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研究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研究杂志创刊于1979,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文艺研究如何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讨论中的越界、含混及其他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文艺研究  20世纪90年代  越界  含混  社会视野  中国社会  现代性危机  

    国内文艺学界向主体间性推进的讨论在诸多命题、理解上出现失度。由于这些失度,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理论推进被改写成了纯粹精神领域的“理解”、“同情”及审美主义抒发,从而导致:1.主体间性所固有的规范性内容失落和社会视野被遮蔽;2.把向主体间性推进的中国针对性从社会人际导转至天人之间;3.错失了主体间性视野矫正传统自律论美学的真正突...

  • 文学活动的转型与文学公共性的消失——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的反思

    关键词: 文学公共领域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活动  公共性  人文社会科学  20世纪80年代  90年代以来  政治诉求  

    中国当代文学三十年,既是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过程,也是文学公共性消失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由于主流的政治理念与民间的政治诉求具有一种同步性与同构性,作家与知识分子角色合二为一,文学批判公众的大量出现等原因,种种文学活动均呈现出明显的人文、社会与政治关怀,文学话题变成了公共舆论,一个介入并干预现实的文学公共领域开始成型。90年代以...

  • 尊体·破体·原体——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

    关键词: 古代文论  现代转换  破体  尊体  中国文学批评史  批评文体  诗  言说方式  

    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至今未见实质性进展,其重要原因是学界对古代文论“说什么”(言说内容)的过度研究导致对“怎么说”(言说方式即批评文体)的有意忽略,从而造成其转型的困难。本文清理古代文论的“尊体”传统,建立“怎么说比说什么更为重要”的文体意识,并以此为出发点揭示中国文学批评史嬗变的“破体”规律:共时性的“破...

  • 《文心雕龙》“文笔”说辨析——附论“集部”之分类沿革

    关键词: 文笔  集部  分类  中国目录学  科举考试  颜延之  刘勰  

    本文辨析六朝以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为中心的“文笔”观念,主张把“文笔”的讨论置于中国目录学“集部”沿革的背景之上。本文认为,刘勰与颜延之、萧绎在对“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的概念体认上基本一致;刘勰与颜延之的分歧建构在是否“宗经”之上,刘勰与萧绎的分歧建构在是否“重文轻笔”之上;并且,六朝的“文笔”观念对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杂文...

  • 以《文心雕龙》为基础建构中国文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文学理论体系  西方文论  回顾与前瞻  文学作品  现代转换  一个中国  

    很多中华学者析评文学作品时,一面倒只用西方的文学理论。他们不理会中国古代的文论,甚至认为中国古代文论重直觉、欠分析、无体系,因而加以贬抑。另外,一些中国古代文论学者,则在回顾与前瞻时,提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议题。本文认为,《文心雕龙》体大虑周,高明而中庸,我们大可在斟酌、比照西方文论之际,以它为基础,建构一个中国文...

  • 残酷、辩证与理想——查明哲导演访谈录

    关键词: 查明哲  导演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国家话剧院  访谈录  中央戏剧学院  

    查明哲,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91年至1995年赴苏联莫斯科国立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导演系攻读深造,获俄罗斯哲学(导演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查明哲导演的主要作品包括话剧“战争三部曲”(《死无葬身之地》、《纪念碑》、《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青春禁忌游戏》、《……SORRY》、《矸子山...

  • 《中国舞蹈服饰设计师》

    关键词: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舞蹈服饰  设计师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舞蹈学院  艺术设计  服饰设计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琬麟与北京舞蹈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韩春启教授主编的《中国舞蹈服饰设计师》,于2008年12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以舞蹈服饰设计为主题,将活跃在新中国舞台上的22位老、中、青优秀舞台服饰设计师(其中不少人是第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文艺表演服饰设计师)的成果汇集成册;首次从多个角度,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主流电影建构

    关键词: 主流电影  中国电影  改革开放  电影产业化  社会结构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社会文化  

    回顾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主流电影是在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特定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文化主潮上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也由于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特定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文化主潮发生变化而更迭。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化...

  • 潮涌与蜕变:中国艺术电影三十年

    关键词: 艺术电影  中国电影  第四代导演  第六代导演  蜕变  商业电影  改革开放  艺术创新  

    回望改革开放三十年,能发现一条较为明晰的“艺术电影”的流脉,这一支流脉明显区别于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从几代导演共同努力的艺术的“苏醒”,到以第四代导演为主体的艺术创新潮流,到以第五代导演为主体的新时期电影艺术的高潮和高潮过后的萎缩与分化以及“后五代”导演对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到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坚持,以及新世纪以后,第六代导...

