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是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历史批判与当下诉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中国化  历史批判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诉求  文艺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研究出现了悖论: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遭到理论与现实的解构,另一方面是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盛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变成各种学说的大杂烩,甚至1980年代坦言以否定文艺思想为己任的所谓主体论,也被总结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国化的新成果。我认为,21世纪讨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

  • 论卢卡奇的文学人民性思想

    关键词: 卢卡奇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民性  现实主义理论  文艺理论家  文学  现实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思想  

    卢卡奇作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在20世纪世界文艺理论中最有特色的是他的现实主义理论。他的现实主义理论从总体上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国内卢卡奇研究专家程代熙说,“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思想是以马克思、特别是以恩格斯有关现实主义的论述(如‘...

  • 笔谈赵树理——1950年代以后的小二黑

    关键词: 赵树理  50年代  农村小说  社会主义  博士生  讨论课  进修生  

    从去年秋天开始,应我指导的博士生的要求,我开了一门讨论课,集中阅读自赵树理开始的“社会主义农村小说”——一时想不出确切的概念,姑且这么讲吧。说是我开的课,大部分时间却是听学生们说。他们的意见并不一致,课堂上常起争论。有几个外国的博士进修生也参加了这门课,背景和立场各不相同,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就更热闹。

  • 探索新的“文学”的可能——我读赵树理

    关键词: 赵树理  文学  竹内好  文章  

    1953年,竹内好曾就赵树理的作品写过一篇文章:《新颖的赵树理文学》。在这篇文章里,他引用了一位名叫冈本的学生对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的评述。

  • 在历史难题面前的叙事文学

    关键词: 叙事文学  历史  普通百姓  阶级分析  阶级矛盾  仇恨心理  农民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是赵树理的第一个长篇。故事从一场官司始,由犯人归案终,官司双方是地主恶霸和普通百姓,从阶级分析的角度讲,它很容易被当作一个阶级矛盾的典范。周扬就曾经这么评论:“农民对于地主恶霸的仇恨心理……在《李家庄的变迁》中就成了爆发式的:农民们在龙王庙将汉奸地主李如珍活活打死的那个血淋淋的场面,也许会有人感觉到农...

  • 赵树理与“算账”

    关键词: 赵树理  小说形式  功利实用性  语言风格  虚拟空间  农民  教育人  

    凭借1943年发表的《小二黑结婚》迅速成名的赵树理,一直强调作品的功利实用性,他认为“小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人去教育人”。要“政治上起作用”。同时,赵树理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服务于农民的“文摊文学家”。为了成功地实现这两者的融合,我们会发现赵树理除了在小说形式和语言风格上的尝试外,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存在一个相同的虚拟空...

  • 从《三里湾》到《户》——1955年以后的赵树理

    关键词: 赵树理  农业合作社  长篇小说  资本主义思想  出版发行  大农业  

    1955年,赵树理的长篇小说《三里湾》开始在《人民文学》连载,并于当年出版发行。据他自己说,创作这部小说的动机,乃在于他“感到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农业合作社应不应该扩大,对有资本主义思想的人,和对扩大农业社有抵触的人,应该怎样批评。因为当时有些地方正在收缩农业社,但我觉得社还是应该扩大,于是又写了这篇小说。”

  • 政治规范与文本诉求:瞿秋白的高尔基批判

    关键词: 文学与政治  高尔基  瞿秋白  批判  诉求  文本  无产阶级文学  30年代  

    1930年代,瞿秋白译介的苏联文学作品中,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高尔基的作品是所占比重最大、选择资料最全面、涉及面最广泛的。众所周知,1930年代后,高尔基已然成为苏联革命文学的权威代表。在苏联所传播的话语体系中,高尔基的形象象征着文学与政治的完满结合,文学家与政治家的完美结合,这不仅昭示着走高尔基之路可以取得最崇高的道德荣...

  • 优美深邃的意境营造——诗词的艺术解读

    关键词: 意境营造  艺术  中国古典文论  中国古典诗词  解读  深邃  优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中国古典诗词,特别重视对意境的营造。对中国古典诗词情有独钟的,深得其中三味。而今哲人早已乘鹤而去,可伟词却将永驻人间。作为风雷激荡的中国革命历程的艺术记录和载体,作为本人波澜壮阔革命生涯、人生经验的真实写照,诗词既有着史诗的性质,又有着十分直接的审...

  • 我国木版年画的地域特征

    关键词: 木版年画  地域特征  民间美术  文化传统  文化遗产  地域风格  心理表现  中国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明,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文化遗产中,民间美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木版年画则是民间美术中最耀眼的明珠。不仅由于它题材广博,手法斑斓,地域风格多彩多姿,而且人文蕴含深厚,信息承载密集,民族心理表现鲜明,是其它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的。木版年画是中国的一种...

  •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看民间玩具的现代创意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意产业  民间玩具  文化产业  核心产业  精神内核  竞争力  创造力  

    21世纪,世界各国国力的此消彼长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意产业则是文化产业中富有创造力的核心产业。在今天,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的原因已被抛在时展车轮之后。而中国民间玩具集原创性、多样性、地域性、传承性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却与现代创意产业的精神内核拥有...

