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学评论杂志创刊于1957,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杂志介绍
文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学评论杂志创刊于1957,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0511-4683
国内刊号:11-1037/I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412.00
关键词: 2004年 文学研究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文化理论 文学批评 审美文化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在市场经济的强烈推动下,社会生活环境、条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媒体传播的作风、趣味和倾向已成为当今文化的主导,影响着整个社会、个人的文化生活;后现代文化思想的影响与扩大,纯文学自身的结构发生着快速的分化与变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化 当代文化 话语霸权 西方文化 民族文化
本文从辨析话语和话语霸权、西方文化与西方话语等基本概念入手,概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认为应当在肯定中国文化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总历史趋势的前提下反对西方话语霸权,而不应把中国现当代文化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革新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行为一律视为对西方话语霸权的屈服和顺从。
关键词: 女性话语 陈衡哲 文学创作 叙述空白 男权话语 文学样式 话语权威 疏离性叙事 集体叙事
由《新青年》所建构的五四启蒙话语在开拓了现代女性主体言说的历史空间的同时,也制造了女性话语的空白,一方面由于认同男权/时代同构的话语权威,使女性启蒙话语呈现为在场的缺席,男一方面启蒙初期所开启的主流文学样式——问题文学也以整体话语权威对疏离性叙事进行了统合,陈衡哲以文学方式建构女性言说的努力正是由于无法在这种集体叙事...
关键词: 沈从文 汪曾祺 比较研究 文学风格 京派文学 小说 人性 现实主义
本文从汪曾祺的“沈从文论”的症候出发,层层论述他们一冷一热、一真一善、一楚一儒的差异。本文亦可视为流派研究的“理论反打”:看似极相近的两位作家,其风貌其实迥异。
关键词: 中国 现代 随笔 艺术观念 审美表现 发散性思维 悖论式思维 思维特征 闲笔 反讽 诙谐
在对中国现代随笔的总体考察中,本文认为从“艺术掌握世界方式”入手,是探索中国现代随笔艺术审美形式的最佳途径。其中发散性思维和悖论式思维,是中国现代随笔家最为典型的思维类型。抓住二者的思维特征,深入探讨和研究“闲笔”、“反讽”、“诙谐”,是如何建构和表现中国现代随笔的艺术形态,从而揭示构成现代随笔文本的“隐形结构”。
关键词: 国际交流 中国文学 胡风 青野季吉 日本 文艺理论 文艺批评
青野季吉于1915年在早稻田大学毕业后,与平林初之辅、市川正一等人一起学习无产阶级运动理论。从20年代初开始,青野代替了日本《播种人》时期的平林初之辅,连续在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代表刊物《文艺战线》上发表了指导性的文艺评论,一度成为了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理论权威。
关键词: 国际交流 中国文学 文论 西方文化 汉学研究 传统文化思想 符号理论
从海外汉学研究中探讨中国古代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之间的异同,不仅是中西文化思想传播交流的问题,也是我们建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现代文学理论不可回避的课题。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对传统中国文论的若干核心概念术语在移入目的语后的变化进行认真的考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
关键词: 国际交流 中国文学 文论 唐朝 宋朝 诗歌 词 日本 和歌 意境
本文以中国唐宋诗词与日本和歌的情景关系为切人点.探究其意境的内部结构虽然中日古代诗歌的外部表现有若干差异,但考察其意境的构成.大抵皆以真为其骨.表现于外则宜分为两端,即“实”与“虚”
关键词: 国际交流 中国文学 文论 文化交流 汉语文学 正名 民族性 语种文学 汉民族文学
文化交流,既包括国际的中外文化交流,又包括国内的民族文化交流,并且从以国内的民族文化交流为主,转向以国际的中外文化交流为主,这一过程所呈现出来的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转型趋势,推动着汉语文学从民族文学走向了语种文学。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文学思想 政治思想 美学思想 艺术风格
李白《古风》(其一)历来受到文学史家和诗论家的重视。本文认为:此诗主要不是论诗,而是论政,重点在论政治与诗歌乃至整个文化的关系。李白的志向不仅是做诗人,更重要的是做政治家。他所谓“我志在删述”,并不是要学孔子删诗,而是要想效法孔子写一部《春秋》,总结历代政治的得失,以此流传千古。就诗论而言,此诗与李白其他作品中表达的文...
关键词: 元代 雅文化 俗文化 杂剧 戏剧形态 文化交流 娱乐功能 南曲 北曲 伦理文化
元杂剧中心南移之后,受官方主流意识的濡染,戏剧观念呈现出明显的向伦理文化认同的倾向。此前以民间俗文化为主导的南北文化合流,也逐渐向重生再构的雅文化皈依,杂剧的创作与演出带有规定性地走上了出俗入雅和以雅化俗的发展道路。就南戏、北剧的融通而言,一面是北剧作家以南北合套制曲为前导,涉入南戏创作;一面是江南艺人和书会作家吸收...
