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研究杂志创刊于1979,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杂志介绍
文艺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研究杂志创刊于1979,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0257-5876
国内刊号:11-1672/J
发行周期:月刊
全年订价:¥640.00
关键词: 序言 三个代表 学术研究机构 学习方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术理论著作
“中国先进文化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之一。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中知识含量的成倍增加,随着科学教育的广泛普及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与此同时,
关键词: 书评 主流文化建设 文化理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王文章 综合国力
中国是一个以拥有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闻名于世的古国。部分地由于其所处的独特的地缘环境,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也曾面临各种异质文化,包括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的挑战,但是经过自身的一系列调整,顽强地延续了下来,并未改变自己的主航道。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中国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经济建设 以人为本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促进文化发展的精神,文化部部长孙家正2004年3月31日邀请在京的哲学、艺术学、民族学、历史学、经济学界部分著名专家,就“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举行座谈。与会专家发表了精辟的意见。文化部有关司局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座谈会。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摘编如下。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 现代文学 文学真理观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文学价值
价值与真理的关系,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的深层问题,也是21世纪中国文学的现实难题。本文通过对现当代文学史上价值与真理冲突现象的回顾和反思,认为除了其它客观因素之外,二元对立、各执一端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价值与真理冲突的重要原因;对文学真理性的根本怀疑,是当前文学价值根基被动摇和价值迷失的关键所在;对后现代主义真...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跨学科研究 文化研究 文学审美 思想史 文学创作
文化研究和思想史研究都正在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这些跨学科的研究带来新的视野和活力,但也造成研究的“空洞化”现象。本文对文学研究中出现的过分注重理论操作性、轻视文学审美经验性分析的倾向进行论析,指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思想史研究既有交叉又有区别,不同学科理论方法的引入不应当以消泯文学研究的“本义”为代价,...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 历史解释学 一元本体论 学科理念 叙述架构 文化价值 文学审美
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历史进行反思,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五十年的方法论失误在于:我们总是力图建构某种一元本体论的学科理念与叙述架构,从而以绝对理念裁决历史。本文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应该从“绝对理念”的逻辑建构与历史裁判法转向历史解释学,建立一种以现代文化价值为基点、以“现代中国文学”为坐标、以中西文化(文学)为经纬、...
关键词: 当代 基督教神学 潜在价值 文学理论研究 理论模型 文学批判 文学文本 客观性
本文借助当代基督教神学资源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意义”问题进行讨论。文章指出,被许多文学研究者所不屑的“确定性”和“客观性”论证,恰好是德国神学家艾伯林和英国神学家托伦斯的最主要命题;而文学研究常常涉及的“间性”和“他者”,也通过当代神学与德里达的相互阐发,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意义。作者认为,文论研究或许可以借鉴当代神学...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后殖民主义 文化心理 殖民话语 政治思想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密切相关的民族主义问题日益成为与现代性相提并论的重要话题,不过,与殖民扩张时代对民族主义所进行的张扬大为不同的是,在当代西方的主流话语中,“民族”和“民族主义”变成了被抑制、被抹杀和被超越的对象。本文主要从后殖民和后现代的角度分析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当下的境遇。
关键词: 意旨 文体特质 诗学精神 屈原 哲理诗 楚辞
本文对《天问》的意旨、文体特质与诗学精神及其历史渊源进行了解析。认为《天问》是屈原在“人穷反本”的思想背景下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即对“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进行的探索和总结。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证明,从文体上来说,《天问》是史诗式的哲理诗。《天问》的诗学精神则是南北文化结合的产物,兼具南人的浪漫与北人的坚忍之志...
关键词: 综论 屈原 楚辞研究 学术特色 学术观点
综观两千多年《天问》研究史,大略可分前后两大段,明末至今为后段。这后段四百年的《天问》研究,呈现一派新局面,而又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最为突出。四百年问,极具学术魅力的《天问》错简整理,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收缩的大轮回,现在又处于发展期;艰难的问题分析和本事考索。也由于新材料、新知识、新方法的引入,而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盛唐时期 诗歌 精神论 人生哲理 文本 意指对象 复古主义 心灵空间 进取精神 生命意识 自然情怀
盛唐诗人的心灵至少在三个向度上极为活跃地敞开着:一是通向生命自身的纵深度,二是面向人生现实的宏阔度,三是走向自然大化的广远度。全方位的敞开造就了宏阔博大而又丰富敏锐的心灵空间,积极健康的心态又为诗人心灵与视野中的意识和存在照进明朗的亮色,故可以说盛唐诗人的心灵敞而且亮。盛唐诗歌的文本与意指对象之间融合无间地敞开着,透...