  • 文艺批评要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

    关键词: 文艺批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历史  多样化发展  90年代以来  科学发展  价值评判  

    1990年代以来,文艺批评在促进文艺的多样化发展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在引领多样化的文艺的科学发展上却“失语”了。有人指出,“文艺批评真正的要害或问题,在当下主要是没有是非观、价值观和立场。”还有人认为,当前文艺批评“缺少应有的价值评判,没有担当起它所理应担当的责任。”而当前文艺批评如果要真正摆脱这种困境,就不但要正确地...

  • 虚假的美学——质疑生态美学

    关键词: 生态美学  学术研究  理论根源  美学观  生态学  拜物教  

    据称,“当代生态美学观的提出与发展已经形成不可遏止之势,它不仅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而且在我国也越来越被更多的学者所接受。”这确实令人鼓舞,但也还需反思。从本质上说,将生态学与美学结合是不可能的,而且在这一结合的过程中还产生了对某些概念,如自然的严重误解。同时,生态美学不仅不能抵御“人类中心主义”和“科技拜物教”观...

  • 当前国产电影生态环境的担忧与思考

    关键词: 国产电影  生态环境  担忧  产业结构  中国电影  经济发展  话语空间  90年代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作为一项“真正”的产业,在经济“一体化”的话语空间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谓“真正”的产业,是因为中国电影在经过了1990年代徘徊、阵痛、觉醒、思考之后开始在世界电影经济发展的逻辑空间里艰难地前行,并寻求着自身的发展,尤其在创作观念、产业结构、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正是这种电影经营...

  • 媒介变革时代的戏剧困境与突围

    关键词: 戏剧困境  变革时代  突围  媒介  文化娱乐活动  多媒体技术  闲暇时间  电子传媒  

    20年前,可能谁也想不到,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电子传媒对大众闲暇时间的大规模入侵,会把文学阅读、音乐晚会、高雅画展、戏剧演出等传统文化娱乐活动挤逼到边缘。先进的数字化多媒体技术,集图像、文字、声音为一体,全面调动了人的感觉器官,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现实无法比拟的虚拟空间,使人在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上的生存受到极大挑战。

  • 盲目与洞见:论新世纪文论教材建设

    关键词: 教材体系  中国文论  学术研究成果  中青年学者  内容编排  文学理论  文艺学  教科书  

    新世纪以来,文艺学学科的教材建设风起云涌,有力推动了中国文论的建设。值得注意的是,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始涉足教材这一领域,尝试着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融会进教科书这一形态中去。毋庸置疑,这些教材体现出了敞开文论教材建设可能性视阈的一种努力。一方面,在内容编排、撰述体例上,突破了旧有的文学理论教材体系,营建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

  • 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网络时代  文化艺术活动  传播方式  日常生活化  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网络  市场经济  

    进入21世纪以后,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空前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给与人们审美活动最为紧密的文化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面貌。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不仅影响审美风格、审美趣味的变化,也使人的文化艺术活动日常生活化,产生新的创作、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如何认识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在以商业目的为主要推动力的大众文化迅...

  • 反思艺术的公共性:从实践出发

    关键词: 公共艺术  艺术实践  公共性  传统文化因素  视觉文化  和谐的人  当代艺术  权力意志  

    公共艺术在中国从出现至今,越发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其理论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有从视觉文化的“大美术”概念人手,提倡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环境的有机结合营造和谐的人居空间;也有从现当代艺术角度出发,要求公共艺术要体现公众的意识、权力意志、民主等现代社会理念;也有从传统的角度出发,试图用艺术来医治和纯化受工业文明干扰的心灵等...

  • 美育与精神家园建设二题

    关键词: 精神家园  美育  科学文化知识  16世纪  文明素养  青年学生  社会群体  人文素养  

    16世纪德国思想家、改革家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共同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青年学生作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代表“民族希望”、“祖国未来”的社会群体,他们...

  • 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科研工作座谈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  科研工作  座谈会  学术评议  委员会  副院长  副主任  学术报告  

    2008年4月1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工作座谈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召开。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院学术评议委员会主任王文章,副院长、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张庆善,副院长王能宪,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刘梦溪、资华筠、邓福星,委员马也、黄在敏、丁亚平、梁江、方宁、张振涛、刘托、吴文科、方李莉、李新风、...

  • 郑恩波著《春华秋实》(50年诗文珍藏本)

    关键词: 传记文学创作  藏本  诗文  当代文学评论  阿尔巴尼亚  翻译与研究  高中二年级  南斯拉夫  

    三栖学人郑恩波(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文学翻译与研究;散文与传记文学创作;刘绍棠研究与当代文学评论)自1958年读高中二年级开始发表作品到如今,已经在文学的征程上整整拼搏了50个年头,共有650余万字的作品问世。为纪念执笔从文50周年、中阿建交60周年(1949--2009),

  •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6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关键词: 纪念  延安精神  中国  校友会  

    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北京延安文化展示中心联合举办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6周年座谈会”,于2008年5月23日在京举行。

  • 编后记

    关键词: 编后记  中央领导  中华民族  现实世界  凝聚力  艺术家  诗歌  地震  

    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央领导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海内外华人踊跃捐钱捐物,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深不可测”的凝聚力。面对这样巨大的灾难,文艺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是不少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地震之后,许多人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们与灾区人民血肉相连的感情,这不仅使对灾区与祖国的关切、悲伤、祝福之情得到表达,也使诗歌...

  • 张健伟作品

    关键词: 张健  中国美术家协会  西安美术学院  中国人物画  作品  河南师范大学  协会会员  研究生导师  

    张健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省画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任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在读博士,师从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刘文西教授。

  • 热血五月·2008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