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争鸣杂志是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争鸣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杂志介绍
文艺争鸣杂志是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文艺争鸣杂志创刊于1986,发行周期为月刊,杂志类别为艺术类。
主管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3-9538
国内刊号:22-1031/I
发行周期:月刊
全年订价:¥484.00
关键词: 公共事件 裂变 阴阳 引子 报告文学 意义空间 双月刊
《中国作家》(双月刊)1986年第5期发表的报告文学《阴阳大裂变》,曾引起当时社会的强烈反响。当然,今天这一文本已近乎成为被遗忘的历史陈迹,“风光不再”。但恰恰是这“风光不再”的剧烈反差提醒我们去深入历史,探寻一个曾经“辉煌”的文本周边。它的浮沉以及背后的逻辑,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或许有着比之文本本身开阔得多的意义空间,甚...
关键词: 哥德巴赫猜想 文学想象 科学技术现代化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重读 重释 历史
1977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召开科学大会的通知》,明确指出要“抓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并要求“各宣传单位要运用各种形式,为迎接全国科学大会和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大造革命舆论”。当月,《人民文学》编辑部便积极响应、筹备组稿,计划请作家写一篇反映科学领域先进人物的报告文学。几天后,封笔近十年的老作家徐迟从武汉...
关键词: 中短篇小说 当代 体征 游戏规则 精神特征 黄佳 赵晓 晓航
晓航的《碎窗》有理由在这个论题上被首先提及。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充满当代色彩的故事,并塑造了几个富有时代气息及精神特征的人物。赵晓川I在出差的旅途上偶遇艺术女郎黄佳,后者常常通过陪伴有钱人旅游的方式让自己有机会到达自己想要游历和写生的地方。事业有成的赵晓川在这种俗之又俗的游戏中对黄佳产生了不一般的情愫,他突破了原先的游...
关键词: 桐城派 批判 舒芜 五四新文化运动 传统教育 教育制度 学术风气
舒芜出身桐城方家,幼时也念过数年家塾,受过传统教育的训练,不过他在文化观和文学观上则完全认同“五四”,尤其尊崇二周(鲁迅和周作人),这与现代学术风气和教育制度的演变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从反对“桐城派”开始的,这一点也为舒芜所继承,他的“桐城派”研究基本延续了周作人等人的方法和观点,持续对“桐城派”进行“挖根式”的批...
关键词: 新市民小说 审美特征 20世纪90年代 现代中国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迷恋 乡土叙事 都市文学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乡土叙事一直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主流。都市文学只是浮光掠影地出现于历史的间隙和夹缝中,以至于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在总体上呈现出一副或黯淡或欢欣的乡土面容。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渐成气候的市场经济开始在城市中培育出一批有知识、有收入、体面而又时尚的新的市民生活群体,反映这一群体生活状态的“新市...
关键词: 城市文学 80年代 观照 得失 创作 文学话语 文学研究 历史记忆
19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文学的发展,城市之于文学不再局限于作为空间背景隐现在文学话语中,而是作为主体在文学中有了较为清晰的面目。文学该如何观照城市才能展现其最为丰富的想象,已经是文学研究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诚然,日常景观中当下的城市外观日趋同质化,钢筋水泥的现代城市建筑渐渐抹去了城市曾经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 民族志 小说研究 后现代主义思潮 人类学家 视域 人类学理论 60年代 20世纪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人类学家开始反思被称为人类学的翅膀的民族志的“表述危机”,揭示民族志被遮蔽了的“文学性”。由此,传统人类学理论的架构和话语方向向人文科学偏移。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Geertz)的阐释人类学思想,以及“深描”概念的提出沟通了民族志与文学文本弥合的桥梁。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大众传媒 文化研究 大众文化 多元趋向 文学生产 文学消费 文学传播
文学与大众传媒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文化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文学与传媒关系的凸显、文化研究的多元趋向,促使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之间关系的研究从1990年以来逐渐形成热潮,并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与文学消费,文学与传媒的关系,大众传媒语境中的文学特点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
关键词: 文学思潮 个人记忆 中国当代 历史遗产 自序 修订 文学史叙事 文学主流
大约是在1984年冬,还在鲁北小城工作的我,偶然得到了一套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所著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那些寒冷而常有大雪封门的记忆的冬夜,这部书给我带来了久违的兴奋和激动。我从未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让人喜悦的学术著述,有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带给人生命感奋和精神愉悦的文学史叙事。它所描述的青年德意志的文学群像,法国浪...