  • 意识形态、象征形式与自生能力——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电影体制变迁的路径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  自生能力  象征形式  体制变迁  路径  电影发展  

    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对近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类似的深广影响还将继续。电影的发展与转型蕴涵比较复杂的因素,对这些问题因素的认识和解决,在反思性的观察下既与电影意识形态和象征形式关联,与我们做决策时认识到所要决策的事物背后的因和果有关,也与它们的自生能力及可控制性关联。这给我们关注国家的电影政策、管理与电影生...

  • 原创的危机——对近三十年油画创作的反思

    关键词: 油画创作  原创  艺术门类  市场性  

    总结当代油画是个理论上的难题,它需要时间上的距离,更需要拨开迷雾的能力。三十年间现象纷繁,其完成的高度与产生的问题均超过了以往。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油画是最有市场性的,市场遮蔽的不仅是批评,还有艺术本身。当前,油画最突出的问题是:原创的危机。

  • 设计:另一种启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设计思想与实践的演进

    关键词: 设计教育  改革开放  思想与实践  演进  生活形态  观念变化  

    无论是从“工艺美术”到“设计”的观念变化,还是在平民的生活形态的演变中所透露的表象;无论是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产业结构的进步与局限,还是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出来的“中国创造”的努力;无论是设计教育点滴的变化、设计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还是近年来设计界越来越强烈意识到的本土设计发现的重要性,设计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每一点进步,...

  • 原点上的守望——潘维明的摄影

    关键词: 摄影者  原点  守望  多样化风格  消费生活  数字方式  艺术样式  记录方式  

    摄影在当下面对着一个复杂的局面,一方面,技术和器材门槛的降低使其大规模进入了大众的消费生活,以数字方式存储的影像充斥着我们的眼界;另一方面,摄影作为一种艺术样式,也因为众多摄影者随心所欲的创作而面貌各异,在值得赞许的多样化风格尝试之外,许多作品在本质上又似乎已经远离了“原点”。在此,如何重新思考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记录方式,重新反...

  • 到了书写比较诗学史的时候吗?——评方汉文主编的《世界比较诗学史》

    关键词: 世界比较  诗学史  方汉文  主编  人文社会科学  书写  基金课题  国内比较  

    比较诗学在目前国内比较文学界是一块充满活力的领域,有很多学校招收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也有很多优秀的论文和专著相继出版,但是,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我最近读到方汉文主编的《世界比较诗学史》,就标题而言,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很有抱负的尝试——将世界各国的诗学理论进行汇总性研究,其封面上标明该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

  • 《文学知识学》

    关键词: 文学理论  知识学  中国现代文学  散文随笔  艺术评论  语言艺术  作者  

    《文学知识学》一书由“文学知识学”、“文学理论”、“伦理批评”、“艺术评论”和“散文随笔”五个部分组成,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代表性篇章,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作者置身多种问题领域的思考。“文学知识学”实际上是作者的一部因故未及完成的书稿(教材),现存文字包括“引言”、“中国现代文学概念及其谱系”、“语言艺术的基本要素与结构”...

  • 电影元素在当代摄影中的运用——以杰夫·沃尔的作品为例

    关键词: 摄影艺术  艺术元素  电影  作品  杰夫  文化背景  数码技术  视觉表现  

    摄影艺术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对绘画、装置、电影、戏剧和数码技术等多类型艺术元素前所未有的包容性,而电影元素在摄影中的介入正是利用媒介间的互融,使摄影在图像的视觉表现上拓宽了空间。

  • 水彩画家艺术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水彩画  画家  审美情趣  社会生活  情感态度  艺术传统  风格即人  

    水彩画的风格实质上是画家的思想、观点、修养和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是画家对社会生活、情感态度、艺术传统的选择,也是对观众层的选择。“风格即人”,水彩画家按照自己的艺术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与形式来表达内心感受,这是风格形成的前提。如果一味地追随流行趋势,常为时尚所动、为流行价值所惑、因媚俗而迷,什么类型获奖或者有市场,就...

  • 凝瑞居墙基的石雕刻画艺术

    关键词: 艺术  雕刻  王家大院  嘉庆时期  建筑群  王氏家族  建筑格局  灵石县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灵石县,总面积达三万两千多平方米,现存的王家大院主要为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建造。其中的凝瑞居始建于清嘉庆初年,是王氏家族后期修建的大型建筑群中的一所院落。凝瑞居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即坎宅巽门,前堂后室,其整体建筑分为前院、后院两个部分。后院略呈正方形,是主人的生活区。正房及东西厢房都是二层楼式建筑,...

