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评论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评论杂志是由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评论杂志创刊于1984,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文学类。

  • 由清华简《赤[鸟咎]之集汤之屋》看伊尹传说——兼论该篇传说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伊尹  文化内涵  清华  传说  

    清华简第三册中有《赤蜡之集汤之屋》一篇,整理者已经对其作出了很好的考释。该篇主要内容是汤射获了一只赤蜡,令小臣伊尹将之烹煮作羹。伊尹受汤后之妻红亢胁迫,以羹尝之,伊尹亦尝纡市之余羹。事发之后,伊尹逃往夏,遂遭汤之诅咒。伊尹病于路,巫乌救之。

  • 六朝佛教文学与佛教图像关系

    关键词: 佛教文学  佛教图像  六朝  佛教经典  本生故事  佛传故事  因果报应  文学色彩  

    一、六朝佛教与文学关系论 要研究六朝的佛教与文学的关系,首先,就应该清楚什么是佛教文学,即怎样界定佛教文学。关于佛教文学,现在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佛教文学就是佛教经典中具有文学性的那部分。比如,佛教经典中关于佛陀前世的“佛本生故事”,表现佛陀现世的“佛传故事”,与佛陀有关的大多是因果报应的“因缘故事”,以...

  • 《洛神赋》的双重叙述方式

    关键词: 叙述方式  曹植  甄后  神女  曹丕  悼亡  

    对于于曹植《洛神赋》,学界多围绕“洛神”原型和象征来探讨其主旨。以洛神为甄后的,指其是感甄之作;谓其为神女的,指其为思君之作;谓其为曹丕的,指其为“申述君臣大义”;而谓洛神为曹植亡妻的,则指其为悼亡之作。

  • 《周易》象征思维与艺术表现

    关键词: 象征思维  艺术表现  独特魅力  华夏文明  呈现方式  时间  面纱  

    《周易》是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象征表意奇书。它的魅力,时间播及了几千年,空间横贯东西,古代被尊为群经之首,现代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揭开《周易》神秘的面纱,我们发现蕴涵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画及卦辞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周易》的思维、言说、呈现方式是以象征为本体的。

  • 汉代《左传》文学的接受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汉代  文学影响  古代人  文学性  史著  万象  

    《左传》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伟大著作,是中国古代人融合天文、军事、民俗、地理、语言等知识的产物,包含多方面的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左传》在文学性上对后世的影响,是先秦其他史著无法替代的。《左传》虽为史著,但是史家记事是中国散文的发端,对后世文学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虽被列入经书范畴,但是后人却同时把它当...

  • 从司空图的理论来看唐代诗歌的语言张力

    关键词: 语言张力  唐代诗歌  司空图  读者阅读  文学批评  文艺理论  诗歌语言  欧阳修  

    张力是一种艺术力量,是读者阅读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美感。英国学者罗吉?福勒把文学批评中的“张力”一词界定为“互补物、相反物和对立物之间的冲突或摩擦”,认为“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突和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这是西方的文艺理论的观点,一些人认为中国并没有的关于诗歌语言的张力理论,其实不然,从唐代司空...

  • 明初吴中文人诗学思想的转变——以“吴中四杰”为例

    关键词: 吴中文人  诗学思想  四杰  明初  元明之际  政治体制  吴中地区  玉山雅集  

    从诗歌的本质属性及表现情感的力度来看,元明之际的诗坛,以吴中文人成就最高。在元末汉人集团出现集体性理想丧失的时代环境与政治体制下,吴中地区出现了文人“抱团取暖”式的诗艺团体及活动,如“铁崖派”、“玉山雅集”、“北郭诗社”等。

  • 明代张艇的杜诗研究

    关键词: 杜诗  明代  词学理论  草堂诗  秦观  诗集  豪放  婉约  

    张蜒是明代著名的词人和词学家。在创作上他与秦观齐名,朱曰藩《张南湖先生诗集序》称为“再来少游”;在词学理论上,他编有《诗馀图谱》、《草堂诗馀别录》等,且首次提出了词分“豪放”、“婉约”二体的观点,为后代广泛接受。其实,张綖不仅在词学领域卓有建树,在杜诗研究方面,张铤也堪称明代杜诗研究的大家。本文就张铤的杜诗研究试做论...

