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评论杂志是由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评论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文学自觉与《诗经》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 文学自觉  自觉意识  劳动生活  歌谣  诗歌  

    毫无疑问,文学的发展经过了一个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阶段。一般认为,文学发端于原始劳动歌谣。这些原始诗歌,有的对劳动生活进行了描绘,如保存在《吴越春秋》中的《弹歌》:

  • 论鲁诗“四始”设置的经学意图

    关键词: 诗学观点  意图  经学  设置  代表性观点  独特价值  系统化  

    在汉代诗学观点中,以鲁诗"四始"说尤应引起重视。鲁诗"四始"说不仅是概括鲁诗诗学宗旨的代表性观点,在整个诗学发展史上也有其独特价值:它是汉代诗学的第一次系统化阐释,“解开《鲁诗》“四始”之谜……

  • “比兴”辨略

    关键词: 古代诗论  温柔敦厚  朱自清  诗言志  六义  诗教  

    比兴作为《诗》"六义"中两个重要范畴,与诗言志和"温柔敦厚"的诗教一起被朱自清先生称为我国古代诗论的三个基本理论,而其中尤以比兴的意义最为缠夹的厉害,"说《诗》的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越说越糊涂。”

  • 先秦两汉著述引诗流变及其俗文学意义

    关键词: 先秦两汉  通俗化  文学意义  引诗  著述  流变  诗歌  

    从经学、《诗》学角度探讨先秦两汉子史之书引入《诗》的一般情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就。如果仔细比照从先秦到两汉子史之书引诗①的具体情形,便会发现称引诗歌的方式与手段不断变化,此时形成的著述引诗习惯极有可能是从经典向通俗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 文学批评的深切诉求——以《四库全书总目》诗歌批评的旨趣为中心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诗歌批评  旨趣  诉求  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  批判意识  

    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尽管缺乏当代学人所具有的时代眼光和人文批判意识,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但诸多的文学批评并没有趋附世俗,并没有忘却批评的深意,并没有人云亦云地为人造势。某些文学批评是颇有理论视野和文学眼界的,

  • 玄学思想影响下的陶渊明创作探析

    关键词: 玄学思想  陶渊明  创作  魏晋玄学  贵无论  

    魏晋玄学源于"三玄"(《易经》、《老子》与《庄子》),始于曹魏正始年间,魏人何晏、王弼以"贵无论"开创了所谓的"正始玄风",后又经过裴頠到郭象的进一步阐发而最终形成。

  • 中唐联唱诗风与皎然诗学

    关键词: 诗学  皎然  诗风  中唐  创作群体  创作方式  参与人  越州  

    唐代广德至贞元八年间,在同属江南道的越州和湖州两个地区形成了两个创作群体。这两个群体因参与人数多、创作方式主要为联唱而被学者称为联唱集团。

  • 从《文苑英华》看宋初歌行观

    关键词: 歌行  宋初  白居易  宋敏求  沈约  元稹  李绅  

    "歌行"之名最早出现在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中,此后"歌行"常被后人提及探讨。唐代白居易、元稹、李绅等,宋代宋敏求、严羽,

  • “妙象为意”与六朝画论的突破

    关键词: 画论  六朝  逻辑体系  艺术表达  表意功能  艺术逻辑  

    自《易传》而出的"言—象—意"关系,形成了以"象"为基础的逻辑体系,将"象以尽意"、"言以明象"作为艺术表达的基本模式。其中的“象”并不单纯是言、意表达的一个载体,或者言、意关系的梁津,而是因它本身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成为中国艺术逻辑建构的要素。

  • 论唐五代宫女生活情态

    关键词: 生活样式  唐五代  宫女  情态  皇帝制度  宫怨诗  妇女  宫廷  

    古代宫女不幸与悲剧的根源在于封建的皇帝制度,她们的怨情在宫怨诗中得以充分展示,在唐五代,500余首宫怨诗就是诗人们为宫廷妇女所吟唱的悲歌。同时约有600首宫中行乐词,多以七绝连章的组诗形式,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宫廷妇女诸多生活样式与生活情态。可以说,凡与宫女相关之事皆人诗歌咏,

  • 宋代词人贬谪与词体“诗化”

    关键词: 诗化  词体  贬谪  词人  宋代  美人  诗词  

    诗词两体的区别,古人常用男女两性作比。田同之《西圃词说》中引"魏塘曹学士"言曰:"词之为体如美人,而诗则壮士也。"①譬喻最为明快贴切。"美人"与"壮士"的区别,

  • 对传统与新兴的矛盾认同——黄庭坚词学理论新探

    关键词: 词学理论  黄庭坚  传统  矛盾  宋人笔记  词学思想  以诗为词  

    对黄庭坚词学理论的探讨,前辈学人多将其并入山谷文学的整体研究中,少有专文进行论述。整理黄庭坚的诗文集及宋人笔记、诗话中山谷对词的看法后会发现,他的词学理论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主要接受并补充了苏轼“以诗为词”的词学思想;一方面又对词的“本色”传统有些许认同。这说明处在词学变革期的黄庭坚为词体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思考与努力。