关键词: 唐代 边塞诗人 英雄意识 军旅色彩 忧患意识 社会责任感 人生理想
唐代边塞诗人的英雄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诗人往往以汉代英雄为追慕、言说的对象,其诗作且大都具有军旅色彩;许多诗人投笔从戎,其诗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诗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边塞安危和国家命运,关注士卒生活,体现了博大而深沉的英雄情怀。
关键词: 陈维崧 清代 词学观 诗歌 创作特征 尊词体 思想感情
陈维崧为清代词坛的巨擘。他以极具个性化的创作为清词中兴奠定了基础。陈维崧革新词体内容的具体方法是以诗为词。本文将从探讨陈维崧的词学观入手,分别从迦陵词的崇情尚真、道德化内容的增多、大量引进现实政治内容及发意志怪等四个方面,对他以诗为词的创作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总结了他这样做的意义和局限。很显然,陈维崧以诗为词的目...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术论坛 学术研究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 学术交流 文化建设
2004年4月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著名作家王蒙主讲的《艺术悖论与分析方法》拉开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论坛”系列讲座的序幕。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和在院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关键词: 罗宗强 人物访谈 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 文学思想史 文学思潮 文学观念
南开大学教授罗宗强先生,广东揭阳人,1931年11月生。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4年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江西赣南师范学院任教。1975年调回南开大学,先在学报工作,后转到中文系任教,担任过中文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罗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
关键词: 中国文学 西方文学 悲剧 戏剧艺术 古希腊 人文趣向 比较研究 神话 叙事方式 审美意识
本文考辨了古希腊悲剧之“悲”与中国戏剧中的“冤”剧、“怨”剧及其它“苦”戏之悲的不同人文底蕴,并由中西两种神话叙事方式和与之相系的不同“命运”观、审美意识的比较,对中国汉文学中终于不曾产生古希腊式以至莎士比亚式悲剧的原因和理由作了探究。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诗歌 情感内涵 抒情 文化心理 人本主义
1.“以悲为美”的情感内涵主要包括“抒怨”与“抒愤”。二者究其实质并无大异,均在“中和”范围之内,抒怨即抒愤。认为“愤强于怨”,“抒怨”多于“抒愤”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观点,不符合诗歌创作的基本事实。2.“以悲为美”的文化心理依据不止限于孟子的“恻隐之心”,还与孔子的“忠恕之道”有密切关联。贯穿二者的基本思想线索是“同...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手工艺 图案学 高校 设计教育
艺术设计与生产结合在一起,体现着“人的自我创造”和“生活之美”。高等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正遇到一个大发展的良好时机,应该加深对教学的认识,以后天的调养补先天之不足。
关键词: 设计艺术 生活形象 技术体系 个性化 诗化 设计观念 艺术风格
艺术设计正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了20世纪以来艺术史的书写。设计的艺术化不应仅仅作为企业家推销产品的工具,更应当内在地成为人类诗意生活的标志,成为构筑生活新形象的途径。
关键词: 中国 平面设计 书籍设计 标志设计 字体设计 月份牌海报 创新意识
在新旧交替及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第一代设计艺术家从传统中挖掘新思想,以时代意识整理国粹,将中国古代的设计文化传统同西方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创作了大量优秀平面设计作品,这一时期的月份牌海报、现代书籍设计、标志设计和字体设计都体现出强烈的现代创新意识,为中国平面设计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提供了...
关键词: 电视文化 休闲文化策略 合法化 文化快感 文化创造性 美学思想 电视消费
电视有广泛的休闲性文化特征,其审美本能所散发的文化快感,是从日常生活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解放出来的生命状态,而且在电视文化实践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高情感”和“深生态”的文化创造性。
关键词: 书评 民族国家 帝国主义 生产类型 后结构主义 权力理论
“帝国”(Empire)是对今日全球权力关系的一个高度诊断性概括。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内格里断定:种种迹象表明,当代世界秩序正处在一个巨大的断裂之中。其标志性特征就是,全球化的进程催生了一个帝国主权(imperial sovereignty)的诞生。这里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帝国和帝国主义(im-perialism)表明的是历史的两个不同阶段,
关键词: 中国画 造型手法 艺术风格 物象
所谓聚“点”成象,即是在绘画中通过“点”的充分运用来表现、塑造物象。潘天寿先生曰:“画事用笔,不外点、线、面技法三者。”但在中国画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线”,“点”多是起着烘托、点缀作用。宋代米芾虽有“米点”之法,但仍是“游离形外”,从根本来说,还是没有把“点”作为中国画造型的一种主体手法。在现代画家中也出现了几...
