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是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文学本性:“审美意识形态”还是“审美意识形式”?

    关键词: 文学理论  审美意识形态  本性论  意识形式  文学创作  文学现象  内在规律  文论研究  通用教材  

    对文学本性的界定,是建立文学理论体系、认识和评论文学创作及文学现象的基本视点,具有方向性的意义。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在文学本性问题上的认识模糊与失误,文学的创作、发展和繁荣曾受到很大的伤害和阻滞。出自这一教训,新时期的文论研究特别着眼于文学的内在规律和特征,最终的成果是把文学的本质属性归结为“审美”,并与传统的文...

  • 文学理论的危机和我们的策略

    关键词: 文学理论  政治影响  文学研究  哈姆雷特  电信技术  解构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 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哈姆雷特式的追问在世纪交替之际的文学和文学理论界再一次响起。德里达在《明信片》中就曾借其主人公之口不无夸张地宣称:“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在引用并详细分析了德里达这句耸人听闻...

  • 赵树理和孙犁——“延安小说”变革的艺术解读

    关键词: 赵树理  晋冀鲁豫边区  民间语言  艺术形式  小说  孙犁  工人阶级  民间文化  

    虽然延安作家的任务在字面上是“学习工农兵语言”,而实际来说这个任务只意味着学习边区的农民语言。因为陕甘、晋冀鲁豫边区,包括延安在内,并没有任何成规模的工业,远谈不上存在一个工人阶级,所谓的“工人语言”自然也无从学起。至于士兵,则几乎都来自农民,他们在文化上也包括在语言上,并没有多少自己的特征。所以,“学习工农兵语言”...

  • 陆华、祝东力编《回首征程——贺敬之文学生涯65周年纪念文集》

  • 在异质文化中探寻“自我”——国外汉学家中国解放区文学译介、研究管窥

    关键词: 解放区文学  文学译介  汉学家  中国  异质文化  文学研究家  知识分子  

    二战之后,西方国家的民主知识分子们大都对人类的未来感到渺茫,亟须在新的“异域”中探寻“自我”。于是,国外便有一些友好的(有的起初也并非那么友好的)汉学家开始涉足解放区文学这块既“害怕”又“渴望”的“异域”。在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这个领域里,仍然是日本和俄苏汉学界走在前列。半个多世纪以来,可以说中国解放区文学主要作家的主...

  • 时间的意义——十七年文学现代性价值的时间维度

    关键词: 文学现代性  价值立场  时间维度  当代  中国文学  社会经济  文化过程  社会意识  

    新时期以来,正面揭示十七年文学现代性价值的研究成果颇为鲜见,因为“现代性”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主要被理解为是一个基于市场而展开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过程,这就基本堵塞了将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性价值相联系的研究思路的形成——显而易见,这一特定时段的文学对于建立在计划经济之上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持有完全认同的价值立场。

  • 十七年俄苏文学作品的翻译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中国  当代文学史  中共中央  外交关系  建国前夕  外交政策  文学理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中共中央派刘少奇出访苏联。此行的目的是希望苏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得到苏联外交上的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中共中央则制定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苏联被尊称为“老大哥”。“以俄为师”、“向苏联学习”、“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是当年响亮的口号。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俄苏文学作品及...

  • 韩毓海著《天下——江山走笔》中国海关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扫描2005年第6期

    关键词: 文学期刊  中国  当代  文学评论  人物形象  价值观念  

    文学期刊每年最后一期的作品通常良莠不齐,但每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新人新作以及尚处于上升期作家的力作,给人带来惊喜。本年度也是如此。

  • 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文艺风云书系”

    关键词: 河南大学出版社  文艺创作  文学艺术研究  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  文艺运动  风云人物  

    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与研究的繁荣发展,河南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这套大型现当代文学艺术研究丛书。丛书以五四以来的文艺风云人物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艺运动、思潮、流派、社团、期刊、事件等为研究对象;形式有研究专著、传记、回忆录、访谈录、论文集等;作者或为有关事件的当事人、见证者,或为在有关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

  • 《天涯》十年:折射中国思想与文学的变迁

    关键词: 中国  思想文化  文学作品  改革开放  社会分化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生活情感  

    从1996年到2006年,《天涯》所走过的十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转折最大的一个时期,也是在一些人看来恰好是发展最快、市场经济终于取代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最值得欢欣鼓舞的乐观的时期,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则是危机四伏、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最让人忧心忡忡的复杂的时期,当然这可以说是一个最多样化的时期,但也可以说是社会分化、价值沦...

