新诗。二是多角度品读,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三是拓展延伸新诗教学空间,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新诗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感情和健康美好的人性。

  • 也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情感教育  个性人格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情感教育定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一条途径,因此,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教师要用真心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

  • 语文课堂要追寻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课前预设  动态生成  平衡  

    随着教师们的教育理念水平的提高,大家已逐渐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发现的过程,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也就有了课堂的"生成"。但当前的课堂教...

  • 让语文之美在低碳课堂中快乐流淌

    关键词: 语文  美  低碳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本质,应是立足语言文字,教导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当妥帖,使学生产生自觉的意识和追求。因此语文课必须专注教好一篇篇课文,用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拨动学生心弦,让学生学会凝视、品味语言...

  • 让语文教育成为学生生命的明灯

    关键词: 人的发展  人文教育  情商教育  说真话  学会表达  

    教育的实质应是生命的教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教会孩子做人,给孩子未来之发展做长远打算。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某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素养,是一种大智慧。语文教育因为它特殊的性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引领作用。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培养能力。

  • 无痕语文教学四步实施策略

    关键词: 无痕  语文教学  实施策略  

    无痕语文教学即尽量隐藏明显的教学意图和目的,淡化教学痕迹,在一种生态性的情境中给学生以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作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实施无痕教学法的四个步骤。

  •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 语文学习  独立思考  

    学与思二者在学习中是缺一不可的,少了任何一个,学习将不得要法,或是终无所获。而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只顾埋头苦读,而忘了在必要的时候思一思,想一想,以致虽用心学了,但学得并不精深,只停留于文章的表面,课文中深一层的意思就感悟不到了。作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做到学与思的合谐统一,并提出了两点建议。

  • 踏生态路径 寻诗意语文

    关键词: 生态课堂  自主导学  构建  

    自主导学式生态课堂模式,是针对语文生态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以学生自主导学为依托,在文言文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分别采用三种导学模式的语文生态课堂模式。包括"四行对译"式导学、"联想归纳"式导学和"自主拓展"式导学。

  • 初中生态化语文早读指导策略初探

    关键词: 生态化  初中语文  早读  

    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序曲,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就目前初中语文早读课而言,无论是教育方法方面,还是教学实践方面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讨,都远远逊于语文课堂教学。对于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阵地的早读课,没受到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提高其效率了。早读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

  • 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构建管窥

    关键词: 语文  有效课堂  构建  

    语文教学关注学生发展,既需要关心学生当前的进步,也需要追求经过若干时间后学生能够获得的发展。语文教学关注学生发展,宜从学习内容、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入手,构建有效课堂。

  • 湖北高考语文字音题考点及备考策略

    关键词: 高考  字音  声调  多音字  

    自2004年湖北省高考语、数、外由省考试院命题至今,字音题是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的必考题。考查的主要形式是单项选择题,单独设题,分值三分。

  • 学会质疑是学生深入文本的关键

    关键词: 阅读  质疑  思考  交流  

    要真正读透文本必须有深入思考的过程,老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