关键词: 常州派词学 经学 清代 张惠言 治经方法 词学思想 汉学 宋学
在清代的词学流派中,常州词派有着十分浓重的经学背景。其词派的开创者张惠言首先是一位经学家,他既依托了经学在特定时代的影响,又借用了治经的方法,使常州词派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理论创新最为突出的一个流派。在这个过程中,李兆洛、董士锡等人对张氏词学思想的继承与修正,周济在理论的建树中对经学樊篱的突破,均是值得研究者梳理总结和...
关键词: 李贺 鬼神诗 天神 仙道 鬼怪 定量分析 生活理想 生命意识 人生体验 美学思想 恋母倾向
李贺的鬼神诗大致可分为天神、仙道、鬼怪三个系列,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发现:以写天神和鬼魂为主,两者分别反映了李贺生活理想的两个侧面。对天帝之类最高神祗描写有世俗化倾向,借以诠释自己的生命意识和人生体悟;描写天帝臣工对象以水神居多,这与李贺反理性的美学倾向有关;李贺笔下的鬼魂都不具备福祸人类的能力,相反却依恋人世或靠人们祭...
关键词: 清朝 吴中词派 嘉庆时期 道光时期 词风 声律说 地域文化 词史 词学创作
嘉道之际,吴中词派主张声律说,在清词发展中有着独特的意义。本文从乾嘉学风、地域文化、词史风会等方面探讨了吴中词派的形成,并分析了其创作得失和词史意义,认为吴中词派对浙西词派表现出既亲和又游离的特点,与常州词派也显示出交错并存、相互汲取的特征。吴中词派在创作上严守律韵,对嘉道词坛疏于声律的弊病有所矫正,并直接影响了清季...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出版资本 娱乐资本 大众意识 城市 农村 精英形象
先说城市,1930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症候,文学史过去重视不够。因为1930年是中国的“出版资本”、“媒体资本”形成的年代。我过去在《从红玫瑰到红旗》中作过分析,但缺点是没算经济账,即出版资本对于当时的中国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增长的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文学功能 危机理论
即使是一个对现实最顽固麻木的人,在今天发生的巨大变化面前,也顽固不起,也不能不识时务,而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观念,以应对这种现实。世俗生活是这样,思想生活也不能不这样,没什么特殊性。因此,文学批评面对新的现实,不是该不该应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文学感觉 市场化 全球化 现代性 文学思维 文学经验
“现代化”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和国家的一种共识。90年代,“现代化”转轨成为了“全球化”的意识形态。“全球化”和“现代化就是美国化”的思想,与美国“帝国”化的思路不期而遇,“与国际接轨”成为了一种取消了必要的视野的依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文学意识形态 批判性功能 批评危机 批评立场 批评观念
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越来越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其现状不仅让人失望,而且是真正的堪忧。这使80年代更加成为一个值得怀念的批评的黄金时代。与今天比较,80年代的批评家既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同时又在整体上形成了有影响力的群体性格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创作状态 生活状态 社会立场 美学立场
要想研究文学的创作状态,不能不瞧瞧文学家的生活状态。读其文须知其人。“鲁豫有约”之类的文化花边新闻透露了一点这方面的消息,一些混出点头脸的作家,正在钻研周末派对之学;而有的写了几首诗、几篇小说,就忙不迭换成签证溜之大吉;拍好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文学文本 社会批评 赛义德式
在网上读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作者说,他的家庭里存在着三种“批评家”:以岳父(退休的革命干部)为代表的“老同志”批评家、以妻子、女儿为代表的“老百姓”批评家和他自己。面对一部新的电视剧或一本新小说,三种“批评家”都要表明态
关键词: 中国 李锐 小说 文学想象 历史叙事 叙述方式 思想感情 人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家在文本内外的差异,与其有无“本土中国”或者有什么样的“本土中国”密切相关。李锐在吕梁山的经历不仅孕育了他的小说,而且形成他所理解的“本土中国”。在对中国人生命处境的体察与追问中,李锐叙述了“历史”之外的人生,并始终怀有深刻的语言焦虑。从《厚土》到晚近的《银城故事》,李锐的写作不断改变着文学想象中...
