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研究杂志创刊于1979,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当代文学学科的认同与分歧反思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历史化  文学批评  宏观论述  

    中国当代文学是否具有学科“自足性”的问题之所以一直令人疑惑,原因就在于它并未完成自身叙述的“历史化”过程,没有形成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相对完整和稳定的一整套知识谱系。文学批评当然是当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书写方式,是不断激活其思考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文学批评是否能够取代当代文学研究,成为支配性的学科力量,仍然存有争议。...

  • 再审当代文学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文学史  概念  意义破裂  

    本文认为,当代文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名实相分,概念所指不一。当代文学有时间和意义两个维度,人们仅仅在时间维度上认同和使用这个概念,而在意义维度上则各有其所指,各说各的。“当代文学”因原有性质被“新时期文学”胀破而发生意义破裂,给修史者造成难以摆脱的困境,已经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概念。本文具案分析这个概念意义破裂的状况,认为...

  • 当代诗歌的“边缘化”问题

    关键词: 当代诗歌  边缘化  历史脉络  

    在对20世纪90年代诗歌“边缘化”的讨论中,一种思路是将“80年代”作为评述90年代以来诗歌的基点,另一种思路是将其放置在20世纪中国新诗整体的历史脉络中观察。在现代社会中,诗歌不能和大众传媒竞争以吸引广大消费群体,因此,现代诗歌眼看着它被推到“新世界”的边缘而无能为力。从新诗的这一历史脉络上看,发生在90年代的“边缘化”现象其...

  •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与文士文学》

  • 文艺理论研究中的知识论前提反思与生存本体论建构

    关键词: 文艺理论  知识论前提  本质主义  二元对立  科学至尊  

    在当下文艺理论研究中存在着诸多争论,这些争论出现的重要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反思传统文艺理论研究中的理论基础即知识论前提。文艺理论研究的知识论“前提”主要表现为本质主义立场、二元对立思维和科学至尊态度。本文在反思文艺理论研究中知识论前提的同时,从生存本体论出发将文艺作为本体的承诺,集中阐释“文艺应当何为”的问题,试图为当...

  • 关于“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思考

    关键词: 城市  文化  城市文化  

    对城市文化的探讨,既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文化实践中的迫切问题。本文从对相关概念的分析入手,辨析概念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城市文化建设提出构想。

  • 从用调与创意看苏轼的词史地位——以《浣溪沙》、《水调歌头》、《念奴娇》为例

    关键词: 苏轼  浣溪沙  水调歌头  念奴娇  

    本文主要选取《浣溪沙》、《水调歌头》、《念奴娇》这三个重要词调,考察苏轼在用调和创意方面所表现出的特色和成就,并借以观照苏轼在词史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占据的重要地位。

  • 乾嘉学派与清代词学

    关键词: 乾嘉学派  汉学  考证  词学  

    乾隆、嘉庆两朝是清代朴学昌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词坛上出现的“浙派”也深受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它的许多成员同时也是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他们运用乾嘉学派治学的考证学方法进行词学研究,还从乾嘉学派那里借来汉学观念讨论词学的复雅、重情、协律问题。乾嘉学派为清代词学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人力、方法和思想“资源”。

  • 当代艺术的海外炒作与中国身份立场——关于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症候的前沿对话

    关键词: 先锋艺术  中国当代  当代艺术  对话  症候  炒作  海外  现代美术  

    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总的艺术样态正和越来越多的人发生关联,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置身其中,包括许多从“伤痕美术”、“85美术新潮”等现代美术事件中走出的宿将,同时,也让更多的理论家、批评家介入其中,将其变成思想话语的操练场和理论旅行的实验地。同时,无论艺术自身还是与之相关的人都日益变得面目复杂。可以肯定地说,我们早已经不再把当...

  • 布鲁斯音乐与黑人文学的水乳交融——论布鲁斯音乐与拉尔夫·埃利森的文学创作

    关键词: 禁忌  社会阉割  超越  

    布鲁斯音乐在美国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见证了黑人在美国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经典的布鲁斯音乐和成功的布鲁斯歌手将这种艺术形式升华为一种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精神的生存方式。著名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利森不仅从布鲁斯旋律中看到一种表现生存方式和展现生命哲学的途径,还意识到黑人音乐的文学潜能。他率先将这种文学潜能成功地转化为一种文学行...

  • 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中国文化阐释

    关键词: 艺术情感说  中国古典文化  音乐  心灵融合  

    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情感说”屡遭诟病,而如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出发,就能洞解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真谛。他认为,情感是人性最本真的体现,思想只有转化为情感才能沟通人、联合人,而“推动情感”才是艺术的独特功能。

  • 视觉文化转向与身体表达的困境

    关键词: 视觉文化  视像化传媒  身体解放  

    视觉文化源于身体解放的要求,从视觉文化转向的整体意义上看,视觉文化是对身体感性的极大解放;另一方面,从视像化传媒所生产和传播的最直接的身体意象——审美化身体形象来看,却又表达了身体所遭遇的政治、经济权力的挤压。在当代,政治、经济权力借助视像化传媒对身体完成了一个内在的驯化过程,这个内在驯化过程也是人们把身体投入消费的...

