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研究杂志创刊于1979,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审美共通感与现代社会

    关键词: 审美共通感  现代社会  现代性转化  人类学本体论  自然本体论  内在关联  当代美学  社会共同体  

    与体现现代性分化性的审美独立方向相反,“审美共通感”代表着后宗教—伦理时代更为重大而稀缺的整合功能。美感的天然亲和性甚至渊源于人类自身与宇宙演化所拥有的共同初始条件,当代美学在批判现代性中已开始回溯古代自然本体观的“天一人”元始关联。这一元始关联为美学作为“第一哲学”提供自然本体论基础,它同时深化了审美与自然规律及人...

  • 认识与智识:跨语境视阈下的艺术终结论

    关键词: 艺术终结论  智慧  历史具体性  视阈  语境  美学范畴  中国艺术  多元决定论  

    讨论艺术终结如果是可能的,那么就预设了艺术的历史以及推动历史的动力。但是如果忽视美学范畴的历史具体性,采用某种以文化资本概念包装起来的多元决定论来论证艺术终结的必然性,很可能落入到西方的叙事圈套中,并丧失对于中国艺术实践的阐释有效性。本文认为,如果考虑到问题的宏观性和整体性,一般的文化社会学分析手段有其局限,因而建议...

  • 中国美学的现代性问题

    关键词: 现代性问题  中国美学  审美特性  价值意识  启蒙理想  现代美  两面性  全局性  

    与后现代美学理解现代性的角度不同,中国美学的现代性主要是指它从古代转入现代的发展问题。现代性范畴的运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这个范畴所特有的历史贯通感和明确的价值意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美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对现代性的片面理解也有可能对中国美学产生全局性的误导。实际上,在启蒙理想、审美对峙和审美特性等重大问题上,后一...

  • 历代词人追和李清照词刍议

    关键词: 李清照词  词人  历代  清康熙朝  词史地位  艺术技巧  词创作  次韵  

    从南宋至清康熙朝约六百年间,历代词人追和次韵李清照词共有53人,凡120首作品。这些和韵词的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李清照词的传播接受及其词史地位的新视角。本文尝试对历代词人追和李清照的词创作加以审视,认为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闺情主题的变奏;二是本色风格的突破;三是艺术技巧的创新。

  • 因循与拓展——李之仪词论词作综论

    关键词: 李之仪  词作  词论  综论  花间词派  欧阳修  晏殊  蕴藉  

    李之仪论词力主“自有一种风格”,重视其音乐属性,他以花间词派为宗,又融合进晏殊、欧阳修等词家的闲雅蕴藉,以为情韵皆胜,即是“良可佳者”。他的词作以“小阕”为多,风貌近其所论,但晚年迁谪流寓江南之后则有所变化,喟叹身世、抒写情怀,格调渐趋于苍凉,较以往所持词论有所拓展。惟因当时词坛格局和自身艺术感悟的限制,未能跻身一代...

  • 论周济的“寄托”说

    关键词: 寄托  周济  文艺思想  文学创造  中国传统  欣赏  创作  抒情  

    本文认为周济“寄托”说的内涵是寄情托兴于境。“寄托”虽是从词的角度总结创作和欣赏规律,却直截根源,论及抒情文学创造情境的核心问题。文章论述了“寄托”与作者创作、读者欣赏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与西方“移情论”、“圆梦说”作了比较,肯定它是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重要发展,也是对世界文艺思想的巨大贡献。

  • 钱钟书两篇论文中的三个小问题

    关键词: 钱钟书  论文  关系问题  断章取义  文献材料  警示意义  中国画  

    本文对钱钟书《七缀集》中《中国诗与中国画》、《读(拉奥孔)》两篇文章有关画与诗的关系问题所列举部分论据,提出质疑,认为大学者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论述中,有时也不免断章取义或千虑一失。这对于我们如何准确运用中外文献材料,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 新世纪书法国际视野及其文化身份——关于中国书法历史与现状的对话

    关键词: 民族文化身份  中国书法  国际视野  对话  艺术研究所  现状  历史  

    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现代新格局中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其自身的发展又面临怎样的问题?如何应对国际艺术市场的变化?如何能承担民族文化身份的确立与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如何在年轻人中加强书法审美教育?针对以上问题,本刊特发表这篇对话展开讨论。沈鹏,1931年生于江苏。书法家、美术评论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

  • 都市功能的转换与电影生态的变迁——以北京影业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研究

    关键词: 历史文化价值  新都市  文化研究  电影  北京  变迁  生态  象征经济  

    电影产生于都市并与都市之间相互装饰。作为人类居民、资金、商品、信息、创意的聚集区,都市是电影最适宜的成长土壤与栖息之地;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生产和象征经济,电影在都市展开着空间的想象并将都市创造为想象的空间,进而创造了新都市。正因为如此,都市功能的转换势必影响并制约着电影生态的变迁,反之亦然。一项以北京影业为中心的历...

