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学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文学评论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学评论杂志创刊于1957,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批判理性

    关键词: 中国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批判理性  

    无论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据而言,还是就建构的历史过程而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都具有鲜明的理论批判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实践论即文学及文学理论的实践批判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突出的中国性质,则是中国文学实践及理论实践的问题式批判。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批判锐气与批判锋芒有所弱化,这导致中国文...

  • 过度阐释与文学研究的未来——读张江《强制阐释论》

    关键词: 阐释与强制阐释  文本实际  理论方法  文学批评  

    语言表述与其意蕴之间,总有一定距离,而文学语言含义丰富,理解文学作品就尤其需要深入理解和阐释。因此,阐释是必要的,只有通过阐释,文学才得以为读者深入理解。但阐释不能脱离文本实际,把来自其他领域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强加在文学文本之上。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使文学批评更深入系统,但同时也有理论取代文学而产生张江所说“强...

  • 本雅明“手工复制时代”的誊写美学

    关键词: 本雅明  手工复制  机械复制  誊写  印刷  

    本雅明“手工复制时代”的誊写美学,可视为其“机械复制”美学思想的重要补充。本文将他在《单向街》中关于誊写的美学阐释,放在“手工复制时代”的框架下进行考察,围绕文字的复制与艺术作品的复制之间的差异,及文字的手工复制与文字的机械复制的分歧问题,勾连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讲故事的人——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随想...

  • 好莱坞文化殖民的隐性逻辑——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构境论解读

    关键词: 斯蒂格勒  先将来时  电影蒙太奇  意识形态共在  好莱坞文化殖民  

    斯蒂格勒认为,应该揭示当代资本主义隐性意识形态霸权中好莱坞文化殖民的秘密装置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在电影蒙太奇的拼接中使个体意识结构发生无意识的改变,从而无我地认同意识形态大他者的意志;远程登陆的电视传播,让亿万观众通过电视远程在场的方式,异地异时地同一化于一种时间客体中的接受意识共在,这已经生成了一个无法抗拒的支配性意...

  • 《文学评论》六十年“头条”:一段学术史

    关键词: 头条  学术史  中国文学  

    《文学评论》办刊60年的“头条”文章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段学术史。在头条的作者策略上,大多为国内知名的文学研究者;在头条的内容上,文学理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这几大板块的头条文章,大体反映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界的研究视域与科研水平,涵盖了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话题,引领了文学研究的导向;同...

  • 论“中国的抒情传统”说之得失——兼谈考量中国文学传统的标准与方法问题

    关键词: 抒情传统  抒情美典  具体性误置  历史化  语境化  

    中国“抒情传统说”是海外华裔学者陈世骧、高友工等学人提出并加以论证的一种关于中国文学特质的观点。此说提出四十多年来在海内外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响应者甚众,但也有一些批评乃至否定的声音。“抒情传统说”虽然也提出了不少颇具启发意义的见解,但总体上看却存在着一种“具体性误置”的形而上学倾向,其目的本来是要彰显中国文学的特质...

  • 诗之声与乐之心——对《诗经》“鼓簧诗”的还原阐释

    关键词: 鼓簧诗  口簧  乐诗  礼乐  

    口簧作为一种盛行于三代的乐器,见于《国风》和《小雅》,堪称风雅之音。由于《诗经》的基本文化属性是以音乐为母体的歌诗,因此,我们对其中的每首歌诗或者说乐诗的观察,都离不开音乐以及产生音乐的媒介——人和人所操作的乐器。本文通过追溯我国的口簧艺术史,从口簧的演奏技法及其作为原始乐器的一以贯之的文化功能出发,结合其目前在我国...

  • 唐诗中的丝绸之路与天府之国

    关键词: 唐诗  宫廷乐舞  变文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对外交流在唐代达到顶峰。通过唐诗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的互证,从唐诗中巴蜀与“胡风”的连接,唐诗中的巴蜀宫廷乐舞、回旋舞与丝绸之路,说唱变文与丝绸之路诸方面的联系可以看出,天府之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曾经是那样的意气风发,丰富多彩。一方面,丝绸之路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文化风尚为唐代巴蜀诗歌、宫廷...

