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文化杂志是由南开大学主管,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文学与文化杂志创刊于2010,发行周期为季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关键词: 传统文化研究 元范 学术会议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早稻田大学 汪民安 外国文学研究 主题研讨会 陈洪
<正>2012年6月30日至7月2日,"亚洲经验与文化研究的多元范式国际学术会议"在南开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文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中文系及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的众多知名学者出席会议并参与研讨。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文学院陈洪...
关键词: 龙王 龙王信仰 佛教
本文考察了汉传佛教典籍中对龙和龙王的描述,确定了龙王信仰形成的过程和时间,指出中国民间的龙王信仰是在隋唐之际随着佛教观念的普及而逐渐形成的。中国人对于龙的认识,大多可以在佛教典籍中找到依据。又通过对古代小说中有关龙王描写的考察,提出龙王信仰是中华文化与佛教结合的产物的观点。佛教的龙王信仰在中国被本土化、民族化,产生了众多...
关键词: 龙崇拜 图腾 灵物 神灵崇拜 王权崇拜
中国人的龙崇拜观念延续了六千年左右,上古至秦汉是龙崇拜从产生到成熟的重要时期。本文依照龙崇拜生演的自然段落,分图腾崇拜、灵物崇拜、神灵崇拜、王权崇拜四个阶段,将传世文献与考古材料相结合,以观念意识演进为主线,以社会历史发展为背景,描述龙崇拜的历史演变轨迹与观念意识的嬗变过程。在此基础上,简要探寻龙崇拜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神魔题材小说 龙神 西游记 龙马 明代
中国古代社会对于龙神的崇拜与文化想象由来已久。至于有明一代,经由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题材通俗小说的塑造与演绎,"龙神"的君侯形象逐渐成型,其神族谱系也日益完备。由于文学创作的相互借鉴以及民间趣味在通俗文艺作品中的渗透,更多有关"龙"的主题故事与文化元素被整合起来,集中反映于神魔题材小说作品之中。而这些小说的广泛传播,又进一...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龙故事
作为清代文言小说的扛鼎之作,《聊斋志异》中颇多精彩的龙故事。可以这样说,曾经历代文人渲染构想过的龙故事,至蒲松龄,在踵武前人之作的基础上出现了别开生面的转机,其笔下龙故事中的优秀篇章,充溢着驰想天外的艺术想象、自由浪漫的审美追求、含蓄而又强烈的诗意之美,丝毫不让"聊斋"世界中的其他华章,同样显示出蒲松龄超拔的艺术功力。即使厕身...
关键词: 龙文化 国家形象 国际化传播
经过千年的积淀与演化,龙在中国早已超越物态形象的范畴,成为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一种符号化、抽象化的国家形象。近年来,龙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问题备受关注,"挺龙论"、"弃龙论"曾一度针锋相对、喧嚣尘上。如何处理好龙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关系,实现龙文化有效的国际化传播,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回溯龙与中国国家形象...
关键词: 意象 无意象诗 海德格 德希达
本文第一部分说明诗不假言说,而趋于沉默。意象显现(show)而非明言(tell),因而语言充满稠密度,进而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诗不只是现实的反映,而更是积极的反映。但反映并非言说与呼喊,因为诗不是陈情书,也非口号。诗人的职责在陈述(describe),而非开药方(prescribe)。论文进一步说明意象不是理念的化身,书写者或是哲学家不仅无法将意象套入理念...
关键词: 新世纪 诗歌语言 症候分析 诗歌语言变革
中国新诗的语言一直饱受诟病,这一状况在新世纪也仍未得到根本改观。新世纪以来诗歌语言的复杂现实一方面呈现出开阔的多维度的探索性意向,诗歌语言的重要性得到诗学本位意义上的强调,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落实为自觉的语言探索;另一方面,新世纪以来的诗歌语言探索也暴露出在沉潜和深化中的无序状态和认识上的误区,尽管诗歌语言变革的迫切性已形成...
关键词: 新世纪诗歌 后现代 宏大叙事 知识合法性 语言游戏
新世纪诗坛上,后现代主义诗歌以其惊世骇俗的文本形式,表达了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和对知识合法性的质疑等思想观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争议。新世纪诗歌中的后现代书写策略主要包括平面化与零散化、非逻辑性、拼贴与杂糅、反讽与戏拟、语言游戏等。新世纪以来的后现代主义诗歌显示了某种先锋探索精神,具有一定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不过,由于这种创作...
