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是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杂志介绍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是由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主管单位: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2-9583
国内刊号:11-1581/J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92.00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专题史 体系化 无产阶级文化 中国共产党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文艺理论上留下了十分丰厚的思想资源,有着一整套独特的思想方法和学术概念及范畴,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曾是我国文艺领域里一面高扬的旗帜,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文艺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阐发以及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建立无产阶级文化、如何探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命题 民族民主革命 马克思主义理论 当代 中国文论 历史阶段 精神状态
马克思曾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这些重大问题不仅仅是对个人的牵引,同时也要求一种学说与思想实现对时代问题的思考和理论表述,形成自己的理论命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其实是百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的武器和批...
关键词: 批评实践 学理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不平衡 艺术创作 社会批评 中国化 两个维度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具有两个维度,那就是学理上的中国化、实践上对艺术创作和批评的促进功能,核心是两个方面:社会批评和艺术创作。对于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成就和问题,我认为在学理化和中国化方面,成绩是主要的,但在促进创作和批评(艺术批评和社会批评)方面,不足却是主要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新时期 学科危机 当代中国 文艺学 其他学科 政治地位 舶来品
这些年,不断有学者忧心忡忡地关心文艺学的学科危机,然而,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危机却少有学者做深度关注和反省。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危机正处于文艺学学科危机的中心。这是因为,与其他学科相比,文艺学学科作为前苏联舶来品,在当代中国拥有无可比拟的政治地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论坛 中国艺术研究院 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2014年3月14日,第一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本期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主办,主题是“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成绩和问题”。北京大学中文系董学文、金永兵、蒋洪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张永清,教育部社科中心马建辉,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祝东力,《...
关键词: 文艺作品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 政治 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2014年3月2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举办第34期“青年文艺论坛”,主题是“文艺与政治:意识形态去哪儿了?——以当前文艺作品为中心”,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陈亦水主持,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文化国际推广研究所李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孙佳山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 继承 传统文化批判 借鉴
鲁迅一生创作了16部杂文集,他的杂文作品文笔犀利、贬恶扬善、出神入化。他创作的小说作品总是把目光集中到社会底层,描写他们生存的艰难和精神的苦恼。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①同时他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给予了深刻的批判,对封建卫道者的虚伪进行了...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大学 北新书局 1931年 小说史研究 修订本
《中国小说史略》原为鲁迅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授课时的讲义,后经修订增补,先后于1923年、1924年由北京大学以《中国小说史略》为书名分上下册出版,1925年由北新书局合为一册出版。1931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修订本初版,1935年6月第十版时又作修订,该版沿用至今。《中国小说史略》共有28篇,介绍了中国小说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
关键词: 罗兰 罗曼 中国现代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首都师范大学 翻译过程 中国国民性
美国的保罗·福斯特2001年春在《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国民性的讽刺性暴露——鲁迅的国际声誉、罗曼·罗兰对(阿Q正传)的评论及诺贝尔文学奖》一文,后经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级研究生任文惠翻译,发表于国内鲁迅研究权威刊物《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虽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论文中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做了删节”,但该...
关键词: 诞辰纪念 座谈会 梁斌 中国作家协会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梁斌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向这位杰出的人民作家表达我们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作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梁斌先生的亲属和友人致以诚挚的问候!
关键词: 文学成就 梁斌 精神遗产 人民 未完成性 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家
“平地一声雷”,1957年11月,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它的出版震动了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文坛,正如丁浩川在给梁斌的信中预言:“你将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红旗谱》引起的轰动效应及其杰出成就,不仅使得1958年中国文坛成为“《红旗谱》年”,而且奠定了梁斌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尊敬...
关键词: 创作道路 40年代 梁斌 综论 新中国成立 文学 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
所谓“1930至1940年代梁斌创作综论”是对新中国成立前梁斌创作进行整体研究。梁斌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等各类文体,其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体式之繁,均在梁斌创作道路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对其后来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结合梁斌的“自述”、后人“传记”可知,目前研究梁斌整体创作所依据...
关键词: 写作模式 梁斌 延安文艺座谈会 创作实践 革命浪漫主义
“十七年”时期的写作从文学规范、叙事方法、审美原则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模式,既承接古典文学、“五四”新文学传统,又受到苏联文学影响,更以延安文艺座谈会确定的理论为圭臬,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自成谱系的文学景观。作家塑造了模式,模式也塑造着作家。作家在“十七年”应该如何创作?茅盾曾将答案概括为“体验生活、思想改造和创作实践”,...