  • 一个刊物与一个时代——论时代语境中的1957至1964年《诗刊》

    关键词: 时代语境  读者需要  创刊号  臧克家  

    有关《诗刊》诞生的历史,从其首任主编臧克家开始,就曾多次讲述。在这种描述中,作为适应读者需要、诗人请求和作协机关刊物之一的《诗刊》是在纸张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历经几次波折才最终获得批准的。而且,为了能够增加订数,发起者们也是通过收集、联名写信的方式,邀到了的《旧体诗词十八首》和著名的《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刊》创刊号于...

  • “纯文学”反思与“政治的回归”

    关键词: 非政治化  文学批评  文学写作  

    一、关于“纯文学”的反思 去年,当代著名的批评家李陀和吴亮在网络上进行了一场小小的争论,起因是已经很久不介入当下文学批评的吴亮“突然”读到6年前李陀发表在《上海文学》上的《漫谈“纯文学”》一文,不同意李陀对于“纯文学”的指责,即把80年代形成的“纯文学”与90年代文学写作的非政治化联系在一起。争论以跟帖的方式在作家陈村的论...

  • 召唤与应答——略论“新时期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党派政治  话语实践  80年代  生活方式  意识形态  

    在探讨“新时期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之前,对这两个我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作一个粗略的说明是必要的。这是因为“新时期文学”与“政治”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地变化中。其实,我们对于“新时期文学”这一宽泛使用的概念,一直无法给出一种固定的“本质化”的定义。在今天看来,“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并不是自明的,它同样也是多种话语力...

  • 重思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原点”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  鲁迅  知识社会学  社会语境  意识形态  

    如何看待和讲述鲁迅,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聚讼纷纭的话题;甚至也是思想界“左”“右”交锋的基本命题和立场“考验”。“左”“右”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会发生某种位移,而这种位移又常常会叠印在对鲁迅的阐释、改造和“发明”中。这构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知识社会学现象。

  • 在漂泊中寻求归宿——论社会转型期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精神状态  知识分子  长篇小说  文化冲突  政治话语  社会价值观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社会进入了最激荡的转型期。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社会转型带来的时代的根本性变化,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变着人们对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理解,尤其是这种根本性变化将人们置于中西文化冲突、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冲突、灵与肉冲突等一系列...

  • 《是谁误解了(红楼梦)——从刘心武“揭秘”看红学喧嚣》

  • 现代小说中的“神话叙事”

    关键词: 古希腊神话  现代小说  叙事体  文学叙述  文学艺术  艺术世界  荷马史诗  

    神话无疑是一种文学叙述,若以“故事”论,神话是叙事体。神话叙事指向人类表达的心灵深层,这个心灵深层无论我们是否自觉发掘,都是创作的一种动力与反射,其象征性、隐晦性、比拟性,都是文学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弗莱强调神话与文学艺术的同根关系。他认为,神话之所以成为神话是由于它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体系,这个故事体系会使自己不断...

  • 虚拟现实小说——未来的新小说模式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小说模式  现代科学技术  接受方式  创作方法  小说形式  震撼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当今小说创作方法与接受方式的相应变革,虚拟现实小说就是这种变革代表中的佼佼者。虚拟现实小说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全新小说形式,且到目前为止,它正在孕育尚未诞生。但毋庸置疑,虚拟现实小说在21世纪的震撼力将会相当强烈。

  • 文化研究中身体话语的背后

    关键词: 身体话语  文化研究  后殖民主义  精神分析学  主体性建构  理论线索  女性主义  控制对象  权力话语  资本流动  

    身体话语无疑是当今文化研究中一条重要的理论线索。福柯、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将身体看成是抵抗的场所;符号学则将其当成意义的生产者;而在精神分析学那里,身体成了主体性建构的宣言。文化研究对身体的理论关注,主要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文明化身体”是高度符码化的“礼貌的”礼仪和举止的历史性呈现;第二,身体是监狱、医院和学校中权...