  • 传媒娱乐事件:文化消费的一种新形态

    关键词: 传媒  娱乐  消费文化  

    传媒娱乐事件的出现,标志着传媒娱乐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传媒制造”成为传媒文化生产的新机制。在当下消费文化语境中,在大众传媒的利益需求和娱乐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共同作用下,自由的“意义生产”成为促成传媒娱乐事件的核心因素。作为文化消费领域出现的新现象,传媒娱乐事件在社会结构的维系和分化中发挥着双...

  • “私人媒介”与大众文化的裂变与转型

    关键词: 新媒介  私媒  大众文化  返魅一祛魅  

    所谓的“新媒介”,不仅仅是指新技术媒介,更是指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媒介。新型媒介游离于大众文化媒介,往往和私人生活、隐秘阅读相互关联,致力于“私人主体想象”的生产.从而导致“私媒”文化的生成。作为文化的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私媒”娱乐获得了一种吊诡的快乐:通过将自我消解在媒介之中而获得自我的主体感。由此,大众文化与意识形...

  • 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

    关键词: 抽象艺术  前卫  西方现代艺术  现代性  

    中国的现代艺术运动是在没有现代性生产和现代生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条件下进行的。在没有本土现代性资源的条件下追求艺术的现代化,必定出现西方现代艺术的“拜物教”。抽象艺术作为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核心问题,在新潮美术中承担了超越它自身的意义。新潮美术尽管在形式上模仿西方现代艺术,没有更新的创造,但具有特定的合理性和合...

  • 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困惑

    关键词: 当代艺术  语言  表达论  构成论  

    中国当代艺术正在经历语言困惑。这种困惑源于形式主义探索及其“表现”论局限,也源于现实批判与文化针对性思想中的艺术焦虑。与这种局限和焦虑相对应的,是语言“表达”说和“构成”论的对峙局面,从其主客二分世界图景的困境看,上述的语言焦虑已经逼近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转折边缘。

  • 文学经典的传承与论争——评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与美国新审美批评

    关键词: 审美批评  文化传承  文学经典  布鲁姆  正典  西方  美国  罗德  

    一、经典传承与审美批评 “言必称希腊”在今日似乎有点老生常谈,但是,美国当代审美批评的新发展再次说明了以古希腊文化为源头的西方文学经典的历久弥新。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1994)书名本身就鲜明地显示了这种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英文“canon”(正典)一词来源于希腊文“kanon”,原指织工或木匠使用的校准小棒,后来延伸为法律...

  • 公共艺术与公众文化空间

    关键词: 公众空间  文化空间  公共艺术  空间理论  基本意义  艺术形式  多元化  艺术家  

    根据施耐德等人的公众空间理论,公众空间应包括物理的公众空间、社会的公众空间和精神的公众空间等几个不同层次。他们认为,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每一种公众空间都可以通过基本意义来加以确定,而我们对公众空间特质的诠释确立了我们理解和看待公众空间的方式。在当代社会中,公众文化空间的特质就是它的开放性和自由参与性,而公共艺术则...

  • 先秦文字形态的图式意义

    关键词: 先秦  文字  形态  图式意义  

    先秦文字不但在汉字的整体演化过程中担当着一般性的承上启下作用,就是在视觉形态领域,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足够宏阔的研究域境。

  • “蓝本”与再次描绘

    关键词: 描绘  蓝本  个别事物  内部联系  图像符号  个别性  结构  知觉  

    我们整个知觉过程完全具备了人的身、心方面发生复杂变化的全部特征,然而这一活动又是以“通过确定与外部材料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去创造具有个别性形式样态”为标志的。一般性形式结构不仅能够代表眼前的个别事物,而且也和其他与此有关的因素(比如说具有引导意义的一般性图像符号)有着十分密切的内部联系。

  • 构成·绘画

    关键词: 现代绘画艺术  造型艺术  形象语言  形式美感  美学理念  艺术设计  逻辑推演  包豪斯  

    构成是造型艺术自身的一种本质属性,侧重于考虑形象语言在绘画中所产生的形式美感。它作为一个造型概念始于20世纪初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院。包豪斯学院所创立及倡导的美学理念,不仅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延续至今,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也意义深远。构成的内容很广泛,能够运用于绘画领域的元素也很多,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培养人用形象表达观念及在...