  • 胡应麟诗法理论探析

    关键词: 诗法理论  胡应麟  诗歌成就  诗人  诗学  唐  

    宋代以降,诗歌如何继续演进与发展成为后世文人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唐而后,乐选律绝,种种具备,无复堂奥可开、门户可立。”后代诗人无不有盛极难继之感,要想在诗学上开新局,又绕不开对前代诗歌成就的继承,在此背景下而衍生的诗法理论的探讨也成为此后文坛一个日久而弥新的话题。

  • 清代词学尊体原因概说

    关键词: 清代词学  尊体  概说  原因  词体文学  词学研究  辨体  诗体  

    清代词体文学的创作,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词学研究,其最为重要的一个现象,就是在词的破体、辨体基础之上,渐次形成词学尊体运动。关于词学尊体问题的相关研究,学界已有不少相关成果。但是,何谓词体?何渭诗体?

  • 女性书写之闺秀词范式——再论漱玉词的经典意义

    关键词: 女性书写  中国古代文学史  意义  闺秀  男性话语  女性参与  阴柔风格  女性角色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女性参与创作并产生影响较大的一种文体,无疑是词。在这一领域,女子被书写和女子书写词都是常见的。从花间词开始,因其抒情主体的女性角色和阴柔风格,确立了词“女性化”的特质。一批男性文人将描摹女子表现女子情态这一主题发挥到极致,形成男子作闺音的文学现象。然而,因性别差异,性格处境各自有别,这种“闺音”是...

  • 徐柯的词学思想及其贡献

    关键词: 词学思想  商务印书馆  戊戌政变  杭州市  谭献  上海  词论  

    徐柯,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生于清同治八年(1869)。因父恩绶与谭献为故交,故得师事谭献。戊戌政变后归里,辑录整理谭献词论为《复堂词话》。1901年移居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28年逝世于上海。

  • 命功修炼与《西游记》的关目设计

    关键词: 修炼  设计  关目  宗教内涵  宗教叙事  宗教思想  叙事手段  

    从明清至今,《西游记》(本书的分析以世德堂本为依据)的宗教内涵就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其实,只要我们对《西游记》的宗教叙事进行全面的清理,就会发现这部小说确实蕴涵着严密的宗教思想,即作者利用宗教特有的叙事手段、修辞手法传达了性命双修的宗教内涵。具体说来,性功修炼决定了《西游记》的整体艺术构架,也决定了《西游记》的...

  • 世德堂本《西游记》插图艺术特点

    关键词: 艺术特点  插图  画面构图  文本内容  人物动作  影响力  模式化  

    世德堂本西游记在中国西游记研究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而世德堂本西游记的图像作为文本的补充,对于研究世德堂本西游记有着特别的意义。本文从插图的角度对它展开研究与分析,希望在理清其版本呈递关系的同时,亦能从其插图画面构图结构、画面阴阳雕刻的黑白对比、插域背景的模式化特点、图案人物动作的程式化风格以及画面构图的舞台化效...

  • 《红楼梦》“甲戌本”晚出考

    关键词: 甲戌本  学派研究  脂砚斋  胡适  脂批  

    一、问题的提出 从胡适发现加有脂批的“甲戌本”以来,“甲戌本”及脂砚斋的批语就成为了新红学派研究红楼梦最重要的依据。胡适在对“甲戌本”进行考证时说:“深信此本是海内最古老的《石头记》抄本。”而且“甲戌本”“在四十年来《红楼梦》的版本研究上曾有过划时代的贡献。”

  • 战国四公子的士人风范

    关键词: 战国时代  士人  独立精神  司马迁  春申君  孟尝君  平原君  信陵君  

    战国时代,是一个士人独立精神高涨的时代,战国四公子以养士闻于诸侯,以士人领袖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正因为如此,司马迁为他们各列一传,并多次称:“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 从两汉对屈原的接受看士人心态