关键词: 男伶 文士化 艺术修养 风致 职业化
《品花宝鉴》中的名伶都具备与士人一般无二的修养与情趣,分明已经"文士化"。"文士化"伶人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伶界文化和职业状况的一个侧面。清代梨园何以产生如此众多的"文士化"伶人,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这实际上涉及了文学作品中这类伶人形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问题。
关键词: 国族建构 性别政治
1956年,在国家意识形态自上而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岳野的话剧《同甘共苦》因其题材的"个人性"和"私密性"引起了广泛争论。《同甘共苦》的男主人公孟莳荆作为革命者和建设者,承担着国族建构的宏大任务,华云和刘芳纹两位女性则作为城/乡叙事的主体出现在他承担历史任务的不同阶段。她们在孟的生活中的显/隐及其地位并不取决于感情,而是与是否符...
关键词: 尚大不惑 道法自然 大化 大明 大体
尚'大'是老庄的特点。《老子》论'道':'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法自然。'庄子所谓'大',是思维深广、时空观念、自然大化和政治历史视野之大,且与'小'是辩证的。不惑则'明'。在认知上,'尚大不惑'是心胸博大的包容和对各家优长的兼收并蓄,是强调'道术'不容割裂,维护'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之'大体'。其'卮言日出'、'以寓言为广'、'彼...
关键词: 华夏边缘 民间故事 野兽外婆 弃老习俗 祖灵信仰
从元代开始在汉籍中频繁出现的"罗罗"、"绿瓢"与"秋狐"始终同华夏边缘的彝语支族群纠缠在一起。不可否认,所谓"蛮人老则化虎"的传说有着潜在的传播路线,这是江南汉族移民向中西部地区不断拓展的结果。作为祖灵的"虎神"能够庇护子孙后代的观念,在东亚文化圈的动物精怪故事和神鬼信仰中很容易找到"反证"。笔者推测,诸多野兽变外婆吃小孩的故事是对...
关键词: 延安文学 启蒙话语 革命话语 转换
延安文学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1942年之前,延安文化人生活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文学也表现出自由活泼的发展状态,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共存;1942年之后,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开始了由启蒙话语到革命政治话语的大转换。考察当时当地的政治需要和革命领袖对文学的期待,这种转换有其必然性,是战争年代特殊环境下的选择;但是在进入...
关键词: 真伪之争 蔡翼
《胡笳十八拍》的真伪之争是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王小盾教授从琴曲、琴歌的发展历程出发,认为"旧题为蔡琰的骚体《胡笳十八拍》"的谱与辞的作者是"南唐人蔡翼"。王文被研究者认为"预示了《胡笳十八拍》真伪之争的终结"。本文认为,王文所征引史料的关键词及断句、得出结论的关键性前提,以及最后的结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若要继续讨论这个命...
关键词: 世说新语 笺疏 七题
余嘉锡先生的《世说新语笺疏》是近代研究《世说新语》一书的名著,其书荟萃众说,既博且精,然而其中有些地方尚可商榷,现就其中的七个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对《世说新语》研究的完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汤显祖 花间集 玉茗堂 评点 词
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今存最完整的善本,是明万历庚申四十八年(1620)乌程闵氏刊朱墨套印本,计有眉批176则、夹批19则、尾批5则,总共200则。惜善本稀见,论者多据徐朔方笺校《汤显祖全集》所收20则,以及华连圃《花间集注》所录11则,总共只有31则而已。本文因此据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庚申四十八年乌程闵氏朱墨套印本,完整观照汤评的内容,并...
关键词: 施耐庵 水浒学 师范大学教授 考察报告 学界同仁 民国年间 学术座谈会 现场考察 公器
施耐庵其人之虚实与施氏之乡里何在两个问题,自民国年间便有歧见,新中国建立后,更是争议不断。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曾有两次较大规模的现场考察讨论,但都没有形成基本的共识。本文介绍的是新近又一次考察讨论,亦属一家之言。本刊予以发表,乃秉"学术天下之公器"宗旨,并望学界同仁亦以此襟怀视之。
关键词: 学术顾问 编辑委员会 中文学术期刊 资深学者 文化交流 小四号 电子邮箱 电子函件 黑体字 投稿人
<正>一、本刊是以文学、文学与文化关系为主要研讨对象的中文学术期刊,暂为季刊,季中出版。二、本刊由主编聘请各院校学者组成编辑委员会,议定办刊方向,审订来稿,并聘请资深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三、本刊不定期设置文学思想与文化、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与宗教、文学与性别、文学与跨文化交流、文化视角、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邮编:3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