  •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身体意象解读

    关键词: 身体意象  人物形象  中国  现代文学史  小说情节  艺术手法  文化建构  文学魅力  思想内涵  

    身体不仅是一个生物存在,更是一个社会文化建构。身体能够感觉到痛苦和快乐,也能够成为思想的对象。重读丁玲(1904—1986)的经典之作《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我们看到丁玲的这部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具有特殊的文学魅力,更由于作者在小说里使用了对疾病及有病的身体的描写这一独特手法深刻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 浅析当代中国画的形式化趋向

    关键词: 中国画  当代  材料制作  视觉冲击力  精神内涵  创新  

    当今中国艺坛,追求图式感的形式化趋向日益明显,从几次国展来看,无论工笔,抑或写意,均程度各异地表现出追求视觉冲击力,讲究材料制作的新趋向。一时间对于中国画而言,其创新成为材料、技法的创新和图式感的转向,而对于作品精神内涵的保留却显得捉襟见肘。

  • 王维与文人画

    关键词: 文人画  王维  书画家  董其昌  理论家  元四家  倪云林  

    明代书画家、书画理论家董其昌在《画旨》中指出:“文人之画,自右丞(王维)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子,李龙眠、王晋卿、米南宫及虎儿皆从董、巨得来,直至元四家黄子久、王叔明、倪云林、吴仲圭皆其正传。吾朝文、沈又远接衣钵。”此观点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且一直论争不休。

  • 漫谈中国油画现状

    关键词: 中国  油画  艺术形式  繁荣期  作品  

    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形式,油画在中国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油画经过了曲折的发展路程。近20年来,进入了创作的繁荣期,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好的作品,涌现出了一批画坛新人。但是,在取得这些进步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个现象,近20年来的油画界缺乏力作。

  • 中国艺术传统的守望者——论徐复观对现代艺术的反省与批判

    关键词: 现代艺术  中国  徐复观  现代主义绘画  文艺理论家  

    20世纪50至60年代,由于各种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台湾岛内风靡一时。以《文学杂志》、《现代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和以五月画会、东方画会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绘画,高举反传统、反理性、反道德的大旗,对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理论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此时,并非文艺理论家的学...

  • 宗白华的节奏论美学批评

    关键词: 美学批评  宗白华  节奏论  中国  文化精神  艺术形式  

    对宗白华(1897-1986)的美学,学界早有定论。但是,他独具特色的美学批评方法却很少被人注意。20世纪30—40年代,中华民族遭遇了存亡续绝的危机,宗白华通过自己的美学探索指点了建构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道路,提出了“节奏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象征”的学说。作为这一美学的具体运用,“节奏论批评”是一种侧重于审美体验和文化精神的批评方...

  • 花开,在不同的世界——《茶花女》四种文体之比较

    关键词: 文体  文学作品  上层社会  第一人称  抒情色彩  艺术魅力  

    《茶花女》是小仲马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他率先把一个浪迹于上层社会的风尘女子纳入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开创了法国?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作品从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日记角度,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玛格丽特的命运悲号以及阿尔芒痛彻肺腑的悔恨,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 知识分子的“围城”与“花园”——评静心的长篇小说《迷旎花园》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知识分子  都市生活  科研单位  研究所  静心  

    一个由清一色的女人组成的研究所里,平时虽人人各怀其志,倒也能相安无事地工作生活,但某一天,所里最无足轻重的办事员小方透露了一个消息:所里要设置一个新的处室,负责协调各个研究室之间的工作。这一不胫而走的消息像一柄达默克里斯之剑让这群女人感到了生存的危机,她们调动起几乎所有的智慧与能量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加入了这场权力之争。...

  • 汪滨油画作品

    关键词: 油画作品  中央民族大学  专业本科  美术系  内蒙古  

    汪滨,男,满族,1964年生。1985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本科班,受教于刘秉江、罗贻、官其格等先生。现为内蒙古赤峰学院美术系讲师。

  • 全惠民国画作品

    关键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硕士研究生  国画  艺术研究所  研究生导师  城市规划  艺术系  全惠民  

    全惠民,男,1964年生。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硕士研究生。现为北京工业人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