  • 论杜甫陇右诗的清人未刊评点

    关键词: 杜甫  陇右诗  未刊评点  杜诗学  

    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华去秦,流寓陇蜀,成为其人生经历的转折点,也造就了其陇右诗歌创作的大丰收。文章以数十家杜甫“陇右诗”的清人未刊评点为对象,具体剖析了杜甫陇右诗清人未刊评点的历史贡献:从文学视角审视杜甫陇右诗的基本特征;用史学眼光洞悉杜甫陇右诗的源流正变;以汉学工夫对杜甫陇右诗的前人笺注“纠摘疵谬”;以批评家意...

  • 颂美、诉灾与民族意蕴——略论历代黄河诗的特色流变及文学文化价值

    关键词: 黄河诗  河患  现实主义  民族象征  民族精神  

    历代有关黄河的大量诗歌题咏是贯穿中国诗史的一个重要母题。从先秦至唐代,黄河作为神祇、家园、航道、名胜、边塞、祥瑞,得到诗坛广泛的吟咏,出现了有关黄河的系列专题诗作,确立了独立的题材门类价值,奠定了古代黄河诗创作的基础。以唐诗为代表的众多古代诗歌表现了黄河壮美的景象,成为歌颂祖国河山的文学典范。北宋诗坛真正开启了关注河...

  • 孙德谦“说理散不如骈”申论——兼论骈文的深层表达机制

    关键词: 骈体表达机制  骈散关系  孙德谦  

    孙德谦提出的“说理散不如骈”命题,涉及到骈散问题的核心。这一命题来自于三个基本前提:一是文章叙事、说理重心有别;二是文章体性不同效果各异;三是说理之“理”偏指“玄理”。孙氏命题存在事实基础:古代说理之著,大多以骈体写成;而叙事之作,则基本由散体撰就。骈文所以擅言中国思想中二元对立统一之“玄理”,是因为排偶的形式特性及...

  • 论近代日报小说

    关键词: 近代日报  小说  传播方式  发展历程  

    伴随新传播方式出现的日报小说具有提高报纸销量的功用,而报纸发行迅捷、影响面广,又使小说读者群极大扩容。为维持小说持续刊载,各报通过征文摆脱作、译者偏少导致稿源不足的困境,稿酬制度的建立,使创作保持了旺盛势头,也催生了一批职业作家。作为近代数量最大的小说品种,日报小说在规模、作者培养以及创作影响传递等方面都改变了当时的...

  • 东北解放区文学制度生成及其对当代文学制度的预制

    关键词: 东北解放区  文学制度  生成  预制  

    抗战胜利后,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实现革命建国大业,中共中央派出两万名干部到东北,其中包括大批宣传、出版、文化、文艺干部,中共中央东北局集中干部人才优势和物资优势,在报刊传媒创办、文艺人才培养、文艺社团缔造、文艺团体组织、文学教育设立、文艺思想论争、文学作品批评、作家体验生活、文艺文类扶植、造就文艺新人、文学场域...

  • 悲悯天地间的“残忍”——论《雷雨》的逆向构思

    关键词: 文本裂隙  逆向构思  现代性困境  

    《雷雨》在人物关系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难以解释清楚的困惑,比如周朴园的第一个太太为何消失,其位置被蘩漪代替,不仅作者没就此给出清楚的交待,观众和读者也难以按照生活经验补上这个情节的漏洞。这一文本的裂隙,实际是曹禺为了完成主题所进行的逆向构思的产物。曹禺为主题而难以顾及文本裂隙的逆向构思里,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那就是经过...

  • 沿着圆圈的内侧,从胜利走向胜利——读《阿Q正传》

    关键词: 精神胜利法  

    本文从小说家的视角对《阿Q正传》做出分析,解读鲁迅如何表现阿Q的“受侮”与“御侮”及这一系列行为的隐喻意义,回答了鲁迅如何塑造阿Q这一形象并在《阿Q正传》中如何实现其思想高度等重要问题。在《阿Q正传》中存在着一个隐含的“封闭系统”,这一系统的确立标示着“精神胜利法”的最终完成,也标示着阿Q性格特征的完型。阿Q的“行状”沿着...