关键词: 闪电 文学世界 张清华 生命经验 个人
闪电。这是一种最令人震惊的事物,它成为宇宙间最有隐喻力量的一个存在。闪电是生命本身,闪电是命运本身,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如同闪电那样独一无二,每个人的生命经验都是一道永远不会重复别人的闪电。
关键词: 批评文体 诗歌评论 诗学 上帝 猜测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界 诗歌批评
评论家张清华堪称一位多面手,他不但从事文学思潮研究、小说及诗歌评论,而且是一位诗人、散文与随笔作家,在当今的文学界,横跨这几个领域并且都达到了较高水准的应该说为数甚少。这里并不打算从整体上探讨张清华的文学创作或评论,而仅以其新近出版的诗歌批评文集《猜测上帝的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为对象,考察他在诗歌批评...
关键词: 美学著作 李泽厚 本体论 积淀说 主体性 中国思想史 哲学方法 美学思想
李泽厚先生作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精神界的领袖人物,其哲学、美学、中国思想史等方面的论著及其著述方式——包括通行的专文、专著,演讲录、对话录(含与友人或记者对谈录和自问自答)、札记、序跋、提纲类,且有互文式,等等;以演绎法为主、归纳法为辅的哲学方法;尤其在近年,他的美学思想往往不以单纯的美学著作出版,而是在其伦理学、思想...
关键词: 主体性思想 李泽厚 刘再复 20世纪70年代 主体性实践哲学 文献 重读
“主体性”概念是李泽厚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的哲学命题,但它风靡文坛却是通过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并且由此引发了我国十余年关于主体性的激烈论争。可以说,李泽厚是刘再复主体性思想的参照系,刘再复从李泽厚的主体性实践哲学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
关键词: 实践美学 李泽厚 中国美学 美学思想 重新思考 美学发展 当代
在当代中国美学史话中,有一段关于李泽厚与“实践美学”之间“认领”关系的轶事,今天听起来好像是趣闻笑谈,但是这其中所隐含着的李泽厚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背后的观点,却是我们重新思考“李泽厚美学思想”、“实践美学”理论观点、以及当代美学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契机。2004年9月17日-19日在北京召开的“实践美学的反思与展望”国际美学研讨...
关键词: 实践美学 李泽厚 社会性 实践论 生活 美学大讨论 50年代 20世纪
在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年轻的李泽厚靠批判朱光潜、蔡仪两位美学泰斗起家,并在前辈的“理论嫁接”中凑合起了似乎并不符合人文常识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这一美学观点。事实上,由于年龄及阅历所限,李泽厚前期美学只是前辈们理论嫁接后的一个丰富而已——蔡仪先生的“客观论”以及黄药眠先生的“生活实践论”恰恰就是构成李泽厚...
关键词: 小说 乔叶 悲悯心 性别因素 世俗 女性作家 女性书写 反抗意识
女性作家的文字,通常比较细腻、绵柔,这一特点常被归因于性别因素,因而许多女性书写者,尤其是受“女性主义”影响或有性别反抗意识的写作者,要么有意识地对之加以回避和克制,要么努力追求一种男性化或性别模糊的风格,以求突破性别的局限,扩大自己的文学疆域。写作“美文”出身的乔叶,在小说创作时,对这一特征采取的是顺其自然的态度,...
关键词: 贾平凹 长篇 人民文学出版社 沉沦 小说创作 情节组织 语言风格 叙述语调
《带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是贾平凹最近出版发表的一部长篇新作,讲的是一个叫带灯的乡村漂亮女干部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情节组织和人物形塑而论,无甚独特和突出之处;其在叙述语调及语言风格上也看似琐碎而笨拙;但若放在贾平凹小说创作的脉络上来看,却是一个新变和突破。
关键词: 女性写作 叙述话语 反控制 钟晶晶 小说 文学传统 作家创作
学者陈顺馨在分析王安忆的名篇《叔叔的故事》时指出,在文学传统中,控制叙述话语的大多是男性,而那些由女作家创作、体现某种女性视角的叙述,本身便已经传达出“反控制”的意味,而采用“女性”的叙述策略去颠覆由男权文化建构的、对女性形成压抑及管控的叙事成规,更成为一种具有鲜明性别色彩的“反叛性”叙述方式。
关键词: 打工文学 女性形象 20世纪80年代 特定群体 普通读者 艺术成就 生活场景 对立倾向
自20世纪80年代“打工文学”问世,至今已近三十年的时间,尽管也有一些研究者在关注、讨论和争议,但这些声音与其在普通读者及某些特定群体中曾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相较,却是远远不及。毋庸讳言.“打工文学”在艺术成就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对苦难无节制地宣泄与控诉、对生活场景表象化地罗列展示,价值判断的简单二元对立倾向,对人性探察与...