  • 川南泸县南宋墓葬鸟兽石刻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 象征意义  南宋时期  石刻  泸县  墓葬  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南部  符号形式  

    四川南部泸县境内发掘的南宋时期墓葬石刻群中,有大量表现鸟兽的精美石刻浮雕像。这些石刻浮雕像主要分布在墓室中假门上部的格眼和下部障水板的位置(参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泸县宋墓》)。它们在墓室中的出现不仅是出于装饰或者审美的需求,而是以特殊的符号形式指向特定的意义。本文将从自然的再现、文化的表征、生命的重构三个层次...

  • 两晋文化思潮对书法的影响

    关键词: 两晋时期  书法艺术  文化思潮  思想文化背景  文化领域  知识分子  儒道佛  王坦之  

    两晋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儒道佛玄思想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变化,相互之间几经诘难、斗争,形成了兼容、激荡的生动局面,这是该时期思想文化上最明显的特色。在这种思想文化背景之下,当时的知识分子往往亦儒亦道亦玄,玄儒道兼修。此正如王坦之“在儒而非儒,非道而有道”(《晋书·王湛附曾孙坦之传》)。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儒玄佛道各种思想交集,都...

  • 东阳木雕图形的构成及意义

    关键词: 木雕  图形  传统精神  雕刻艺术  雅俗共赏  市井文化  以人为本  文化观念  

    浙江东阳木雕技术是当地民间技艺的优秀代表,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影响,被称为东方雕刻艺术的珍品。东阳木雕雅俗共赏,兼有儒道佛文化的神韵,也具市井文化的精神。正是这种普适性,使东阳木雕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东阳人秉承宋明以来的传统精神,推崇以人为本、中庸、忍让、孝慈等文化观念,使东阳木雕的审美和教化价值得到凸显。

  • 当代建筑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审美价值取向

    关键词: 审美价值取向  建筑风格  景观设计  房产商  巴厘岛  

    2007年4月12日杭州《都市快报》刊登了编译自《华盛顿邮报》的文章《中国房产商大造欧美房》,提到上海出现了“泰晤士小镇”,从建筑风格到街头雕塑以及保安制服都是完全“克隆”英国泰晤士小镇。在南京有“巴厘岛别墅”、“意大利别墅”,在杭州有“威尼斯小城”、“苏黎世”等住宅区。这令我们对房产策划和建筑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和当下某些人的审...

  • 东西方艺术审美观念的文化解读——以莫奈、黄宾虹为例

    关键词: 审美观念  西方艺术  文化解读  黄宾虹  西方绘画艺术  莫奈  艺术表现手法  客观对象  

    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在19世纪之前截然不同,西方绘画艺术的传统是以再现客观对象为基准,所以精准的科学的再现客观对象是艺术的追求,是一直以来的审美标准。而东方绘画艺术传统以中国、日本为代表,它并不以能够客观地再现对象为满足,而更强调高度抽象的以形写神。在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如东方艺术语汇中重视对线条的使用...

  • 移植、转化:中国油画的本土化历程

    关键词: 文化艺术  油画  中国  本土化  

    油画作为舶来品,自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开始就不可避免地与本土文化发生碰撞、融会和转化。虽然人们在油画本土化问题上持有着不同的观点,或赞成、或反对,但油画在中国百年发展的历程充分说明其演化始终存在着中西艺术在碰撞、融合后向本土转化的事实。

  • 艺术的“言”、“意”之辩

    关键词: 文化艺术  绘画心理学  中国  绘画艺术  

    艺术的“言”、“意”关系是一个常辩常新的话题,海森伯在《物理学和哲学》中专门辨析语言与意义,认为每当艺术的发展处于危机点时,就会激发对语言和意义问题的热情。

  • 杜尚:古怪物品与错乱关系下的贡献

    关键词: 杜尚  当代艺术  错乱  物品  艺术作品  艺术理念  机械运动  西方  

    西方当代雕塑的形成与米歇尔·杜尚有密切的关系,他独特的艺术理念和艺术作品为西方当代艺术开辟了新的路径。杜尚对西方当代艺术的贡献体现在他提出的“反艺术”概念,并较早地开始“现成品艺术”、“光学装置”与“机械运动”试验。《三个标准的终止》是杜尚较早的一件“现成品艺术”作品。它是用三块长形玻璃片做成的,在上面贴上画布作为三根...

  • “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公共性”学术研讨会综述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  文学研究  公共性  研讨会综述  新疆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文艺研究  

    2008年8月22—23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和《文艺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文学与文学研究的公共性”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会题从多个层面展开讨论。

  • 潘维明摄影艺术

  • 吴为山雕塑作品

  • 吴冠中作品

    关键词: 吴冠中  作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全国政协常委  美术教育家  上海美术馆  著名画家  

    吴冠中,笔名“荼”,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居北京。《苗圃白鸡》是吴冠中先生2008年捐赠给上海美术馆66件藏品中的一件。创作于1976年,是当年春天吴先生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到山东龙须岛、泰山等地写生后的作品。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