关键词: 张承志 北村 史铁生 堂吉诃德 小说创作 当代文学 神性价值 世俗价值 审美化 价值取向 神圣话语
在当代汉语言的“无神语境”里,张承志、北村等作家确立神圣超越价值话语的方式值得注意。他们是通过强化自己的主观信仰姿态,对抗世俗价值,将神性价值“审美化”.来展开言说并确立其话语地位的。这种价值诉求的本质,终究不过是既面对世界也面对自我的某种“价值姿态”。“姿态性”导致的结果是:信仰论证的同义反复;信仰对象的游移不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宗璞 小说 创作风格 优雅风格 道德感 美感 情感 诗意 乐感 童趣 民族文化气韵 文化素质
将宗璞小说的创作风格归入优雅,在当代作家中,可以划入这一范畴的人并不多。本文从纯净的道德感和美感、情感的投入与抑制、诗意和乐感、童心与童趣、民族文化气韵等方面分析宗璞风格的构成,并涉及当代文学中作家的文化素质与艺术修养问题。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郑敏 诗歌 人文主义 解构主义 存在主义 人性
郑敏在八九十年代接连写出《心象组诗》、《不再存在的存在》、《诗人与死》等诗。在众声喧哗、价值失范的90年代,她不仅撰文呼吁诗歌回归古典,回归传统,还在保留40年代人文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吸收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里尔克、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郑敏诗歌中的“不在之在”表现为爱情、童年的记忆、善良的人性,包括深埋在意识层面下的潜...
关键词: 中国 文学理论 现代性话语 本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 古代文学 知识形态 寻根文学 现代主义
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向是进入现代性话语的后果。知识范式的转换导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衰竭。同时,阶级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成为文学理论面临的复杂问题:90年代之后,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在后殖民理论的启迪之下,民族认同再度得到强调。文学理论卷入民族主义和现代性派生的多重关系时,这篇论文提出了三个重要啄则:现代性话语平台;何谓...
关键词: 诺苏彝族 口头论辩 史诗传统 叙事语境 演述场域 民俗学 民间文艺学 文本制作工作 田野解读 叙事格式
在四川凉山彝区流传的《勒俄特依》与在云南彝区流传的《阿细的先基》、《查姆》、《梅葛》一道,被学界视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对这一诺苏彝族文学传统的“代表作”,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积累了相当的成果。笔者则是在《勒俄特依》这一汉译本的田野解读中发现了许多违背史诗传统本质的文本制作理念和方法,由此建立了田...
关键词: 儒学 诗意 心境 肯定性情绪 人生体验 群体关怀 物欲
在中国古代儒学视野中.诗意心境是以“乐”、“悠然心会”、“和融莹彻”等肯定性情绪为基本内容的人生体验。儒学解读诗意体验的基本视角是“去私欲”和“泛爱众”。前者强调诗意同个体物欲的对立,后者重视诗意与群体关怀的同一。“去私欲”有重要的实践批判意义,但在理论上失于粗陋;“泛爱众”不乏历史魅力,但在整体上已经不能再用于解释...
关键词: 文学史理论 原生态文学史 文学史实践 文学史哲学 语式 文学史形态 文学史学 学科性质
文学史作为一个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客观存在的原生态文学史;由文学史研究与著述构成的文学史实践;研究文学史内在关联性的文学史理论。原生态的文学史构成后两者的基础,文学史理论是从文学吏实践中抽象得出,而文学吏实践便是文学史家们在某种文学史理论指导下研究分析与描述文学实践史的过程。对这三者内在特征的逻辑建构及关系的把握便构...
关键词: 中国 章培恒 学术研究 述评 文学史家 小说研究 学风 辞赋诗文 文学批评 学术特色
章培恒先生以文学史家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人物”,是近八年间的事,此前几十年他以兼擅考证和阐释而进行的文学史个案研究实际上早已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而且正是随着这种对文学史上重要个案研究的不断拓展和积累,才使他萌生了重新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学 文学归藏 文学性质 文学隐秀 牺牲精神 文明危机
古有《归藏》,传为黄帝之易,夏因商继周通,归母本以积善是其大旨。善待天地万物者莫过于归藏。此当专文论述。本文师其意以观文,拟其旨而论化,或可为另一种眼光看文学之尝试。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日本文学 比较文学 文学研究
8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大学里的中国或日本文学系的学者,只要能出版质量较好的译著,就足以在学界立足了。然而.在这之后,情况发生了不少变化,学者们必须还要掌握一两种新理论,方能增加其研究的理论色彩和分量。从翻译到理论论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研讨会 综述 成都市 回归诗学理论 反思诗学 学理 诗性 方法论
由《文学评论》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现代诗学研讨会于2003年9月17口至20日在成都举行。《文学评论》、四川师大及文学院领导到会祝贺。万光治院长主持开幕式,周介铭校长并宣布四川师范大学诗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80多名研究生旁听了会议。来自全
关键词: 全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学术研讨会 西安市 人文精神 博士生教育 创新意识 学术规范 学术交流
2003年10月16到19日,由《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学术研讨会在古城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四十多所高校以及部分科研院所的古代文学专家、学者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浙江大学 文艺创作 历史叙事 叙事角度 历史人物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杂志社与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大、山东大学、首都师大及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美国、德国、日本、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