关键词: 当代 文化语境 中国水墨画 笔墨手法 艺术观念 人格 民族文化
当代文化是指在当代社会生活环境下、目前物质生产条件下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观念准则及所指导的行为,它包含当代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和评判标准。此时所发生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艺术行为从本质上说都离不开当代文化的制约。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各种文化的整合,在某种程度上对艺术观念及形式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民族性 时尚艺术 民族文化 传统服饰文化 设计手法
当“天莨”时装设计作品会顺利降下帷幕时,业界的很多朋友和媒体的记者用“震撼”一词来表达他们对“天莨”秀的观后感受。这种感受,我想应源自“天莨”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诠释及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民族化时尚艺术的演绎和表达。
关键词: 中国画 绘画技法 美学思想 笔墨语言 艺术风格
南齐谢赫“六法”,被尊为创作和品评中国画的圭臬。其中,“气韵生动”居于诸法之首,最为紧要。自唐以降,各家各派对它的诠释,从片言只语到长篇巨论,多至不可尽数。但人言人殊,聚讼纷纭。加之历朝历代又有种种附会,使之更加扑朔迷离。细察已有的诠释和研究,似乎全在何为“气韵生动”上用功夫,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实,如果问题稍作变换...
关键词: 中国 艺术风格 写意性油画 表现性油画 审美情趣 思想情感 艺术语言 表现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油画中的“表现”与“写意”两种风格究竟有何差异,造成它们之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关键词: 艺术本质 艺术理论 艺术家 艺术创作 意识形态 艺术批判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对艺术本质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是截然对立的。比如把艺术的本质看成是模仿或再现的理论,就把艺术的范围限定在了写实的界限之内;而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情感传达的观点,尽管不排斥艺术的写实方法,但能否成为艺术则与能否有效地传达了人类的情感相关联。
关键词: 中国画 笔墨形式 笔墨技巧 审美文化 色彩 绘画技法 意象 艺术形式
对笔墨的认识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由笔墨这种特定的工具材料所决定的独特的技法和材质特性;二是由笔墨形式所凝聚的民族审美观念和传统文化思想。因此,笔墨既是物质名称,也是文化概念。早在南北朝时期,谢赫就在其“六法”论中提出了“骨法用笔”之说,概括了“用笔”在中国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述略 学术观念 研究方法 文学创作 文学文献 辽宁人民出版社
进入20世纪以后,古典文学研究逐步成为人文学科中最庞大的部门,无论是从业学者还是成果积累都占学界首位。作家研究尤其是著名作家研究已有相当的积累,文学史的基本资料大体摸清,基本问题也得到深入探讨,文体学研究方兴未艾,古代文学理论面临重新诠释的当代要求,传统的风格学、修辞
关键词: 德勒兹 生成论 后结构主义 西方传统 文艺思想 卡夫卡 生成女性
在西方后现代领域的众声喧哗中,德勒兹是一位善于创造概念的大师和在“千高原”上自由驰骋的游牧者。德勒兹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重读和清算哲学史,与加塔利一起创造了一系列特色斐然、内涵丰富的后结构主义概念,其中becoming(生成)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德勒兹的全部思想,都贯穿着对生成(becoming)而非存在(being)的强调。
关键词: 文学批评 20世纪70年代 小说创作 李敬泽
从1995年至今围绕着70年代出生作家的沸沸扬扬的追踪,可以明显地见出,面对70年代出生作家群现象及其作品,“学院批评”始终处于“媒体批评”的围裹与冲撞之中,“学院批评”一面坚守着文学自身的立场,一面寻找着恰切的批评话语。
关键词: 海报设计 图形艺术 图形语言 艺术风格 艺术形式 创意 色彩
海报“Poster”意为张贴在大木柱、墙、车辆等公共场所的印刷广告。海报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艺术,是设计师通过自己的图形语言体现对人类生存环境关注的重要载体。设计师围绕视觉和心理,通过反复艰苦的思维活动进行分析和判断,选择最具代表性和最有意义的形象,重新整合、孕育,创造出全新的图形艺术。
关键词: 中国艺术 意象观念 审美价值 西方艺术 艺术手法 艺术形象
从总体上讲,西方艺术重科学性、典型性,中国艺术重主体精神和意象,这是由各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所决定的。虽然中国是意象论的故乡,但西方也并非没有意象理论和意象型艺术。意象是人类艺术领域所共有的一种客观现象。
关键词: 任敬彬 中国画 美术作品
关键词: 陈琳 中国画
关键词: 丁厚祥 中国画 美术作品
关键词: 丁密金 中国画 美术作品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