    关键词: 士人心态  屈原  两汉  文化政策  政治身份  楚辞体  政治处  汉代  

    屈原以及其代表的楚辞体在汉代的接受有着一系列的历史背景。浅言概论,除文化政策的强化和汉代皇室对楚辞体的偏爱以外,士人的政治身份也非常重要。本文力图从两汉士人关于屈原生世遭遇的评价中窥见他们的政治处境和心态。

  • 赵孟頫与元四家——兼论陶渊明对赵孟頫的影响问题

    关键词: 赵孟頫  陶渊明  元四家  隐逸诗人  中国历史  接受问题  书画家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书画家。《元史》卷一七二有记载。赵孟頫虽然在生前和身后都享有盛名,但是围绕他也不乏争议,这种争议大多和其出仕元朝有关,而争议时经常被拿来和他作对比的,则是晋宋间不仕二姓的陶渊明。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逸诗人,对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点在赵...

  • 吴梅村与清初苏州剧坛——以顺治十年仕清前后为例

    关键词: 吴梅村  剧坛  苏州  清初  顺治  相互沟通  相互尊重  剧作家  

    吴梅村与清初苏州剧坛之间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他与当时剧坛中的剧作家、曲师、名伶和名妓等人之间的密切交往。他们之间不仅在精神上相互沟通、相互尊重,而且吴梅村年辈较长、地位特殊,对清初苏州剧坛诸多曲家多有称赞提携之功。所有这些,均以顺治十年仕清前后最为典型。

  • 科举试赋制度与唐代辞赋的文化景观

    关键词: 科举考试  文化景观  辞赋  唐代  制度  文学传统  李白  体式  

    赋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赋的体式很多,有骚赋、骈赋、文赋等,而律赋则是唐人的独创,用为科举考试的一个项目,成为文人人仕的一块敲门砖,故当时文士几乎无人不研习作赋的技巧,把它作为日常的一种功课,就连李白这样豪迈不羁的诗人也不例外,李白曾下功夫习赋,现存赋作和类赋之文多篇。

  • 符号学视域下沈与求奏疏多样化意义的传达与接受

    关键词: 奏疏  多样化  符号学  意义  视域  监察御史  御史中丞  翰林学士  

    沈与求(1086—1137),字必先,号龟溪,宋代湖州德清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曾通判明州。自建炎三年(1128)始,先后任监察御史,历兵部侍郎、殿中侍御史,出知台州,再迁侍御史,后除御史中丞,移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绍兴四年(1134),召除参知政事。又分别于绍兴五年(1135)与绍兴七年(1137),权知枢密院事和知枢密院事。...

  • 论柳宗元南贬散文的务奇笔法

    关键词: 柳宗元  笔法  散文  柳文  名士  传奇  宋  诗  

    据宋世采堂刻本《河东先生集》柳文可分为四十五卷、外集二卷。除外集及卷四十三古今诗外,大多是其南贬后所作,子厚前期多应制文,有六朝气,永贞遭际后,“始以三代为师,下笔一日千里”,本传载“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一时成就千载传奇之秘。

  • 《礼记》的来源篇章及其撰写时代考证

    关键词: 时代考证  篇章  撰写  传承关系  编纂者  孔颖达  

    今本《礼记》即古人所谓之《小戴礼记》,存四十九篇。郑玄《六艺论》最早指出戴圣是其编纂者。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一引其说云:“《六艺论》云:‘今礼行于世者,戴德、戴圣之学也。’又云:‘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戴圣传《礼》四十九篇’,则此《礼记》是也。”戴圣为戴德从兄之子,二人与西汉礼学传承关系甚密,分...

