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 立即咨询
文艺争鸣杂志

杂志介绍

文艺争鸣杂志是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争鸣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 感兴传统面对生活-文化的物化——当代美学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 当代美学  生活  传统  新课题  物化  文化  中国文艺学  美学范式  

    本文想就当代美学同时面对生活与面对古典感兴传统,作点初步探讨,以便以我的这一特定方式回应张未民先生发起、《文艺争鸣》正开展的“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范式的生活论转向”讨论。这样做的原因并不复杂:感兴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诗兴并非来自神秘的诗神凭附,

  • 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的知识依据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学科化  知识  互涉  现代性诉求  相对独立  现代性方案  人类社会  

    学科自主性是一种现代性诉求。现代性将人类社会切分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场域,同样也将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划分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学科”。所以,随着现代性方案的展开,文学研究作为一场学科化工程,也开始了它探寻学科身份、确立思想资源、制订理论依据、划定知识边界的工作。独立自主的文学研究像人类解放的主体论一样吸引着文学研究的学者们。但...

  • 文学的哲学研究探实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哲学研究  哲学方法  强势群体  文学现象  认识性  方法论  

    在文学研究领域里,运用哲学方法来解读文学的,可谓是一个“强势群体”,由以提出和建立的各种理论,亦将这一研究造成了方法论上的“显学”。但是,哲学研究实施于文学现象时,是否是一种求“真”的认识性活动、认识性的求“真”活动?我们以为,在文学研究遭遇危机而陷入困境的今天,很有必要对此作出认真的反思考察,以为其跨越难关探索或开...

  • 论传媒时代的文化范式转换与价值偏向

    关键词: 文化范式  传媒时代  后现代主义  价值  大众文化  文化理论  技术联系  杰姆逊  

    杰姆逊在北大所做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专题演讲中曾明确断言:后现代/大众文化型态的出现,“是紧密地和语言学、传播技术联系在一起的,这正适合于新涌现的由媒介主导的广阔空间。

  • 古典主义思潮的排斥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欠缺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古典主义  思潮  文学特质  学术眼光  影响力  文学所  

    本期选发的三篇文章,都是我们研究界长期以来较少关注的话题。 在“五四”新文学的旗帜下,以往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梳理大都着力于新的文学特质的挖掘与张扬,而在有意或无意中,事实上却是遮蔽了我国传统文学所具有的强大惯性与影响力,因而,当俞兆平和李钧的两篇论文同时拷问古典主义思潮到底应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何种地位时,便...

  • 中和与重构,归心与返魅——20世纪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纲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文学论  20世纪  重构  中国  返魅  新人文主义  

    本文所论“新古典主义文学”,是一个广义的理念,绝不局限于白壁德新人文主义、梁实秋“新古典主义”,更非西方“为王权服务”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它是指在“全盘西化”背景下,

  • 1920-1930年代,中国现代诗中法国因素的若干侧面

    关键词: 30年代  现代诗  侧面  法国  中国  现代主义  戴望舒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中期,出现在上海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现代主义冲动,由戴望舒、施蛰存、村衡(苏汶)、刘呐鸥(刘灿波)、穆时英,包括早期的冯雪峰。以及徐霞村等人担纲或推波助澜,从开办水沫书店,推出《水沫丛书》,到编集杂志《璎珞》、

  • “自己的文章”的背后——张爱玲《传奇》的政治叙事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政治叙事  文章  政治情绪  解读  

    可能,关于张爱玲小说的“政治叙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尤其近年来随着《秧歌》和《赤地之恋》等作晶解读语境的变化,对这类公认具有“政治情绪飞的作品,已经有了许多针对性的阅读和评说。不过在已有对张爱玲小说政治叙事的指认和解读当中,大家好像都忽略了《传奇》.

  • 是集大成,又是新的开拓——我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

    关键词: 吴福辉  插图  集大成  文学史  可能性  

    我读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首先注意到的是作者《自序》里的这段话:“本书的目标不是企图建立一个新型的范式,它不过是未来的新型文学史出现之前的一个‘热身’,为将来的文学史先期地展开各种可能性作一预备”。作为同代人,

  • 悲剧?或者新古典主义的正剧——论歌德的《浮士德》与徐晓钟的《浮士德》

    关键词: 徐晓钟  新古典主义  歌德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悲剧  正剧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演《浮士德》,是去年中国剧坛的一件大事。此事之大,不仅由于《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巨匠歌德延续60年创作而成的“巨大的自白”,是与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并称的欧洲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尤其由于该剧由当代中国戏剧导演艺术的旗帜人物徐晓钟教授执导。20多年前,

  • BBS、博客、粉丝与书商——《明朝那些事儿》的生产元素

    关键词: bbs论坛  元素  博客  书商  粉丝  文学生产方式  传统文学  

    与传统文学想比,今天的文学生产方式已经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这些元素在《明朝那些事儿》(以下简称《明朝》)中已被呈现得非常明显。以下,我将引入BBS论坛、博客、粉丝与书商,分析他(它)们在《明朝》的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

  • 底层女性的生存与精神——论乔叶的底层叙事

    关键词: 精神救赎  底层叙事  乔叶  女性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  社会转型期  

    底层文学自2004年前后发轫以来,许多中青年作家都介入进来,形成了一股底层文学创作的潮流。河南女作家乔叶也推出了关注底层的作品——长篇小说《我是真的热爱你》(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和短篇小说《良宵》(《人民文学》2008年第2期)。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敏感,乔叶聚焦于挣扎在都市边缘的底层女性,书写了社会转型期都市底层女性的...

  • 文学作品中能指与所指的多元对应现象——以叙事人称为例

    关键词: 叙事人称  能指  文学作品  对应  语言学家  语言符号  符号系统  任意性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结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指就是概念,能指是声音的心理印迹,即音响形象。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他支配着整个语言。

  • 世纪之交后现代文化现象探析

    关键词: 文化现象  后现代  1949年  殖民地文化  现代都市  都市文化  恶之花  中华  

    中国现代都市在历史的劫难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同成立以后的文化却拒绝承认此前的都市文化,将其指认为是腐朽的、没落的、病态的殖民地文化,是蕴藏在旧中国体内的毒瘤,是绽放在苦难的中华大地的“恶之花”。

  • 论现代漆画——材料·技法与漆性·绘画性

    关键词: 现代漆画  画技法  材料  绘画性  艺术作品  绘画创作  物质基础  艺术语言  

    众所周知,漆画是以漆为主要媒介而进行的绘画创作。漆画中材料是构成漆画艺术语言的物质基础,漆画技法又是漆材料与艺术作品理想呈现的技术平台。各种不同材料的特性及与之相适应的技法决定着漆画作品的艺术品格。

  • 梅琦

    关键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  西安美术学院  研究生导师  实用艺术  副教授  艺术系  工作室  陕西省  

    梅琦,女满族。1961年12月24日出生。现为西安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代实用艺术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省分会会员。

免责声明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邮编:13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