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社会历史批评 文学批评 批评话语 批评家 大众文化
摘要:一、当前文学批评的状况 很多研究者对当前的文学批评都表示了不加掩饰的失望,如於可训认为当前的文学批评已被严重异化,经历了由克服政治性的异化到出现市场化的异化的复杂变化,文学批评既因为“缺席”、“失语”或话语的“自闭”,而与自己的对象隔离、疏远、分裂,又因为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影响,而将自己的职责、功能出让给商业广告和大众传媒,经由这样的过程,文学批评最终成了失去其特质的非批评、打着批评旗号的伪批评,甚至是与批评活动对立的“反”批评。[1]李星则认为,导致文学批评衰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文学创作数量巨大,批评家无暇细读所有的文本,对于很多文本停留在“泛读”的层面,一是各种形式的新作研讨会“绑架”了批评家,使批评家的批评碍于人情而丧失了应有的“客观性”。[2]我们在这里列举了几种观点,这些观点无疑都不同程度地切中了当前文学批评的症候。概括起来讲,当前的文学批评呈现出这样几种趋势:文学批评与社会、与作家、与作品、与读者都严重脱节,批评话语被纳入了商业性的运作而失去了应有的客观性,批评家丧失了主体性而成为市场与人情的“奴隶”。
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要求:
{1}作者署名的顺序和人数由作者自定,须中英文署名。第一作者必须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须留电话、E-mail,收刊详细地址、邮编。
{2}来稿选题新颖,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证严谨。
{3}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4}文献作者(姓前名后),几位作者之间用“,”隔开。
{5}摘要及关键词:文中必须附中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个部分内容,要求以第3人称撰写200-300字为宜,并附3-8个关键词。有条件者,可将文题、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译成英文。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