  • 《玉台新咏》成书时间考实

    关键词: 成书时间  梁代  陈代  

    一 学界关于《玉台新咏》的成书时间主要有“梁代说”与“陈代说”两种。持成书于梁代者,依据的是唐李康成《玉台后集序》和刘肃《大唐新语》的记述。《玉台后集》已佚,《玉台后集序》今存于《郡斋读书志》,其文曰:

  • 康海南曲四考——试述明代中期南北曲风文体渐变问题

    关键词: 明代中期  康海  曲风  南曲  文体  嘉靖年间  明中期  王九思  

    康海、王九思是明中期的北曲大家,正德、嘉靖年间,南曲开始兴盛,身处关中的康、王二人是否如《万历野获编》所说:“康对山、王漠陂二太史俱以北擅场,并不染指于南”呢?随着康海《游东乐府后录》的再现,疑问得到解决,同时也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弘正间南北曲风转变的问题。

  • 清中叶文人曲家剧作稽考四题

    关键词: 清中叶  曲家  剧作  文人  原始文献  传奇剧本  戏曲研究  正统文化  

    清代文献浩繁,加之正统文化对俗文学的偏见,不少曲家剧作资料十分琐碎,甚而散佚不可探求,导致今人对其基本的生平时代、情节本事等情况不甚明了,制约了宏观整体地研究清代戏曲。笔者勾稽爬梳《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遗真记》、《芙蓉楼传奇》、《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等官方档案、府县志书、史料笔记、传奇剧本系列原始文献,对清...

  • 论西周德、孝观念及其关系

    关键词: 孝观念  西周  侯外庐  对应  周人  

    在《孝经》中,孝被视为“德之本”,是“至德要道”。如果将考察的视线再往前推,到德、孝观念产生的最初,两者的关系又是怎样呢?侯外庐先生在《中国思想通史》先秦卷中就有这样的观点:以“德一天;孝一祖”表示其信仰世界,将其视为周人的道德纲领;即生成时期,德对应着天,孝对应着祖。侯先生的观点揭示出西周德与孝异于后世的关系,对我...

  • 论《国语》的死亡叙事

    关键词: 死亡叙事  生命意识  生命活动  文学作品  海德格尔  生命线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意识的审美展现。死亡通常被认为是生命活动的终结。但辩证地看,死亡是作为生命的一种状态而存在。对此,海德格尔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死亡不是命运之神从外部切断了生命线,它是此在的一个直接组成部分。”

  • 隋唐佛教雕塑艺术的公共客观性与主观性

    关键词: 雕塑艺术  佛教文化  隋唐  主观性  客观性  麦积山石窟  佛教雕塑  个体工匠  

    隋唐佛教雕塑伴随着佛教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达到了鼎盛,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抑或是工艺都是前所未有的。隋唐佛教雕塑的建造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主权体现,更是大众思想情感的共振,这方面有别于以往的雕塑建造;孙振华先生曾有这样的描述:唐代佛像不仅有官方的工匠制作,连个体工匠也有大量制作佛像出售①。佛教雕塑这一时期即在空间上得到巨...

  • 论朱舜水的历史观

    关键词: 朱舜水  历史观  日本文化  文化系统  历史作用  思想文化  价值系统  王道政治  

    被梁启超尊奉为“明末两畸儒之一”的朱舜水,晚年留居日本,“以极光明伟岸的人格,极平实渊贯的学问,极诚挚和蔼的感情,给日本人民以莫大感化。”他将中华传统文化系统地传播至东瀛列岛,为日本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播中国的思想文化、活跃日本近世学术、重建儒家价值系统、推动日本实行王道政治等方面...

  • 周代诗学研究的新突破——读傅道彬先生的《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

    关键词: 诗学精神  诗学研究  礼乐文化  傅道彬  周代  学术期刊  中华书局  学术意义  

    近期,傅道彬先生出版了学术新著《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中华书局,2010年11月版)。《诗可以观》是傅先生近十年先秦诗学研究的一次总结,据傅先生自称“书中的文字,拉拉杂杂写了近十年”(第335页)。本书的很多篇章,多发表于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笔者也曾拜读过其中几篇。这次得窥全豹,既有重游故地的熟悉感,...

  • 刘大群作品欣赏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哈尔滨市动力区文府街6-1号,邮编: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