关键词: 父亲 梁斌 理想信念 母亲 星期 人生 检查 回忆
2014年4月18日是父亲梁斌一百周年诞辰,我们兄妹四人站在父亲母亲的像前,回忆起他们的人生哺育和师心教诲,倾泪而下。看着父亲母亲微笑瞩神的照片,又似感到他们没有远行,就在我们身边。那时我们都还幼小,父亲定下家约,每人每天要写三篇大字、画一幅画,每个星期读一本书,星期日下午要检查。每每星期日下午检查作业时,父亲不仅对大字和...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梦想 国家 发展历史 社会发展方向 电影作品 现实社会 中国文化
回首近110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电影始终与国家梦想、个人梦想有着紧密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作品,都在梦想的塑造中对现实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更加自觉,中国的国家梦想和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这对中国电影的艺术创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诗歌创作 创作主题 处女 歌者 阿尔巴尼亚 文学传统 当代特征 诗歌形式
德里特洛·阿果里是阿尔巴尼亚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其诗歌创作中,阿果里继承了阿尔巴尼亚优秀的文学传统,将富有时代气息的题材和富有民族特色和当代特征的诗歌形式结合起来,为阿尔巴尼亚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纵观阿果里的诗歌创作,尽管题材、形式多样,但歌唱土地、讴歌劳动,是诗人创作的主线。在其诗歌《我的土地,我的歌儿》...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音乐类 学科视野 中华民族文化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可再生资源 特殊属性 传统学科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最古老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丰富的种类,更是一笔极其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在艺在,人亡艺亡;艺在人身,艺随人走”的特殊属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决定了它在传承过程中易逝的脆弱性。因此,抢救和保护这些依靠口头传授和行为传承、正在快速消失的文化遗产迫在...
关键词: 叙述 小说创作 农村 胡学文 社会结构 批评者 乡村 关仁山
中国乡村处于社会结构的底层并与苦难紧密相连,乡村“叙述”某些时候出现“悲情”模式,它因皴染“苦难”遭到批评者“抢占道德制高点”的诟病。且不论诟病是否客观,乡村“叙述”遭遇经验表达上的瓶颈,亟需突破已成为批评界的一种共识:“从梁斌到‘三驾马车’的谈歌、关仁山、何申,他们一向关注农村、关注乡土。如今,
关键词: 底层文学 延展性 反思 生活美学 叙述方式 民间立场
底层文学自产生起,就决定了它的民间立场,从“形而下”的生活到“形而上”的思考,是对现实题材的重新发现与言说,更是对生活美学的阐释与书写。近年来涌现出大量作家,他们在内心良知的感召下,走近底层,有的甚至本身就是来自底层,叙述他们的经验,与长期以来的主流文学叙述方式相对抗,力图表现生活本身的原生性,关注被隔离在主流文学话...
关键词: 底层文学 世界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维度 新时期文学 新写实小说 先锋派小说 伤痕文学
底层文学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热点。中国新时期文学经历了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先锋派小说等一系列流变之后,在21世纪初逐渐转入了对“底层”的关注。就文学史来看,2004年是个关键年份,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底层文学就是在该年“开始才逐渐被理论界所接受并极力推介,因为这一年曹征路的代表作《那儿》发表在《当代...
关键词: 演出习俗 民间戏曲 新中国成立 重构 文艺形式 日常生活 戏曲活动
民间戏曲是一种根植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文艺形式,在长期的戏曲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规范化的演出习俗。但这些演出习俗并非是一个“本质化”的存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民间戏曲的演出习俗大不相同。新中国成立之前,民间戏曲多在村镇演出,演出习俗的形成,与当时村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情况以及民众的生活习俗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
关键词: 中国左翼文学 儿童文学 特征化 马克思主义文论 30年代文学 左翼文学思潮 文学体系
中国左翼文学作为1930年代文学主流思潮,在我国社会体系、政治体系和文学体系的建构中具有主体地位和关键性作用。中国左翼文学在学界研究定义多为1927年至1937年,以左联建立和苏联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为重要代表。在左翼文学思潮和文学实践的影响下,中国文学随着时代的洪流实现了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从“小我”到“大我”...
关键词: 国民性批判 鲁迅 萧红 传承 批判精神 劣根性
“国民性批判”是鲁迅竖起的一面大旗,他以笔为矛,彻底戳穿了在中国国民中延续了几千年的沉疴,对根植于国民身上的种种劣根性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与批判,旨在以此来达到他“启蒙、立人、救国”的目的。而师承于鲁迅的萧红继承了鲁迅的这种批判精神。从《王阿嫂的死》到《生死场》再到《呼兰河传》,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国民性批判在萧红作品...
关键词: 香港文化 左翼文学 中国文化 旅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文学的现代性 主流文学
作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大陆的主流文学,左翼文学曾两次南下香港,对香港文学叙事产生了重要影响。香港虽然与大陆的历史语境不同,但其原始记忆仍是中国文化,香港文化仍然由大陆所主导。本文从香港文学的现代性启蒙和“民族想象”两个维度,探讨左翼文学在香港的“文化旅行”对香港文学的影响,无疑也有助于考察左翼文学与中国“民族国家...
关键词: 延安文艺 座谈会 纪念 学会 中国 当代价值 延安时期
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于2014年5月23日在北京隆重集会召开纪念《讲话》发表72周年座谈会,会议主题为“延安文艺的当代价值”。延安时期的老一辈革命文艺家98岁高龄的白刃老师、93岁高龄的孟于老师亲临座谈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关键词: 学术年会 年会综述 延安大学 当代价值 研究机构 学术研讨 文学院
“全国文艺思想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于2014年5月10至12日在延安市隆重举行。会议由全国文艺思想研究会与延安大学共同主办,延安大学文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90多位学者、作家、文艺家、文学研究机构的代表围绕“文艺思想的当代价值”这一主题,展开了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学术研讨。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