  • 共振与时差:1930年前后“左联”的国际连带

    关键词: 国际革命作家联盟  哈尔可夫大会  

    1930年前后,刚成立的“左联”便积极向国际寻求支持。同年底,“左联”在哈尔可夫大会之后成为国际革命作家联盟支部。此时,“左联”最迫切的威胁来自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左联五烈士”被害后,更通过几次翻译实践为中介,激起国际上支援中国反抗压迫的“共振”。哈尔可夫大会对“左联”产生实质影响,则要推迟到“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 集外文章、作家形象与现代文学文献整理的若干问题——以新见穆旦集外文为中心的讨论

    关键词: 现代文学文献学  集外文章  作家形象  穆旦  

    中国现代作家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已取得丰厚的成绩,但仍具有较大的辑佚空间。较多集外文的存在意味着作家的既有形象面临着新的调整;而辑佚成果的较多出现则孕育了文献学工作的新动向。2005-2006年间穆旦译文集、诗文集出版以来,集外文字计有数十种(类)之多。较多穆旦集外文既能揭示地方性或边缘性报刊之于文献发掘、时代语境之于个人形...

  • 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教育基本模式之检讨

    关键词: 文学史  文学教育  课程  

    “文学史”起源于现代大学教育,是中国传统的“史传”观念和西方科学的“专业”观念相契合的结果。“中国新文学史”著作在1949年之后大量产生并且地位很高,这与新文学史正式纳入教育部规定的中文系课程体系有关。90年代之后“文学史”著作迅速增加,这是中国高校急剧扩招的结果。民国时期的大学文学教育可以说是精英教育,是学问教育,这种模...

  • 当下中国文学的一个新方向——从石一枫的小说创作看当下文学的新变

    关键词: 社会问题小说  石一枫  精神难题  价值观  

    社会问题小说,是自新文学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学流脉,也是自1978年以来文学成就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现象。即便经过“欧风美雨”的沐浴之后。这个文学流脉仍然焕发着巨大的活力,这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作家对文学功能的理解有关。石一枫是当下最年轻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率性而为”之后,迅速地选择了这一文学方向并取得了令人...

  • 转型社会与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创作

    关键词: 高校知识分子题材  转型社会  新闻化  模式化  文化退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题材创作越来越明显地向高校知识分子题材集中。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知识分子紧密地整合到转型社会市场经济的庞大体制中,以专业化、职业化的形式“消逝”在大学里。当下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创作,被知识分子的现实境遇牵着走,停留于新闻化、纪实化的表层写作,缺乏对生活的深入开掘与提炼;沉溺于知识领域的权力...

  • “断裂”与“关联”:当代文学“一体化”之争再思考——兼谈“5070年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之关联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5010年代文学  新时期文学  断裂论  关联研究  

    21世纪初,新一代的学者李杨,针对二元对立的文学史书写模式所造成的“断裂论”发起了批评,具体就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当代文学“一体化”的概括提出了质疑,着重检讨了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思维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文学史研究和书写中的惯性力量。洪子诚对之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发生在北大两代学者身上的观念冲突...

  • 文学史接受视野中的《围城》问题研究

    关键词: 钱锺书  文学史接受  文学性  历史化  

    《围城》的文学史接受,暴露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构的内在冲突。20世纪40年代,由于文本异质性,《围城》在无处安放中销声匿迹;新时期《围城》重版,呈现了现代文学重构传统、改写当代文学经典标准的运行轨迹;20世纪90年代,《围城》既是专业智者的“心像”,也是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想象的“实验品”,更是当代文学质疑现代文学规范的争议之...

  • 管理科学、团体意识与爱情美学——《沉重的翅膀》与新时期的价值起源

    关键词: 新时期  管理科学  团体意识  

    作为一部并未被真正重视的政治小说,张洁在《沉重的翅膀》中极为敏锐地把握了新时期之初政治变动与博弈的主体精神维度,尤其是工厂管理作为斗争核心的实践内涵,即从“政治挂帅”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转变过程。以此为叙事中心,小说创造性地呈现了理想主义精神在不同主体维度下的顺承与转化方式。一方面,张洁在公共空间构造了以“团体...

  • 编后记

    关键词: 编后记  文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  1959年  中国科学院  

    《文学评论》是1956年“双百方针”的产物。这年11月,经过一段时期酝酿,第一次编委会在北京召开,1957年3月创刊号问世,刊名初为《文学研究》,1959年第1期改现名。早在1955年7月,文学研究所(1953年2月22日在北京大学临湖轩召开成立大会,当时编制上属北大,1956年改属中国科学院)出了32开本的《文学研究集刊》第一册,刊登所内一部分研究...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