  • 解读菲利浦·巴德的陶瓷艺术

    关键词: 菲利浦  陶瓷艺术  陶艺创作  解读  文化教育交流  美术学院  国际  日内瓦  

    国际陶艺学会会员菲利浦·巴德1955年生于瑞士,现任教于瑞士日内瓦应用美术学院。在其献身于陶艺创作的三十余年中,曾获开罗双年展、韩国世界陶艺展等多项大奖,作品收藏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创作之余,巴德还致力于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事业,其声誉逐年提高,现已是国际著名陶艺家。

  • 中国画对“神似”的探求

    关键词: 中国画  探求  本质内涵  创作方法  造型观念  

    中国画传统精髓是其画学的本质内涵——“意象”理念,是以“传神”、“写心”、“画气”、“比赋”、“诗化”为特征的造型观念及创作方法。这一观念及方法要求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本质特征有直接深入的切身感受,通过观察和心理体验,追求其生命形态的本质之象——“神似”。石涛说:“夫一画含万物于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

  • 水逝云卷的新潮——重评油画《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

    关键词: 亚当  油画  20世纪80年代  美术作品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  现代艺术  中国美术馆  艺术运动  

    20世纪80年代前期无疑是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积累与准备时期,当时的各种艺术思潮都反映出了国内现代艺术的种种迹象,现代艺术的一些风格倾向在全国各地的一些青年画家的作品中逐渐显露出来。1985年4月下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上,由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张群、孟禄丁创作的大型油画《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

  • 徐冰的版画艺术

    关键词: 版画艺术  徐冰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民族文化符号  现代艺术  艺术样式  观念意识  中国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艺术的进程中,徐冰的版画艺术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他的版画以民族文化符号与现代观念意识的结合创造出了极富中国个性的现代艺术样式,令人耳目一新。

  • 画家之“我”在油画创作中的意义

    关键词: 油画创作  画家  艺术作品  生活体验  艺术创作  物质形态  艺术家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生活体验的真切感受通过掌握的媒材传达出来,以艺术作品的物质形态呈现在观者面前。因此,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我”的认识与态度至关重要。不论在什么时代,以什么方式来完成作品,首先创作者必须是真诚的,只有这样才能以“我”来感动观众,而感动的因素完全来源于“我”的内在作用与魅力。

  • 他山之石——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化建构的意义

    关键词: 西方现代艺术  文化建构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  现代工业文明  文艺复兴  现代文明  

    西方现代艺术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当现代工业文明告别农耕社会时,很自然需要一种不是叙述故事而是探索未来的理性思维,它表面上是冷冷的,实质上却蕴涵着人文精神,一种人生来就是平等、自由、质疑天性的内心观照。如果说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的火炬,那么现代艺术就是这盏火炬产生的火花。它承续文艺复兴之火,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燃烧起来...

  • 现代性视域与比较文学发展——“现代性视域下的世界文学与文化论坛”综述

    关键词: 世界文学  现代性  视域  文学发展  论坛  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黑龙江大学  

    2007年1月11—12日,“现代性视域下的世界文学与文化论坛”在冰城哈尔滨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由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文艺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会议邀请了国内各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五十余人参加。与会专家有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有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

  • 马致远《半夜雷轰荐福碑》杂剧本事考索

    关键词: 马致远  剧本  艺术形象  诗文别集  宋仁宗  主人公  范仲淹  欧阳询  

    马致远《荐福碑》杂剧写北宋仁宗朝前后事,剧中主人公张镐以文人不偶,流落他乡,不得已借范仲淹荐书以求闻达,不料时运背晦,将成而复败,至屈栖佛刹,拓唐欧阳询荐福寺碑文。然其人实出自唐代同名之真实人物,而北宋苏轼复推波助澜,终酝酿形成此艺术形象。其人其事于唐、宋正史、诗文别集、笔记等文献皆有征,杂剧显为杂采众说,羼合凑成。...

  • 继绝存真 传本扬学——《中华再造善本》集部已出图书

    关键词: 中国国家图书馆  传本  财政部部长  集部  文化工程  工程规划  古籍版本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主持、中国国家图书馆具体承办的一项旨在“继绝存真,传本扬学”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由文化部、财政部部长担任工程规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并由众多古籍版本专家组成编纂出版委员会。该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启动,以“系统性、权威性、高质量、高品位”为指导思想,拟将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各省、...

  •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 吴为山雕塑作品

  • 苏州美术馆

  • 湖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简介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湖北大学  博士点  学位授予权  硕士研究生  简介  省级重点学科  博士生导师  

    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湖北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该学位点基础较为厚实,梯队较为整齐.现有教师和科研人员共1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博士生导师共5人.分别为刘尊明教授、陈桐生教授、何新文教授.宋克夫...

  • 蒋志强 雕塑

  • 罗时武 中国画

  • 孟梅林 漆画

  • 钟旭东 水彩

  • 陈伟 设计

  • 胡智勇 中国画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邮编:100029。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文秘咨询 加急见刊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