关键词: 中短篇小说 鲁敏 烟火 综论 长篇小说 生存困境
在《爱战无赢》《戒指》《博情书》等长篇小说之后,品读鲁敏的《伴宴》《不食》《死迷藏》《字纸》等中短篇近作。我们依然能隐约感觉到鲁敏对人间“暗疾”的某种偏好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伴宴》《不食》《死迷藏》《字纸》等小说,延续了鲁敏小说创作一以贯之的精神走向:以某种特殊的生理“癣好”或乖戾的心理“暗疾”来隐喻现代人的生存困...
关键词: 戏剧创作 汪曾祺 现代艺术 成一 编剧工作 传统戏剧
汪曾祺从事编剧工作二十余年,创作了被视为“红色经典”代表作的“样板戏”《沙家浜》、京剧《范进中举》、《一匹布》等艺术精品。在多年的编剧生涯中,汪曾祺对传统戏剧不断反思,意识到传统戏剧存在着诸多不足:陈旧的历史观、人物性格的简单化、结构松散、语言粗糙、缺乏生活气息,尤其是文学性的不足造成了“戏剧文学的危机”。
关键词: 主题研究 电影 新生代 状态 艺术作品 思想内容 生活经验 风格样式
电影的主题是影片展示的思想内容,是作品的灵魂与精华,它力图告诉观众影片要表达什么,渗透出了创作者的生活经验,体现了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艺术观,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李·R.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中说:“任何一部影片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主题。如果观众抓不住影片讲的是什么,那就很难指望他们去评论、分析和研究它。...
关键词: 叙事 女扮男装 跨媒介 身体 视域 现实主义 华莱士 文论家
叙事不论虚构还是非虚构,其内容首先是存在化的。关于这种存在性,美国文论家华莱士在讨论文学现实主义时给出了一些颇有意味的说法,即文学中的现实在接受层面上与真正的现实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实在发生的事件如果被原态地搬进小说,却可能会被认为是虚假的而拒绝接受:“一个忠实于事实的叙事会被认为在伦理上是‘虚假’的……
关键词: 儿童文学教育 丰子恺 周作人 思想比较 中国现代化进程 五四新文化运动 意义 当代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催生出的中国现代美术和现代文学,是一对最先引人注目的现代文艺双胞胎。这对中西文化交融孕育而生的小姊妹,从她们诞生之日起,就重新建构起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坐标。在这个坐标系上,丰子恺和周作人无疑分别是各自坐标轴上一个无法绕过的重要坐标点。作为中国“漫画之父”的丰子恺,虽然一生痴迷...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精神价值 东北抗联 题材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党史研究工作 文化现象 地方志编纂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地方志编纂与地方党史研究工作的开展与深入,东北地区在保护和弘扬抗联文化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同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文艺方面,文学、音乐、舞蹈、电影、美术等方面的创作丰富多彩,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区域文化现象。尤其是抗联题材的绘画作品,由于其本身具有直观性、静态性的艺术特征,所表现的内容又具有强...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出版资源 文化背景 互联网技术 变迁 社会影响力 日常生活 技术创新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领域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普及、拓展以及移动互联等层面的技术创新,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逐步凸显,网络文化逐渐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对于网络文化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界定,学界对其涵义大致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描述:1.扶媒介载体的角度界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遗忘 文学理论 当代作家 文论
近年来,文论界的有识之士不断呼唤人们重视对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探讨,而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无疑是这种探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此不揣浅陋,从中西文沦和当代作家的仓岍填践出发,对多年前一度很热的“共鸣”问题再作探讨,试图发掘出—些新的内涵。
关键词: 现代电影 诗学特征 电影批评 诗学范式 当代电影 文学化 影片
现代电影与文学确实存在着两种“错位”的纠集,即学电景北与电影批评的文学化。但电影《死亡诗社》却做到了二者的统一,统一的秘诀在于影片对白的诗学范式;这些引经据典的诗句为影片增添了非凡的诗学质量,避免了当代电影即时享受、思想乏力的消费观感;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产生再阅读、再观视的本能冲动。
关键词: 艺术品 消费 当代 审美关照 艺术形象 社会效用 心灵化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是对自然的审美关照,产生心灵化意象并形成物态化意象的过程。艺术欣赏则是对作品审美关照中,把握物态化意象并与创作者心灵化意象相吻合、又相移位的再造性心灵意象。在这种再造性精神活动中,欣赏者体验着艺术形象、发掘出艺术形象的思想内容,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得到某些启示,使之成为变革现实的精神力量。这样才使得艺术作用于社...
关键词: 国子监 画学 北宋 中国古代历史 考论 米芾 人类历史
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l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专门的高等绘画学院——国子监画学没立,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绘画学院,比由意大利人乔吉奥·瓦萨里于1562年所创的美术教育机构迪赛诺学院早了458年。北宋国子监画学短暂的寿命,流星般的光辉,简要不周的史料记载,—个画学学生绝笔《千里江山图》传世,引起千年之后的学者为之凝冲思...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邮编:130021。