  • 论胡仔的词学观

    关键词: 胡仔  词学观  宋代诗话  诗学研究  诗学批评  审美思想  批评话语  

    《苕溪渔隐丛话》(以下简称《丛话》)①作为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是唐宋诗学研究的必备之资。它分前后两集,其中《前集》六十卷,《后集》四十卷。胡仔在书中不仅有诗学批评方面的积极建构,形成了自我独特的批评话语和审美思想。他还收录各家零散的论词之语,在前后集之末专门各列一卷评论长短句,如果再加上胡仔本人的品词论词之语,

  • 《淮南子》中的楚风余韵

    关键词: 楚风  文化转型期  余韵  浪漫色彩  标志性  楚文化  

    《淮南子》是汉初文化转型期的典型标志性著作,博奥深宏,无所不包,融百家于一体,集道家之大成,因楚文化精髓渗入汉初文化,《淮南子》也深得楚风沾溉,它的许多篇章堪与《离骚》相比,极富浪漫色彩。刘熙载评《淮南子》时称其“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寓直于诞,

  • 魏晋论体文的主体意识与时代精神

    关键词: 魏晋时期  时代精神  主体意识  价值体系  汉代经学  有机联系  文化现实  

    魏晋时期,传统价值体系的失范、王纲的解纽使人们的思想从汉代经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造就了一大批哲学奇才,他们思维活跃,思辨深刻,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大量思虑深湛、文采精拔的论体文章。写作论体文,是魏晋文士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现实发生有机联系的一种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

  • 论初唐四杰赋的拟骚倾向

    关键词: 初唐四杰  卢照邻  骆宾王  赋体  名篇  赋作  骚体  

    四杰创作了二十余篇赋体文章,部分虽不以赋名篇,但却纯属赋体。其中大部分赋作皆有拟骚的倾向,特别是在一些非"赋"名篇的作品中,如卢照邻《释疾文》、《五悲文》、《狱中学骚体》、《对蜀父老问》及骆宾王《钓矶应诘文》。

  • 文人心态的退缩与晚明小品的消亡

    关键词: 文学评论  文学创作  文人心态  晚明小品  

    晚明小品以独抒性灵为创作出发点和归宿,走的是一条由表达自我,到放纵自我,最后是结合社会泛化的路径。在发展初期,唐宋派、李贽等无论是抒写"真精神",还是"童心",都不局限于小我,而是力图认识社会人生,评价历史是非。此种情况至中期三袁、陈继儒、张岱等远离政治、放诞风流的文人笔下发生改变,

  • 桓谭小说思想的新变

    关键词: 小说思想  桓谭  发生期  艺文志  班固  

    在中国古代小说思想的发生期,班固《汉志》向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由于《汉书·艺文志》(本文简称《汉志》)乃据刘歆《七略》"删其要"而成,故其观点实际上反映了自刘向父子到班固时代的汉人的一般看法。

  • 插增与腰斩:解读《水浒传》论争的钥匙——兼论《水浒传》成书的独特性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  特性  成书  钥匙  解读  古典文学研究  

    自鲁迅、胡适以来,古典文学研究界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一致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代小说有一部分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是由世代累积发展而来的,我们往往称之为世代累积型小说。但仔细分析《水浒传》,

  • 笔记小说中的雪意象及其艺术功能

    关键词: 艺术功能  笔记小说  意象  史料记载  笔记史料  历史事件  历史世界  神人  

    时逢雪后初霁,暂无靡靡而骤落、皓雪掩路的情形,却依然晨风凄以激冷、浏浏夙兴。不禁想起史料记载里的那些雪中神人们。古记史料虽然不全然等同于信史,未必真实地纪录历史事件,要求它们能够还原一个所谓真相的历史世界,恐怕也是期望过高。

  • 《山海经》中形象管窥——以人兽伴生类与异形神人类为例

    关键词: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  形神  形象  希腊罗马神话  中国神话  神话研究  

    上古时期,世界各地的先民都有一个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先民们造神的目的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据茅盾《神话研究》,保存于世的有希腊罗马神话、北欧神话、埃及印度神话和中国神话等①。这些神话各有其特点,中国神话长于神形描绘。作为保存中国神话的主要典籍《山海经》,

  • 苏轼与《周易》阴阳观

    关键词: 阴阳观  苏轼  哲学思想  一阴一阳  核心精神  

    阴阳观是《周易》中的重要哲学思想,学界对此已做过许多论述。要言之,阴阳观的核心精神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

  • 黄庭坚蜀中交游及其对巴蜀地域文化的推动

    关键词: 交游唱和  黄庭坚  巴蜀地域文化  重庆市  涪陵区  彭水县  宜宾市  四川省  

    绍圣元年(1094年)十二月,黄庭坚因参修《神宗实录》被责"疵诋先烈,变乱事实",遂贬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别驾,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安置。绍圣二年(1095年)正月,黄庭坚赴贬所,到元符三年(1100年)出峡东归,他在蜀中生活了六年左右。黄庭坚在黔州、戎州(今四川省宜宾市),与当地官吏和蜀人时相过从,交游唱和,