  • 中国电影中身体创伤的符号意义

    关键词: 中国电影  身体  符号意义  创伤  社会文化  文化符号  视觉表象  文化命题  

    电影中的身体以及身体生产(服饰、化妆等)往往成为特定的文化符号代码,指陈人的性别、年龄、身份、角色,包含着意味丰富的历史和社会所指。身体构成一种可以用于读解和阐释社会文化的文本。中国电影常常借助身体创伤(包括、吸毒、等)的视觉表象,表现社会/政治创伤,或指涉性别焦虑、身份危机等社会文化命题。

  • 关于“书与批评”栏目文章引发相关争论的几点说明

    关键词: 批评实践  栏目  争论  文章  学术批评  当代批评  

    一、本刊近年来致力于学术批评实践的探索,希望通过学者之间认真、深入、坦率的交流、论辩,促使当前学术批评缺乏的状况有所改善。为此,本刊相继开设了“当代批评”、“书与批评”等栏目。

  • “新贴学”的学术来源与实践倡导诸问题——“新帖学”论纲之三

    关键词: 学术研究  帖学  实践  艺术创作  文字书写  专业化  研究所  墨迹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也随着书法越来越摆脱泛泛的文字书写而走向专业化的艺术创作,“新帖学”的理念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由对传统“帖学”的研究所得出的“行草手札”、“名家”、“墨迹”的几个定义支点,也随即获得了真正的学术梳理并被理性地对比出过往的旧涵义与今后的新涵义之间的差异。立足于“新帖学”的视角,分析出它在以刻拓为参照...

  • 清代书法的取法与风格演变

    关键词: 风格演变  书法史  清代  书写习惯  内在规律  风格流派  审美变化  书法发展  

    “碑”、“帖”的取法分类和“碑学”、“帖学”的风格流派分类不能揭示清代书法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在“风气囿人”的影响下,清代书法的取法和风格演变都是士人审美变化的结果。正体化书法创作的倾向在清代书法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书写观念、书写习惯和审美需求的综合作用下,清代前中叶书法取法和风格的变化顺应了不断明显的正体化倾向,...

  • 《美的历史》中译本错漏百出——从“目录”和“导论”看译者对艾柯的偏离

    关键词: 中译本  艾柯  历史  中央编译出版社  译者  导论  目录  错漏  

    意大利著名学者、作家艾柯谈“美的观念”的力作《美的历史》中译本2007年2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封底的“自我鉴定”有三项成立:“豪华印刷”、“图文阐释”、“大师灼见”,但称“名家译笔忠实典雅”则言过其实。

  • 中国书画鉴定学的学科意识与观念转型

    关键词: 中国书画  学科意识  鉴定学  书画鉴定  鉴定理论  

    近十余年,有关中国书画鉴定的论文和著作层出不穷,书画鉴定理论研究水平不断上升,不但对书画鉴定的实践起到了不小的指导作用,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中国书画鉴定史学这一古老而全新的学科。

  • 台湾的胶彩画教育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教育  艺术样式  表现语言  中国大陆  表现效果  台湾民众  岩彩画  

    所谓胶彩画,是台湾地区的一种绘画,它与当今中国大陆岩彩画有相近的表现语言。它使用天然的矿物色、泥性和植物水性颜料等为主要媒材,以写实的手法为主,反映当地的人情风俗。其的艺术表现效果良好,是台湾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样式。

  • 泸县墓葬石刻的侍者服饰

    关键词: 石刻  服饰  泸县  墓葬  南宋时期  生活气息  四川地区  人文特征  

    2003年,川南泸县及周边乡镇石室墓中,发掘出大量南宋时期石刻浮雕画像,其数量多、保存完好、雕刻精美,实属罕见。石刻浮雕画像中侍者的服饰种类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南宋时期人文特征与四川地区地域风貌的体现。

  • 贾科梅蒂和他的瘦削人体

    关键词: 贾科梅蒂  人体  20世纪中期  艺术家  艺术精品  亲身体验  人类  灾难  

    长期以来,雕塑艺术家一直在体量和块面上狠下功夫,变幻着各种形式和组合,的确创造出不少的艺术精品。但很少有人像阿尔贝托·贾科梅蒂那样,以线为基本构成因素,创作出一些纤瘦细长、形同幽灵的人体。他展示了人类在巨大灾难面前的脆弱、恐惧、孤独与无奈的一面,被誉为“最善于表现20世纪中期人类”的艺术家。其实,人们从其作品中能感觉到...

  • 新技术条件下的舞台灯光及多媒体艺术

    关键词: 舞台灯光  媒体艺术  技术条件  20世纪80年代  视觉艺术  视觉文化  经济与文化  消费社会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以视觉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舞台视觉艺术对于舞台演出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与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其它艺术形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表达文艺作品强有力的艺术手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为舞台视觉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

  • 徽州民间艺术中的图形符号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徽州  图形符号  中国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  地理区域  社会经济  历史文化  

    每一地域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对应着不同的地域气质,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徽州所处“川谷崎岖,峰峦掩映”的“四塞之地”,是一处既封闭又生机勃勃的独特地理区域。徽州民间艺术的形成不是我们今日所见遗留物的简单组合,它反映了徽州社会经济的兴衰、历史文化的变迁。

  • 形象的背叛

    关键词: 绘画形象  背叛  现代主义绘画  古典时期  内在结构  古典绘画  物质世界  形式语言  

    无论是古典时期的再现写实技巧,还是现代时期对写实技巧的超越,绘画形象生成的内在结构仍然显示出惊人的相似性,即独特的技艺风格都是形象创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检验画家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古典绘画和现代主义绘画有明显的变化,但只是后者把绘画从对物质世界的再现技艺中解放出来,在媒介中探索形式语言。从技艺锤炼到媒介探索无疑是绘画的...

  • 李雅梅:《泸县墓葬石刻的侍者服饰》图

  • 城市印象

  • 路口

  • 头像

  • 云中秋山

  • 炒豆

  • 共同梦想

  • 油画

  • 水彩

  • 中国画

  • 油画

  • 水粉

  • 中国画

  • 吴为山雕塑作品

  • 张晓刚作品——一家人

    关键词: 作品  家人  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展览  私人收藏  国内外  美术馆  

    张晓刚,1958年出生于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在北京。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画廊及私人收藏。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