  • 王庭珪的诗学追求及其诗歌创作

    关键词: 诗歌创作  王庭珪  诗学  魏晋南北朝  靖康之难  杜甫诗歌  江西诗派  正始之音  

    王庭珪是一位长寿诗人,历逾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孝宗五朝,其诗歌较好地体现了宋南渡时期诗风的衍变。靖康之难的发生,让前期深受江西诗派影响的诗人深切体会到杜甫诗歌的忧时报国思想,从而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雄浑刚健的特点;后期受到魏晋南北朝诗歌,特别是正始之音与江左风流的影响,呈现出清新萧散之风。

  • “格调说”与弘治时期前七子个体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个体意识  弘治时期  意识觉醒  前七子  士人心态  人生态度  政治理想  

    左东岭先生《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指出,弘治时期形成的中兴的政治理想与进取的人生态度,影响了前七子的理论与创作。因此,本文便以此为出发点,着重对“格调说”的理论内涵及其与前七子个体意识觉醒的关系作出具体的探讨,以期达到使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研究目的。

  • 从辞章到经史:乾嘉学人之普遍转向

    关键词: 辞章  经史  乾嘉  普遍  生平经历  学者  

    考察乾嘉学者之生平经历,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学者都有从辞章转向经史的经历。20岁之前,酷爱辞章,步入成年,弃辞章而事经史,对年少之诗作要么不屑,要么羞惭,

  • 乾嘉学派与袁枚的诗学观念

    关键词: 诗学观念  袁枚  乾嘉学派  社会政治  性灵派  汉学家  孙星衍  争论  

    长期以来,对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的研究多侧重于从政治的角度来挖掘其诗学内涵,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性灵诗学的所指,但不少观点仍然值得商榷。从目前的资料看,袁枚与当时社会政治的联系没那么明显,在他的周围,汉学家不少。特别是袁枚与孙星衍关于考据与文学的争论发生后,孙星衍将争论的文章遍送京师学人,使得汉学家们对文学的讨伐力度加...

  •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写作时间考辨

    关键词: 写作时间  阮籍  考辨  学术界  陆侃如  唐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下文简称《劝进笺》)一文的写作时间,历来学术界众说不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看法主张该文作于景元四年(263年)十月,唐修《晋书》将之系于此年,陆侃如和韩传达、高晨阳并赞成此观点。

  • 高密李怀民论袁枚及其诗作

    关键词: 李怀民  诗作  袁枚  理论主张  中晚唐  诗话  书屋  乾隆  

    《紫荆书屋诗话》,高密李怀民撰。怀民名宪噩,以字行,号十桐,亦作石桐。生于乾隆三年(1738年),卒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文章学问名于时。诗学理论主张师法中晚唐张籍、贾岛诸人,主要著作有《李石桐先生赴岑溪日记》一卷、《石桐先生诗抄》十六卷、《紫荆书屋诗话》一卷,纂有《三唐五律诗选》、

  • 《陈风》与陈国史勾稽

    关键词: 国史  历史事实  以史证诗  社会现实  

    《诗》史互证乃是我国学术一种古老的传统,《毛诗》用历史事实解诗,开"以史证诗"的先河。今人治史,诸如郭沫若等大家,无不用《诗经》的大量作品揭示周朝的社会现实,是为以《诗》证史的明证。从《诗》中可以考证史实,《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陈风》中就记录了陈国的疆域、内政、外交以及经济与物产等。

  • 齐桓公时期的外贸政策及其渊源初探——以《管子》为中心

    关键词: 外贸政策  齐桓公  渊源  临淄  苏秦  

    齐是周代诸侯国中的大国,很富庶。战国时,苏秦到齐,惊讶于临淄的富有与繁荣。根据苏秦的描述,"临淄之中七万户",至少21万人,"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路趵者;临淄之途,车声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 中国经典诗学的现代科学阐释——读傅道彬《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

    关键词: 诗学精神  礼乐文化  傅道彬  周代  现代科学  阐释  中国  2010年  

    傅道彬教授的新著《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300千字。责任编辑:王传龙)出版了。这是一部植根于丰厚的学养基础上,从诗的角度,在礼乐文化背景下,解读经典文化的诗学精神,探讨周人心灵世界的内在结构,体察周代文化与诗学底蕴的著作。也是当代最重要的国学研究成果之一,值得我们阅读、欣赏与推荐。

  • 中国文论研究的历史问题与当前对策——评党圣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古代文论的现代遭际》

    关键词: 中国文学理论  现代化过程  古代文论  历史问题  文论研究  传统  近代以来  中国文化  

    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与美学的现代化过程,是伴随着中国文化与社会的每次转型,在中与西、古与今二元对立的文化语境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焦虑和迷茫:在复数的、变化的、流动的“中”与“西”之间,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

  • 生命的港湾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哈尔滨市动力区文府街6-1号,邮编: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